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练习题(word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练习题(word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练习题
选择题
1.2022年初,郑州市疫情严峻,先后开展多次全员核酸检测。在检测点,不仅有老人、孕妇、儿童绿色通道,还在中午时间特别开通学生通道。这一举措( )
A.容易助长特权思想、投机意识 B.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C.不利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D.违背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
2.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某平隐瞒武汉旅行史,多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公共场所,造成按照甲类传染病防控的新冠肺炎传播严重危险,危害公共卫生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2021年9月3日,金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李某平有期徒刑1年3个月,缓刑1年6个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李某平触犯了行政法律,应受行政处罚
②法治和自由存在不可协调的矛盾
③自由是有限制的,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④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下列关于公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维护公平就要反对特权 B.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C.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D.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主义
2020年12月5日,在G7743次高铁上发生了这样一幕:一男子想给手机充电,要求邻座女乘客换座。遭到拒绝后,他情绪激动地大放厥词:“我身份比你高得多了,你在我单位,我早就把你开掉了”。这名男子的行为从反面教育我们要( )
①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②做到平等待人
③以工作、性别等方面的优势而自傲
④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下列做法属于正义行为的有( )
①利用互联网收集学习资料 ②承诺好友考试时给他传递答案
③指导社区老人使用智能机 ④发现同学被欺凌及时报告老师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1年9月,苏州市教育局举办了“双减”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座谈会,召集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民办学校负责人,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市教育行政部门谋划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细、落实,是基于“双减”政策( )
A.将激发我市教育事业获得迅猛发展 B.显示教育决定着社会振兴、民族进步
C.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育公平 D.广受关注,是培养创新人才根本途径
7.最高检近日印发意见,提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绝不让黑恶势力死灰复燃。此举( )
A.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守护正义
B.能有效杜绝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C.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黑恶势力问题
D.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唯一举措
8.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表明( )
A.法律越健全人们自由权利就越少 B.公民的自由权利是受法律规范的
C.任何国家的公民都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D.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自由
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党和政府重视推进公平正义,是因为( )
A.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B.推进公平正义才能实现绝对平等
C.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进步的唯一条件 D.司法改革的核心是司法公正
10、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下列做法侧重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是( )
①某公司在工资待遇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②我国在火车站设置现役军人特别通道
③我国适龄儿童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④某地在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及抱婴者专座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下图《兼顾》说明了( )
A.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B.教育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C.教育发展既要公平又要质量 D.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12.花钱买了房子,却迟迟办不了产权证,这一拖就是将近5年时间,尴尬之下,近百名业主将开发商起诉到了法院。之所以要把房地产开发公司告上法院是因为(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②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
③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司法审判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唯一途径
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13.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应该( )
①忍气吞声,听之任之
②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
③用武力手段进行打击报复
④采用合理合法方式,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下列基于对下边漫画《沉默一族》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当前一些人道德缺失,见义不为
②“沉默一族”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缺乏伸张正义的勇气
③正义限制了公平,法治限制了自由
④当前我国应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广大共产党员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踊跃捐款
B.浙江天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餐饮“红黑榜”
C.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罪犯孙小果执行死刑
D.浙江天台开展“走好路”文明交通劝导活动
16.2021年,连云港市拟发放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8000万元,办理大学生生源地助学信用贷款1亿元,资助500名困难职工子女、500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这( )
①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②明确规定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③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④确保人人都有公平发展的机会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非选择题
17、欣赏漫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戴不戴头盔真的是个人的自由吗?为什么?
(2)这幅漫画揭示了自由和谁之间的关系?结合漫画,请简要分析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3)我们拥有自由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4)我们应该怎样珍视自由呢?
18.公平正义是美好社会的追求,呼格吉勒图案经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改判无罪后,有关机关和部门迅速启动追责程序,依法依规对呼格吉勒图错案负有责任的27人进行了追责。当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但仍存在着极少数不公平、非正义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年纪虽小,但也是社会的一员,应该从小树立公平正义的意识,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什么?
(2)公平正义是我国法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哪一方面的要求?
(3)作为中学生如何维护公平正义?
19、材料一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材料二 平等是人类的最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请你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特权是平等的大敌。你是如何认识特权的?
(2)怎样理解法律意义上的平等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平等现象?试列举两例。
20、材料一 在公交车上,小强发现小偷的手伸向一个乘客的钱包,乘客却浑然不知。这时,小强机智地大喊一声“抓小偷”,并和其他乘客一起将小偷抓住。
材料二 在放学的路上,小刚发现一位高大的男生对一位瘦小的同学拳打脚踢。小刚想,这是他们的私事,与自己无关。于是他离开了。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2)简要分析小强和小刚的做法的影响。
(3)结合材料,谈谈社会的发展为什么需要正义。
(4)在现实生活中,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哪些
答案
1-5BBDBD 6-10CABAC 11-16CBCCCB
17、(1)不是,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等。
(2)法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漫画中,骑车人的言论是错误的,戴头盔是法治的要求,也是对骑车人自由的保障。
(3)增强我们的幸福感,激发我们的活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个人的文明素养等。
(4)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不超律的特权等。
18、(1)司法。
(2)社会。
(3)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的要讲究策略,寻求有效的方法。
19、(1)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现实生活中,特权表现为: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等。
(2)①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②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
20、(1)材料一中的行为属于正义行为;材料二中的行为属于非正义行为。
(2)小强的做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驱邪扬正;小刚的做法放纵了邪恶,不利于社会正义,不利于社会稳定,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
(3)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4)个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