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6 海上日出 作业16 海上日出课后作业(一)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夯实基础】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1.刹(chà shā)那间,他的刹(chà shā)车失灵了。2.那朵荷(hè hé)花像是负有重荷(hè hé)似的,无精打采的。二、按要求完成。1.根据意思,选择相应的词语。一刹那 重围 灿烂 奇观(1)层层的包围。( )(2)极短的时间。( )(3)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 )(4)光彩鲜明耀眼。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①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小,跟“深”相对;②不久,时间短;③程度不深;④颜色浅。(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2)因为河水太浅了,小船不能通过。( )(3)这篇文章写得很浅,很容易理解。( )【能力提升】三、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综合运用】四、按课文内容填空。课文按日出前、 、 的顺序,描绘了 和 两种不同的海上日出景象。五、课外阅读。登泰山观日出(节选)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在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1.作者登上泰山看到的山是什么样的?2.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把它写下来。【参考答案】课后作业(一)一、1.chà shā 2.hé hè二、1.(1)重围 (2)一刹那 (3)奇观 (4)灿烂2.(1)④ (2)① (3)③三、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1):写了观看日出前的环境。第二部分(2-5):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色。第三部分(6):写了观看日出后的感受。四、日出时 日出后 晴天 有云时五、1.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2.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第 6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6 海上日出 作业16 海上日出课后作业(二)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夯实基础】看拼音,写词语。kuò dà fàn wéi nǔ lì( ) ( ) ( )càn làn zǐ sè yí chà nà( ) ( ) ( )二、按要求完成。1.选字组词。烂 栏 拦( )杆 阻( ) 灿( )矿 扩 旷( )大 ( )工 ( )石嚷 镶 壤( )叫 ( )牙 土( )2.照样子,理解运用。范例:替( 替补 )小明是替补队员。努( )烂( )紫( )范( )仅( )【能力提升】三、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2.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综合运用】四、课内阅读。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1.第一自然段写了 天空的变化。从“ ”变成“ ”,变化速度非常迅速,“ ”写出了“我”观察得认真专注。2.画线部分运用了 修辞手法,好处是:3.选文按照 顺序,写了的景象。五、课外阅读,完成练习。太阳快落山了,这时,它真像个大火球,旁边的云彩也被染成了红色。太阳慢慢地往下落,从圆圆的变成半圆形的,又变成镰刀形的,最后一下子掉下去,看不见了。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仍有红霞,晚霞的范围渐渐缩小,这时,周围的一切都模糊不清了。1.这段话细致描写了日落过程中 和的变化。2.太阳从“圆圆的”到 ,再到 ,直至 ;云彩从“被染成了红色”到,再到周围的一切都 。【参考答案】课后作业(二)一、扩大 范围 努力 灿烂 紫色 一刹那二、1.栏 拦 烂 扩 旷 矿 嚷 镶 壤2.略三、1.反问 2.拟人四、1.日出前 一片浅蓝 一道红霞 不转眼地望2.拟人 形象地描述了太阳上升的动态过程3.时间 太阳从海面升起五、1.太阳 云彩2.半圆形的 镰刀形的 看不见了 晚霞的范围渐渐缩小 模糊不清第 6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6 海上日出 作业16 海上日出课后作业(三)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夯实基础】一、近义词填空。常常——( ) 光彩——( )灿烂——( ) 伟大——( )分辨——( ) 清静——( )【能力提升】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1.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2.“伟大的奇观”指的是 。这句话抒发了作者 、 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综合运用】三、课外阅读。登泰山观日出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凌晨2时半,我开始登山。起头的路不算陡,我走得很快。一路上很寂静,除了夜风偶尔带来的松涛声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到了中天门,刚4点半,天还是黑黑的,我怕耽误看日出,不敢停留,仍继续往前走。 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从对松亭往上,路更险峻了,我一步三喘地往上爬。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爬了几十级台阶,我实在累得不行,就坐下来休息。这时,几位老人拄着拐杖缓步走到我身旁。其中一位白胡须老大爷笑着对我说:“小伙子,累了吧?”我被老大爷的精神所鼓舞,说了一声不累就站起来,跟在他们后面继续向上攀登。 我没有在南天门停留。7点10分,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1.从“凌晨2时半”“刚4点半”“_________”等表示时间的词可以看出课文是按照______顺序叙述登泰山过程的。2.从文中找出三个表示“看”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把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突出了云的洁白、轻柔、姿态各异的特点。4.仿照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排比句,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几句话。【参考答案】课后作业(三)一、经常 光辉 绚烂 雄伟 辨别 安静二、1.这是很伟大的奇观。2.海上日出 热爱 赞美三、1.7点10分 时间2.俯视 眺望 盯住3.比喻 云 棉絮 绸带 浪花4.略。第 6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6 海上日出 教案16 海上日出 第二课时教案一、学情分析这是一篇写景状物散文。作者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本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平实,用词生动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第二课时着重理解描述的内容,抓住叙述顺序,把握作者的描写手法,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二、教学目标1.指导阅读,了解作者按顺序写景的方法,体会日出的精彩之处。2.边读边想象,理解观察角度的变化和表现手法的运用。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日出过程中景物的变化。【教学难点】借助课文的所见所感的语句,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字词展示:教师: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词语,并标注生字,让学生组词运用。2.内容回顾:教师提问:作者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几种景象?明确:天晴时和有云时。3.结构划分:学生按照叙述顺序,回顾课文内容和结构。(二)特点品析1.总起交代:出示文段。明确:①开门见山点题。②交代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和环境。2.情感体会:教师:找出作者非常喜欢看日出的语句。明确:“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3.环境铺垫:让学生了解日出前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等待日出的心情。明确:“周围非常清静”和“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的写法表达。4.学生阅读第2自然段,从作者日出前的观察角度,思考:(1)天空颜色?(2)转眼间的变化?(3)“我”此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5.以读悟情:出示文段,结合时代背景,交流阅读后的感受。6.学生阅读第3自然段,从日出时的角度,思考交流:(1)“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2)“我”当时的想法?(3)“我”看到了怎样的变化?明确:①描写顺序: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②描写角度:颜色、形状、亮度。7.颜色描写:默读第3自然段,旁批颜色变化的词语。8.形状描写:引导学生找出描述景物和周围变化的词语。9.具体描写:出示句子,教师提问“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10.感官描写: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从视觉感受日出的“奇”。11.薄云时:出示文段,教师提问“为什么分辨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引导学生感受神奇。明确:此时日出特点,水天难辨、海天一色。12.黑云时:出示文段,要求学生圈画动词,感受太阳冲破黑云时的变化之美。教师:太阳最终冲破黑云,有什么寓意?13.情感表达:出示结尾,总结全文。教师:“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奇观?明确:反问句,加强语气,表肯定。14.微课视频:播放视频,回顾重难点知识,整体感知日出景象。(三)拓展延伸实践领悟:鼓励学生体验日出或日落,观察过程,借助词句描述观看体会。(四)课堂小结1.写法指导:(1)叙述顺序: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2)描写手法:拟人、比喻、动静结合。(3)习作特色:细致写景、直接抒情、语言优美。2.主题归纳:(1)主要内容:课文描绘了海上日出的过程和不同天气情况下日出的奇观,着重描写了天气晴朗时日出和有云时的日出两种景象。(2)情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和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五)随堂小测1.依照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 ),到了最后,终于( )了云霞,完全( )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1)句子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2)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板书设计(七)布置作业1.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2.参照课文第3自然段,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景象。运用好词佳句。第 6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6 海上日出 学案16 海上日出 第二课时学案班级: 课时: 课型:______一、学习目标1.指导阅读,了解作者按顺序写景的方法,体会日出的精彩之处。2.边读边想象,理解观察角度的变化和表现手法的运用。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结合生活实际,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日出过程中景物的变化。【学习难点】借助课文的所见所感的语句,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知识构建【素养储备】收集几首古人描写日出或者日落的诗词:【自主学习】1.课文总起交代: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环境:2.读日出时的部分,说说作者是怎样把日出的变化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知识训练【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1.组词造句。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一) 给“负”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负:①背。②担负。③遭受。④享有。⑤失败。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 ( )2.桂林的山水可是久负盛名。 ( )3.我暗暗激励自己:胜负就在此一举了。 ( )4.我们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 )5.为了抢救困在火场里的人,消防员也负伤了。( )(二)依照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 ),到了最后,终于( )了云霞,完全( )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1.句子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2.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参照课文第3自然段,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景象。参考答案知识构建【素养储备】略。知识训练【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一)1.① 2.④ 3.⑤ 4.② 5.③(二)上升 冲破 跳出1.拟人2.形象生动。第 5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6 海上日出 教案16 海上日出 第一课时教案一、学情分析这是一篇写景状物散文。作者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本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平实,用词生动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第一课时着重识字,理清课文的结构和描写顺序,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海上日出奇观。二、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和描写顺序。初步感受海上日出奇观。2.认读“扩、刹”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9个生字,积累词语。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检查预习,自主识字。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指导朗读,理清课文结构。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图片欣赏:教师:出示日出图片,让学生观察所见所感。2.知识链接:教师出示关于日出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3.揭示课题:(1)揭示课文的体裁是散文(写景状物)。(2)本文以地点、事件命题,揭示课文的写作对象;从课题,思考海上日出的特点。4.走近作者。5.写作背景:结合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二)感知文意1.生字检查:出示词语,要求学生在文中连词读句子。2.预习检查:(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日出的了解 。(2)说说文中作者描写海上日出的顺序。(3)文中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些方面?(4)预习时,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三)掌握生字1.多音字:让学生认读多音字“荷”的两种读音和组词,并让学生理解具体的含义。然后联系生活,给每种读音再组其他词,并造句。2.重点指导:(1)出示重点字:努、刹、替、镶;(2)认读重点字;(3)明确重点字的笔画、部首、结构、音序;(4)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进行书写指导;(5)出示重点字书写动画,教师示范写重点字:努:“女”横画不出头,下部是“力”;刹:“杀”+“刂”,右部两笔注意长短;替:第一个“夫”捺变点,下部“日”居中;镶:“钅”注意竖提,右部书写紧凑,捺画伸展。(6)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重点字,教师巡视指导;(7)比较组词;(8)辨字组词、多音字、拓展运用并积累。(四)阅读课文1.结构梳理: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并按事情发展顺序梳理结构。2.日出景象:默读课文,圈画出日出过程中景物的变化。3.自主交流:根据提示,试着批注关键字句。4.内容概括: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作者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其中,重点描写了日出过程中景物的变化。(五)课堂小结1.我的收获:(1)本文的作者是_____,体裁是________。(2)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天气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3)交流:用一句话概括阅读感受。(六)随堂小测1.给加点字注音。扩大( ) 重荷( )一刹那( ) 镶金边( )(七)布置作业1.亲子朗读,书写积累生字新词。2.思考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摘抄描写日出的语句。第 1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6 海上日出 学案16 海上日出 第一课时学案班级: 课时: 课型:______一、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和描写顺序。初步感受海上日出奇观。2.认读“扩、刹”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9个生字,积累词语。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检查预习,自主识字。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学习难点】指导朗读,理清课文结构。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知识构建【素养储备】1.欣赏日出的照片,说说你的所见所感。2.作者信息: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学习】1.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训练【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1.在田字格中写下本课生字,并标注拼音:( ) ( ) ( ) ( )( ) ( ) ( ) ( )( )2.写下你不懂的词语并在词典查找相关意思:( ):( ):( ):( ):(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1.文中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些方面?2.写出本课描写日出过程中景物的变化的过程。【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1.选字组词。替 潜 镶 瓤( )水 代( ) ( )嵌 瓜( )烂 栏 努 怒( )杆 灿( ) ( )力 愤(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文描写的是______的日出。课文一共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作者看日出的______和______,第二部分具体描写作者在______和______时所看到的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第三部分写作者观看日出后的_______。参考答案知识构建【素养储备】1.略。2.作者:巴金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答案不唯一)【自主学习】1.课题:《海上日出》2.体裁:散文(写景状物)知识训练【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1.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天气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2.日出过程:一片浅蓝→一道彩霞→小半边脸→慢慢努力上升→完全跳出了海面→发出了夺目的亮光【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1.潜水 代替 镶嵌 瓜瓤栏杆 灿烂 努力 愤怒2.海上 时间 地点 天晴 有云 赞叹第 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海上日出》 作业1.doc.doc 《海上日出》 作业2.doc 《海上日出》 作业3.doc 《海上日出》第一课时 学案.doc.doc 《海上日出》第一课时 教案.doc.doc 《海上日出》第二课时 学案.doc.doc 《海上日出》第二课时 教案.doc.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