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为迎合以后的需要及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为主要目标,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这一原则。让学生在学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学练中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学练空间,让每位学生在学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二、教材分析排球的技术较多,基本有:传球、垫球、扣球、发球、拦网,而且每一项基本技术又有许多种类。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术,由准备姿势,预测和移动,双手垫球三部分组成。该技术动作要做出“翻腕、夹紧、击球”的完整动作,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建立本体感觉。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第一的教学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排球的基本知识,但对于中考的要求了解不多,同时,对于如何将排球垫稳、垫多缺乏技巧,所以刚开始可能学生垫球的个数不会多,而且还会出现击球点不准、屈臂,手臂夹不紧等错误动作,这就需要因材施教,反复的练习和教师的指导。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下肢柔韧不足的情况,还穿插了下肢柔韧练习,旨在提高学生下肢柔韧素质。四、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进一步了解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练习方法及动作要领。运动技能目标:巩固、提高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发展下肢柔韧素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品质及坚忍不拔的毅力。五、教学难点重点:手臂外翻、平直及手臂击球点的位置难点:上下肢协调的用力,击球平稳六、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部分课堂常规游戏3、球操第二阶段:基本部分1、教师教学示范2、组织学生徒手练习3、两人一组,相互帮助纠错及垫固定球4、分散练习5、垫球比赛(分成两组,看那组垫球时间最长)6、组织下肢柔韧练习(劈叉接力)第三阶段:结束部分配合音乐放松,课堂小结,布置课后练习,收器材,师生再见。七、效果预计:1、最高心率:135次/分钟2、平均心率:100-130次/分钟3、练习密度:60%4、强度指数:中等5、课堂气情感气氛:学生积极热情,师生配合默契,学习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