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二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课第二框内容,讲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方向和道路。发展观是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与上一框联系的观点共同构成辩证法的总特征。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百年中国”相关短视频、图文材料分析,知道物质世界是是永恒发展的,理解发展的实质,懂得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方向和道路,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在材料分析的过程中,锻炼提炼、获取、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增强科学思维。了解百年中国铁路发展的基本历程,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鉴定政治认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展的普遍性、形式或状态、方向和道路
难点:发展的实质、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广州南动车段整装待发的列车。
视频展示:中国铁路发展史。
教授新课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视频展示:“变”
发展的普遍性
结合视频内容从三个角度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议学提示:发展普遍性的原理及方法论
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区分新、旧事物
判断:以下哪些属于新事物?
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
2017年10月16湖南出现巨型稻
袁世凯恢复封建帝制
1921年,中共在上海诞生
电脑算命、网络传销
判定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视频展示:京张铁路——京张高铁的变迁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与质变
材料阅读:
从没有自主建造的铁路到京张铁路的运行,这是中国铁路史上根本的、显著的、质的变化与发展;从1905年到1978年,中国可统计铁路里程5.2万公里,但平均时速却仅有40公里,提升了5km/h,这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从1978年开始,中国进入到了对高铁的探索时期,在这一长达12年的探索,虽然积累的相关经验和技术,但仍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2016年8月1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载客试运行,这是中国铁路发展史里程碑式的变化。
从“市场换技术”获得全套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成功,中国高铁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之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部分):
区别——
联系——
方法论: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材料阅读:
在最初研制时期,火车饱受世人嘲讽。
1814年,世界上最早在铁路上行使的蒸汽机车丑陋笨重,走得很吃力,像个病魔缠身的怪物。有人讥笑“火车没有马车快”,有人责怪他火车声响又尖又大,把牛都吓跑了。各种抗议和打击纷至沓来。
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为了向当时的中国宣传铁路的优越性,自己掏钱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0.5公里长的一小段“展览铁路”,很快就遭到了清政府的拆除,理由是“观者骇怪”。唐胥铁路曾经一度以骡马为动力。皇城御苑中的西苑铁路竣工,慈禧因为认为火车鸣笛会破坏皇城的风水和气脉,于是每天午餐行车时不准用机车,而是由人力拉动前行。
200多年后,马车仍按原速转动,火车却在飞速前进着……今天,时速350公里、安全快捷、平稳舒适的高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火车速度一日千里的变化令人惊叹。
思考:火车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什么?给你什么启示?
事物发展的趋势——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方法论:要树立创新意识,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保护新事物成长。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新事物有弱点和缺陷,被人们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旧事物开始强大,总是顽强抵抗极力扼杀新事物)
方法论: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勇于面对对挫折与考验。
1.5G时代,核心网和基站都需要更新换代,这对华为来说是个巨大的机遇,尽管前进道路上充满阻碍,但华为正尽全力竞争5G设备商的领导地位,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这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①坚持一发从实际出发
②要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成长壮大
③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春暖花开自有时,明天的通途更宽阔。下列诗句与这段话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竹密无妨溪水过,天高不碍白云飞
②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2021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四季度GDP实际同比增速6.5%,全年GDP实际同比增速2.3%,初步核算按现价已经破百万亿元,均高于预期。但我国经济复苏的拐点尚未到来。从辩证法角度理解,我国经济复苏的拐点尚未到来意味着
①量的积累还没有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②新事物彻底战胜旧事物的时机还不成熟
③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还没有转化为前进性
④事物相持、平衡和静止状态没有被打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例如,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 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虽然专家学者对其中“七大千古之谜”争论不休,但终因无确凿证据而暂时无法定论。其原因可能是
①三星堆的研究受到技术条件、资料匮乏等因素的限制
②对三星堆遗址蕴含的文化信息的研究需要一个量变的过程
③人类研究古代遗迹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④三星堆的文明遗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8年天津卷,14)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日益突出,国企改革也站到了新的历史节点上,翻开了新篇章。
联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首例中央国有企业层面的混改。混改后,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东但不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腾讯、百度等民企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新成立的董事会吸收民营企业代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优化了经营管理机制;中国联通向7000余名核心员工授予占总股比2.7%的股票,调动了最核心要素的积极性;联通与新的战略投资者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培育了创新发展新动能。国企民企以混改“联姻”,改出了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新事物,其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会一帆风顺。”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10分)
参考答案:DCBA
5.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国企混改要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不能急于求成。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国企混改是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也会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经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