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物理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冲刺复习(二)包含内容:八年级上册第6章基础知识、探究实验、计算八年级下册第7-8章基础知识、探究实验、计算第一部分:必备基础知识总汇第6章《质量与密度》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公斤、斤等。(换算关系)2、质量的估测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4、日常生活中测质量的工具是:台秤、案秤、杆秤、磅秤等,实验室常用工具是天平(学生天平和托盘天平)。5、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材料和状态有关,与其它一切因素无关,因此可用密度来鉴别物质。(气体除外)6、求密度 ,其中密度用 表示,单位是 ,常用单位还有 ,换算关系为;求质量 ,其中质量用 表示,单位是 ,常用单位还有 ,换算关系为 ;求体积 ,其中体积用 表示,单位是 ,常用单位还有 ,换算关系为 。7、常用密度 。8、不同物质,密度 不同(冰和蜡 煤油和酒精);同种物质密度也可 (冰和水)。9、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10、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 ,温度高于4摄氏度时,水为热胀冷缩,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密度越来越 ,温度低于4摄氏度时,水为热缩冷胀(反常膨胀),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密度越来越 ,当水凝固成冰时,质量 ,但体积 ,密度 。因此,鱼一般生活在 水层中。11、常见密度的应用:鉴定物质 农业选种中的配盐水 拍电影中的‘滚石’ ④航空器材采用密度小的材料 ⑤机器底座采用密度大的材料第7章《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且它们是相互的;物理学中,力的符号是F,它的单位是的牛顿,简称牛,单位符号是N。2、力的估测: 。3、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三种情况);可总结为除了静止与匀速直线运动,其它情况运动状态都发生了变化。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这三个要素都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将力的三要素表现出来叫力的示意图。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 物体上;同时产生(消失),性质相同,这其中, 力与 力天生是一对相互作用力。6、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恢复原状)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分为宏观 ,与微观 两种类型。弹力产生的条件之一是一定要相互 ,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方向一般垂直于接触面,作用点画在几何中心上。拓展:绳子拉力一般沿着 方向,且推、拉、压、支持四种微观弹力中,是 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测量力大小的工具是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其原理是(两种图像),其本质(即示数)显示的是 ,与其它一切因素无关,弹簧测力计可倾斜,只是测重力必须 ,即要保证挂钩上受到的拉力与 一致。由于地球的吸引受到的力叫重力,用字母G表示,其本质是一种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部分,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上的一切物体。求重力大小公式 ,变形为求质量 ,求重力常量 ;其中重力常量g一般取 ,物理意义是 ,重力方向为 (可理解为垂直于水平面、海平面,指向地心),重力的作用点在 上。因为g是常量,所以有且仅有 与 成正比(m-V图像),其它比例说法都是错的。重心位置与 和 有关,可大致总结为: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 上 物体的重心不是物体最重的一点,也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甚至可以不在物体上 物体重心随物体形状、质量变化而变化 ④不规则物体重心一般用 法来测 ⑤物体重心越 越稳定⑥用 检测墙壁是否竖直,用 检测桌面是否水平,用到的原理是 。第8章《运动和力》1、伽利略轨道实验得出:运动的物体 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进一步推测,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以 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实在大量的经验事实上,通过进一步 而出来的,是 用实验直接验证的 ‘没有受力’包括:a、不受力(理想状态) b、合力为零(平衡状态) 表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受力平衡),力(受力不平衡)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④一个物体不受力(受力平衡),要么 ,要么 。惯性定律:如果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 ,原来运动的物体 ,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只与 有关,与其它一切因素无关,且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且一般说‘由于惯性’,‘据有惯性’,不说‘受到惯性’,‘克服物体的惯性’。惯性现象的解释(书上例子)(格式)(鉴别生鸡蛋与熟鸡蛋)(水平仪的气泡)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脚已随车 ,而身体上部由于 要保持 ,因此身体前倾。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的脚已随车 ,而身体上部由于 要保持 ,因此身体后仰。常见防止有害惯性:限速行驶,保持车距 禁止超载,拐弯减速 车未减速,禁止下车 ④安全带(安全气囊)。二力平衡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 物体上。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值得注意的是,摩擦力不仅可以是 ,也可以是 ,一般用字母 表示。滑动摩擦力:定义:两个互相 的物体,当它们有 时,在 上产生一种的力 方向 大小:与 和 有关。9、静摩擦力:定义:两个互相 的物体,当它们有 时,在 上产生一种的力 方向 大小:平衡力求解,与其它因素无关。减小有害摩擦:变 为 (加润滑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减小 ④使接触面更 。增大有益摩擦:变 为 增大 (刹车) 使接触面 。第二部分:探究性实验第6章《质量与密度》实验: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为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托盘、横梁、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标尺和游码组成。天平的原理:等臂杠杆。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的调节:“七字三步骤”---放平归零调螺母(顺序不能错)放平: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归零: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螺母:调节横梁两端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线为止。螺母的调节的方向是“走高端”,横梁哪端高就向哪端调。测量质量:“四句口诀”---先估后测;左物右码;先大到小;后移游码。先估后测:估计物体大概质量,避免物体质量超过天平的量程,以免损坏天平。左物右码: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先大到小:根据估计先放大砝码(与物体质量大致相当),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调换砝码直到天平重新平衡。后移游码:在最小的砝码都用上后还不能使天平平衡,通过游码调节使天平平衡。读数:读取数据时,把右盘的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标尺上的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左边为准)就是被测物体的总质量,即m物=m码+m游。(理解读数本质)称量完毕,把砝码依次全部放入砝码盒内,整理其它器材。注意事项:被测物体质量不得超过天平的质量,也不能小于天平标尺的刻度值。向盘中加减砝码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砝码,要用镊子,轻拿轻放。结论: 。还要测木块、铁块等是为了 。实验:测量密度一、 测固体密度(基本原理:ρ=m/V)1、 称量法: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计算表达式:ρ=m/(V2-V1)2、 比重杯法:器材:烧杯、水、金属块、天平、步骤: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m1;2)、将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2;3)、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计算表达式:ρ=ρ水(m2-m3)/(m1-m3)3、 阿基米德原理法:器材:弹簧秤、金属块、水、细绳步骤: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2)、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G水;计算表达式:ρ=Gρ水/(G-G水)4、 浮力法(一):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步骤: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计算表达式:ρ=ρ水(V2-V1)/(V3-V1)5、 浮力法(二):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计算表达式:ρ=ρ水(h2-h1)/(h3-h1)6、 密度计法: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二、 液体的密度(基本原理:ρ=m/V)1、 称量法:器材:烧杯、量筒 、天平、待测液体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2)、将待测液体倒入 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计算表达:ρ=(M2-M1)/V2、 比重杯法器材:烧杯、水、待液体、天平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2)、往烧杯内倒满水,称出总质量M2;3)、倒去烧杯中的水,往烧杯中倒满待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3。计算表达:ρ=ρ水(M3-M1)/(M2-M1)3、 阿基米德定律法:器材:弹簧秤、水、待测液体、小石块、细绳子步骤:1)、用细绳系住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2)、将小块浸没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的视重G水;3)、将小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视重G液。计算表达:ρ=ρ水(G-G液)/(G-G水)4、 U形管法:器材:U形管、水、待测液体、刻度尺步骤:1)、将适量水倒入U形管中;2)、将待测液体从U形管的一个管口沿壁缓慢注入。3)、用刻度尺测出管中水的高度h1,待测液体的高度h2.计算表达:ρ=ρ水h1/h2(注意:用此种方法的条件是:待测液体不溶于水,待测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5、 密度计法:器材:密度计、待测液体方法:将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直接读出密度。两种必备方法(小石块、盐水)第7章《力》第8章《运动和力》斜面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提出问题:阻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何影响?(2)猜想:阻力可能是使物体运动速度减小的原因。(3)试验方法:控制变量法(4)实验设计:让物体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以相同的初速度在阻力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5)实验观察、测量:小车在阻力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6)实验结果:(7)实验结论:以相同初速度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就越慢,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阻力是使物体的运动速度减小的原因。(8)科学推理:如果小车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一直保持原来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探究实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第1页 共1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