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了解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与合法途径;2.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教材分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一框第一目的内容。本目所在的第二单元主要讲述财富的生产创造和财富的分配知识,是全书的落脚点。与第一单元呼应,重在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第二单元的标题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其中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本框所在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社会进步)的基础,第四课社会进步又能反过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中第三课主要阐述的是通过坚持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侧重的是做大蛋糕,为促进公平奠定物质基础;而第四课主要讲述了通过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从而实现社会公平,侧重的是分好蛋糕,提倡的是公平。两课侧重点虽有不同,但却都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大蛋糕要为了人民的最终目的是由人民共享。从宏观上对第二单元两课的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本目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分好国民收入大蛋糕,促进社会公平的落脚点,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思想的重要部分。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有利于全面系统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此外,学生的学习从兴趣出发,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增强学生的体验,避免简单的灌输说教。教学目标(一)政治认同:通过探究如何完善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明确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优越性的制度。其目的是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树立制度自信。(二)科学精神:通过探究我国现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科学辨析不同分配方式及意义。(三)公共参与:通过合作探究方式理解我国的收入分配,应用于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参与感。尝试对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提出建议,增强社会参与意识。教学重难点分析如何区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教学设计思路以北京冬奥会为议题背景切入课题,激发学生积极性;教学过程中采用“一案到底”引导学生多维度分析统一素材情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维度、度视角分析事物的能力;课程结束以冬奥会建设者的辛勤付出为本次活动的筹办做出重要贡献为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即将召开,这是中国的盛会、也是世界的盛会,这次活动的成功筹办离不开众多企业和劳动者的辛勤付出,这其中既有公有制企业,也有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既获得了收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同时也会冬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那么,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者,他们的个人收入按什么方式进行分配呢?【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生兴趣,提出统领教学的问题,切入课题教学。议题1:多样化的分配方式和收入途径小组合作探究:下面请同学们4个人为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探究分享一的案例,解决问题1和问题2,时间5分钟。探究结束后我们将随机抽选2-3个小组分享你们的观点。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探究分享1及问题,学生利用议学单开展小合作探究,教师进行小组探究辅导。探究与分享一:多样化的分配方式和收入途径建筑公司甲(国有企业)和运动品牌公司乙(民营企业)都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赞助企业,为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做出了重要贡献。情景一:小张是建筑公司甲的职工,2021年小张的年薪为10万元,岗位津贴1.5万元,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获得年终奖金2.8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在这期间,他炒股获得收益5000元。小张的叔叔是农民,通过承包集体土地,成立农业合作社种植花卉和水果,2021年的收入为11万元。情景二:小李是运动品牌公司乙的职工,2021年年薪为9万元,岗位津贴1.6万元,年终奖金1.2万元;问题:1.上述收入中哪些属于按劳分配?2.“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应该实行按需分配或者平均分配,这样才能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认识。探究时间结束后,随机抽选2-3个小组代表发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并利用黑板梳理和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将教材知识置于情景中,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理解掌握知识。本环节梳理点拨:【过渡】从情景中我们还可以发现,除了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之外,还存在按其他分配方式获得的收入?请同学们结合情景材料思考:3.我国除了按劳分配之外还存在哪些分配方式?这些分配方式的存在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课件展示,标注关键信息,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点拨梳理。【设计意图】对同一个案例从多角度分析,让学生更容易区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过渡】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除了存在按劳分配还存在其他的分配方式,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情景一,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来看,小张的收入来自于哪些途径?除此之外,我国居民的收入途径还有哪些?学生根据情景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教师点拨提升:财产性收入2.劳动性收入3.经营性收入4.转移性收入议题2:理解“劳动致富”小组合作探究:【过渡】冬奥会的成功筹备离不开辛勤付出的劳动者,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个视频,请同学们结合视频内容,谈谈对“劳动致富”这句话的理解。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后根据视频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时间5分钟,合作学习之后抽2-3个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发言情况进行点拨提升。1.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2.要求:①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②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③要鼓励全体劳动得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结束新课:情感升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劳动托起中国梦!”勉励大家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板书设计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