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五至六年级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体育五至六年级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案

资源简介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设计理念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练习中尽可能地启发学生通过体验、观察去探索、思考;倡导探究、合作、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分层教学,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让学生享受、体验学以至用的成功感并得到身心及社会适应的健康发展。
教材分析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从实用性来讲,由于其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易与其它动作衔接,保护球好等特点,是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运球突破技术;从发展身体素质方面,变向运球技术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从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角度,学生可以通过利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培养超越对手的勇气与自信心。因此,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具有较强的可学性与可教性。该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控制球能力及手脚的协调配合能力。
教学目标
运动技能目标
85%的学生基本掌握篮球提前变向运球的基本技术。30%的学生低重心,协调,变向后加速完成动作。
身体健康目标
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90%的男生20秒(女生30秒)时间完成10米折返跑,滑步练习,增强学生体质。
社会适应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体念成功乐趣,培养学生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生长发育旺盛,好动,易兴奋,能积极关注自身的能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模仿能力,对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这就要就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在技术‘技能上允许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在实践活动中每个人的收获,学习进步大小;情感教育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教师的亲情,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情,体念参与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实现对本课重难点的突破。
重难点
重点
变向的突然性
难点
身体的协调配合
教学特色
1.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
采用绕篮球场运球,不仅起到了热身的目的,还使学生熟悉了球性;在熟悉球性方面特意选择了使球方向发生改变的“两手弹拨球、“8”字滚球”,体会球变向时按拍球的部位。
2.教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1)针对本课的重难点,采取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练习
针对重点“球的变向换手”,采取了原地左右手交换运球、原地1—3拍变向换手运球,让学生充分体会球变向时,手的触球部位;针对难点“变向换手后‘左突左运球、右突右运球’”采取了“1—3拍变向换手上步运球、2人配合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手脚的协调配合与变向换手后的“左突左运球、右突右运球”。
2)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先进行原地练习,再行进间;先手上动作练习,再过渡到手脚的配合;先单个动作练习,再连贯动作练习;先单个技术动作学习,再在游戏中运用。
3.组织形式新颖、多样
同心圆的组织,不仅让学生、教师的视野更宽广,不仅无形中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还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行进间的绕标志桶练习通过距离的变换、难度的增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望,还让学生体会身临比赛其境的感觉。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集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布置学习内容、提出练习目标、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师生活动
1.检查装备
2.师生问好
3.讲解学习内容、目标、要求
4.安排见习生
要求精神饱满
声音洪亮
师生活动
1.精神饱满、队伍安静、整齐
2.师生问好
3.认真听教师讲解
4.按教师安排见习
要求注意力集中
快、静、齐
准备部分
1.绕篮球场运球热身
2.球性练习
1)两手弹拨球
2)“8”字滚球
3.活动关节(持球)
1)按压手指(4ⅹ8拍)
2)腹背运动(4ⅹ8拍)
3)弓步压腿(4ⅹ8拍)
师生活动
1.讲解路线、方法、要求;在运球路线上与学生击掌;观察学生运球基础
2. 带领学生熟悉球性
3.口令指挥学生,领做
要求口令响亮、领做姿势舒展
师生活动
1.运球热身,控制好球
要求控制好球,左右手交换
2. 随教师一起熟悉球性
要求控制好球
体会使球改变方向的方法
3.随教师口令,进行球操练习
要求动作舒展、活动充分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要领探讨
2.原地左右手交换运球
3.原地有节奏(1—3拍)变向换手运球
4.1—3拍变向换手上步运球
5.2人配合,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
6.绕标志桶(变换间距)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
7.变向换手运球接力比赛
要求
1.动作示范正确、位置合理;启发语言富有感染力;讲解精练
2.简要讲解练习方法
3.示范、讲解练习方法,口令指挥学生练习、体验
要求口令有节奏,声音洪亮
4.示范练习方法,口令指挥并带领学生练习
要求口令响亮有节奏
5. 示范练习方法,讲解练习要求,指挥、观察学生练习
6. 示范绕标志桶练习方法,讲解练习要求,指挥、观察学生练习
7.讲解比赛要求、方法,引导学生练习
师生活动
1. 认真观察教师示范,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要求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勇于发表见解
2.按要求进行练习、体验
要求体会两手交换时,按拍球的部位
3.随教师口令进行有节奏变向换手运球
要求换手连贯、有节奏;体会变向时按拍球的部位
4.随教师进行练习
要求上步连贯
5. 2人配合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
要求变向换手后“左突左运球、右突右运球”
6. 绕标志桶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
要求 变向换手、上步连贯;速度快
7.按要求进行运球接力比赛
要求在游戏中体现所学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
结束部分
1.放松
2.集队、讲评
3.布置课后练习
4.下课,与老师再见
5.收还器材
师生活动
1.讲解放松方法,带领学生进行放松
2.结合练习讲评,鼓励学生课后加强练习
3.课后作业通过多媒体等手段进一步巩固所学技术,并尝试在比赛中运用
4.与学生再见
5.安排收还器材人员
师生活动
1.随老师进行放松
2.认真听教师讲评,自主评价
3.制定课后练习目标
4.与老师再见
协助收还器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