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六章 第4节 变阻器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悉常用的滑动变动器的结构,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2.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三、德育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是怎样改变电阻和控制电流的。3教学过程:活动1情境导入采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具体做法是:教师出示调光台灯实物,并当堂演示调光台灯亮度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导入”中创设了物理情景,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活动2认识变阻器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但笔芯容易折断,所以科学家发明了滑动变阻器。观察滑动变阻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①滑动变阻器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做的?② 这些部分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③ 有几个接线柱?④ 铭牌上标志有什么?课件展示滑动变阻器实物以及问题,学生观察、讨论、回答。教师组织让学生回答,各组相互补充,明确滑动变阻器构造及各部分名称,表示符号铭牌的物理意义 (师生双边活动)同学们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已清楚了。滑动变阻器共有四个接线柱,如果我们只选其中的两个接入电路,可能有几种接法呢?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共六种。共有六种接法,AD、AC、BD、BC、AB和CD。活动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滑片移动过程中灯泡的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实验一:用滑动变阻器改使小灯泡由暗变亮实验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实验三:用滑动变阻器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2.滑动变阻器有什么作用呢?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和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所学内容5巩固练习1.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0Ω 1A”字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滑动变阻器只能接入20Ω的电阻B.该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范围是0~20ΩC.允许通过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小电流是1AD.允许通过该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只能是1A2.如图所示,是小红在“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实验中连接的部分电路,若要求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则下列接法符合要求的是( )A.M接B,N接C B.M接A,N接DC.M接A,N接B D.M接C,N接A3.小刚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2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4.如图所示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几种情况的示意图。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大的图是( )A.B.C. D.5.如图,四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情形,滑片P向右移动连入电阻变小的是( )A. B.C. D.6.如图所示,将两个滑动变阻器串联起来,若将a、b两接线柱接入电路后,要使这两个滑动变阻器总电阻最大,则滑动片P1、P2所处的位置是( )A.P1移向左端,P2移向左端B.P1移向右端,P2移向右端C.P1移向左端,P2移向右端D.P1移向右端,P2移向左端7.如图所示是汽车油量表的原理图,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当油箱里的油面降低时,浮子下降,滑杆右端向上滑,油量表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电阻的作用是______。8.如图所示,如图甲为某亮度可调节台灯。如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滑片相连、为实现调光功能,电位器应与灯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当将a、b接线柱接入电路,为使灯变亮,应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旋动滑片。台灯工作时消耗了电能,产生了一些热量散发到周围空气中无法再利用,这说明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________性。 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0.5A”字样,连接情况如图所示。(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动到端______(选填“A”“B”);(2)闭合开关后,当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______(选填“大”或“小”)。10.请按要求正确连接实物图要求: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连线不能交叉。参考答案:1.B2.A3.C4.C5.C6.A7. 变小 保护电路8. 串联 逆时针 方向9. B 大10.6课后反思这节课的难点是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由于有四个接线柱,接入不同接线柱,所起的作用不同,学生特别容易混淆。因此我采用先在黑板上画好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先分析六种接法。并将其分类。本节课不足之处有:在讲接法时,在黑板上画图浪费了大量时间,如果能制成课件进行多媒体展示,同时加上实物演示,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形象直观,学生更易理解。练习太少,不能使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