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芦花鞋 第一课时教案一、学情分析《芦花鞋》改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青铜一家做了101双芦花鞋,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花鞋也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边读边想,前后联系。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努力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创设一个诗意的课堂,带给学生一次精神的旅行和享受,激发他们更大的阅读热情。2、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人物的形象。2.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积累词语。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列出小标题,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了解结构特点。【教学难点】按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和感悟。尝试阅读长文章。四、教学过程(一)情感导入1.以图导入:观察不同种类鞋子的特点。2.揭示课题:《芦花鞋》(1)体裁:小说。 选自《青铜葵花》(2)特点:以物命题——写作线索。(3)揭示主题:围绕“芦花鞋”讲述的故事。3.走近作者:介绍曹文轩与他的作品《青铜葵花》。4.阅读课文,导读提示:默读课文,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5.检查预习:(1)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2)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3)文中芦花鞋的特点描写:_____________(4)本文篇幅长,你是如何阅读的?6.字词测读:搓进cuō 葵花kuí 祈求qí遗憾yí hàn 污迹wū 雪屑xiè(二)把握内容1.阅读提示:(1)快速默读课文,为每部分列出小标题。(2)用自己的话说说主要内容。(3)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交流和旁批。(4)思考:文中的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2.根据课文的空行标示,把课文分成相应的几部分,并列出每部分的小标题。第一部分(1-8):全家编织芦花鞋。第二部分(9-14):坚持冒雪去卖鞋。第三部分(15-22):意外卖掉十双鞋。第四部分(23-30):卖掉脚上芦花鞋。3.串联小标题,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本文讲述了青铜一家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青铜冒着风雪,三天便轻松卖出九十双。后来,意外地把最后十双鞋子也卖掉了,并准备把自己脚上的那双也卖出去,赤脚赶路的故事。(三)细读课文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总结芦花鞋的制作工序及特点,感受家人编织芦花鞋的心情。全家编织芦花鞋:(1)制作工序:___________________(2)鞋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想到这笔收入,全家人都很兴奋,觉得心里亮堂堂的,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虽然一家人的生活很拮据,但是他们都很乐观向上。2.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作用。“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雪还在下。”天气:边读边想:在这样的天气下,青铜仍坚持去卖鞋,烘托出青铜_________的性格特点。3.读一读家人劝“青铜”不要冒雪卖鞋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奶奶:今天就别去镇上卖鞋了。爸爸妈妈:剩下的十一双,一双是给你的,还有十双,卖得了就卖,卖不了就留着自家人穿。葵花:哥,今天就别去卖鞋了。青铜: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家人的语言表现了他们对青铜的青铜的语言突出了青铜的 性格。4.阅读课文第三部分,找找最能体现青铜性格特点的句子。“到了镇上一看,街上几乎没有人,只有大雪不住地抛落在空寂的街面上。不一会儿,挂在绳子上的十双芦花鞋就落满了雪。对面屋子里围炉烤火的人招呼青铜:‘进屋里来吧,这里能看到你的鞋,丢不了。’青铜摇了摇手,坚持守在芦花鞋旁。”理解:通过运用____、____描写方法,反衬出青铜________的性格特点。5.“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思考:他们这么喜欢芦花鞋,为什么“青铜”没有涨价?批注:这体现了青铜 的品质。6.阅读课文第四部分,体会青铜当时的心理描写,找出原因交流。思考:看鞋:我还穿着一双芦花鞋呢。看天:天还在下雪呀。看雪:地上都是雪,如果光脚得多冷啊!矛盾:再看鞋:要不要把这双芦花鞋卖给那个人呢?做出决定: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原因(联系上下文):(1)为了不让买不到鞋的那个人失望。 (2)帮助家里多挣一份钱。这衬托了青铜的 品质。(四)课外拓展1.文章最后写到:“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提示:(1)青铜赶上那个人了吗?那个人买了青铜脚上的芦花鞋吗?他们会说些什么?(2)如果青铜卖了他脚上的芦花鞋,在回家的路上又会发生什么故事?2.阅读、积累曹文轩经典语录。(1)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2)读书是世界上最优雅的姿态。(3)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但美的力量更巨大。(4)小孩子要把作文写好,唯一的办法就是看书。不读哪来写啊!(五)课堂小结1.说说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哪些,为什么感受最深?分享心得体会。交流:人物形象 写作手法:抒发感情: 读后心情:2.主题归纳:本文围绕“芦花鞋”讲述了一个温情的故事:青铜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冒雪到镇上去卖芦花鞋,最后准备卖掉自己脚上的那一双鞋子,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赤足行走。赞美了青铜朴实、坚强、勇敢的性格。3.我的收获:(1)积累:我喜欢的词句______________(2)人物品质:我知道青铜是一个________的人。(3)写法特点:通过语言、环境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六)随堂小测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1)《青铜葵花》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写的。A.路遥 B.冰心 C.叶圣陶 D.曹文轩(2)青铜一家人一共编了( )芦花鞋。A.99双 B. 100双 C. 101双(七)板书设计(八)布置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2.阅读《青铜葵花》一书的其他篇目,分享心得体会。第 6 页21* 芦花鞋 第一课时学案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一、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人物的形象。2.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积累词语。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列出小标题,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了解结构特点。【学习难点】按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和感悟。尝试阅读长文章。3、知识构建【素养储备】1.作者信息:姓名:作品:2.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自主学习】1.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主要内容概括:4、知识训练【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1.给下列加点字、词标注拼音,并将词语抄写在田字格中。搓进( ) 葵花( ) 祈求( )遗憾( ) 污迹( ) 雪屑(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1.根据课文的空行标示,把课文分成相应的几部分,并列出每部分的小标题。第一部分( — 自然段):第二部分( — 自然段):第三部分( — 自然段):第四部分( — 自然段):2.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画出描写环境的句子。边读边想:在这样的天气下,青铜仍坚持去卖鞋,烘托出青铜 的性格特点。3.阅读课文第三部分,画出最能体现青铜性格特点的句子。文段运用 、 描写方法,反衬出青铜 的性格特点。4.思考:他们这么喜欢芦花鞋,为什么“青铜”没有涨价?5.青铜最后决定“朝那个人追了过去”的原因是?【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搓绳( ) A.cuō B.chuō祈求( ) A.qǐ B.qí污迹( ) A.wū B.kuī雪屑( ) A.xuè B.xiè2.照样子,写词语。笑眯眯(ABB式):_______ _______干干净净(AABB式):_______ _______3.文章最后写到:“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参考答案知识构建【素养储备】1.作者:曹文轩 作品:《草房子》《青铜葵花》《根鸟》2.边读边想,前后联系。【自主学习】1.课题:《芦花鞋》2.体裁:小说3.本文讲述了青铜一家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青铜冒着风雪,三天便轻松卖出九十双。后来,意外地把最后十双鞋子也卖掉了,并准备把自己脚上的那双也卖出去,赤脚赶路的故事。知识训练【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1.搓进cuō 葵花kuí 祈求qí 遗憾yí hàn污迹wū 雪屑xiè【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1.第一部分(1-8):全家编织芦花鞋。第二部分(9-14):坚持冒雪去卖鞋。第三部分(15-22):意外卖掉十双鞋。第四部分(23-30):卖掉脚上芦花鞋。2.勇敢、坚韧3.语言 环境 朴实4.因为青铜是一个善良的、朴实的人,他不会故意涨价。5.一是为了不让买不到鞋的那个人失望,二是想帮助家里多挣一份钱。【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1. A B A B2.略。3.略。第 2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20* 芦花鞋 作业20* 芦花鞋课后作业(一)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夯实基础】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搓绳 葵花 祈求( ) ( ) ( )遗憾 污迹 雪屑二、按要求完成。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量词。一( )芦花鞋 一( )收入一( )稻草香 一( )污迹一( )布口袋 一( )雪屑2.按要求写词语。(1)暖和和(ABB式):(2)老老少少(AABB式):(3)咯吱咯吱(ABAB式):【能力提升】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1.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请你给下面的小标题排序。( )坚持冒雪去卖鞋。( )全家编织芦花鞋。( )卖掉脚上芦花鞋。( )意外卖掉十双鞋。2. 本文围绕“芦花鞋”讲述了一个温情的故事:青铜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冒雪到镇上去卖________,最后准备卖掉__________的那一双鞋子,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赤足行走,赞美了青铜___________的性格。3.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制作工序”。芦花鞋的制作工序是:( )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 )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 )编织成鞋。用补充的承接词造句:【综合运用】四、课内阅读。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雪还在下。 奶奶对青铜说:“今天就别去镇上卖鞋了。”爸爸妈妈也都对青铜说:“剩下的十一双,一双是给你的,还有十双,卖得了就卖,卖不了就留着自家人穿。”葵花也一个劲地说:“哥,今天就别去卖鞋了。” 但青铜却坚持着今天一定要去镇上。他对奶奶他们说:“今天天冷,一定会有人买鞋的。”1.选文主要写了什么?2.选文第一自然段运用了 描写,渲染了雪之大,雪之厚,雪之久。3.从选文第三自然段可以看出青铜是一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课后作业(一)一、cuō kuí qí hàn wū xiè二、1.双 笔 股 丝 只 蓬2.(1)黄澄澄 绿油油 红彤彤 (2)兢兢业业 三三两两 轰轰烈烈 (3)咕噜咕噜 忽闪忽闪 彼此彼此三、1. 2 1 4 32. 芦花鞋 自己脚上 朴实、坚强、勇敢3.先 然后 再四、1.天下大雪,青铜的家人劝他不要去卖鞋,青铜仍坚持要去。2.环境3.坚强、勇敢、有责任感。第 2 页 共 4 页20* 芦花鞋课后作业(二)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夯实基础】一、读拼音,根据语境写词语。1.妹妹kuí huā( )跟着青铜,一起走进芦苇荡。2.雪在他的qí qiú( )中,渐渐停了。3.青铜摇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yí hàn( )。【能力提升】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1.望着漫天大雪,青铜在心里不住地说着:“买鞋的,快来吧!买鞋的,快来吧!……”一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 表列举、重复词语等的省略。B. 表说话中断或声音断断续续。C. 表语意含蓄,让读者去想象。D. 表话题的跳跃或转换。2.“他们忘记了它们的用途,只是觉得它们好看——不是一般地好看,而是特别地好看。”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解释说明B.表声音的延长C.表转折D.表意思的递进3.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1)《青铜葵花》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写的。A.路遥 B.冰心C.叶圣陶 D.曹文轩(2)青铜一家人一共编了( )芦花鞋。A.99双 B. 100双 C. 101双(3)青铜没有因为城里人喜欢芦花鞋而轻易涨价,表现了青铜的( )。A.执着 B.坚强 C.勇敢 D.实在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仿写比喻句)那鞋很柔软,那2.按要求写句子。(1)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①仿写比喻句:②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2)那鞋的制作工序是: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用加点字、词写句子)3.爸爸妈妈也都对青铜说:“剩下的十一双,一双是给你的,还有十双,卖得了就卖,卖不了就留着自家人穿。”(改为转述句)【综合运用】四、课外拓展。文章最后写到:“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参考答案】课后作业(二)一、1.葵花 2.祈求 3.遗憾二、1.A 2.D 3.(1)D (2)C (3)D三、1.略。2. (1)①天上的圆月,既像中秋团圆时吃的月饼,又像一个大圆盘。②天上的云彩,既像飞翔的鸟儿,又像吃草的绵羊。(2)要写好一篇叙事作文,先要想好思路,写出大纲,然后构思好的题目、开头与结尾,最后要将事情写清楚、具体。3.爸爸妈妈也都对青铜说,剩下的十一双,一双是给他的,还有十双,卖得了就卖,卖不了就留着自家人穿。四、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芦花鞋》 作业1.doc 《芦花鞋》 作业2.doc 《芦花鞋》 学案.doc 《芦花鞋》 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