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8科8份 含听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门头沟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8科8份 含听力)

资源简介

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Cl 35.5
第I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单选,请把正确答案填到第3页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可燃冰”被称为“21世纪能源”,它是由水和甲烷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冰块”。甲烷属于
A.单质 B.有机物 C.无机物 D.氧化物
2.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了水,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最佳方法分离它们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Cu B.NaCl C.NaOH D.H2SO4
4.从化学试剂商店购买的某些试剂瓶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5.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的金属是
A.铁 B.金 C.钠 D.铝
6.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钠 B.硫 C.青铜 D.氧化铜
7.某人体检结果中显示其甘油三酯指标为0.52 mmol/L,这里表示甘油三酯指标的物理量是
A.物质的量 B. 物质的量浓度 C.质量分数 D. 摩尔质量
8.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蒸馏水 B.盐酸 C.NaCl 溶液 D. Fe (OH)3 胶体
9.下列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容量瓶
10.可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的物质是
A.CaCl2 B.Ca(OH)2 C.NaCl D.Na2O2
11.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氢氧化铝 B.硅酸钠 C.碳酸钠 D.二氧化硅
12.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来灭火的是
A.CO2 B.沙土 C.煤油 D.水
1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HCl = H++ Cl- B.H2SO4 = 2H++ SO42-
C.FeCl3 = Fe3++ Cl- D.NaOH =Na++ OH-
14 .区别生活中的食盐和纯碱的试剂是
A.H2O B.酒精 C.食醋 D.汽油
15.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16.向盛有氯化铝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的现象是:
A.产生白色沉淀 B. 产生红褐色沉淀 C.无明显变化
D.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白色沉淀溶解
17.下列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是
A. NH3 B. FeCl3溶液 C. FeCl2溶液 D. NaHCO3溶液
18.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铝锅炒菜比用铁锅好
B.Fe2O3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C.黑色的FeO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
D.FeSO4溶液在空气中可长期存放,不会变质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B.摩尔质量就是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6.02×1023倍
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
D.硫酸和磷酸(H3PO4)的摩尔质量相等
20. 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氧元素的得与失 B.化合价的升降
C.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D.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 L / mol
B.1 mol H2的质量是1g,它所占的体积是22.4 L / mol
C.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D.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2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OH-、H+、SO42-、Na+ B、Na+、NO3-、SO42-、K+
C、Cl-、Ag+ 、H+、NO3- D、H+、CO32-、K+、Cl-
24.将金属钠放在燃烧匙中在空气中加热使其燃烧,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金属钠熔化为小球 B.火焰为黄色
C.燃烧后得到一白色固体 D.燃烧后得到淡黄色固体
25.下列试剂中,可用于鉴别FeCl2 溶液和FeCl3溶液的是
A.KCl B.KNO3 C.KSCN D.K2SO4
26.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 C.盐酸 D.氨水
2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铁和稀硫酸反应:2Fe + 6H+=== 2Fe3+ +3 H2↑
B.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CO32-+2H+===CO2↑+ H2O
C.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Cu+Ag+ === Cu2+ +Ag
D.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Mg2++ 2OH-=== Mg(OH)2↓
28.用固体NaOH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固体NaOH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
B.将称量好的固体NaOH放入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
C.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
D.将烧杯中溶解固体NaOH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转移至容量瓶中
29.能用H++OH- =H2O表示的是
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 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
C.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 D.Mg(OH)2和稀H2SO4的反应
30.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 mL 1 mol / L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A.100 mL 1 mol / L NaCl溶液 B.75 mL 1 mol / L CaCl2溶液
C.150 mL 3 mol / L KCl溶液 D.50 mL 2 mol / L AlCl3溶液
北京市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1、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1.(3分)工业上冶炼金属铁的主要反应为:Fe2O3 + 3CO = 2Fe + 3CO2 。其中,Fe2O3 __________(填“被氧化”或“被还原”),CO作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1 mol Fe2O3,则生成__________mol Fe。
2.(8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是 ,俗称 ,其水溶液显 性(填“酸”、“碱”或“中”), 在焰色反应中呈______色。碳酸钠的俗称_________。
(2)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CO2的量,前者 后者(填>、<或=)。写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9分)填写下列表格:
物质 分子数 质量/g 物质的量/mol 摩尔质量/ g·mol -1
氮气 14
H2SO4 3.01×1023
H2O 2
4.(6分)钠、铝和铁是三种重要的金属。请回答:
(1)三种金属中,____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生成物均为盐和氢气。写出该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水发生反应。其中,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钠与水反应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填序号)。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中;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钠沉入水底 b.钠熔成小球 c. 钠四处游动 d.溶液变为红色
5.(14分)回答下列关于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1)向一支装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含铁元素的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为了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含有Fe2+离子,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加以证明。方案一: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含有Fe2+离子;
方案二:向另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通入氯气,溶液变为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含有Fe2+离子;
则请回答:①你认为哪个方案较为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 ;
②写出Fe2+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在保存含有Fe2+离子的溶液时,为了防止Fe2+离子变质,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
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鲜榨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鲜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的Fe2+变为棕黄色的Fe3+,则这个变色的过程中Fe2+被______ ;若在榨汁的时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中”), 在焰色反应中呈黄 色。碳酸钠的俗称苏打或者纯碱。
(2)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CO2的量,前者= 后者(填>、<或=)。
5.(14分)回答下列关于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1)向一支装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红褐色沉淀 ,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 单选题 ( 本大题共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注意:把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
1、西周时期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中央集权制度 D、分封制
2、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A、各国普遍进行改革 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奴隶起义频繁
3、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 中央设三公等官职C、 地方实行郡县制 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 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的发展 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5、贞观年间,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作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  B、尚书→门下→中书
C、中书→门下→尚书  D、门下→中书→尚书
6、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评价,正确的是
A、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制度的划时代的变革 B、通过分散地方的权力来 加强中央权力
C、有利于加强明朝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 D、政府各部门相互牵制,减轻了农民负担
7、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A、设军机处 B、在中央设内阁 C、创设八旗制度 D、废丞相
8、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明显缺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只有少数男性享有参政权 B、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
C、在雅典居留的外邦人也有公民权 D、广大奴隶受到压迫
9、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缓和平民与贵族的阶级矛盾 B、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C、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D、打破血缘关系
10、英国《权利法案》的实质是
A、保障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  B、使议会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C、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11、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是
A、1787年美国宪法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2.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推行的对外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自由通商 C.平等往来 D.出卖利权
13、英国在18世纪中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其主要原因在于
A.英国对华输入的商品较少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英国商品价格比较低廉 D.中国对英国输出商品较多
1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商的利益 B.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C.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D.清王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15、“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此话反映了十九世纪上半期清朝怎样的实质问题
A.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B.皇权至高无上 C.国力强盛 D.皇帝、大臣闭目塞听
16、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尽管无法实现,但它的进步意义在于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规划了理想社会的制度
C满足了农民的心理要求 D提出了改造社会的方案
17、《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的需要  B、农民阶级能够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反映人们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迫切愿望 D、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对农民产生了影响
18、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 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 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19、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是距今一百年前 (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辛丑条约》 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
20、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是
①俄国 ②法国 ③英国 ④日本 ⑤美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21、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22、“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反映了
A、农民阶级与外国反动势力的矛盾是主要矛盾B、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C、西方列强与中国政府的矛盾尖锐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23、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其主要内容是
A、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将地主的所有财产分配给农民 D、组织农民积极从事生产
24、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斗争实践中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 B、必须将斗争的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C、必须建立人民革命军队 D、必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25、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从根本上讲是
A、从王明统治到毛泽东的领导 B、从共产国际领导到中共独立领导
C、从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想路线 D、从失败转向胜利
26、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需要和平建设 B、中共有相当强大的力量
C、国内外舆论要求和平 D、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27、1947年6月,率领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A、刘伯承 陈赓 B、刘伯承 邓小平 C、陈毅 粟裕 D、刘少奇 邓小平
28、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是
A.南京解放 B. 蒋介石下台 C.蒋介石逃往台湾 D.全国大陆的解放
29、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香港回归
30、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 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它是马、恩亲自写成的 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彻底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D、第一次较为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1、巴黎公社起义发生在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 B、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
C、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
32、列宁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A. 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矛盾 B.一战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C. 一战是俄国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 D.一战中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俄国
33、十月革命前,俄国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优越和成熟条件,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有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B、沙皇君主制在政治上非常落后
C、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D、俄国人民深受一次大战之苦
34、促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机成熟的直接原因是
A、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B、工人阶级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C、布尔什维克党在苏维埃中取得了多数D、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发展方向
35、之所以说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
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B、推翻了农奴制度
C、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6、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最初动机是:
A、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B、解决澳门问题 C、推动对外开放 D、解决香港问题
37、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3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A、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B、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两极格局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3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 D 、1955年万隆会议
40、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 、华盛顿会议
41、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万隆会议 ②日内瓦会议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④与苏联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②①
42、万隆会议中,中国提出下列哪个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A、“求同存异”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43、新中国成立后未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的阻力来自
A.法国 B. 美国 C. 日本 D.苏联
44、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征是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B、支持希腊发动政变,组织共产党夺权
C、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D、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45、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杜鲁门主义 ②“铁幕”演说 ③马歇尔计划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46、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点是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47、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 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 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48、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B.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D.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49、东欧剧变的最主要教训
A.社会主义道路与本国实际相结合B.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
50、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对其正确的表述是
①“一超”指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②“多强”指世界上还有其他几个力量中心 ③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④“一超多强”的局面标志着美国单独主宰世界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5道大题,共计50分)(所有题的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
51、述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内容及影响。 (10分)
5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第一百五十六条:德国将按照一八九八年三月六日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尤为要,放弃以与日本。
       ——某一国际会议关于山东问题决议案(摘录)1919年
请回答:
(1)材料中“某一国际会议”指的是什么会议?中国近代的哪一次革命运动与该段材料有关系?请说明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该次革命运动中的先锋和主力军分别是什么人?
(3)该次革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4)该次革命运动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历程中的地位如何?
53、阅读材料解析问题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英美两国宣战,实亦薇……东亚之安定而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你认为中共所说的当时中国的形势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
5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
材料二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请回答:
(1)造成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是什么?
(2)“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何时得以根本改变?
(3)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4)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
5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是不可能的。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的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二战后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表明了欧洲国家对美国的态度,与二战初期相比不同是什么?
北京市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
期中考试答题纸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10分 )
(1)目的:
(2)内容:
(3)意义:
52、(8分)
(1)
(2)
(3)
(4)
53、(12分)
(1)
(2)
54、(12分)
(1)
(2)
(3)
(4)
55、(8分)
(1)
(2)
北京市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
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50分)
(2)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54、(12分)
(1)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外国侵略。(2分)
(2)新中国成立后。(2分)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写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1.图1“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
图1
A.①—地月系 B.②—银河系
C.③—太阳系 D.④—河外星系
2.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 )
A.没有大气层 B.有自转运动
C.有公转运动 D.存在生命现象
3.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是( )
A.重力势能 B.太阳活动
C.太阳辐射 D.风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
A.诱发沙尘暴 B.维持地表温度
C.产生潮汐现象 D.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5.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为:( )
A.12小时 B.23小时56分4秒 C. 24小时 D.因地而异
6.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 ?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7.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 )
A.内部圈层不包括地壳
B.内部圈层分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C.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D.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8.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
A.地壳 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C.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D.地壳和上地幔
10.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是因为:( )
  A.地面辐射增强 ? B.大气逆辐射增强
  C.地面辐射减弱 ? D.大气逆辐射减弱
1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垂直气压梯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转偏向力
17. 小明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富士山的风景照,拍照时间为8时15分(北京时间),此时东京(东九区)正值( )
A. 正午 B. 晚上 C.上午 D.下午
18.富士山顶部岩石的形成过程与图5中地质作用对应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3.此时甲地的天气特点是( )
A.低温阴雨 B.寒冷干燥 C.风雪交加 D.晴暖无风
24.图示时间北京市的风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25.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
A.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B.使水呈三态变化
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D.使海平面上升
26.2008年初春,我国南方发生了罕见的大雪灾。形成此次灾害的天气系统(见图7)是( )
A B C D
图7
27.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 )
 A.水圈内的水体总量
 B.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
 C.江河径流总量
D.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33.火山、地震主要发生在( )
A. 板块内部 B. 海洋内部 C. 板块交界处 D. 大陆内部
读图10“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34~35题。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岩浆岩 B.乙为变质岩
C.丙为岩浆 D.丁为沉积岩
35.图中①~④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11“某地景观图”,完成36~38题。
36.形成图中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 D.风化作用
37.关于图示地区水循环环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地表径流丰富 B.降水丰沛
C.下渗缓慢 D.蒸发旺盛
读图12,完成38~39题。
38.形成图中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 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流水沉积
39.关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势平坦 B.气候湿热
C.植被稀少 D.河网密布
40.内蒙古自治区自东向西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现象
41.气候的变化会导致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说明地理环境
具有( )
A.差异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单一性
42.按自然资源的性质分类,矿产资源是属于:( )
A.非可再生资源   B.可再生资源 C.能源资源   D.常规资源
45.从①到②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海陆分布 C.海拔 D.水分
46. 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属于( )
A. 纬度地带性 B.非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经度地带性
49.影响我国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①地形 ②交通 ③气候 ④经济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0. 我国西北重镇兰州,城市形态及铁路分布大致都呈东西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布局特点的主
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的分布
B.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C.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D.交通运输的需要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0分)
1.读图15“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昼变 ,且昼 (长于,短于)夜。
2.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16中气压带D的名称是 ;画出风带C的风向。
全球不同纬度地带的气温变化规律一般由 向 递减。
3. 读图17 “某年4月5日海平面气压(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甲地的风向为 。丙气压中心的垂直气流方向为 。
(2)甲、乙两地相比,风力较小的是 ,判断依据是 。
(3)图中A天气系统为 锋,该锋面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特点是

(4)A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有 (选择填空)。
A.台风 B.寒潮 C.泥石流 D.沙尘暴
4. 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图18),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山岳有多种类型,除火山外,北部山地可能还有 、 等。
它们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2)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
较为合理的是 ,其理由是 (选择填空)。
A.线路①距离短,修建公路工程量小
B.线路①路途短,经济效益高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线路②工程量大,成本高
(3)d城市坐落在 (地形区)上。修建b村镇到d城的公路,较合理的方案
是 。
(4)a与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其原因是 。
(5)河流Ⅰ的上游以 作用为主,下游以 作用为主。
5.读图19“地质构造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6分)
(1)从地质构造看,A是 ,A 处地形成山地的原因 是 。
(2)在B地钻井,是否可能找到石 油 (可能与否),理由是 。
(3)从图中各类岩层的相互关系看, 最晚形成的岩体是 。
(4)按山岳的成因类型,
A属于 山。
北京市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试题答案
4、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图18),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褶皱山 、 断块山




总星系
其他恒星系
其他行星系
座位号:
图5
图10
图11
图12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013.1
一、选择题 本卷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拥有近80年历史的美国知名媒体《新闻周刊》通过网站宣布,将停止发行纸质版,全面转向电子版。售价为每年24.99—39.99美元,付费用户可通过下载客户端软件的方式进行阅读。其发言人指出:“更多的消费者喜欢用平板电脑和手机浏览媒体的电子版而不是纸质版,因而电子版《新闻周刊》的读者数量正在上升,纸质版杂志的数量持续下降。同时,减少印刷、运输、库存环节有利于本公司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2题。
1.付费用户下载的《新闻周刊》客户端软件是
A.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B.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C.商品,因为它既有使用价值,又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D.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2.在《新闻周刊》客户端软件标价24.99-39.99美元,这里货币承担着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是观念中的货币 
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3. 《新闻锋线》2012年1月报道:由于今年受蔬菜主产区减产价格上涨和天气寒冷运输不便等因素影响,我国节后蔬菜价格依然“坚挺”,平均零售价格较节前上涨15%。这主要表明
A.价格的变动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B.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C.市场供求的变化会影响商品的价格 D.买方此时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4.小王喜欢在网上购物,她在网上购买商品时不仅关注商品的价格,还关注店铺的黄钻数量、信誉度,也关注是不是正品、售后有无保障等等。小王的消费属于
A.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 B.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攀比心理主导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5.几十年来,人们一直梦想能够使用可视电话,现在iPhone5让我们这一梦想成真。通过WLAN连接两部iPhone5,只要轻轻一点,你就可以与地球另一端的人相视而笑。可见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消费和生产互为基础
③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④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即所有制制度)是
A. 按劳分配 B.公有制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国有经济为主导
7.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一些困境。企业发展一定要有思路,有思路才有出路。这里的“思路”主要是指
A.正确的经营战略 B.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C.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D.价值规律
8.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审查合格的报考人数达到了133万人,今年国考总体上依然十分火爆,平均录取率54:1,最热职位的录取比例高达4124:1,相信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参加“公考”还会是相当多人的“职业首选”。这说明实现就业,劳动者个人应该
①将高薪作为重要的择业标准 ②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
③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 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的劳动性质和特点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1.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 )
A.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 B.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C.分配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的完全相等 D.促进分配公平必须依靠合理的分配制度和原则
12.如果你购买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为这家公司的股东,可以从公司取得股息或红利分红。这种收入属于
A.按劳非配 B.合法的劳动收入 C.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D.按资本要素分配
13. 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但另一方面,财政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同期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有人将这一现状概括为“国富民穷”。为了更好地实现共享共建和谐社会,政府正努力“还富于民”、“藏富于民”。这说明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根本性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合理的分配政策 C.国家税收 D. 企业利润的多少
14. 2011年9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新的个税起征点,个人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假如赵亮的爸爸月工资收入为6000元,现在每月应该交个人所得税为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起征点 税率%
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 3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A.180元 B.75元 C.145元 D.600元
15. “网络团购”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职业团购网站通过与商家合作,采取“团体+实体店”模式,推出团购的产品和服务,供消费者选购。“网络团购”以其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然而,消费者在享受实惠的同时,也遇到了“欺诈”“违约”等问题。这启示我们
A.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B.网络团购这种新消费方式决定了生产
C.良好的市场秩序不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
D.不需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16.“所有税收就是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的东西。”这句话是在强调税收的 特征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法制性
17.通过2011年1至10月全国财政支出部分与2010年同比一览表可见,在这里,国家财政可以
项目 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和就业
同比增加(单位:亿元) 3566 1563 2013
增长率 28.4% 32.5% 22%
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B.支出增加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
C.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地运行 D.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19.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 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A.消费者 B.政府 C.价格涨落 D.企业
20.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
A.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B. 加强宏观调控
C. 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 D. 实现共同富裕
21.“缺啥别缺钱,有啥别有病”,这句口头禅道出了当今一些百姓对医院药价高的无奈。药价虚高很大程度是由生产、销售药品的企业和医疗机构虚报成本、虚定高价所致。这表明市场经济具有
23.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2013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在这里,国家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是
A.基础性手段 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 D.行政手段
24.为了抑制过快上涨的房价, 北京市政府出台房价“限购令”。2010年4月30日,北京市出台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文件的通知,通知规定自5月1日起,购房人在购买房屋时,还需要如实填写一份《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同一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下列对“限购令”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房价进行调控的体现
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限制炒房和投机性购房的作用
③是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房价进行调控的体现
④是政府调控房价的最主要手段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25.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统筹兼顾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 D.第一要义是发展
26.下列选项中对经济全球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C.经济全球化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
D.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27.美国和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加剧了欧美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二次衰退的风险,中国经济也将无法独善其身。这一事件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的
A.不利于经济发展,要重视国家经济安全 B.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C.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D.由发达国家主导,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28.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D.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 填空题,在答题纸上作答。本题共5小题共计15分
29.2012年北京实现历史性突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06亿元,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
3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宏观调控目标
例: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得到改善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2013年经济增长目标保持在7%
2012年中国在就业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城镇需要安排的就业人数达到2500万人。
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3%以内
31.2008年初,北京33家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为此,政府需要拨款一亿元人民币。这笔拨款属于_________________。
32.某企业通过虚报出口商品的价格等手段,获得国家出口退税3000万元。其行为是 行为。
33.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
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 下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三、材料题 共计29分 请在答题纸上作答
34.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财富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常常在储蓄、购买债券、投资股票、购买基金、购买保险等投资方式之间进行选择。
假如你父母将6万元交给你,请综合考虑风险、收益、流动性、信用度等因素,利用下表设计一个投资理财组合,并简要陈述理由。(要求:6万元至少分成三部分,并选择3种理财方式)
理财方式 资金安排 陈述理由
例:基金 2万元 专家理财,收益和风险同在,流通性弱于储蓄和股票
储蓄
债券
保险
股票
(资金安排3分,陈述理由3分)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年前的春天,一列火车在南方大地上疾驶。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考察路上一路走,一路讲:“社会主义也要搞市场经济” “发展才是硬道理”“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级分化就会产生。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简要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6分)
材料二 20年后,又是一个春天。中国列车驶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更加精彩的“春天故事”。
(2)在当代中国,如何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少答出4点,4分)
36.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一只“看不见的手”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而另一只“看得见的手”也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请回答:
(1)“看不见的手”是指什么?(2分)这只手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6分)
(2)“看得见的手”是指什么?(2分)为什么需要这只手(原因)?(3分)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答题纸
一.选择题 (5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二、填空题 (15分)
29. 、 、 、 。
3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宏观调控目标
例: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得到改善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2013年经济增长目标保持在7%
2012年中国在就业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城镇需要安排的就业人数达到2500万人。
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3%以内
31.
32.
33.
三、材料题 (29分)
理财方式 资金安排 陈述理由
储蓄
国债
保险
股票
34.
35.(1)
(2)
36.(1)
(2)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政治试卷 答案
一.选择题 (56分)
31. 财政支出
32. 骗税
33. 基础性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国家宏观调控
三、材料题
34.参考答案:
理财方式 资金安排 陈述理由
储蓄 ×万元 风险小,收益稳定,流通性强,信用度高
国债 ×万元 风险小,收益稳定,流通性较弱,信用度高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32分)
1.已知集合,,那么集合等于( )
A. B. C. D.
2.设集合,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设全集,集合,,则=( )
A. B. C.D.
4. 口袋中装有大小、材质都相同的6个小球,其中有3个红球、2个黄球和1个白球,从中 随机摸出1个球,那么摸到红球或白球的概率是( )
A. B. C. D.
5. 函数是( )
A.偶函数 B.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C.奇函数 D. 非奇非偶函数函数
6. 的零点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7. 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8. 上海世博会期间,某日13时至21时累计入园人数的折线图如图所示,那么在13时~14时,14时~15时,……,20时~21时八个时段中,入园人数最多的时段是( )
A. 13时~14时 B. 16时~ 17时 C. 18时~19时 D. 19时~20时
二.填空题(24分)
9. 函数的定义域是 。
10. 某校共有学生人,其中高三年级有学生人.为调查“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落实情况,现采用按年级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那么样本中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是 。
11. 阅读右面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当输 入,时,输出的结果是 。
12. 在区间上随机取一实数,则该实数满足不等式的概率为 .
13. .已知函数,如果=那么 (填上“>”,“=”或“<”).
14. 四个函数,,,,,中,在区间上为减函数的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64分)解答要有文字说明、必要步骤。
15. (10分)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 (2)
16.(10分)一个盒子中装有4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1个数字,数字分别是1、2、3、4。现从盒子中随机抽取卡片.
(I)若一次抽取3张卡片,求3张卡片上数字之和大于7的概率;
(II)若第一次抽1张卡片,放回后再抽取1张卡片,求两次抽取中至少一次抽到数字3的概率.
17.(11分)已知函数f(x)=x2+2ax-3:
(1)如果f(a+1)-f(a)=9,求a的值; (2)问a为何值时,函数的最小值是-4。
18.(11分)为了调查某厂2000名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随机抽查了位工人某天生产该产品的数量,产品数量的分组区间为, QUOTE , QUOTE ,, QUOTE ,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生产的产品数量在 QUOTE 之间的工人有6位.
(Ⅰ)求;
(Ⅱ)工厂规定从生产低于20件产品的工人中随机的选取2位工人进行培训,则这2位工人不在同一组的概率是多少?
19.(11分)设集合P={1,2,3}和Q={-1,1,2,3,4},分别从集合P和Q中随机取一个数作为和组成数对(,并构成函数
(Ⅰ)写出所有可能的数对(,并计算,且的概率;
(Ⅱ)求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的概率.
20.(11分) 已知函数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且满足
(1)求的值 (2)解不等式
2012——201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答案
2013年1 月
17、解:(1)∵f(a+1)-f(a)=9
∴(a+1)2+2a(a+1)-3-(a2+2a-3)=9,
解得a=2 ………………
则P(A)= ……11分
由满足题意的数对有(1,-1)、(2,-1)、(2,1)、(3,-1)、(3,1),共5个,……10分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一、本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 分,共45分 )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质量 B.长度 C.时间 D.速度
2.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6.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某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焦耳 B.牛顿 C.库仑 D.伽利略
7.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质量大的物体不能被看作为质点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8.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关于两块石块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的石块落得快
B.轻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C.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块石块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位移、相同的加速度
D.两块石块在下落段时间内的可能重的快一些,可能轻的快一些
9.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 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9 m/s B.9.1 m/s C.10 m/s D.10.2 m/s
11.关于加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速度改变的越快,加速度越大
D.如果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等于零,那么物体在这一时刻的加速度一定等于零。
12 .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8 N、3 N,它们之间的夹角可任意变化,则其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A. 8 N B. 3 N C.20 N D.25 N
13.《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众泼皮嫌一株绿杨树上的乌鸦叫。“鲁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拨往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对这段话中描述的力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A.鲁智深对绿杨树施加了力,而绿杨树对鲁智深没有力的作用。
B.鲁智深对绿杨树施加的力大于绿杨树对鲁智深施加的力。
C.鲁智深对绿杨树施加的力等于绿杨树对鲁智深施加的力。
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出鲁智深对绿杨树的力与绿杨树对鲁智深的力之间的关系
14.图是某同学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 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 0.1 s.计数点c对应的小车瞬时速度的大小为.
A.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3.9m/s
B.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7.8m/s
C.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24m/s
D.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4m/s
15.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C.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 D.力是物体保持速度的原因。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 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只要有选错的该小题不得分
16.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的是
A.帕斯卡 B、秒 C. 焦耳 D. 千克
17.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1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4N,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A、1 N B、3 N C、5N D、7N
18.下列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只有物体静止时,才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三.填空题:空后没给出单位的要填写合适的单位(每题4分,共20分)
20.用10 N的水平力在水平地面上拉着重为50 N的物体时,物体恰好做匀速运动;若用20 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则物体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
21.把竖直向下的150N的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力F1的方向水平向东,分力F2的方向和竖直方向成37 角,则F1= N,F2= N 。(sin37 =0.6, cos37 =0.8)
22. 物体由静止做加速度a=2 m/s2 匀变速直线运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23.质量为m=2kg的物块由倾角为θ=300,从斜面顶端匀速下滑,,则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g=10m/s2
四.计算题,要求每题必须写出必要的公式和解题过程,并写出简要的文字说明
24.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向下运动2s后,g=10m/s2求:
(1)物体下落的高度?
(2)物体下落后的末速度?
25.如图所示,用F=8N的水平拉力,使质量m=2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g=10m/s2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2秒内的位移。
(3)物体在2秒末的速度。
26.如图所示,用F=10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的质量m=2.0 kg,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0, g=10m/s2求:
(1) 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3秒内的位移。
(3) 物体在t=2s时速度v大小。
27.地面上放一木箱,质量为40kg,用100N的力与水平成37°角向下推木箱,如图所示,恰好能使木箱匀速前进.若用此力与水平成37°角向斜上方拉木箱,木箱的加速度多大?(取g=10m/s2,sin37°=0.6,cos37°=0.8)
北京市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
物理期中考试试题答题纸
一、本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 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只要有选错的该小题不得分)
题号 16 17 18
答案
三.填空题:空后没给出单位的要填写合适的单位(每空2分,共18分)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四.计算题,要求每题必须写出必要的公式和解题过程,并写出简要的文字说明
24.
25.
26.
27.
北京市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
物理期中考试试题答题纸
一、本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 分,共45分)
四.计算题,要求每题必须写出必要的公式和解题过程,并写出简要的文字说明
24.20m,20m/s
25.4m/s2,8m,8m/s
26.2m/s2,9m,4m/s
27.0.17,0.55 m/s2.

A
B
C
D
E
1.19
2.00
2.80
3.61
单位:cm
F
F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I. 听力理解 (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第一节(共1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6分)
听下面八段对话或独白,从各题A、B、C三个选项中, 选出能回答问题的最佳答案。
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题。
1. How does the man go to work
A. By taxi B. On foot C. By car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2题。
2. What’re the speakers doing
A. Having dinner B. Doing some shopping C. Cooking potatoe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3题。
3. Why did the man go to Croydon
A. To visit his parents B. To have an interview C. To receive job training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4题至第5题。
4. What exercise did the woman do that morning
A. Swimming B. Playing basketball C. Running
5. When does the man take a walk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In the evening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题至第7题。
6. What kind of book does the woman want
A. A book on writing B. A book on computer C. A book on travel
7. How will the woman find the book upstairs
A. By title B. By author C. By publisher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题至第10题。
8. Where’re the speakers
A. At the man’s house B. At a restaurant C. At a cafe
9. What’ll the woman do then
A. Have dinner B. Wash the dishes C. Enjoy some coffer
10. How did the man learn cooking
A. He learned it by himself B. He took some courses C. He watched TV programme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1题至第13题。
11. Why did the speaker go to Finland
A. To buy clothes B. To attend a meeting C. To go travelling
12. What was the speaker’s problem while preparing for the trip
A. What kind of clothes to take
B. How to get used to the weather
C. Whether to make a speech at the meeting
13. Who helped the speaker to solve the problem
A. Her friend B. Her parents C. Her bos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4题至第16题
14. Why does the man choose that hotel
A. A room has been booked for him B. His friend suggested that
C. He used to stay there
15. What’ll the man do later
A. Meet a friend B. Go to another hotel C. Wait in the coffee shop
1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is impatient B. She is careless C. She is helpful
第二节:(共4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分)
听下面对话,根据题目要求写下关键信息。此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根据题目要求在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写下第1题至第4题的关键信息。
Telephone Message Form Message for: Mary Johnson Caller: Mr Tom (1) from Pacific (2) Message: about your (3) Call again at 5:00 Telephone No. : (4)
II.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 I hear Jane has gone to the Holy Island for her holiday
--- Oh, how nice ! Do you know when she __________
A. was leaving B. had left C. has left D. left
22. I first met Lisa three years ago. She _______at a clothes shop at the time.
A. has worked B. was working C. had been working D. had worked
23. You shouldn’t accept a gift from a person _____ you don’t know him.
A. until B. unless C. if D. whether
24. Many new buildings are being ________ in this area now.
A. put up B. put up with C. put on D. put out
25. –Smoking is bad for your health. --Yes, I know. But I can’t _____.
A. give it in B. give it up C. give it out D. give it away
26. How ______ you say that you really understand the whole story if you have covered only
part of the article
A. can B. must C. need D. may
27.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_____ the beginning of the hottest season of the year.
A. falls B. makes C. marks D. comes
28. ______ the morning of the wedding ceremony, the bride and groom have to serve tea to
their parents.
A. In B. At C. To D. On
29. In some parts of the world, tea _______ with milk and sugar.
A. is serving B. is served C. serves D. served
30. --- We want to sit at the table near the window.
--- I am sorry, but it _______ already.
A. took B. takes C. has been taken D. is taking
31. Tony decided to study abroad _______ he knew he would meet many difficulties.
A. as if B. because C. unless D. even if
32. When I came into the teacher’s office, he ________ on the phone.
A. was speaking B. spoke C. had been speaking D. had spoken
33. Bob ________ with us together since he came to our school.
A. have worked B. has worked C. worked D. will work
34. --- Can you find me _______ symbol of China --- ______ Great Wall.
A. 不填, 不填 B. a, A C. a, The D.不填, The
35. --- I’ve got your invitation. --- Oh, good. ______
A. Thanks a lot B. Can you come C. I’ll take it D. May I help you
III.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Last summer I was a volunteer at a shelter (避难所)for the homeless, a place for homeless people to sleep at night. I wasn’t working that summer and was 36 only two classes in summer school, so I had some 37 time.
Three nights a week, I 38 in the kitchen of the shelter along with four other volunteers. We planned and 39 for 45 people hot meals 40 vegetables, chicken, fish and fruit. The homeless people 41 this good food because many of them usually didn’t eat well.
I 42 this volunteer work, making 43 with the four volunteers in the kitchen. One was a very nice elderly housewife, one a movie actor, another a young teacher, and the other a college student, 44 me.
I talked to a lot of the homeless people at the shelter. Their life stories 45 me with sympathy (同情). Some of them had 46 with alcohol(酒精) or drugs while others only had bad 47 . One woman worked for almost 30 years for a small company, and 48 she lost her job. She looked for a 49 job, but couldn’t find one, for she was too 50 . She could do nothing but sell her furniture — sofas, chairs, and tables 51 she could pay for her food. The woman 52 on job hunting, but she 53 couldn’t find one. She had no money for her 54 and had to sleep in her car. Then she had to sell her car. Alone, afraid and 55 , she finally came to the shelter.
36. A. studying B. planning C. holding D. taking
37. A. full B. free C. extra D. long
38. A. helped B. waited C. appeared D. washed
39. A. ordered B. bought C. cooked D. finished
40. A. with B. from C. by D. in
41. A. demanded B. needed C. collected D. requested
42. A. wanted B. had C. owned D. enjoyed
43. A. decisions B. wishes C. friends D. changes
44. A. as B. like C. except D. besides
45. A. full B. filled C. caught D. provided
46. A. habits B. worries C. difficulties D. problems
47. A. luck B. pain C. experience D. loss
48. A. so B. again C. then D. thus
49. A. good B. fresh C. skilled D. new
50. A. old B. poor C. sick D. dull
51. A. if B. because C. so that D. in case
52. A. went B. moved C. came D. worked
53. A. also B. still C. almost D. even
54. A. block B. car C. building D. flat
55. A. homeless B. curious C. shocked D. mad
IV. 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Ad.1
West High School Bake Sale
Come and support our band and buy some delicious baked goods!
Friday, September 20th, 2:00 – 4:00 p.m.
In the hall by the office after school
Cookies: 25 cents each or 5 for $1
Brownies: 50 cents each or 3 for $1.25
Cake by the slice: $1
Whole cakes: $8
Proceeds go toward sending our band to Nationals.
Ad.2
SHIPPING AND HANDLING CHARGES
Ups or U.S. Parcel Post are the standard methods for continental U.S. shipments.
ORDER TOTAL GROUND EXPEDITED GROUND
9-12 working days 4-5 working days
$0.00 to $30.00 $4.50 $5.50
$30.01 to $60.00 $7.25 $8.25
$60.01 to $100.00 $9.50 $10.50
$100.01 to $200.00 $11.50 $12.50
Add $7.00 to Ground Rates for 3 Days.
56. How much money can you save (节省) if you buy 3 brownies
A. 50 cents. B. 1.25 dollars. C. 75 cents. D. 25 cents.
5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gives you the most for your money if you buy the baked goods
A. 4 cookies. B. 5 cookies. C. 2 brownies D. One slice of cake.
58. If you wish to receive an order totaling $90.00 within 3 days, how much would the shipping cost
A. $10.50. B. $15.00. C. $16.50. D. $26.50.
59.How much should you pay for an order totaling $50 for the expedited ground (快递)
A. $1 B. $7.25 C. $8.25 D. $15.5
B
In 1933 an unknown American called Clarence Nash went to see the film-maker Walter Disney. He had an unusual voice and he wanted to work in Disney’s cartoon film for children. When Walter Disney heard Nash’s voice, he said, “Stop! That’s our duck!”
The duck was the now-famous Donald Duck, who first appeared in 1934 in the film, The Wise Little Hen. Donald lived in an old houseboat and worn his sailor jacket and hat. Later that year he became a star after an eight minute Mickey Mouse film. The cinema audiences (观众) liked him because he was lazy and greedy, and because he lost his temper very easily. And they loved his voice when he became angry with Mickey’s eight nephews. Soon Donald was more popular than Mickey Mouse himself, probably because he wasn’t a goody-goody, like Mickey.
In the 1930s, 1940s, and 1950s, Donald and his friends Mickey, Goofy and Pluto made hundreds of Disney cartoons. He also made educational film about the place of the USA in the world, and safety in the home. Then in 1966 Donald Duck and his voice disappeared—there were no more new cartoons.
Clarence Nash died in February, 1985. But today’s Children can still see the old cartoons on the television and hear that famous voice.
60. Who made Donald Duck cartoons
A. Mickey Mouse. B. Clarence Nash. C. Walter Disney. D. Pluto.
61. When did the first Donald Duck film appear
A. In 1933 B. In 1934 C. In 1966 D. In 1965
62. Who was Clarence Nash
A. A cartoonist. B. A writer. C. A film maker.
D. The man who made the voice for Donald Duck.
63. Where do today’s children see Donald Duck cartoons
A. In new cartoons. B. At the cinema. C. On television. D. In the theatre.
64. Why did people like Donald better than Mickey Mouse
A. Probably because he was lazy and greedy.
B. Probably because he wasn’t a goody—goody like Mickey.
C. Probably because he lost his temper very easily.
D. Probably because he became angry with Mickey’s eight nephews.
C
One day when the famous American scientist Edison was on his way home, a young man stopped him and required to have a word with him. Edison accepted his request.
The young man asked, “How can you invent so many things and achieve your fame ”
The scientist said, “It seems that you have been thinking of becoming famous every day.” The young man nodded, “Yes. I have been dreaming of being a person as notable(著名的) as you. Every minute I am thinking of how to become reputable. I don't know when I can achieve my fame (名声,名望).”
Edison told him, “Don’t worry, young man. If you want to be a famous man this way, you will have to wait until you die!”
“Why should I ” the young man was puzzled.
Edison said, “What you dream is actually a high building. You never think of how to build it with bricks(砖块). Thus the building will never come into reality(现实). However, your story can serve as a mirror. People will remember you because of your illness and laziness. They will often speak of your name while they give warnings to their children. Aren’t you a notorious(声名狼藉) person by then ”
65. What happened to Edison when he was on his way home
A. A beggar stopped him B. A robber stopped him
C. A man wanted to speak to him D. A man wanted to have words with him
66. The man asked Edison to tell him ________.
A. how to invent new things B. how to become famous
C. how he became a nobleman D. how to become a scientist
67. After hearing his talk, the young man was puzzled because Edison told him ______.
A. he would die before he was famous B. he would be famous before he died
C. he would die after he was famous D. he would never be famous
68. The man didn’t achieve his fame because _______.
A. his wish was too high B. he was too stupid
C. he didn’t learn from others D. he was short of hardworking spirit (精神)
69. The story mainly tells us ________.
A. a person needs high spirit B. one shouldn’t dream of becoming famous
C. only by hard work can one’s wish come into reality
D. one person shouldn’t be idle and lazy
70. The man and Mr. Edison had a talk _______.
A. in the classroom B. in the street C. in the lab D. at home
V. 单词、词组 (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A.用所给词完成句子
amazing, reception, champion, snacks, fortunately, hot pot,
1. I broke my arm playing basketball but ___________ it’s fine now.
2. Ben is a __________ tennis player. He has never lost a match.
3. Max’s success as a runner is really ___________.
4. At the wedding __________, we had a sit-down meal in a big restaurant.
5. In the winter, we love having ___________ at home with friends.
6. At our party, there is only soft drink, and there are lots of _______ like biscuits and sandwiches to eat.
B.中英文词组翻译
7.在我看来 _____________8. 烧毁__________ 9.请求、申请__________10. 即使___________
11. 参加、参与 __________ 12. 根据、依据___________ 13. 数百万___________
14. on one ’s own __________ 15. pull through ___________16. get on well with sb ___________
17. put up ___________ 18. Father Christmas __________ 19.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__________
20. on the fifteen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_____________________
VII. 书面表达 (共15分) 假如你是李华,上周六你们班组织了一次志愿者活动,去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根据下表中所提供的信息,讲述这次活动的情况,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词:gerocomium 敬老院, the elderly 老年人
Time 9:00---11:00, last Saturday
Place the gerocomium near our school
Volunteer work took a lot of presents to, performed program(表演节目),talked with the elderly,……..
feeling (感受) ……..
要求:1. 不少于60词;2.内容要点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开头已经给出。
Last Saturday, my class organized a volunteer activity to the gerocomium(敬老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英语答题卡
第一部分 选择题 (81共分)
1 [A][B][ C][D] 2 [A][B][C][D] 3 [A][B][C][D] 4 [A][B][C][D] 听力1616分
5 [A][B][C][D] 6 [A][B][C][D] 7 [A][B][C][D] 8 [A][B][C][D]
9 [A][B][C][D]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15 [A][B][C][D] 16 [A][B][C][D]
21 [A][B][C][D] 22 [A][B][C][D] 23 [A][B][C][D] 24 [A][B][C][D] 单选15分
25 [A][B][C][D] 26 [A][B][C][D] 27 [A][B][C][D] 28 [A][B][C][D]
29 [A][B][C][D] 30 [A][B][C][D] 31 [A][B][C][D] 32 [A][B][C][D]
33 [A][B][C][D] 34 [A][B][C][D] 35 [A][B][C][D]
36 [A][B][C][D] 37 [A][B][C][D] 38 [A][B][C][D] 39 [A][B][C][D] 完型20分
40 [A][B][C][D] 41 [A][B][C][D] 42 [A][B][C][D] 43 [A][B][C][D]
44 [A][B][C][D] 45 [A][B][C][D] 46 [A][B][C][D] 47 [A][B][C][D]
4852 [A][B][C][D][A][B][C][D] 4953 [A][B][C][D][A][B][C][D] 5054 [A][B][C][D][A][B][C][D] 5155 [A][B][C][D][A][B][C][D]
56 [A][B][C][D] 57 [A][B][C][D] 58 [A][B][C][D] 59 [A][B][C][D] 阅读30分
60 [A][B][C][D] 61 [A][B][C][D] 62 [A][B][C][D] 63 [A][B][C][D]
6468 [A][B][C][D][A][B][C][D] 6569 [A][B][C][D][A][B][C][D] 6670 [A][B][C][D][A][B][C][D] 67 [A][B][C][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24分)
一、听力理解(4分)
1. 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二、词汇(20分)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7.___________8.___________9. ___________10.__________
11. __________ 12.___________13.__________14.__________15. __________
16.___________ 17.__________ 18.__________19.__________ 20.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书面表达(共15分)
Last Saturday, my class organized a volunteer activity to the gerocomium(敬老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英语期末试题答案
VI.书面表达:15分
参考答案:
Last Saturday, my class organized a volunteer activity to the gerocomium(敬老院). My classmates and I went to the gerocomim near our school. We took a lot of presents to the elderly. Some of us performed wonderful program,such as singing, dancing. We also asked them to join us and they were very happy. Some of us talked with the elderly seriously. They told us a lot about their lives.
All of us were happy because we did something good to others. In my opinion, we should spend more time helping the elderly. Love the elderly is Chinese people’s virtue.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我细细观赏它纤(qiān)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y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B.诸君肄(yì)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zhǐ),容有底止。
C.一个人夹(jiā)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hùn)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D.我今天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kě)曲(qǔ)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锁事 惭愧 短小精悍 兴高彩烈 B. 沉疴 联袂 言简意赅 陈词滥调
C. 俯瞰 睚眦 穿流不息 容光涣发 D. 誉写 账目 鳞次栉比 一愁莫展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______,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
(2)只是在夜间,他(沙子龙)把小院的门关好,______他的“五虎断魂枪”。
(3)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______谈闲天。
A. 淡薄 熟悉熟悉 功夫 B. 淡泊 熟习熟习 工夫
C. 淡薄 熟习熟习 工夫 D. 淡泊 熟悉熟悉 功夫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名演员,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自己的表演能与观众的情感融会贯通。
B. 米洛斯的维纳斯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理喻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C. 他善于察言观色,羡慕而又忌恨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在这些人面前,他总是自惭形秽。
D. 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组委会选举49岁的铁凝为中国作协主席,成为担任这一职务的首位女性作家。
B.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C. 我们现在选择的改革路径和取向,必须取决于哪一条路可以让经济比较快速增长的同时能否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D. 《史记》就是这样遵循“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原则,对我国三千多年的历史进行了总结,深得史家赞赏。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生活和百姓疾苦,诗风沉郁顿挫,被后人誉为“诗圣”。
C.元代的戏曲称作“元杂剧”。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中成就最高的。他的传世作品《窦娥冤》讲述了窦娥孝敬公婆、为民伸冤的故事。
D.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诗人。《再别康桥》是他的代表作。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共6分)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8.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关东义士”指讨伐董卓的诸军首领。“群凶”指董卓等军阀。
B.“初期……”两句借历史典故对“关东义士”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灭掉董卓。
C.“军合……”两句是说诸军在讨伐中貌合神离,各自观望不前。
D.“白骨……”句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千里无鸡鸣”表明连鸡都害怕战争。
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本诗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对割据势力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B.诗中也暗含着作者要削平战乱,进而篡夺汉朝政权的野心。
C.本诗以叙事为主,叙事、描写、抒情有机结合,内容丰富,语言朴实。
D.本诗前半部分写原因,后半部分写结果,思路贯通,层次清晰。
三、默写,补充上下句。(10分)
1.淇则有岸, 。2. ,援玉枹兮击鸣鼓。
3.前军夜战洮河北, 。4. ,当春乃发生。
5. ,潦倒新停浊酒杯。6. ,使我不得开心颜。
7. ,相逢何必曾相识。8.人生如梦, 。
9.春如旧,人空瘦, 。10. ,山深闻鹧鸪。
四、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也许》注这首诗最初发表时,其中一节最后一句是“我吩咐山灵保护你睡”,后来改成“撑一伞松阴庇护你睡”。有人这样评价作者的修改:
“改动之后,原有的情调失去大半,这首诗的灵魂──极度悲伤之时诗人思绪的迷乱恍惚消失了,由于思绪的迷乱而带来的抒情的气势也大大减弱。”
注: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伞松阴庇护你睡(《也许》节选)
请你用三个四字短语提炼这句评论的要点:□□□□ □□□□ □□□□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5分)
①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作依米的小花。②那里干旱炎热的气候和土壤只适合生长根系较庞大的植物,而依米花却除外,它只有一条细长的根茎。③在那样的热带气候当中,又在茫茫戈壁滩上,它得用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根部对泥土的植入,到了第六年它才吐蕊。④依米花的生长是如此艰难。⑤让人惊异的是,依米花非常奇特,每朵花有四个花瓣,一个花瓣一种颜色,红、黄、蓝、白,煞是娇艳。
1.请根据①—④句说明的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3分)
答:
2.请你用一个成语形容第⑤句对依米花的描写。(2分)
答:
六、阅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完成1—4题。(16分)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
在诗的结尾与这两句相照应的诗句是: , 。(4分)
2.若将“误落尘网中”的“尘网”改为“罗网”,为什么不好?(3分)
答:
3.在一次读诗会上,有位同学将诗中“桃李罗堂前”一句理解为“堂前桃李满桌”,你认为他的理解是否合适,请结合前后诗句说出两个理由。(4分)
答:
4.从诗中看,作者归隐田园后,心情是怎样的?这种心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5分)
答:
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6分)
①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以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社会效果。
②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符合以《乐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甲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乙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丙
③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抒发出来。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④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
(取材于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1.阅读第①段,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白居易评价诗歌的核心思想是 。
2.根据第②段内容,“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这句话应插在文中甲、乙、丙哪一处。(3分)
答:应插在 处。
3.阅读第④段,请说出白居易“加以排斥”的诗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分)
答:
4.请以白居易的诗为例,简要说明该诗如何体现了他自己的艺术主张。(7分)
答:
八、作文 (40分)
请以《美在我身边》为题作文。
要求:①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身边的美好的人或事。②文体: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北京市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必修2语文答题纸
一、二大题共9小题,每题3分,共27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总分
答案
三、默写,补充上下句。(10分) 得分:
1.淇则有岸, 。2. ,援玉枹兮击鸣鼓。
3.前军夜战洮河北, 。4. ,当春乃发生。
5. ,潦倒新停浊酒杯。6. ,使我不得开心颜。
7. ,相逢何必曾相识。8.人生如梦, 。
9.春如旧,人空瘦, 。10. ,山深闻鹧鸪。
四、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得分:
请你用三个四字短语提炼这句评论的要点: 、 、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5分) 得分:
1.请根据①—④句说明的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3分)
答:
2.请你用一个成语形容第⑤句对依米花的描写。(2分)
答:
六、阅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完成1—4题。(16分) 得分: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
在诗的结尾与这两句相照应的诗句是: , 。(4分)
2.若将“误落尘网中”的“尘网”改为“罗网”,为什么不好?(3分)
答:
3.在一次读诗会上,有位同学将诗中“桃李罗堂前”一句理解为“堂前桃李满桌”,你认为他的理解是否合适,请结合前后诗句说出两个理由。(4分)
答:
4.从诗中看,作者归隐田园后,心情是怎样的?这种心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5分)
答:
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6分) 得分:
1.阅读第①段,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白居易评价诗歌的核心思想是 。
2.根据第②段内容,“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这句话应插在文中甲、乙、丙哪一处。(3分)
答:应插在 处。
3.阅读第④段,请说出白居易“加以排斥”的诗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分)
答:
4.请以白居易的诗为例,简要说明该诗如何体现了他自己的艺术主张。(7分)
答:
北京市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必修2语文答题纸
答:戈壁滩 依米花 生长
不合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