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历史上的通信 课件(22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历史上的通信 课件(22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新知导入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末年的历史事件。周幽王
为博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
燃烽火。导致诸侯们都不相信烽火,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
京,杀死幽王。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东迁,开始了东周时期。
万里一线牵
第2课时 历史上的通信
第四单元 多样的交通和通信
13
新知讲解
了解古代的通信方式
我国通信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曾经利用人力、畜力、声音、火光等方式实现沟通。
你在历史故事、古代诗歌、影视节目中知道哪些古代的通信方式呢?
主持人的话提示我们在读过的历史故事、古代诗歌,观看过的影视作品中了解古代的通信方式。
解读




新知讲解
邮驿传信
古人在邮驿大道上每隔一段路就设立一个驿站,并备有马匹和驿夫。遇到紧急情况,只能马不停蹄地传递信息。
烽火传军情
烽火台是古代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信息的高台。如有敌情发生,白天防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信息。
飞鸽传信
古时人们也用“信鸽”传递信息,将信件包好系在鸽子的脚上传递给对方。
在古代,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传递信息十分艰难。
了解古代的通信方式




新知讲解
活动过程
1. 看一看。了解古代的沟通方式。
(1)古人是用什么方式沟通的?
古代的沟通方式
声音
了解古代的通信方式




新知讲解
(2)文中介绍的三种传递信息的方式有什么优、缺点?查找资料填写下表。
通信方式 优点 缺点
邮驿传信
烽火传军情
飞鸽传信
了解古代的通信方式




新知讲解
2. 找一找。到历史故事、古代诗歌、影视节目中找一找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与同学交流。
传说汉高祖刘邦被西楚霸王项羽围困时,就是以飞鸽传信的方式引来援兵脱险的。据说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是用飞鸽传信的方式传递信息的。
了解古代的通信方式




新知讲解
西周时候就有了邮驿传信,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邮驿传信制度。隋唐时期,邮译传信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到了宋代出现了“急递铺”。马脖子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换铃,夜间举火。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我从“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诗句中知道,古代百姓以互相传口信的方式传递信息。
了解古代的通信方式




新知讲解
我从古诗词中得知,人们用鸿雁传递书信,如:“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信鸽为什么知道把信送到哪里呢?
了解古代的通信方式




飞鸽送信
新知讲解
日夜兼程也嫌迟
唐朝中期,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附近)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长安华清宫(今陕西临潼),两地相隔大约一千五百千米,报送军情的人日夜兼程,可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但即便如此,唐玄宗也是几天之后才得到这一消息。
如果在今天,可以用什么方式让唐玄宗得到消息?古代通信难在哪里?
即使日夜兼程,也耽误消息的传递,说明古代传递信息在速度和效率方面都受到了限制,由此可体会到古人通信方式的局限性。
解读
阅读角
新知讲解
古代报火警有多难
在北宋年间,人们是通过建造望火楼,从高处观察是否有浓烟和火苗来报警的。当时,要具体说清楚是城市的哪一区域着火了,还有相当难度。直到清朝后期,人们将城市划分为若干区域,用望火楼钟声的次数来区分不同的区域。
你觉得古人报火警难在哪里?
从古人传递信息艰难,传递信息方式存在缺陷的事例中,体会发展通信事业的重要意义。
解读
阅读角
新知讲解
阅读提示
1.体会古人传递信息的难处。
2.围绕主持人的问题展开思考。
拓展活动
1.阅读《日夜兼程也嫌迟》,完成活动。
(1)算一算。如果快马每天奔跑250千米,唐玄宗几天才能得到信息?
1500÷250=( )天
阅读角
新知讲解
通信方式
打电话
古代通信难在科学技术不发达,全靠人力、畜力来传递信息。如果在今天,一个电话、一条信息、一个视频,分分秒秒间,就能将信息传递。
(2)如果在今天,可以用什么方式让唐玄宗得到信息?古代通信难在哪里?
阅读角
新知讲解
2.阅读《古代报火警有多难》,完成活动。
(1)古人报火警难在哪里?梳理后与同学交流。
古人报火警难在不能准确判断火灾的具体位置,等具体位置确定好了,估计火势已经控制不住了。
中国幅员辽阔,建再多的望火楼也不可能全覆盖。尤其是偏远的地区,更是很难照顾到。可见,古人报火警是多么艰难啊!
阅读角
新知讲解
(2)我们小学生发现火灾该怎样报警?
如果有电话,马上拨打“119”报警。如果没有电话,可以呼喊周围的大人,请求他们帮忙。
阅读角
新知讲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阅读角
新知讲解
课 外 拓 展 全 解
黄耳传书的故事
西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文学家叫陆机。他在当时的京城洛阳做官,他的家乡在华亭,由于两地相隔很远,通信很不方便陆机养了一只猎犬,名叫黄耳。它深受陆机喜爱。这只猎犬极有灵性,非常聪明,能听懂人话。一次,陆机把黄耳借给了一位要好的朋友,这个朋友离他住的地方有三百里远,谁知只过了一天,黄耳便自己跑回来了。陆机很宠爱黄耳,走到哪里都要把黄耳带在身边。有一次,陆机很久没有收到家信。于是他便跟黄耳开玩笑说:“你能带上我的书信跑回老家,替我传递消息吗?”出乎意料的是,黄耳居然听懂了他的话,摇摇尾巴,汪汪叫着,表现得极为殷勤,极愿意为主人效劳的样子。
新知讲解
课 外 拓 展 全 解
陆机试着写了一封信,装在竹筒里,系在黄耳的脖子上。黄耳顺着驿路,直奔华亭而去。它饿了就捕一些野物充饥,遇到江河,就向渡河的人摇着尾巴请求帮助,让别人带着它上渡船过河。就这样,这条聪明的猎犬跋山涉水,终于跑到了陆机的老家。一进家门,他就用嘴衔起竹筒,冲着家人汪汪叫。家人打开竹筒看到陆机的信,又惊又喜。等家人看完信,黄耳又冲着家人叫起来,家人明白了,它这是在要求家人写回信,于是,家人便写好回信照原样装入竹筒,仍然系在黄耳脖子上。黄耳蹦蹦跳跳地带上回信沿来路跑回洛阳,向主人复命。黄耳送信,来回只花了二十五天。如果派人专门送信,至少需要五十天的时间,以后陆机就常常让黄耳送信。后人也用这个典故形容传递书信。
一、填空题。
1.我国通信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曾经利用( )、( )、( )、( )等方式实现沟通。。
2.在古代,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传递信息( )。
3.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拨打( )报警。
课堂练习
人力
十分艰难
畜力
119
声音
火光
二、判断题。
1.过去通信方式的落后是因为科技不发达。( )。
2.烽火台是古代用于传递军事信息的高台。( )。


三、连一连。
课堂练习
邮驿传信
烽火传军情
飞鸽传信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本课思维导图
通信的变迁
万里一线牵
历史上的通信
通信发展背后的动力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2历史上的通信 教学设计
课题 历史上的通信 单元 第四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 学科 道德与法律 年级 三下
学习目标 1.通信的变迁。2.通信发展背后的动力。
重点 了解古代通信方式的局限性。
难点 体会发展通信事业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末年的历史事件。周幽王为博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导致诸侯们都不相信烽火,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东迁,开始了东周时期。 阅读资料初步了解古代通信的局限性。 激趣导入
讲授新课 活动园:了解古代的通信方式我国通信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曾经利用人力、畜力、声音、火光等方式实现沟通。提出问题:你在历史故事、古代诗歌、影视节目中知道哪些古代的通信方式呢?解读:主持人的话提示我们在读过的历史故事、古代诗歌,观看过的影视作品中了解古代的通信方式。课件出示相关资料在古代,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传递信息十分艰难。活动过程 1. 看一看。了解古代的沟通方式。(1)古人是用什么方式沟通的?(2)文中介绍的三种传递信息的方式有什么优、缺点?查找资料填写下表。2. 找一找。到历史故事、古代诗歌、影视节目中找一找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与同学交流。例:传说汉高祖刘邦被西楚霸王项羽围困时,就是以飞鸽传信的方式引来援兵脱险的。据说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是用飞鸽传信的方式传递信息的。提出疑问:信鸽为什么知道把信送到哪里呢?播放视频《飞鸽送信》阅读角日夜兼程也嫌迟 唐朝中期,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附近)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长安华清宫(今陕西临潼),两地相隔大约一千五百千米,报送军情的人日夜兼程,可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但即便如此,唐玄宗也是几天之后才得到这一消息。提出问题:如果在今天,可以用什么方式让唐玄宗得到消息?古代通信难在哪里?解读:即使日夜兼程,也耽误消息的传递,说明古代传递信息在速度和效率方面都受到了限制,由此可体会到古人通信方式的局限性。古代报火警有多难 在北宋年间,人们是通过建造望火楼,从高处观察是否有浓烟和火苗来报警的。当时,要具体说清楚是城市的哪一区域着火了,还有相当难度。直到清朝后期,人们将城市划分为若干区域,用望火楼钟声的次数来区分不同的区域。提出问题:你觉得古人报火警难在哪里?解读:从古人传递信息艰难,传递信息方式存在缺陷的事例中,体会发展通信事业的重要意义。阅读提示1.体会古人传递信息的难处。2.围绕主持人的问题展开思考。拓展活动1.阅读《日夜兼程也嫌迟》,完成活动。(1)算一算。如果快马每天奔跑250千米,唐玄宗几天才能得到信息? 1500÷250=( )天(2)如果在今天,可以用什么方式让唐玄宗得到信息?古代通信难在哪里?古代通信难在科学技术不发达,全靠人力、畜力来传递信息。如果在今天,一个电话、一条信息、一个视频,分分秒秒间,就能将信息传递。2.阅读《古代报火警有多难》,完成活动。(1)古人报火警难在哪里?梳理后与同学交流。例:古人报火警难在不能准确判断火灾的具体位置,等具体位置确定好了,估计火势已经控制不住了。(2)我们小学生发现火灾该怎样报警?例:如果有电话,马上拨打“119”报警。如果没有电话,可以呼喊周围的大人,请求他们帮忙。小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阅读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活动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
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