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肘倒立--前滚翻成蹲立(教案) 体育五至六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肩肘倒立--前滚翻成蹲立(教案) 体育五至六年级

资源简介

肩肘倒立--前滚翻成蹲立
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倡在关注获得知识结果的同时,更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本课以挑战难关的教学形式激励学生学习,学生们在愉快的“闯关”过程中,学会肩肘倒立的基本动作,体验完成动作所带来的成就感。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知道肩肘倒立的动作方法,知道怎样帮助和保护。
2、85%的同学在同伴的帮助下能完成3-5秒的肩肘倒立支撑。
3、敢于在学习中挑战难关,在练习中能主动给予同伴帮助和鼓励。
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肩肘倒立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心理上会出现学习障碍,设计挑战难关的教学环节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此外,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设计两人互助学习的环节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后倒撑腰背,举腿
教学难点
支撑稳定,动作连贯。
设计思路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场地小,本课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努力提高学习目标的达成率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初步掌握肩肘倒立的基本动作。教学方法、手段紧紧围绕举腿、支撑稳定、动作连贯这些重难点展开。在主教材教学中,既活动了身体,又为后续的拓展练习做铺垫。“倒踩自行车”的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体验肩肘倒立动作;辅助练习撑腰夹肘和后倒屈腿撑腰是学会肩肘倒立基本动作的关键所在;两人合作练习,化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利于解决学生在倒立练习中的平衡和支撑不稳定的难点,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分层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确立努力目标。分层不分组,不让学生产生孤立感、自卑感;分层拓展练习让学生感受技巧组合动作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技巧学习的热情。游戏教材设计为“仰卧传球接力”,发展学生的腰腹力量、柔韧性及协调性,学生通过努力、团结合作、在富有挑战的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特点体现
设置“挑战3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运用小游戏和辅助练习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在分层练习中确立合适的努力目标,在两人合作中克服心理障碍,掌握肩肘倒立的技能,在轻松的游戏中,达到身心同步发展的目的。
教学活动
一、开始部分
1、明确任务
语言导入
2、注意力练习
四列横队
3、慢跑+游戏“锅庄舞”
4、活动操
二、基本部分
肩肘倒立
1、趣味活动
“倒踩自行车”
2、辅助练习
A撑腰夹肘
B后倒屈腿撑腰
3、示范讲解肩
肘倒立动作
4、组织学生练习完整动作
5、正误肩肘倒立动作对比并讲解帮助方法。
7、两人合作练习
8、集体练习
优生示范
9、分层练习
A在帮助下完成3-5秒支撑
B独立完成3-5秒支撑
10、集体检测
合格线在帮助下完成3-5秒支撑
二、游 戏
仰卧传球接力
1、仰卧手传球
2、仰卧两脚夹球传球练习及接力比赛
3、仰卧起坐传球接力练习
4、俯卧撑练习
结束部分
1、放松操
2、小结下课
场地器材
1、体操垫每人一张
2、纸箱4个
3、软排球4个
3、扩音机、MP3
作业
1、课后自己练习肩肘倒立
2、辅助练习仰卧起坐
课后反思
肩肘倒立是体育教学中常见的体操动作,对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平衡能力以及腰背肌的控制能力等都有明显作用。但在教学中部分学生不能高质量完成。肩肘倒立动作方法是两腿伸直并腿坐,上体前屈,胸部靠近大腿,两手触脚面,然后上体滚动后倒,两腿上举,两臂上举同时腿上伸,迅速屈肘内收,手撑腰的上部,伸髋、挺腹、脚面绷直向上蹬,成肩、头、肘及上臂支撑地面的肩肘倒立姿势。动作重点是肩、肘、头三部位支撑,挺髋充分,难点是挺髋充分。
在教学中,须解决好三方面问题,才能顺利完成组织教学。这三个问题是翻臀、挺身和稳定。翻臀是为了提高重心;挺身是由伸髋、立腰、挺腹、脚尖向上伸等动作完成;稳定是身体各部位用力协调配合,使身体保持一段时间的静止。在帮助下完成动作。
练习者直坐,保护与帮助者站在练习者后倒、翻臀、立腰伸腿时,帮助者迅速两手握练习者脚腕助其伸腿,必要时用膝关节顶住练习者背部,助其挺身。保护帮助者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且还要掌握保护的手法,站位和时机。同时要用语言提示练习者,给练习者以正确、及时的反馈。练习者要尽量在没有帮助下完成动作,不要因为有保护帮助而不尽全力,要力争在反复练习后能独立完成动作。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尽量采用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课堂中必须注重学生学习和锻炼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同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