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内能的利用 章末复习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下(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章 内能的利用 章末复习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下(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第14章 内能的利用 章末复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机的概念,初步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2)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释放热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能简单计算燃料释放出的热量
(3)能说出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什么是热机效率
(4)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会分析有关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现科学思维
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物理学家瓦特的了解,体会科学探究过程的严谨,感受物理学家在探究过程中勤奋,坚持不懈的态度。学习科学家在勇于探索,永不放弃的精神,培养学生将科学应用于人类社会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2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
(1)重点:学会有关热量计算,热机的四个冲程,热机效率的计算。
(2)难点:学会有关热量计算,热机效率的计算。
3教学过程:
活动1热机
热机:利用燃料的燃烧获得内能来做功的装置
1.热机的工作原理:利用内能做功的一类机器。
2.热机的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热机的分类
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有很多,例如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
4.内燃机:
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中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
内燃机的分类:汽油机
1.工作原理:利用汽油油在汽缸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来推动活塞做功
2.主要构造:顶部有火花塞,没有喷油嘴
热机的分类:柴油机
1.工作原理:利用柴油在汽缸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来推动活塞做功
2.主要构造:与汽油机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柴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无火花塞
3.工作过程:和上述一致
活动2热机的效率
知识点一:热值
1.定义: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焦每千克,符号:
3.能量的转化:化学能→内能
4.热值的物理意义: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放热能力强弱的物理量。大小等于1kg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和其他物理量例如速度、比热容等的物理意义表示方式相同)
5.的物理意义是:1m3的煤气完全燃烧释放出3.9×107J的热量。
的物理意义是:1kg的煤气完全燃烧释放出2.9×107J的热量。
说明:燃料分为固体、液体、气体燃料。
6.计算公式:
(固体、液体) 变式:
单位:
(气体) 变式:或
单位:
知识点二:热机的效率
1.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2.公式:(适用于液体、固体)、(适用于气体)
活动3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化是伴随物体做功而表现出来的,能量的形式发生可变化。如打铁时,铁块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再如,电炉发热,是电流做功使电能转化为内能的,一种形式的能增加了,则另外一种形式的能必然就减少了。
能量的转移:能量的转移是指同一种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个部分,在转移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并没有发生改变。如热传递时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再如流水推动水轮机转动,水的机械能转移到水轮机上了。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注意:从热传递的角度来说,能量是转移,从做功的角度来说,能量是转化。
4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学以致用
5巩固练习
1.如图是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下列四组关于这种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丙、丁、乙、甲 B.乙、丁、甲、丙
C.乙、甲、丁、丙 D.甲、乙、丙、丁
2.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 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①②③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4.关于热量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使用氢作为燃料而不是汽油,是因为氢放出的热量比汽油多
B.提高热机所用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C.热机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减少,效率越高
D.柴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
5.随州某学校物理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酒精、煤油、汽油”的热值(如图).甲、乙、丙装置完全相同,水的质量和初温及待测燃料的质量也相同.通过测量全部燃料充分燃烧后水的末温(均未达到沸点)t甲<t乙=t丙,可以粗略知道它们的热值q大小关系为:_____.(填选项编号)
A.q甲>q乙>q丙
B.q甲>q乙=q丙
C.q甲<q乙=q丙.
6.家用瓶装煤气的质量为15kg,煤气的热值约为4.0×107J/kg,每瓶液化气全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 J,若有一瓶煤气燃烧了一半,则剩余煤气的热值是______ J/kg。
7.某柴油机燃烧2.4kg柴油时,对外做的有用功为0.9×107J,该柴油机的效率为_____.(柴油的热值为3.3×107 J/kg)
8.2017年5月18日,我国宜布在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这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可燃冰”完全可控开采.可燃冰属于_______(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在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10倍,说明可燃冰的_______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5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J(q煤气=4.2×107J/kg).
9.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气缸活塞面积为30cm2,一个冲程活塞在气缸中移动的距离是50mm,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9.0×105Pa,飞轮lmin转动1800r,当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不计摩擦),试求:
(1)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是多少?
(2)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是多少?
(3)汽油机的功率是多少?
10.天然气是柳州市民常用的一种能源.某用户用天然气将50kg的水从20℃加热到60℃.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天然气的热值q=4.2×107J/m3.求:
(1)这些水升高的温度;
(2)这些水吸收的热量;
(3)加热这些水所需要天热气的体积(设天然气完全燃烧、不计热量损失).
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C
6. 6.0×108 4.0×107
7.11.36%
8. 不可再生 热值 2.1×l09
9.(1)2700N;(2)135J;(3)2025W
10.(1)40℃(2)8.4×106J(3)0.2m3
6课后反思
本教学设计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教师指导的复习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考查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入手,对考查的问题进行强化补充,使其知识点全面具体。利用错题档案进行归纳总结错题和易错点,真正达到复习的目的,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和知识积累的好习惯。利用远程研修学习的思维导图布置学生课前知识梳理,便于提高课堂复习效果,并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在复习中用简单的生活事例和图片展示及典例分析,抓住了复习的重点,并总结了解题方法技巧;以题带点,层层递进,为学生讨论、思考、做题赢得了时间。同时错题和易错点的设置有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对能源利用的认识,尤其是热机的使用带来的危害,引导学生对新能源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