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新知导入“让创造回应创造,让传承连接梦想。国家品牌计划,传承我们的创造。”《国家品牌计划 》宣传片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3课时 保护民间艺术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11新知讲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新知讲解“相关链接”先写两份报道:一份是《人民日报》报道,内容是凤阳花鼓戏濒临失传,并说明了濒临失传的原因;另一份是《新闻联播》报道,内容是惠山泥人无人传承,为防止失传,当地政府以给学徒发工资的方式招聘徒弟。最后综述,被报道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民间艺术处在衰落的边缘。解读相关链接200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曾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戏濒临失传。由于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低,没人肯学唱。无独有偶,2008年1月26日《新闻联播》报道,惠山泥人的传承人王南仙从泥人厂退休后,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拜师学艺的徒弟,为防止惠山泥人艺术失传,当地政府不得不通过给学徒发工资的方式给她招聘了九个徒弟。事实上,还有很多民间艺术也处在衰落的边缘,被报道出来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关注民间艺术衰落的困境新知讲解相关链接小主持人的话,引导我们对这些民间艺术的衰落表达感受,对某些人的看法表达观点。解读面对这些民间艺术的衰落,你有怎样的感受?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关系,你怎么看?关注民间艺术衰落的困境新知讲解相关链接关注民间艺术衰落的困境活动过程:议一议。(1)面对这些民间艺术的衰落,你有怎样的感受?(2)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关系,你怎么看?(3)如果你是民间艺术的传承者,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成果展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艺人不懈努力和聪明才智的结晶,承载着人们对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看到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面临衰落,我很痛心,它代表着某种传统文化正在消失。我们应该传承这些民间艺术,让民间艺术在创新中发展。新知讲解相关链接关注民间艺术衰落的困境成果展示:你知道吗?民间艺术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展现着家乡人民的才智,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冲击,这些民间艺术等待着我们的拯救和保护。如果我是民间艺术的传承者,我会告诉大家,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民间,展示于民间,服务于民间。让我们携起手来,一同保护好我们的民间艺术吧!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种民间艺术的失传,也就意味着某种民族文化的消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我们的民间艺术。新知讲解面对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它们。学习活动探究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我叫“春联”,曾经家家户户过年时都会把我粘贴在门面上或门框上。因为我对仗工整,辞藻优美,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国人美好生活愿望的表达。这两幅图片,从“春联曾经的辉煌、存在的意义”和“现在的衰落”两方面来述说,表达了文明与发展中的矛盾,时代进步与欣赏水平的变化。解读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我逐渐被人们冷落,尤其是在大城市中,不少年轻人觉得我土气,过年时不再用我。而且,现在会写毛笔字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新知讲解学习活动探究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小主持人的话要求我们对春联的衰落展开议论,并引导我们了解自己家乡某些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探究保护的办法。解读议一议春联衰落的原因。请了解一下你家乡的某些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想一想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们。衰落与保护衰落的原因保护的措施新知讲解活动准备:找一找自己家乡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并填表。学习活动探究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民间艺术名称 衰落的原因活动过程:1.读一读。观察图片,认真阅读文字,了解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2.议一议。以小组为单位,议一议春联衰落的原因。新知讲解学习活动探究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3.说一说。你了解到家乡的哪些民间艺术正在衰落,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保护?跟同学们说一说。我的家乡在东北,我了解到东北秧歌已经衰落了。原因是时代进步了,人们都由扭秧歌改成跳广场舞了,再加上人们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书法、美术、唱歌等,各种活动应有尽有,东北秧歌就日渐衰落了。我的家乡在北京,我了解到老北京时期的吹糖人这门民间手艺现在已经基本不存在了。究其衰落的原因:一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人再愿意吃这样的食品了;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略了传统艺术的传承。新知讲解学习活动探究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这些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保护这些民间艺术。一要注意宣传,增强人们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二要成立协会,帮助艺人建立工作室;三要奖励传承,对民间艺术的爱好者、传承者给予奖励;四要加强展示,给民间艺术搭建展示的平台。我的家乡在长江岸边,我了解到劳动号子正走向衰落。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现在由于时代的进步,这些吆喝、呼号声已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歌曲的形式。新知讲解阅读角民间艺术“小传人”2013年5月31日,南京市栖霞区某小学校园里热闹非凡,一场由该校学生主办的民间艺术展演拉开帷幕。四条“小彩龙”在校园里穿梭游行,翻腾舞动。原来,同学们想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向他们的师傅汇报学习成果,也向全校师生展示民间文化艺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栖霞龙舞”这一民间艺术后继乏人。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这项民间艺术,七十岁的“栖霞龙舞”传承人薛友新走进小学校园,给孩子们当龙舞教练,义务教学拜排演。一开始就有五十多名同学报名。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少年儿童了能贡献一份力量。新知讲解阅读角“只在电视里看过舞龙,还没见过真正的舞龙,我是龙的传人,当然也要学会舞龙。”学生杜朕是“龙头”,在舞龙时他要一边做动作一边喊口号:“龙出水、龙回首、滚龙、大摆尾……”一套表演结束后,杜朕已满头大汗,不过,他说:“参加舞龙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锻炼身体,我觉得挺好的。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很支持的。”这是一篇新闻报道,写的是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南京市栖霞区某小学的同学们为了把“栖霞龙舞”这一民间艺术传承下去,在传承人薛友新的指导下,向全校师生展演“栖霞龙舞”的情景。表达了小学生也愿为传承民间艺术贡献一份力量的决心。解读新知讲解阅读角小主持人的话,提示我们在这所小学的同学们身上获得启示,以实际行动投身到保护民间艺术的活动中去。解读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你能从这些同学身上学到什么呢?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新知讲解阅读角阅读目标:感受同学们弘扬和传承“栖霞龙舞”这项民间艺术的精神,为保护民间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阅读探究:1.报道的题目“民间艺术‘小传人’”指的是谁?南京市栖霞区某小学的同学们。2.“小传人”们弘扬和传承的是哪项民间艺术?栖霞龙舞。3.你在这些同学身上学到了什么?要积极参与到弘扬和传承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活动中去。新知讲解阅读角阅读感悟:这些同学真是太棒了,他们把民间艺术带进了校园,不但使它得以弘扬和传承,还从中获得了幸福和快乐,我也要向他们学习。这些同这的做法给我们带来启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把老艺人们请进校园,把民间艺术请进课堂。这样不但能传承传统文化,还能丰富我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新知讲解阅读角拓展活动: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我们能做些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吧。新知讲解知识窗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知识窗”向我们展示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的相关内容,说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视。解读新知讲解知识窗我的发现:我还知道: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视,制定了法律,鼓励和支持相关人员或组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十八条课堂练习一、先看一看,再分一分年画工艺类:曲艺类:瓷器皮影戏刺绣变脸年画瓷器刺绣皮影戏变脸课堂练习二、写一写你最喜欢哪一种民间艺术?为什么?(示例)我最喜欢的民间艺术是剪纸。每到年底,人们总是剪一些“福”字表示庆贺。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如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等。剪纸上有着秀多精美的图案,如天女下凡,里面既有图案还有故事,真是太神奇了!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衰落的困境本课思维导图衰落的原因保扩民间艺术传承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1.3保护民间艺术 教学设计课题 保护民间艺术 单元 第四单元我们当地的风俗 学科 道德与法律 年级 四下学习目标 1.关注民间艺术衰落的困境。2.探究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3.为保护民间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重点 关心民间艺术的未来,力所能及地为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作贡献。难点 以实际行动投身到保护民间艺术的活动中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国家品牌计划 宣传片》“让创造回应创造,让传承连接梦想。国家品牌计划,传承我们的创造。”过渡: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就会传承有关,板书课题《保护民间艺术》 看视频,了解美好生活 始于宪法 激趣导入讲授新课 相关链接:关注民间艺术衰落的困境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活动过程: 议一议。 (1)面对这些民间艺术的衰落,你有怎样的感受? (2)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关系,你怎么看? (3)如果你是民间艺术的传承者,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成果展示:你知道吗? 民间艺术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展现着家乡人民的才智,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冲击,这些民间艺术等待着我们的拯救和保护。学习活动:探究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活动准备: 找一找自己家乡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并填表。活动过程: 1.读一读。 观察图片,认真阅读文字,了解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2.议一议。 以小组为单位,议一议春联衰落的原因。3.说一说。 你了解到家乡的哪些民间艺术正在衰落,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保护?跟同学们说一说。阅读角:民间艺术“小传人”课件出示相关资料阅读目标: 感受同学们弘扬和传承“栖霞龙舞”这项民间艺术的精神,为保护民间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阅读探究: 1.报道的题目“民间艺术‘小传人’”指的是谁? 2.“小传人”们弘扬和传承的是哪项民间艺术? 3.你在这些同学身上学到了什么?阅读感悟: 拓展活动: 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我们能做些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吧。 知识窗 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我的发现: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视,制定了法律,鼓励和支持相关人员或组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我还知道: 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十八条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阅读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活动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1.3保护民间艺术一、填空题1.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 )文化和( )文化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 )的困境。2.面对一些民间艺术( )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 )和( )它们。3.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 )也能贡献一份力量。4.《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 )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 )代表性项目”。二、单选题(在下列各题选项中,请选择一项你认为的最佳答案)1.关于“春联”,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A.春联对仗工整,辞藻优美。B.春联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体现。C.春联很土气。D.春联是中国人美好生活愿望的表达。2.为了保护民间艺术,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积极主动学习一种民间艺术。B.做民间艺术宣传员。C.丰富民间艺术的内涵,让大家更喜欢民间艺术。D.利用法律强制大家喜欢。3.以下关于民间艺术衰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外来文化的冲击。B.民间艺术没用特色。C.城市文化的冲击。D.民间艺术缺乏传承人。三、判断题1.年轻一代对民间艺术不了解、缺乏兴趣也是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之一。( )2.民间艺术的消失不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影响,所以没关系。( )3.只有那些有实用价值的民间艺术才有传承下去的必要。( )4.“剪纸”这门民间艺术既浪费时间又难学,没有传承的必要。( )四、材料分析题材料一:2008年1月14日《人们日报》报道,曾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戏濒临失传。由于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低,没人肯学唱。材料二:2008年1月26日《新闻联播》报道,惠山泥人的传承人王南仙从泥人厂退休后,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拜师学艺的徒弟,为防止惠山泥人艺术失传,当地政府不得不通过给学徒发工资的方式给她招聘了九个徒弟。材料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栖霞龙舞”这一民间艺术后续乏人。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这项民间艺术,七十岁的“栖霞龙舞”传承人薛友新走进小学校园,给孩子们当龙舞教练,义务教学排演。一开始就有五十多名同学报名。经过多年努力,“栖霞龙舞”得以有效传承。2013年的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同学们在校园里表演了“栖霞龙舞”,向他们的师傅汇报学习成果,也向全校师生展示民间文化艺术。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从中总结一下民间艺术濒临失传的原因。2.阅读材料三,说一说:“栖霞龙舞”的传承人薛友新是通过什么方法传承这门民间艺术的?取得了怎样的效果?11.3保护民间艺术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外来 城市 衰落 2.衰落 继承 发展 3.少年儿童4.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单选题1. C 解析: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有喜庆吉祥的寓意,我们需要传承与保护它,而不是误解嫌弃它。2. D 解析: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首先要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并喜爱民间艺术,A、B、C、三项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但D项中的“法律强制”是不能让人发自内心地喜爱民间艺术的。3. B 解析: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并非没有特色,所以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三、判断题1. √ 解析:随着社会发展,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目光,年轻一代对民间艺术缺乏认知,这确实的民间艺术后继无人,日渐衰落的原因之一。2. × 解析:民间艺术展现着家乡人民的才智,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它能够助力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所以本题论述错误。3. × 4. ×四、材料分析题1.民间艺术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低,再加上年轻一代对其了解不多,所以很多民间艺术后继无人,濒临失传。2.薛友新老人走进小学校园,给孩子们当龙舞教练,义务教学排演。他的这一举动一开始就吸引了五十多名同学报名。经过多年努力,如今“栖霞龙舞”已经得到了有效传承。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5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3保护民间艺术 教案.doc 11.3保护民间艺术 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11.3保护民间艺术 课件.ppt 国家品牌计划 宣传片.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