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 我们生活的世界综合自测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一 我们生活的世界综合自测题

资源简介

主题一 综合自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读下边等高线地形图,量得李村到A山脚的图上距离是l.5厘米,根据比例尺,算出实地距离,并猜测河流可能出现在哪里 ( )
A.1500米 甲 B.1500千米 甲
C.1500米 乙 D.1500千米 乙
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 )
观察右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由东向西流动
B.由南向北流动
C.由西北流向东南
D.由东南流向西北
4.甲地的地形类型最可能是 (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某摄影记者拍摄了一组祖国风光图。其中下列三幅照片可能拍自哪三个省区 ( )
A.浙、沪、藏 B.浙、鄂、藏
C.藏、鄂、沪 D.浙、沪、新
6.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描述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洋流因素
7.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建造的房屋屋顶坡度往往都很大,有的还把屋檐伸得较长,这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
A.防晒乘凉 B.适应多雨气候
C.建筑美观 D.适应多风气候
8.西亚地处“五海三洲”之地,“三洲”是指 ( )
A.亚洲、非洲、欧洲
B.亚洲、北美洲、大洋洲
C.欧洲、亚洲、北美洲
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
9.海洋不仅为人类提供航运之利、能量之源,还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下列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0.下列各项说明的是某地气候特征的是 ( )
A.昆明四季如春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今日风和日丽
D.寒风刺骨,细雨纷飞
11.北方俗话“春耕、夏种、秋收、冬藏”表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
A.市场 B.政策 C.地形 D.气候
下图是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l2~13题。
12.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 )
A.中部低四周高 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西部高东部低
13.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在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4.2012年4月22日,中俄海军在A海域举行了代号为“海上联合--2012”的军事演习。河流B的名称及注入的海洋分别是 ( )
A.长江渤海 B.黄河渤海
C.长江黄海 D.黄河黄海
15.生活在杭州,你能感受到杭州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四季如春
B.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均匀
C.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D.全年高温炎热,降水春多冬少
16.社会调查中收集调查资料的一般方法有 ( )
①问卷调查 ②访谈调查
③文献调查 ④实地考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与黄河中游相比,位于黄河下游的河段流域范围明显收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气候干旱,无法形成河流
B.距离海洋比较近,支流不能汇入
C.河床高出地面,支流不能汇入
D.流经地区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18.下列少数民族与其民族节日对应正确的是 ( )
A.傣族——泼水节 B.苗族——那达慕大会
C.蒙古族——赛龙舟 D.壮族——端午节
19.七年级(1)班的黑板报上新增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以下内容是真的是 ( )
A.菲菲全家暑假去云南旅游,他们在云南元阳看到了独特的绿洲农业
B.春节期间海南举办了盛大的花卉展览会
C.国庆期间的南京呈现“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象
D.哈尔滨学校的寒假时间比台州学校的寒假时间短
20.世界上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生产也各具特色。
下列描述符合日本自然条件和生产特色的是( )
A.四面环海,鱼类众多,渔业发达
B.气候干热,草原辽阔,畜牧业发达
C.地广人稀,地势平坦,农业发达
D.降水稀少,沙漠连绵,绿洲农业发达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0分)读“长江、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支流:A_________。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B_________。(2分)
(2)在图中用字母C标注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2分)
(3)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8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的60%。其自古以来就有 “_________”之称。(1分)
(4)D地形区为_________,该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3分)
(5)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2分)
22.(7分)我国南方某校学生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同学们沿等高线地形图中虚线所示线路进行考察。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要求。
(1)同学们出发前,在上图中量得周村、赵庄两村落之间的图上距离是l厘米,则两村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_________千米。(1分)
(2)同学们首先对两村落进行考察,发现两村落选址的共同自然条件是_________;并发 现两村落古民居的房顶坡度较大,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_________的气候特点。 (4分)
(3)从A到B经过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_,当先行的第一小组到达8地时,后行的第二小组还在A地,此时两小组所在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2分)
23.(14分)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四条山脉都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________。(2分)
(2)下列对人类活动的描述,与甲区域相符的是 ( )(2分)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B.摇橹撑船访亲友,吊脚楼里叙家常
C.蓝蓝天上自云飘,地上羊群马儿跑
D.冬暖夏凉住窑洞,层层梯田勤劳动
图示区域的西部和北部,气候干旱,属于我国传统牧区。而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宁夏平原,沟渠纵横、水网交织,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酌农耕区。试分析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4分)
请举出甲区域和乙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各一例。(2分)
分析甲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4分)
24.(8分)观察“西亚地区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运河,C是________湾。(2分)
(2)本区具有世界意义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1分)
(3)图中B半岛上没有河流,其原因是________。(2分)
4)图中D地的气候类型与甲、乙两图中________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3分)
25.(9分)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举行。上海中学生小明随家人一起搭乘轮船去伦敦看奥运会,轮船线路如下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轮船从上海出发,依次经东海、台湾海峡、南海、A________海峡、印度洋、红海、B________运河、地中海、大西洋到达伦敦。图中A、B两地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上通道,请选择其中一个说明该通道的重要性。(4分)

(2)小明在经过A海峡时看到沿岸有大量的种植园,该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种)(2分)
(3)B运河位于________(国家)的东北部。途经B运河时,小明发现有大量的油轮通行,这些油轮最有可能来自________地区。(2分)
(4)奥运会开幕式于当地时间27日20时12分举行,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1分)
(12分)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是什么?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一般来说,年降水量越多,水资源越丰富。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之一,为了缓解该地区用水紧张局面,你认为政府可采取哪些措施?试举两项。(4分)
吐鲁番的年降水量为——毫米,水资源成了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当地人民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创造出独特的灌溉设施________,并栽培出香甜可口的瓜果。吐鲁番能栽培出优良瓜果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主题一 综合自测题
A 2.D 3.D 4.C 5.B 6.A 7.B 8.A 9.A 10.A ll.D l2.D l3.C l4.B l5.C l6.D 17.C l8.A l9.B 20.A 21.(1)汉江 河口 (2)略。(3)黄金水道 (4)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5)水能资源丰富 22.(1)0.5 (2)地势平坦,靠近河流,降水量多(3)山脊 400 23.(1)阴山山脉、贺兰山山脉 (2)D(3)黄河水灌溉;黄河泥沙沉积}土壤肥沃;光照强(或地势相对较低);热量条件好。 (4)甲:水土流失严重(或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被破坏);乙:土地荒漠化(或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5)原因:森林破坏、毁林开荒、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方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增加森林覆盖率(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禁止毁林开荒、加快防护林建设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移民等。 24.(1)苏伊士 波斯(2)石油 (3)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4)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5.(1)马六甲 苏伊士 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或太平洋和印度洋间的航运捷径)。苏伊士运河是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最短路线。 (2)示例:天然橡胶 油棕 香蕉 咖啡(两种即可)(3)埃及波斯湾(西亚) (4)28日4时12分26.(1)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原因:地形地势的影响;夏季风的影响强弱不同。 (2)示例:南水北调、发展节水农业、海水淡化、提倡节约用水等。 (3)不足50 坎儿井昼夜温差大 光照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