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5科6份 含听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5科6份 含听力)

资源简介

衡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50分。)
1.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B.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2. 宋代曾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该规定
A.可能导致御史滥用职权 B.使御史具备了类似唐朝中书省的职能
C.标志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D.可能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空前激化
3.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4.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
A.宗法制得以恢复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彻底取消 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
5. 《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小农经济产生
C.儒家思想的发展 D.宗法制度的影响
6. 陈胡公妫满系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把他封于陈,侯爵,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对此,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西周初年曾经分封过异性贵族 B. 周统治者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
C. 陈胡公在封国内居于大宗地位 D. 陈胡公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继承人
7. 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
A. 皇权被削弱 B. 相权得到加强
C. 中书省独揽大权 D. 中书省职能专一
8. 马克斯·韦伯指出:“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因而使他们无法连成一气地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在他看来,该制度有利于
①提高行政效率 ②保证官员文化素养
③防止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④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文化大革命
10. 某国议员威廉·格拉斯顿说道:“他们(中国政府)警告你们放弃走私贸易,你自己不愿停止,他们便有权把你们从他们的海岸驱逐,因为你固执地坚持这种不道德的残暴的贸易……在我看来,正义在他们(中国人)那边。”该议员是就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哪一次战争发表的言论?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以下特权中,通过这一条约获得的
A.在中国开辟通商口岸 B.在中国设立了租界
C.在中国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D.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12.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图略),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3. 同治年间,章京周家楣回奏总理衙门:“其中外办罪,生死出入,不得其平,拟请定约时将中外命案定一公例,凡系交涉之案彼此照办,以得其平,于条约内载明遵守。”导致“中外办罪……不得其平”的原因是
A. 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B.中国关税不能自主
C. 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实施 D.列强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14.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到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这一义和团揭帖主张的是
A.反清灭洋 B.扶清灭洋 C.以清灭洋 D.反清扶洋
15. 以下是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理由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②提出的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的因素;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理由①是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②是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16.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曾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没收一切商店里的物资,但不久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表明
A.原来的城市政策具有空想性 B.领导人开始转向腐化堕落
C.农民的阶级局限性 D.开始逐步推行《资政新篇》的主张
17. 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8. 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撑着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杰克·贝尔登的看法
A.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 B.客观评价中共取胜的原因
C.是冷战思维的体现 D.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19.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伟大领袖就是蒋介石先生。毛泽东的这一评价是基于蒋介石
A.指挥北伐战争赢得胜利 B.继承和实行新三民主义
C.转变为民族民主革命者 D.领导和实施全民族抗战
20. 1912年6月9号上海《民立报》的《东省之暗昧人物》一文载:“自国体解决,奉省营统张作霖虽亦悬树国旗,剪除发辫,似于共和亦颇赞成,及详细调查,知实因东督赵尔巽迫使之使然。故常怏怏不乐。在奉举动每出入必带壮丁五十名,皆蟠辫于顶,作前清兵勇之状。张自己虽剪去长辫,而帽后犹露短尾,以示不忘旧义云。”这段材料本质反映了当时
A.张作霖虽剪辫仍不忘前清旧义 B.兵丁蓄辫是反对共和
C.发辫成为政治立场的重要标志 D.东督赵尔巽赞成共和
21. 1898年12月美国国会发表咨文:“正在中国发生着重大的事情,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由于我们在国际上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东的直接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得到友好的待遇。我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巨大利益。”这反映了
A.美国积极关注义和团运动的动态 B.美国打算凭借其经济优势在中国谋求利益
C.美国决定在中国占领租借地 D.美国决定用占领菲律宾的手段获取在中国利益
22.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国歌》,歌词道: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从歌词含义,并结合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亚洲国家史实,可知在亚洲中国最早
A.走上宪政之路 B.建立民主共和制国家
C.全面接受西方文化 D.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3. 《庸庵笔记》记载,胡林翼围攻安庆时,曾视察军情,策马登山,瞻盼形势,既复驰至江滨,忽见二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胡变色不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坠马。胡前已得疾,自是益笃,不数月,薨于军中。盖贼之必灭,胡已有成算。只是见洋人之势方炽,则膏盲之症,着手为难,虽欲不忧而不可得矣。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严重威胁清王朝统治
B.以传统办法来对抗太平天国是断然行不通的
C.胡林翼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忧国情怀
D.晚清士人在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时的无力
24. 下文摘自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受当其冲……”电文中的“匪”是指
A.太平军 B.北伐军 C.工农红军 D.新四军
25.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书指出:领土、人民、主权是构成国家的三要素;主权则是近代国家观念的核心,它包括对外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对内实现主权在民。以下口号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国家观念日渐觉醒,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③“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26. 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说:“无论哪个国家,当它强盛的时候,一定是边疆安全的时候。因为国家的强盛,必须先把边疆做成金城汤池,使敌国外患无由侵入,然后中枢权威才能巩固,整个国家的安全才有了保障。”下列举措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辽朝的“蕃汉分治”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内容摘自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28. 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
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29. 某绅士说:“当我把选举和旧日国民党统治之下的选举比较之后,我发现我们的选举绝对诚实、自由、平等,绝没有旧日的贿赂、强迫、暴行等现象。”材料反映的史实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政治 B.团结起一切抗日的民主进步力量
C.壮大了中华苏维埃人民民主政权 D.有利于抗战后的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30.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31.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2. 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33. 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l0月14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俄罗斯总理普京时说:"中方高度重视对俄关系,始终把发展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之一。"这主要是基于
A.苏联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B.履行《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C.共同发挥上海合作组织主导作用 D.中国的国家利益
34. 2009年美国国家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时指出:“上海在中美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在37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篇章。”之所以对《上海公报》给予高度评价是基于
A. 美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B.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实行“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
C. 美国政府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揭开了中美关系新篇章
D. 美国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维护了亚太地区稳定
35.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的相同点是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36. 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A.商业征服 B.文化同化 C.宗教皈依 D.财富侵蚀
37. 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该特征可概括为
A.主权在民 B.人人平等 C.自由主义 D.分权制衡
38. 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反映了他
A.维护雅典民主政治 B.提倡“美德即知识”
C.批判雅典参政方法 D.反对哲学家治理国家
39. “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为此颁布了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40.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41.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与英国相比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并没有实现真正独立
B.当时美国、英国政体的性质不同
C.美国的共和政体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更为先进
D.美国没有历史负担是其建立共和政体的重要因素
42.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地理》教材对联邦德国(德国统一以前的西德)作了如下叙述:“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西德的军国主义已经复活,……已经成为严重战争危险的策源地。”以上叙述
A.真实反映了当时联邦德国的社会状况
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说明当时中国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D.正确反映了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
43. “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A.启蒙思想   B.垄断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
44. 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
45. 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46. 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47. 1991年,美国总统乔治 布什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找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这表明
A.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
B.苏东剧变后,“单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冷战结束后,美国为干涉他国制造舆论
D.美国凭借其实力充当资本主义的保护神
48. 美国学者伯恩斯在所著《罗斯福》中,把罗斯福对付国会的方法列举出来如下:“充分利用宪法规定的权力,诸如否决权。选择有利时机。在行政部门草拟议案。几乎需要不断地施加压力,但却要机智巧妙。”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时
A.对三权分立制度进行了改革 B.选举议院议长时进行干涉
C.并未动摇美国宪政的基础 D.国家权力中心在参众两院
49. 美国某总统在其回忆录中写到:“我也希望(藉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的这个政策通常被称为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罗斯福新政 D.尼克松宣言
50. 下图是“1970—1993年美国、日本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扩大 B.中国崛起导致美国经济急剧衰退
C.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D.社会福利开支增多使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
第Ⅱ 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试卷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黑色中性笔写在答卷纸上。
二.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51题15分,第52题15分,第53题20分,共50分。
5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中唐以后,仅靠榜示和里正传达赋役内容难以达到国家和百姓之间的信息通畅。这是因为安史之乱后国家的制税和派役权向基层下移,税制和役法趋向繁杂。在税制方面,租庸调被两税法取代,征税对象由人丁变为资产性的地和户,在人口和土地流转频繁的情况下,基层州县为完成税额不得不对百姓实行摊征,这导致税率经常变化。因此,基层百姓很难搞清楚确切的征收标准。在役法方面,唐前期的力役、杂徭和色役都有国家统一的服役期限,且不役纳资,超限补偿。两税法后,名义上原来的派役都纳入两税,再用役严格“以两税钱自备”,但地方实际还是无偿派役,并且有役即差。原来的时限标准已经消失,百姓服役的负担更趋加重。以上赋役变化的结果是基层征税派役的无序化……因此,基层百姓迫切需要保持自己赋役负担的稳定,获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书。而中央政府对州县无序征收也试图寻求解决的办法,即使基层州县,对胥吏征税派役的舞弊行为也试图加以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由基层百姓持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户帖便应运而生了。
——吴树国《古代“户籍”管理:户贴为什么产生在唐代》(《光明日报》
2011年月14日第11版)
(1)指出两税法后,税制标准有何变化并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5分)
(2)简析户帖产生的原因和意义。(10分)
5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蒙古贵族进入中原以后)“占民田千顷,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放孽畜。”
——《续文献通考》
元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洪范》八政,食为首而货次之,盖食货者养生之源也。民非食货则无以为生,国非食货则无以为用。”
——《元史》
材料二 (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设置“斡脱总管府”,向斡脱提供低息贷款。斡脱和中国商人的商业交易税为3.33%的低额。(徐元瑞《习吏幼学指南》中提到:斡脱,“谓转运官钱,散本求利之名也”,“见圣旨、令旨,随处做买卖之人”。)至元七年(1270年),在中央正式成立司农司,“司农司乏设,专掌农桑水利。仍分布劝农官及知水利者,巡行郡邑,察其勤惰。所在牧民长官提点农事,岁终第其成否,转申司农司及户部,秩满之日,注于解由,户部照之,以为殿最。”
——《元史》
材料三 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根据材料一,元世祖时期的生产方式与蒙古贵族初占中原时相比有什么变化 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世祖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10分)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理解。(5分)
53.(20分)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外的许多改革都非常关注农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苏联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是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一直都令人失望……一个原因在于苏联的气候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另一个原因是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因而使农业处于挨饿的状态……但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在于莫斯科的控制过于严密——苏联官员告诉农民们耕种什么,何时耕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畜牧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减少耕地和降低畜牧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 随着家庭承包经营的推行,大批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剩余的劳动力怎么办 从1986年开始,农村改革主要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为主要内容,这一时期畜牧业、渔业发展迅速,以集体经营为主,兼有个体、私营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8805万人,产值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4%。
——李正华《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对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
请回答: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1—10 AADBA DBDBA 11—20 CDDAA ACBDC
21—30 BBDCC DCBAD 31—40 CBDCB BACDC
41—50 DCDCD BACBC
51.(15分)
(1)变化: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变为以土地和财产为主。(2分)主要原因: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为了增加国家税收则而实行两税法。(3分)
(2)原因:两税法后,税率变化频繁,地方官员征税派役时舞弊行为严重,百姓服役的负担更趋加重;为了限制地方政府无序征收,维护百姓利益,因而颁发“户帖”。(4分)
意义:唐代户帖的出现是社会变革在经济领域的反映,它适应了土地与人口等经济要素自发流动的经济秩序;为唐政府与基层农民之间的赋役征收开辟了信息渠道和制度路径;从而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保护了百姓的利益,稳定了社会秩序。(6分)
52、(15分)(1)变化: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化。(4分) 商业:设立专门机构,给予优惠政策(低息贷款、降低商税),鼓励商业发展。(2分) 农业:从中央到地方建立指导农业生产的行政机构,(2分)制定相关法规制度,把农桑兴废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指标。 (2分)
(2)蒙占征服中原地区,为巩固统治而采用中原地区农耕文明的,接受中原文化(3分)这一过程实现了蒙古族的封建化,推动民族、国家的发展。(2分)衡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数学(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已知命题则 ( )
A. B.
C. D.
2、已知z是纯虚数,是实数,那么z等于 ( )
A. B. C. D.
3、过点(2,-2)与双曲线有公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 ( )
A. B. C. D.
4、设曲线y=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x-2ay+1=0平行,则实数a等于( )
A.-1 B.- C.-2 D.2
5、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根一个小于0,另一个大于1,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
6、假设两个分类变量X和Y,它们的取值分别为和,其列联表为
对于以下数据,对同一样本能说明X与Y有关的可能性最大的一组为 ( )
A. B.
C. D.
7、若且函数在处有极值,则的最大值等于( )
A.2 B.3 C.6 D.9
8、若非零向量满足则与的夹角为 ( )
A. B. C. D.
9、已知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设P到此抛物线准线的距离是d1,到直线 的距离是d2,则dl+d2的最小值是 ( )
A. B. C. D.3
10.如果圆柱的轴截面周长为定值8,则圆柱体积的最大值为 ( )
A. B. C. D.
11、一机器狗每秒中前进或后退一步,程序设计师让机器狗以前进3步然后再后退2步的规律移动,如果让此机器狗放在数轴的原点,面向正方向,以1步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令表示第n秒时机器狗所在位置的坐标,且,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2、已知函数,其导函数记为,则
( )
A.0 B.1 C.2 D.4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2、 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的横线上)
13、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
则输出s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14、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ABC的面积为S,
内切圆半径为r,则r=;类比这个结论可知:
四面体P-ABC的四个面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
内切球的半径为r,四面体P-ABC的体积为V,
则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设若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若对,
,使,则的范围 .
3、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7、已知的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设向量
若边长,角求的面积.
18、若函数当时,函数有极值.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若方程有3个不同的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19、如图,已知点P是圆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轴于点Q,设.
(1)求点M的轨迹方程;
(2)求向量和夹角余弦的最小值.
20、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以及椭圆的上、下焦点及左、右顶点均在圆上.
(Ⅰ)求抛物线和椭圆的标准方程;
(Ⅱ)过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个不同点,交轴于点,已知为定值.
21、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定点M(2,0),椭圆短轴的端点是,且.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过点M且斜率不为0的直线交椭圆C于A,B两点,试问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P,使PM平分?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一调考试
高二年级数学(文科)试卷答案
一、CDDBA BDDCB DC
13、0; 14、; 15、; 16、
17、解:由题意可知
18、
20. 解:(Ⅰ)由焦点在圆上得:
所以抛物线:;
同理由椭圆的上、下焦点及左、右顶点均在圆上可解得:b=c=2,得椭圆:.
总之,抛物线:,椭圆:.
(Ⅱ)设直线的方程为y=k(x-2), ,,则N(0,-2k). 联立方程组 消去得:
故 由,得,
21. 解:由,依题意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b=2,故a=3.所以椭圆C的方程.
(2) 解:设,B ,直线AB的方程为x=my+2.
将直线AB的方程与椭圆C的方程联立,消去x得.
所以,若PF平分则直线PA, PB的倾斜角互补,
所以.设P(a,0),则有.将代入上式,整理得,
所以代入式,
整理得.由于上式对任意实数m都成立,所以.
综上,存在定点.
22. 解 ⑴当时, 方程即为,由于,所以不是方程的解,
所以原方程等价于,令,因为对于恒成立,所以在内是单调增函数,又,, ,
所以方程有且只有1个实数根, 在区间 ,所以整数的值为 1.
⑵,
1 当时,,在上恒成立,当且仅当时
取等号,故符合要求;
②当时,令,因为,
所以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不妨设,
因此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
若,因为,所以在内有极值点,衡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数学(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在复平面上复数所对应的点分别是,则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为 ( )
A.5个 B. C. D.
2.设,那么“”是“”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验证时,左边应取的项是 ( )
A.1 B.1+2 C.1+2+3 D.1+2+3+4
4.从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选取4个作为四面体的顶点,可得到的不同四面体的个数为 ( )
A.58 B.62 C.64 D.66
5. 已知,函数在上是单调减函数,则的最大值为( )
A.4 B.3 C.2 D.1
6. 设曲线在处的切线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则的值为 ( )
A. B.1 C. D.
7.设,若函数有大于零的极值点,则 ( )
A. B. C. D.
8.若均为实数,则下面四个结论均是正确的:①;②;③若,则;④若,则或。
对向量,用类比的思想可得到以下四个结论:①;②;③若,则;④若,则或。其中结论正确的有( )
A.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9.若,则与的大小关系 ( )
A. B. C. D.与的取值有关
10.已知函数的图像上任一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那么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 )
A. B.和 C. 和 D.
11.用三种不同的颜色填涂如图方格中的9个区域,要求每行每列的三个区域都不同色,则不同的填涂种数共有 ( )
A.6 B.12 C. 24 D.48
12.定义域为[]的函数图像的两个端点为A、B,M(x,y)是图象上任意一点,其中.已知向量,若不等式恒成立,则称函数f (x)在[a,b]上“k阶线性近似”.若函数在[1,2]上“k阶线性近似”,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 )
A.[0,+∞)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2、 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的横线上)
13.是复数,(其中表示的共轭复数),已知的实部是,则的虚部为 。
14. 四名优等生保送到三所学校去,每所学校至少得一名,则不同的保送方案的总数是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15.从如图所示的长方形区域内任取一点,则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
16.如果圆柱的轴截面周长为定值4,则圆柱体积的最大值为 。
17. 三人互相传球,由甲开始发球,并作为第一次传球,经过次传球后,球仍回到甲手中, 则不同的传球方式种数为 。(用数字作答)
18. 已知函数在与时都取得极值,若对,不等式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四棱锥的底面为直角梯形,∥,∠,⊥底面,且,是的中点.
(1)求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钝二面角的余弦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点满足,且点的坐标为。
(1)求过点的直线的方程;
(2)证明:对于,点都在直线上。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不等式对一切正整数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点,是平面上一动点,且满足,
(1)求点的轨迹对应的方程;
(2)已知点在曲线上,过点作曲线的两条弦,且的斜率为满足,试判断动直线是否过定点,并证明你的结论.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高二数学(理科)答案
∴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4分
(2)∵
记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即,令则,
∴ …………………………6分
同理可得平面的法向量为 …………………………8分

又易知二面角的平面角为钝角,
∴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10分
20.
21.
22. 解:(1)由 可知 …………………………1分
设,则,
…………………………2分
代入得:
化简得:即为对应的方程, …………………………5分
(2)将代入得∴ …………………………6分
设直线的方程为:
代入消得: …………………………7分

则 …………………………8分
∵∴且


∴ …………………………10分
当时代入得: 过定点
当时代入得:过,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可知直线恒过定点.…………………………12分
23. 解:因为
(1)令
或x>0,所以f(x)的单调增区间为(-2,-1)和(0,+∞);
(3分)

的单调减区间(-1,0)和(-∞,-2)。(6分)
(2)令(舍),由(1)知,f(x)连续,
因此可得:f(x)e2-2衡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12页,第Ⅱ卷13-16页。总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1、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图中是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组成以及它们各自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大分子物质M1、M2、M3、M4的组成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1的耗氧量多
B.M3的基本组成单位结构不同是由于R基的不同
C.m3和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
D.不同的M4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m4的连接方式不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酶体、液泡、核糖体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B.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中至少有n+m个氧原子
C.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D.有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3.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其原因是( )
A.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能供给反应物能量
C.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D.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4.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不需使用显微镜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再加入)
D.用于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min才能看到紫色
5.下面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器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在间期的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形成合成多糖
6.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②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K+的吸收 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7.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cm的长条(粗细相同),再将各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测量各条的长度。下图表示各条的长度与甘露醇溶液浓度的关系。判断下列两条结论是否正确( )
①在40g·L-1的甘露醇溶液中, 4h后的马铃薯条仍有膨压(仍处于一定的膨胀状态);
②在100g·L-1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的马铃薯条中细胞原生质层已与细胞壁分开,即已发生质壁分离
A.①②都对
B.仅①对
C.仅②对
D.①②都不对
8.如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色素只分布在结构A中
B.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
C.结构A释放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中
D.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短时间内[H]的含量将会减少
9.为了测定衡水湖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气浓度变化,我们采用多对“黑—白瓶”(即不透光—透光瓶)的方法,从不同深度取水样,将水样密封后,分别放回与原取样深度相同的位置中。24小时后取出,测定瓶中氧气浓度,再与取水样前同等深度水中的氧气浓度进行比较,得到下列数据:
深度 1m 2m 3m 水底(4m)
瓶中O2的变化(g/m3) 白瓶 +3 +2 0 -3
黑瓶 -1 -1 -1 -3
该鱼塘一昼夜产生氧的量与消耗氧的量的比为( )
A. 5∶9   B.7∶6   C.5∶3   D. 4∶3
10.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④
11.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RNA聚合酶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12.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交叉互换等变异,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13.如下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
B.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
C.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就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D.基因片段中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14.下图表示在一条mRNA上有多个核糖体同时在合成肽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B.核糖体沿mRNA的移动方向为从左到右
C.该过程的模板是核糖核酸,原料是20种游离的氨基酸
D.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在结构上是相同的
15.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若Ⅲ9与Ⅲ 12违法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5/24
D.Ⅲ9与正常男性结婚,妊娠早期对胎儿脱屑进行基因检测或性别检测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遗传病
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与“共同进化”有关
C.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基因突变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17.某同学绘制了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A2+C1+C2)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A2+B2+C2+D2)
C.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W1
D.W1=D1+D2
18.右图为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细胞增殖图像,该图所示细胞( )
A.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B.正在发生基因重组
C.不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下一个分裂时期会形成细胞板
19.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说法正确的是(  )
①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②若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一定是由父方遗传来的
③人类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
④男性色盲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可以不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0.在一块方形的样地中,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均不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
A.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多少;从样地中选取的样方里蒲公英的数目的多少
B.从样地中选取的样方里蒲公英数目的多少;样地中群落的丰富度
C.所选样地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多少
D.样地中群落的丰富度;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方法是否具有随机性
21.图示的是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下列有关其种群密度增长趋势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A.aB. aC. a>c>b
D.a>b>c
22.如右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是( )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2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②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多种激素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一定相同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
24.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分析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又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但不受大脑皮层控制
B.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垂体可分泌出生长激素,下丘脑能分泌促性腺激素
C.当胰岛素分泌过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神经系统能控制内分泌腺的分泌,同时激素又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25.下列关于人体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B.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人体的三道防线总是同时起作用
26.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种激素的浓度不同可能会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
B. 植物的生长发育主要受生长素的调节
C. 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D. 无子番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27.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甲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B.若甲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
C.若甲代表种群,a为能量输入,则b、c可分别代表散失的热量和储存在ATP中的能量
D.若甲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降低
28.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可能是胰岛素含量升高
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②位于垂体
C.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体液调节,②位于下丘脑
D.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肌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29.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常见的几种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可把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黏性末端的碱基黏合,形成重组DNA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一个DNA分子片段切成两个片段需消耗1个水分子
C.Taq酶是用PCR仪对DNA分子扩增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D.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便于植物杂交育种
30.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30多次循环:95℃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 ℃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 ℃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31.乙马的卵细胞核被甲马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发育成重组胚胎,再植
入丙马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小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接在体外对甲马的体细胞进行诱导也能培养出胚胎来
B.小马的性状完全与甲马相同
C.此项技术可用于保护濒危物种
D.该过程可以很好地证明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
32.下列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一定属于原代培养的是(  )
A.用胰蛋白酶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的过程 B.从机体取得细胞后进行培养的过程
C.出现接触抑制现象后取下的细胞的培养过程 D.哺乳动物细胞在培养基中的悬浮生长过程
33.下列属于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的是(  )
A.兰花的茎尖组织培育成兰花幼苗 B.水稻种子萌发并长成新个体
C.扦插的葡萄枝长成新个体 D.柳树芽发育成枝条
34.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 B.受精过程
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
35.关于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m+n)条染色体
B.过程②结束后需要淘汰自身融合的细胞
C.过程③不存在细胞分裂
D.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地成功应用到杂种植物的培育中
36.中国自主完成的首批成年体细胞克隆牛有3个母亲,A牛提供细胞核即供体细胞,B牛提供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即受体细胞,两种细胞在电脉冲的刺激下融合之后,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再将这个胚胎植入C牛子宫内。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培育出的克隆牛几乎是A牛的复制品
B.克隆牛不仅具有A牛的遗传特征,也具有B牛的遗传特征
C.“克隆牛”就是“试管牛”
D.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的小牛,其性别取决于供体细胞,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控制小牛的性别
37.将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得到人鼠杂种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人的染色体被排斥,被丢失。丢失的染色体是随机的,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系列稳定的细胞株。每个细胞株中含有人的不同的染色体,因此可利用群体细胞株来进行基因定位。下面是各细胞株中染色体和基因的分布情况(+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细胞株 A B C D E
染色体1 - + - + -
染色体2 + - - + -
染色体3 - - - + +
基因1 + - - + -
基因2 - + - + -
基因3 + - - + -
A.将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进行细胞融合时,必须用灭活的仙台病毒作为诱导剂
B.得到的人鼠杂种细胞,要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加以培养,培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一般不含无机盐
C.人鼠杂种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的一系列稳定细胞株是在培养过程中存活50代以后的细胞
D.可断定基因1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2位于1号染色体上,基因3位于2号染色体上
38.将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人工授精,在试管中完成早期的胚胎发育后移植至代孕动物子宫完成后期胚胎发育并最终分娩,该生物工程技术称胚胎移植,此项技术的实际意义是( )
A.是转基因动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克隆动物的培育等生物工程的必要技术
B.可实现哺乳动物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年龄相同的后代
C.可突破相同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而最终实现远缘杂交
D.胚胎移植属有性繁殖范畴,不能保留亲本的优良性状
39.对于胚胎移植操作的冲卵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将供体内超数排出的卵子冲洗出来 B.将受精卵从供体中冲洗出来
C.从供体中冲洗出来的是桑椹胚或囊胚 D.从供体中冲洗出来的是囊胚或原肠胚
40.增加玉米细胞中赖氨酸含量最有效的途径是(  )
A.将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玉米细胞
B.切除玉米细胞中天冬氨酸激酶基因和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基因
C.修饰天冬氨酸激酶基因和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基因的个别碱基
D.将某种细菌的固氮基因导入玉米细胞
41.关于桑椹胚和囊胚的比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桑椹胚的各细胞结构功能基本相同
B.囊胚期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C.囊胚期细胞分化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引起的
D.囊胚期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的差异不是复制水平上的差异,而是转录水平上的差异引起的
42.下列关于卵细胞采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有些动物在采集时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
B.从输卵管中取出的卵子,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C.对有些动物可以直接从活体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
D.采集的卵母细胞,也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43.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多利”,这一方法被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的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子
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
44.下列育种措施,可以增加植物突变体出现的是(  )
A.采用嫁接方法培育苹果新品种
B.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受精卵中,培育抗冻烟草
C.用紫外线对组织培养中的愈伤组织进行照射
D.使用秋水仙素对棉花植株进行处理
45.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了30多倍,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以下与此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白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B.所谓“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指设法使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更多的人白蛋白基因
C.人们只能在转基因牛的乳汁中获取到人白蛋白,是因为人白蛋白基因只在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中是纯合的,在其他细胞中则是杂合的
D.如果人白蛋白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该目的基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二、非选择题
46.(6分)如图所示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方式:
(1)图示育种方式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③过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⑤过程中常用的载体是________;⑤过程表示的基因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
(4)上述育种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12分)Ⅰ.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A→B为_________技术,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其中①为________过程;在下列含有ATP和有关的酶的试管中,大量而快捷的获取Bt基因的最佳方案是如图所示中的( )
(2)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其中③用到的生物技术主要有早期胚胎培养和__________,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CO2,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3)B→D为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其中④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Ⅱ.葡萄糖异构酶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为提高其热稳定性,科学家在确定第138位甘氨酸为目标氨基酸后,对葡萄糖异构酶基因进行体外定点诱变,以脯氨酸138替代甘氨酸138,含突变体的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突变型葡萄糖异构酶比野生型的最适反应温度提高10~12 ℃,酶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题:
(4)对葡萄糖异构酶进行定点诱变的过程体现了_________和基因工程的现代生物技术的综合运用。与正常基因相比,经过定点突变后的基因中发生了________对碱基的替换。
(5)1是__________________,其组成至少要包括目的基因、终止子、标记基因、____________。
(6)目的基因经过体外定点诱变后,为了提高其导入大肠杆菌的成功率,通常先进行的处理是_____。
48.(4分)右图是反射孤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听到枪声立即冲出起点,该调节方式为 。在⑤处兴奋传递的形式是 。
(2)某运动员腿部不幸受伤,医生往其相应部位注射了局部麻醉药,可能阻断____ (填序号)的兴奋传到神经中枢,从而达到缓解运动员的疼痛。
(3)下列与上图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
A.A处的箭头应该朝下才能够使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
B.当⑦受到刺激而②受到损伤时,不能产生感觉
C.当刺激②产生的兴奋传到效应器引起的相应活动,不属于反射
D.人在寒冷环境中,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人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后,通过调节会使皮肤的血流量减少
49.(8分)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通过①过程得到的B淋巴细胞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之前,应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该处理的实质是在小鼠体内发生__________过程。
(2)骨髓瘤细胞与进行原代培养的细胞相比较,核物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从而违背了“程序性细胞死亡”规则,打破了细胞产生与死亡的动态平衡。
(3)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分类,图中②过程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
(4)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培养瓶中的杂交瘤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核内DNA分子数:染色体数=__________。
(5)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8分)克隆羊“多利”的问世引起了许多人对“治疗性克隆”的兴趣。下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
(1)过程A表示________,由此产生的重组细胞②的主要遗传物质来自图中的哪个人?________。
(2)图中经B过程培养得到______;C表示定向诱导技术,其诱导的对象是[ ]______细胞。
(3)如果进行生殖性克隆,则不需要进行定向诱导,但必须进行________,使得胚胎能正常发育成完整个体,该操作一般在________时期进行。
(4)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之前,曾有人预测在该届奥运会上可能会出现“超级”运动员,即在基因组中增加了增强耐力和爆发力基因的运动员。这种操作一般选择______________作为受体细胞,导入该细胞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7分)为了加强优良种牛的繁殖速度,科学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
(1)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的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用来促进B牛多排卵的激素是________分泌的促性腺激素。E牛的性别是_________。
(3)产生F牛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其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_。
(4)除了可培育高产奶率的转基因牛,还可利用转基因动物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人类所需药物,这
类转基因动物被称为 ,科学家通常将药用蛋白基因与 等调控组件
重组在一起,导入受体细胞。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一调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
1—10 BBDCC CADDD 11-20 DCABD BBCAB
21-30 DDADB BCCCC 31-40 CBACD CDBCC
41-45 CDACD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46.(6分)(1)基因工程、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
(2)脱分化 再分化 (3)质粒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打破生殖隔离、周期短)
47.(12分)Ⅰ.(1)PCR DNA分子复制 解旋 D
(2)胚胎移植 维持培养液的pH (3)农杆菌转化法
Ⅱ.(4) 蛋白质工程 两 (5) 基因表达载体 启动子
(6)需用Ca2+处理大肠杆菌
48.(4分)(1)神经调节 递质(化学信号)(2)⑥、⑤(3)B D衡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一卷(选择题 共105分)
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woman most probably going to do
A. See a movie B. Go shopping C. Go to work
2.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Ways to find good jobs. B. Tips on job interviews. C. The effect of job advertisements.
3. How does Karen usually keep in touch with her friends overseas
A. Through email. B. Through letters. C. By phone.
4. 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 last night
A. She lost her cellphone. B. She fell asleep in the cinema.
C. Her car broke down on the way to the cinema.
5. When did the alarm clock ring
A. 30 minutes ago. B. 15 minutes ago. C. 5 minutes ago.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自。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自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re did the woman go first after graduation
A. Guangzhou. B. Tianjin. C. Qingdao.
7. What was the woman’s job in Guangzhou
A. A teacher B. An editor . C. A secretary.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is wrong with the man
A. He has a headache. B. He gets tired easily.
C. He has no appetite for anything..
9. 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
A. Do more exercise . B. Have a blood test. C. lose some weight.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y did the woman decide to move
A. Her husband got a new job.
B. She wanted to take her son to a better school.
C. She got a better position in a big company.
11. Where is the woman leaving for
A. Nanjing. B. Beijing. C. Shanghai.
1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 She is a teacher
B. She wants to have a good rest
C. She doesn’t like the life in big cities..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at is the man’s purpose in calling
A. To check on the delivery of his package.
B. To send his friend a birthday gift.
C. To look for his package number.
14. When did Mr. Patrick deliver the package
A. Three days ago. B Five days ago. C. A week ago.
15. Why did his package fail to arrive
A. He gave the wrong address.
B. There was no one to sign for it when it was delivered.
C. The deliveryman was too busy to deliver it.
16. What will Federal Express do
A. Return his money. B. Deliver his package at once.
C. Send the man a gift as an apology.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en is the best time to visit Mumbai
A. Between October and February. B. April and May. C. From June to September .
18.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March in Mumbai
A. Cool and windy . B. Unbearably hot. C. The temperature starts to rise.
19. What should you do when visiting Mumbai in summer
A. Take precautions to keep out of the sun.
B. Prepare for a clear sky and cool wind.
C. Take an umbrella in case of heavy rain.
20.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Tips on visiting Mumbai. B. Tourism in Mumbai. C. The climate in Mumbai.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If you break the rule, you can't escape ________ sooner or later.
A.punished B.being punished C.to be punished D.punishing
22. The fireman told us the trouble they had _______ the fire _______.
A. got, controlled B. got, controlling C. getting, controlled D. getting, to control
23. A communicative satellite ______ as much as 3.5 tons was sent up into space last week.
A. weighing B. weighed C. to be weighed D. being weighed
24. The old man has a son and two daughters, _____ treat him well, ____ made him very sad.
A. and none of whom; as B. neither of them; which
C. and none of whom; what D. none of whom; which
25. What a table!I’ve never seen such a thing before. It is _______ it is long.
A. half not as wide as B. wide not as half as C. not half as wide as D. as wide as not half
26.The Internet and the effect________brought about did a lot of good to our daily life and work.
A.that B.what C.which D.it
27.The reason________he gave for his coming late is______he wasn't informed of it.
A.why; because B.which; because C.why; that D.that; that
28. The man I yesterday is Mr. White
A. paid a visit B. had a talk C. dropped in D. came across
29. Have faith ______ yourself, be faithful _______your work and make every effort you can and then you are not far away from success.
A. of; of B. in; in C. to; in D. in; to
30.—I hope the result of the exams had not been told to us.
—________,why did you come here to see our teacher
A. If what B. If so C. If only D. If not
31.________and short of breath, Andy and Ruby were the first to reach the top of Mount Tai.
A.To be tired B. Tired C. Tiring D. Being tired
32. After five hours' drive, they reached ________they thought was the place they'd been dreaming of.
A.that B.where C.which D.what
33. No matter how I tried to read it, the sentence didn’t to me.
A. understand B. make out C. turn out D. make sense
34.—Sorry, sir. I can't answer this question.
—Well, you are supposed ______ this part of history.
A.reading B.to be reading C.to have read D.having read
35. Which material can be thrown into the sea ________on the nature of the material
A.depended B.depending C.to depend D.depends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I ran into a stranger as he passed by. “I'm so sorry!” was my reply. Then he said, “Excuse me too... I wasn't 36 watching for you.” We were very polite, this stranger and I. Then we went 37 our way after saying goodbye.
But at 38 , a different story is told. How we treat our loved ones, young and old. Later in the kitchen, as I 39 our meal, my daughter walked up to me, very still. When I turned, I 40 knocked her down. “Get out of the way!” I shouted with a frown(皱眉). She stepped away silently, with her little heart 41 . I didn't realize how harshly(苛刻地) I had spoken.
That night, when I lay 42 in bed, God's quiet voice spoke to me and said, “While 43 with a stranger, you are calm and polite, but with those you love, you are QUICK to excite... Go look around on the kitchen floor, you'll find some flowers there by the 44 . Those are the flowers she brought for you. She 45 them herself-- pink, yellow, and your favorite blue. She stood there quietly, and you never saw the 46 in her eyes.”
By this time, I felt sad and small and now my own tears had begun to fall. I quietly went and knelt by her 47 : “Wake up, my dear,” I said, “Are these the flowers you picked up for me ” She smiled, “I found them out by the tree. I 48 them in a napkin(餐巾), just for you. I knew you'd like them, especially the 49 .” I said, “I am so sorry that I missed them today... And I 50 have fussed(慌乱)at you that way.”
And she whispered, “Mommy, that's okay... I still love you 51 .” I hugged her and said, “I love you, too and I LOVE the flowers.”
Do you know that: if you die tomorrow, the 52 you are working for could easily replace you in a matter of (大约)days. But the family you leave _53 will feel the loss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And come to think of it, we pour ourselves more into our 54 than into our families--an unwise investment(投资) indeed.
Remember that 55 = (F)ATHER -- (A)ND--(M)OTHER -- (I)--(L)OVE--(Y)OU.
36. A. ever B. just C. even D. right
37. A. to B. on C. in D. for
38. A. school B. home C. work D. office
39. A. cooked B. had C. ate D. took
40. A. nearly B. hardly C. rudely D. already
41. A. lost B. missed C. beaten D. broken
42. A. awake B. asleep C. afraid D. alive
43. A. dealing B. meeting C. going D. talking
44. A. floor B. kitchen C. door D. window
45. A. grew B. bought C. picked D. fetched
46. A. joy B. expressions C. smiles D. tears
47. A. desk B. knees C. body D. bed
48. A. wrapped B. covered C. put D. help
49. A. pink B. yellow C. blue D. black
50. A. shouldn't B. needn't C. mustn't D. can't
51. A. indeed B. anyway C. anything D. besides
52. A. country B. company C. place D. state
53. A. for B. behind C. with D. to
54. A. stranger B. loss C. meal D. work
55. A. RESPECT B. WARMTH C. FRIEND D. FAMILY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Princeton University
Degrees
Princeton offers two undergraduate degrees:the bachelor (学士) of arts (A. B. ) degree and the bachelor of science in engineering (B. S. E.) degree.
Academic Year
An academic year runs from September to late May and lasts two terms (fall and spring). A normal course load is four or five courses per term, although many students take extra courses.
Residences
Princeton provides housing for al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reshmen and second-year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spend their first two years in one of five colleges. Each college has its own dining hall, common rooms and computer centers.
Fees and Expenses (Academic Year 2011-2012)
Tuition (学费): $29,910
Room and board: $ 8,387
Other expenses (books, telephone, etc.): $ 3,083
Total: $ 41,380
56.How many kinds of faculty members are there in Princeton University
A.One B.Two C.Three D.Four
57.In what way is Princeton University different from other American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 text
A.It has five colleges.
B.Its students are mainly undergraduates.
C.It provides housing for al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D.All the faculty members at Princeton are expected to teach and research.
58.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Princeton offers two undergraduate degrees.
B.An academic year lasts about nine months in Princeton University.
C.Undergraduates should spend their first two years in one of five colleges.
D.It's about an hour's train ride from Princeton University to the north of New York City.
B
The breaking news of Mo Yan's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on Thursday evening soon aroused public curiosity of the 57-year-old Chinese writer: Why was he favored by the Swedish Academy
Less than half an hour after the announcement from Stockholm, Mo's works turned to “sold out" status at China's major online book sellers.
One lucky buyer wrote in an online comment: "Rushed to purchase, but to my shame, I have not read any of his novels.”
Although Mo was entitled one of the top China's literature awards before the Nobel Prize, he is not the most popular novelist in China, in either the book market or in reputation.
Chinese media seemed to be shocked as some journalists were reported to be on their way overnight to Gaomi City of East China's Shandong Province, Mo's birthplace where he stayed with his family.
Born in 1955 into a rural family, Mo dropped out of school and became a farmer when he was a teenager. He joined the army and devoted himself to writing. Mo's novels were translated into several languages.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Nobel Prize has been regarded by the world as recognition to an individual or even a nation's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advances.
“I think the reason why I could win the prize is that my works present lives with uniqu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y also tell stones from a viewpoint of common human beings, which transcends(超越)differences of nations and races," Mo said on Thursday evening to Chinese journalists.
Mo also said many folk arts originated from his hometown, such as paper cuts and traditional new year paintings, have inspired and influenced his novels.
Mo's prize may give powerful encouragement to the country's writers as the more reflective of Chinese lives their works are, the more possible they arise as world literature.
59.From this passage we know that the news of Mo Yan's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was .
A.a shock to online booksellers
B.curiosity to the Swedish Academy
C.contrary to the belief of the Chinese media
D.beyond the expectation of most Chinese people
60.The "one lucky buyer" mentioned in the third paragraph admitted that he _ .
A. had not yet read Mo Yan's novels B. had written an online comment
C. regretted not reading Mo Yan's Novels D. failed to buy a copy of Mo Yan's novels
61.The underlined word "they" in the last paragraph refers to .
A. the Chinese writers B.the Chinese writers' works
C. the Chinese lives D.Mo Yan's novels
62.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is passage
A.Mo Yan will win another Nobel Prize in the near future.
B.Folk arts originated from Mo Yan's hometown will also be awarded Nobel Prize. .
C.Nobel Prize will no longer regarded by the world as recognition to an individual.
D.Mo Yan's success will encourage the Chinese writers to win more Nobel Prizes.
C
What can you do?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Switch the channel when negative thoughts appear. Self-talk(自我暗示)is not so obvious that we often don′t notice its effect on our mood and belief systems. Key things to notice are “if only” or “what if” statements:the former keeps you stuck in the past with regret, while the latter keeps you fearful of the future. There is nothing you can do about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isn′t here yet,so stay in the present moment.
Recognize that actions always follow beliefs.You′ll find yourself behaving in ways that are consistent to your beliefs.So,start believing the best about yourself:act as if you believe that you′re a valuable and worthy person.
Develop positive self-talk rather than negative self-talk.Instead of always looking down upon yourself in your head,think of some things you actually like about yourself.What are your strengths What are you good at Instead of saying “I′ m a loser”,try saying,“I am capable./I′m good at…/I accept myself the way I am.”
Thinking poorly about ourselves gets us nowhere and is extremely self-limiting. Decide today to turn off the negative self-talk channel in your mind and develop your true potential.
63.From 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we learn that____________________.
A.lots of people have no sense of self-esteem
B.focusing on negative thoughts can lead to failure
C.negative thoughts will strengthen our sense of self-esteem
D.few people have negative thoughts and mental problems
64.The underlined word“wearing”in Paragraph 2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_________________.
A.strengthening B.protecting C.weakening D.replacing
65.What do the suggestions in the text tell us
A.Our beliefs always come after actions.
B.Positive self-talk does good to our mental health.
C.Looking down upon ourselves is a sign of modesty.
D.“What if” keeps you stuck in the past with regret.
66.The text encourages us to___________________.
A.get rid of negative thoughts B.get anywhere we like
C.think highly of others D.turn off self-talk TV channel
D
A man accused of failing to return more than 700 children’s books to five different libraries in the county was released(释放)from prison after a book publisher agreed to post his bond (保释金) of $1,000. The publisher said, “There’s a story here. This is a man who loves books. He just can’t let go of them. He hasn’t stolen a single book. So what’s the crime We think that Mr. Barush has a story to tell. We plan to publish his story.”
When asked why he didn’t return the books, Mr. Barush said, “Well, how could I They became family to me. I was afraid to return them, because I knew that kids or dogs would get hold of these books and chew them up, throw them around, tear the pages, spill soda on them, get jam and jelly on them, and drown them in the toilet.”
He continued, “Books are people, too! They talk to you, they take care of you, and they enrich you with wisdom, humor and love. A book is a guest in my home. How could I kick it out I repaired torn pages. I dusted them with a soft clean cloth. I turned their pages so they could breathe and get some fresh air.”
“Every week I reorganized them on their shelves so they could meet new friends. My books were HAPPY books. You could tell just by looking at them. Now they’re all back in the library, on the lower shelves, on the floors, at the mercy of all those runny-nosed kids. I can hear them calling me! I need to rescue them. Excuse me. I have to go now.”
67. Why was the man put into prison
A. Because the book publisher persuaded the police to do so.
B. Because he stole 700 children’s books from the five different libraries.
C. Because he refused to return the books that he had borrowed.
D. Because he wanted to publish his story.
68. How did the man treat books
A. He treated them as real people. B. He treated them as his own children.
C. He treated them as his furniture. D. He treated them as his job.
69. Which one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what Mr. Barush said?
A. He always kicks the torn pages out. B. A book is a guest
C. Books can enrich us. D. Books can take care of us.
70. What is mainly talked about in this passage
A. A funny thief who loves stealing books.
B. A person who is crazy about books so he keeps stealing them from the library.
C. A person who may have some mental problems.
D. A person who refuses to return borrowed books and wants to look after them.
E
How to Read a Book
Books can be your best friends. 71 They can introduce you the things you may never see… But do you know how to read them in order to get the fullest enjoyment possible The following tips should help.
1. Find a book. Look in the library or in one of the large bookstores. You could also ask friends if you could have a book at their book shelves. Search the selves until you find a book that looks good.Read the first page to see how it reads, and the cover text on the back of the book, if it has any. 72
2. Buy or borrow it and take it home. Do not start to read it until you have the time. 73 And set aside time to do nothing else but read, as it can be, at times, suspenseful(悬疑的), exciting and relaxing.
3. Get comfortable on the couch. Have a lamp( 灯 ) behind you, lighting the area where you are reading. Make sure the television is off and that anything else that could distract you has been attended to. 74 __.
4. Start the book by turning the pages and really enjoy it. Do not think about anything else but what you are reading. Put yourself into the action or location in the story. Once you concentrate completely,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put the book down. And remember that reading is not running your eyes over a book. 75 However, if you need to read the book quickly, then you do not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every word.
A. If you are busy doing other things, you should wait until you have finished them.
B. Get warm if you are going to be sitting still for a few hours.
C. If you are already concentrating, then buy it or borrow it.
D. Try to imagine the story in your head.
E. They can take you to places that you may never go.
F. You should read it actively and enjoy it completely.
G. Otherwise, you will miss it.
第二卷(共45分)(请把答案写在答案页上)
第一节: 单词拼写(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根据下列句子所给汉语意思,写出空缺处各单词的正确形式。
1.Being a ________(钢琴家) became his dream since his childhood.
2. He has recovered much to the d________(高兴)of his friend.
3. Our hearts _________(流血)for the homeless people during this cold winter.
4. He's had three accidents in the past f________(两周).
5. He has__________(占据)the house without paying any rent since last year.
第二节:句子填空(共5分)
1. As economic systems have developed in our country, water pollution has been going____ ____ ____ ____. (变得更坏)
2. Secondly, we should do our best to ___ ___ _____ _____ ___ ____.(平衡水资源和工业发展)
3. Don’t ___ ____ ___ ____behind his or her back. (说别人坏话)
4. You should always____ ____ _____ that we are in a big family. (记住)
5. So we all like to attend her class though she_______ ______(缺乏经验).
第三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As winter holiday are coming soon, my classmates are trying very hard to get train tickets to go to home. After make up my mind, I decided to stay in Shanghai where my university i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spent the Festival away from home. My parents agreed to visit me, but I will have a different festival. When they came here, I will show them around my university and the city just as well. I have decided to buy them some nice gift. It will be the big surprise for them. Our parents have done a lot for me, and I think it is high time that I did something specially to express my thanks.
第四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定你是某中学的学生李华。请用英语给出版社的编辑写一封信,表达你对现在使用的英语教材的看法,内容主要包括:
优点:1.话题广泛;
2.图片丰富;
3.有助于提高学生兴趣。
建议:适当降低词汇难度。
注意: 1.词数12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开头语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Dear Editor ,
As a student reader, I am writing to talk about the English textbooks published by your house…
高二年级英语试卷答案
背诵:1. from bad to worse
2.balance water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3. speak ill of others
4.bear in mind
5. lacks experience
第一节:短文改错 (满分10分)
As winter holiday are coming soon, my classmates are trying very hard to get train tickets to
is
go to home. After make up my mind, I decided to stay in Shanghai where my university is.
making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spent the Festival away from home. My parents agreed
have
to visit me, but I will have a different festival. When they came here, I will show them
so /and come
around my university and the city just as well. I have decided to buy them some nice gift. It will
gifts
be the big surprise for them. Our parents have done a lot for me, and I think it is high time that I
a My
did something specially to express my thanks.
special
作文:
Dear Editor,
As a student reader, I am writing to talk about the English textbooks published by your house. These books have many advantages. One of them is that we can find a variety of topics, such as science, culture and history. These topics, I think, are very popular with us students. What’s more, along with the texts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and colorful pictures, which can help us understand English better. Even the students who used to dislike English have turned out to be interested in the subject. However, some of the texts have too many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which are hard for us. Therefore, I’d like to suggest changing them into easier ones.
Best regards,
Li Hua衡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换 脸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昨天披露,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的一个医学专家小组已向该大学伦理委员会递交了一份30页的换脸手术申请报告。如果该申请获得批准,那么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换脸”手术有可能在今年年底进行。   
据最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披露,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一个以约翰·巴克博士为首的医学专家小组已向该大学伦理委员会递交了一份长达30页的申请报告,希望该伦理委员会批准他们进行世界上首例“换脸手术”。
据《新科学家》杂志称,美国专家已经在一些捐做医学研究的死者身上进行过“换脸”手术实验。实验显示,患者在经过“换脸”手术后,容貌很少像捐献者,因此根本不必担心“换脸”手术引发的脸部会像死者的伦理问题。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新科学家》杂志和英国曼顿电视公司委托一家科技公司在电脑上进行了一次虚拟“换脸手术”,科技人员扫描下了一个真实女人的脸部外形,然后将图像盖到一个三维头盖骨上,形成了一个虚拟女人;接着,科技人员又制造出另一个具有不同脸部特征的虚拟捐献者。最后科技人员开始进行“虚拟换脸手术”,将虚拟捐赠者的脸部移植到了虚拟女人的头盖骨上。实验结果发现,虚拟手术后的患者脸庞有一部分特征像捐献者,譬如嘴形等,但大多数地方她拥有自己的独特特征。
据报道,其实脸部移植手术以前就曾经发生过,1994年,一名9岁的印度北部女孩在一次脱粒机事故中被撕掉了半边脸,她的父母将她被撕下的脸部皮肤装在一个塑料袋中,抱着她匆匆赶往医院,一名外科医生后来设法将被脱粒机撕下的脸部皮肤重新接到了小女孩的脸上。
类似的“接脸手术”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也曾发生过,不过真正意义上的 “换脸手术”对医学界来说仍是一项大得多的挑战,因为脸部运动牵涉到超过30处肌肉,哪怕简单地笑一下,都牵连到17处肌肉。然而,如果专家小组的申请报告获得了路易斯维尔大学伦理委员的批准,那么专家们将在几个月时间内选定捐献者和接受“换脸”手术的患者人选,并可能在今年年底左右执行这场历史性的“换脸”手术。
据悉,当“换脸手术”开始后,专家们将从一个死去的捐献者身上取下他的整个脸部皮肤,然后将它们整体移植到另一个脸部受到严重烧伤或其他伤害的患者脸上。外科医生不仅要完整地取下捐献者脸上包括从上发际线到下巴、从左耳到右耳的所有皮肤,同时还要完整取下捐献者的鼻子、嘴唇、眉毛、眼皮和所有皮下脂肪、一些肌肉和神经组织。脸部再造手术将在12到24小时内将供体脸部和受体的受损血管及神经进行接合,隆起的脸部皮肤大约需过几个月时间才能恢复正常。一年后,接受“换脸”手术的患者才有可能进行充分的脸部运动和拥有对“新脸”的感觉。当患者获得一张“新脸”后,他们在漫长的一生中可能都需要不停地注射抗免疫反应药,以防新脸产生“排异反应”。
毫无疑问,这样的“换脸”手术必定将在医学界引起巨大的伦理争议,许多人认为“换脸”手术风险太大,英国皇家外科医生学会在去年的一份报告中,就曾警告称没有足够的研究成果前,这样的“换脸”手术应当缓行,因为“换脸手术”一旦失败,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将给患者带来终生的噩梦。此外,如果“新脸”遭到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排斥,那么将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不过,约翰·巴克博士却认为,“换脸”手术为一个病人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潜在的风险。他们选择的“换脸”患者必须是容貌严重受损的人,没有任何其他整容手段可以帮助恢复他的容貌。
据悉,目前世界上已有3位医生准备进行“换脸”手术,另两位分别是英国伦敦皇家自由医院的彼得·巴特勒和法国亨利·蒙道医院的医生劳伦特·兰蒂耶里,三人之间俨然已开始“换脸”手术的竞赛。
文章选自《北京晚报》
1. 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换脸手术”已经由一家科技公司在电脑上进行了一次虚拟手术,结果发现,手术后的患者大多数地方拥有自己的独特特征。
B.目前世界上已有3位医生以竞赛的形式进行了“换脸”手术。
C.世界上多个国家如印度、中国、美国澳大利亚都有过类似的“接脸手术”。
D.在经过“换脸”手术后,患者的容貌不会像捐献者,因此根本不必担心“换脸”手术引发的脸部会像死者的伦理问题。
2. 有关“换脸手术”的描述错误的一句项( )
A.“换脸手术”需要专家们从一个死去的捐献者身上取下他的整个脸部皮肤,将它们整体移植到另一个脸部患者脸上。
B.脸部再造手术至少需要24小时将供体脸部和受体的受损血管及神经进行接合,隆起的脸部皮肤大约需过几个月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C.外科医生需要完整地取下捐献者脸上包括从上发际线到下巴、从左耳到右耳的所有皮肤,还要完整取下捐献者的鼻子、嘴唇、眉毛、眼皮和所有皮下脂肪等。
D.经过至少一年的时间,接受“换脸”手术的患者才有可能进行充分的脸部运动和拥有对“新脸”的感觉。
3.对于“换脸”的现状和前景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患者获得一张“新脸”后,在漫长的一生中可能都需要不停地注射抗免疫反应药,而“换脸手术”一旦失败,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将给患者带来终生的噩梦。
B.不可否认的是,“换脸”手术一定会在医学界引起巨大的伦理争议。
C.有朝一日“换脸”手术将为没有任何其他整容手段可以帮助恢复容貌的病人带来更多的好处且没有潜在风险。
D.“换脸”手术的成功实践将为因偶然而毁容的人们提供一个保住青春容颜的机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年十二丧父,孝思过礼,事叔父耽甚谨。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善谈论。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秀才,五府交命,皆不就。太原郭奕见之曰:“此今日之颜子也。”与王沈俱被曹爽辟。沈劝就征,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及爽败,沈以故吏免,因谓祜曰:“常识卿前语。”祜曰:“此非始虑所及。”其先识不伐如此。
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寻遭母忧,长兄发又卒,毁慕寝顿十余年。
文帝为大将军,辟祜,未就,公车征拜中书侍郎,俄迁给事中、黄门郎。时高贵乡公(曹髦)好属文,在位者多献诗赋,汝南和逌以忤意见斥,祜在其间,不得而亲疏,有识尚焉。钟会有宠而忌,祜亦惮之。及会诛,拜相国从事中郎,与荀勖共掌机密。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绥怀远近 绥:安抚
B.以兄霸之子妻之 妻:嫁给。
C.因谓祜曰:“常识卿前语。” 识: 通“志”,记住
D.其先识不伐如此 伐:肤浅。
5.以下各组句子中,不能表明羊祜对敌国之人广施恩德的一组是(3分)
①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 ②开设庠序,绥怀远近
③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 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
⑤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⑥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⑤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羊祜是一个讲情义、重孝道的人。他的岳父夏侯霸投降西蜀之后,姻亲大多与夏侯家绝交,而羊祜却礼遇有加;母亲与兄长去世,他居丧哀悼十余年。
B.羊祜不依附权贵。高贵乡公曹髦喜好写文章,在官位的人大多呈献诗赋;钟会受宠,羊祜并不阿附他,等到钟会被诛杀,羊祜便和荀勖共同掌管机要。
C.羊祜认为要收复东吴,就要取信于吴人。他与吴人开诚布公,表示十分信任,投降的人想离开,都听任其便;即便是与吴国人交战,也不搞突然袭击。
D.羊祜深得皇帝与南州人的尊重。他病重进京,皇帝命他乘车入殿,不必下拜,去世后,皇帝穿素服为他哭泣,南州人听到他的死讯,街巷里哭声不断。
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王沈俱被曹爽辟。沈劝就征,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5分)
(2)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5分)
9.指出本诗中表明时间和地点转换的意象,并简要分析诗人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
② , ,盖竹柏影也。
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 。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
⑤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⑥子曰:“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子,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 1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子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12.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卓尔不群的人属于孤僻种群,虽说和自闭症等病因形成的孤僻状态不一样,但同样是不健康的社会行为模式,是需要矫正的自我心理状态。
B.阿兰在演唱《赤壁》主题歌时,以高亢、清澈的声音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导演吴宇森称赞阿兰的歌声有如空谷足音,令人鼓舞激荡。
C.《诗经》中的《卫风·氓》是一首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歌。该诗将弃妇遭弃的黍离之悲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D.作为教师,严格地要求,严厉地批评,其实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更多的时候,对那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春风化雨的话语更能渗入孩子的心田。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理的、严密的思维习惯。
B.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D.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及天然气利用,将有计划提高天然气的价格,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17.下列各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 。 ; 。 ; 。 。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①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②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4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
③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④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
⑤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
⑥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18.下列都是一些行业对联,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五副内容合适的对联分别送给理发店 乐器店 宾馆 钟表店和茶楼,以示祝贺 (在括号内相应位置上填写序号)(5分)
①韵出高山流水 调追白雪阳春
②显出须眉都活泼 看来毫发不参差
③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④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⑤虽云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⑥刻刻催人资惊醒 声声呼入惜光阴
⑦瓦壶水沸邀请客 茗碗香腾遣睡魔
⑧古纸砚黄临晋帖 新笺匀碧录唐诗
答:理发店( )乐器店( )宾馆( )钟表店( )茶楼( )
19.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6分)
《Nobody》已是浮云,《PokerFace》也过时了。如今神曲界的当红曲子,是一首叫做《江南Style》的韩国舞曲。这首歌的MV于7月中旬在互联网上发布,截止到前天,点击数已达3.25亿次,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在英国,它成为本月第一周UK单曲专辑排行榜冠军;在美国,它位居10月4日第41期公告牌榜单的第二名,“小甜甜”布兰妮和罗宾·威廉姆斯都加入了模仿大军,影星汤姆·克鲁斯则在主页上为它卖力吆喝;在我国,它也成为从明星到草根竞相模仿的对象。不仅如此,这首歌还在全球引发了一股改编狂潮,出现了“奥巴马竞选Style”、“美国海军Style”、“南京Style”、“周星驰Style”、“客家话Style”等多个版本。
有专家分析,《江南Style》以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节奏,让人不自觉地跟着这首歌摇晃起身体,从而有助于摆脱格式化的生活带给人们的心理压抑;另外,《江南Style》恰好和近年来风靡美国主流音乐界的“电子乐潮流”相吻合,贴合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受众的审美趣味。
五、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强调“仁”的实行要以“礼”为规范,其实礼不仅关系到古人的立身处事,对现代社会仍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像“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就从各个角度阐释了礼的具体内涵,在现代社会如果讲“礼”,就会唯才是举,少一点浮躁风气;如果讲“礼”,就会父慈子孝,少一点父子、夫妻、朋友反目;如果讲“礼”,就会多一些爱岗敬业,少一些渎职贪腐;如果讲“礼”,就会少一些蝇营狗苟,多一些见义勇为……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所写内容须在材料范围之内;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衡水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答案
(2)东吴石城的守军距襄阳地界七百余里,每每造成边境的麻烦,羊祜对此很忧虑,最终用计谋使吴国解除守备。(5分。译出大意给2分;“去”、“患”、“罢”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羊祜,表字叔子,是泰山南城人。十二岁时父亲去世,对亲人的怀念超过常礼,侍奉叔父羊耽十分谨慎。等到长大,博学能写文章,身高七尺三寸,须眉漂亮,善于谈论。郡中的将领夏侯威认为他不同一般,把哥哥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他。向上推荐他做计吏,州中四次征辟他做从事、秀才,五府交相任命,都不就职。太原人郭奕见到他说:“这是今天的颜回呀。”羊祜与王沈都被曹爽征召。王沈劝他接受征召,羊祜说:“把自己交付给人家去为别人做事,谈何容易。”等到曹爽失败,王沈因为是旧吏而幸免于难,于是他对羊祜说:“常记得你以前的话。”羊祜说:“这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够考虑到的。”他就是这样既有先见之明又不自我夸耀。
夏侯霸投降西蜀之后,姻亲大多与之绝交,唯有羊祜安顿他的家室,恩爱礼遇有加。不久遭遇母亲去世,长兄羊发又接着去世,居丧哀悼十余年。
文帝任大将军后,征召羊祜,没有就职,公车征召任他为中书侍郎,不久又升迁为给事中、黄门郎。当时高贵乡公曹髦喜好写文章,在官位的人大多呈献诗赋,汝南和逌因违背君主的旨意被斥责,羊祜处在他们中间,并不因此对人有亲疏,有见识的人都赞赏他。钟会受宠而且猜忌,羊祜也惧怕他。等到钟会被诛杀,羊祜被任命为相国从事中郎,和荀勖共同掌管机要大事。
晋武帝有灭吴的打算,任命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羊祜率军镇守南方,开办学校,安抚教化远近的百姓,深得江汉一带百姓的爱戴。对吴人表现出十分讲信义,投降的人想离开,都听任其便。东吴石城的守军距襄阳地界七百余里,每每造成边境的麻烦,羊祜对此很忧虑,最终用计策使吴国解除了守备。
每次和吴国人交战,总是先约定日期,不搞突然袭击。将帅中有人想进献诡诈之计的,就给他醇酒喝,使他们无法献计。有人俘虏了吴国人的两个小孩,羊祜便把他们遣送回家。后来东吴的将领夏详、邵顗等前来投降,两个孩子的父亲也率领他的部属和他们一起前来。吴国的将领陈尚、潘景来侵犯边境,羊祜派兵追击并杀了他们。羊祜很赞赏他们为国而死的气节,就用隆重的礼节安排他们的丧事。潘景、陈尚的家人迎丧时,羊祜以礼发送。东吴的将领邓香攻掠夏口,羊祜招求活捉邓香,捉到以后,又赦免了他。邓香十分感激羊祜的恩德,率领部属前来投降。羊祜行军每到吴国境内,在田里割谷作军粮,都要算出所割谷子的价值,送一些绢来补偿人家。于是吴国人都心悦诚服,称羊祜为羊公,不呼其名。
羊祜病重卧床,请求进京。皇帝下诏晓喻羊祜,带病引见,命他乘车进入宫殿,不必下拜,很是被优待礼遇。羊祜的病渐渐加重,就举荐杜预代替自己的职位。不久去世,时年五十八岁。皇帝穿素服为他哭泣,十分哀痛。南州人在赶集的日子听到羊祜的死讯,没有不痛哭的,都关门歇业,街巷里哭声不断。吴国守卫边境的将领也为他哭泣。他的仁义道德感化力量就是这样。
8.红色的斜阳,澄澈的江水,红黄橙绿青蓝紫的彩虹(1分),紫中带翠的山岭(1分),青旗(酒旗色青,亦称青旆,1分)、红枫(1分)判然可见,色彩明丽。词人好象手握一枝调色彩笔,精心构画,诗意盎然(1分)。
9.①时间:“斜阳”到“黄昏”、 “月”到“寒灯”,写出作者从夕阳落照到暮色苍茫,由月初上到点上寒灯的一段时间经历(2分);②地点:“短亭”“酒旗”“门”表明作者在短亭休息之后,到酒家吃饭投宿的辗转过程(2分)。③表现了词人的羁旅愁思与孤独寂寞之感。(2分)
10.
1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③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⑤士不可以不弘毅
⑥诲女知之乎
11[答案] AB
[解析] 原文最后一段只是说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弄斧必到班门”的道理,并没有说一定要到国外数学界“弄斧”,另外句中“只有……,才能……”的条件关系也不成立,不符合原文,故D错。E项中说描写了华罗庚刻苦自学成才,属无中生有,另外说本文是为了表现华罗庚的重要成就和贡献也是错误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展现他的思想与原则,故E错。C项表述不够精确,王元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是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报告,并非只代表他本人。
12[答案] 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可使他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
[解析] 文章的第二段集中介绍了华罗庚的“漫”,对本段进行概括即可得到答案。
13.[答案] ①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②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问题,启发深入思考;③教给学生“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读书方法。
[解析] 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如“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
14.[答案] 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③“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也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③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①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②赛场观战,“观棋不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③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
[解析] 本题是谈论改动熟语是否有道理的问题,无论我们认为是否有理,一定要有具体、合理的论述,且要言之有据,能自圆其说。
15.D(A“卓尔不群”是指超群出众,不能误解为不合群。B“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C、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D“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16.C(A项最后一个分句谓语成分残缺,“不可能”后加上“养成”。B项句式杂糅,可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删去。D“利用”后应补“研究”的宾语“的问题”)
17.【答案】B 解析:先按照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将⑤⑥、①④排在一起,再根据②句与首句中数字的直接关系,将②排在首位,再根据③句所述的“二者都需要肯定地回答”确定“二者”指的是“伸援手”和“正确救助”。
18. ⑤①③⑥⑦(答对一个得一分,共5分)
19.【答案】《江南Style》风靡全球,专家解读流行原因。(对象“《江南Style》”2分,现象“风靡全球”1分,专家解读1分,流行原因1分。语义顺畅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