资源简介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问题导读-评价单设计人: 审核人: 序号: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学习目标知识技能:1、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两个基本含义。2、能说出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和产要素分配的意义。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理顺我国的分配关系。过程方法:1、通过分析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来掌握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2、通过分析分配制度与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等知识,学生学会辩证分析问题,能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1、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增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通过本文学习,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难点: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学法提示学习本文要在实现结构化预习基础上,结合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来思考下列问题。1、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明确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发展市场经济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内在联系。预习评价一、填空1、生产决定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 。2、我国的分配制度是 为主体, 并存。3、按劳分配是 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4、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 和 。5、生产要素主要有 、 、 和 。二、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①农民承包土地所得的收入 ②个体劳动所得 ③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资金、津贴 ④某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实行按劳分配①分配的范围是公有制经济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水平是其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其直接原因 ④是人类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三、预习思考某三口之家2009年5月收入共6258元。父亲在国有商场工作,工资收入1330元;母亲在集体企业工作,工资收入900元;儿子在外企工作,工资收入2300元;此外还有股票收入1200元,国债收入528元。请你思考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的什么分配制度? 2、上述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收入?未解决问题:1、2、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问题解决—评价单设计人: 审核人: 序号: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问题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问题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为什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问题3.请说说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问题4.你能说出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吗?问题5..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的含义是什么?问题6.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是什么?真题启示:1、(2010*安徽)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资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屋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 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C.49000元 21000元 D.44000元 11000元2、(2009*宁夏)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②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④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这些核心知识你都掌握了吗?1个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1个含义:按劳分配2个原因: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因、按劳分配的原因2个意义:按劳分配的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3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小组长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问题导读—评价单.do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问题解决—评价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