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考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试卷)资源部分(总分:5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2021永州)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要,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据此回答1-2题。1、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2、下列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鼓励私人购买燃油车 B、实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C、实施垃圾分类 D、倡导“光盘行动”(2020滨州)读图,完成3-4题。3、图中所示我国资源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总量丰富B、人均占有量少C、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应该( )①保护耕地 ②节约用水 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 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2021泰安)中国将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和利用洁净能源势在必行。读中国风能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B、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C、①地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风力发电量最大D、②地风能资源匮乏,人烟稀少,几乎没有风电场6、(2021邵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培养节约意识 B、开发新材料、新能源C、改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开采规模(2020杭州)读“我国2008- 2017年石油生产量、 消费量和净进口量变化示意图"(图1214) ,回答7-8题。7、下列关于我国2008- 2017年石油生产量、 消费量与净进口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消费量逐年上升 ②生产量逐年下降③净进口量逐年上升 ④生产 量超过净进口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针对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提高石油勘探水平,增加石油资源的探明储量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研制与使用石油的替代品③ 建设南油北运工程,实现石油资源跨区域调配 ④改进石油利用技术,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1昆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但人均耕地少、自然灾害频发。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约20%的人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18亿亩耕地。据此读我国2012- -2018 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 完成9-10题。9、造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可能有( )①城市扩建 ②围湖造田 ③开荒耕作 ④退耕还林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0、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同时,粮食产量还能稳中有升,最主要的原因是( )A、科技兴农 B、雨热同期 C、灾害减少 D、人口减少(2020聊城)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类土地资源分布较 B、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为均衡C、草地多分布在东部陵地区丘 D、可供开垦为耕地的荒地较多12、因适宜发展畜牧业而成为我国四大牧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A、藏、新、陇、青 B、藏、青、甘、内蒙古C、藏、新、青、内蒙古 D、新、宁、川内蒙古(2020巴中)读漫画《小草的哀求》,完成13-14题。13、漫画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土地荒漠化 B、全球变暖C、臭氧层破坏 D、酸雨污染14、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主要发生于我国的(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西北地区C、东南沿海地区 D、东北和西南地区(2020呼和浩特)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完成15-16题。15、甲和土地利用类型I、II分别为( )A、新,耕地、牧草地 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6、关于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城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和竹楼C、地形以盆地、平原为主 D、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和内陆湖泊17、(2020天水)关于如图漫画中的问题,合理的对策有( )①在城市周边农村建设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②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③加强耕地保护法,切实保护耕地④为了保障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020、铁岭)家住北京的小明高兴地告诉南京的表哥:“我也喝到长江水了!”他能喝到长江水,是因为( )A、引滦入津工程 B、引黄济青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 D、引黄人晋工程(2020开封)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下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8-19题。18、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A、从西向东减少 B、东北多,西南少C、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D、北方多,南方少19、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提高水价平 D、海水淡化(2021枣庄)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调研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时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读图完成20-22题。20、关于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调水 B、东线工程黄河以南需逐级抽水C、中线工程调水基本可以实现自流 D、中线工程可缓解西北缺水问题21、东线工程调水过黄河时需要开凿河底隧洞,主要因为黄河在该河段( )A、含沙量大 B、是“地上河” C、水污染严重 D、有凌汛22、目前,解决我国夏汛冬枯水情的工程措施是( )A、提高水价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海水淡化(2020陕西)读“中国耕地资源与水资源数据统计表”,完成23-24题。23、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耕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森林资源24、关于耕地资源和水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A、总量均居世界前列 B、人均占有量较少 C、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D、水资源南多北少25、(2021黄石)下列工程措施中,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这一问题的有( )①南水北调工程 ②引黄济青工程 ③长江三峡工程 ④黄河小浪底工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二综合题(共25分)26、(2021青岛)“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小南水北调工程,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将汉江水引人渭河。图16 示意“引汉济渭”工程及西安和汉中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8分)(1)“引汉济渭”工程可以调节该区域水资源_____分布不均。从图中看出:与渭河流域相比,汉江流域的年降水量 ,支流 ,汉江水量大。[资料1]秦岭地质构造复杂,穿越秦岭的隧洞埋深都在500米以上,修建隧道工程难度很大;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为保护生态环境,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2)“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秦岭是我国长江水系和 水系的分水岭。据资料1说出“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时遇到的主要困难。 。[资料2]渭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不足,开发利用程度高;城市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对水资源需求量大;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地面下陷和水污染、水浪费等现象。“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会使西安、咸阳、渭南等城市1 000多万人喝上汉江水,会使300~500万亩(1亩≈666.7平方米)耕地恢复灌溉,对遏制渭河生态环境恶化发挥重大作用。(3)据资料2,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一个问题计分。问题①:归纳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至少答出两条)。问题②:归纳“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对渭河流域的益处。 (至少答出两条)。27、(2021南充)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6分)材料一习近平于2021年5月14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应重视节水治污,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材料二图一为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及人口分布图。(1)“南水北调"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具有 上分布不均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水资源缺乏最严重的地区是 地区。(3)结合材料三,调水线路中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相比较, 线施工难度最大,南水北调主要是将 流域的水调往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4)联系我国城市、人口、工业分布的相关知识,分析比较由东线和中线分别调往北京、天津等地的水资源,受污染较小的是 线调来的水。(5)下列有关“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①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 ②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 ④从根本上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2021开封)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6分)材料一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倍增,且水污染严重,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地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正式通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和我国水资源空 间分布比例图。(1)根据材料二,可以得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2)根据材料一,请你写出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社会原因。 (至少两条)。(3)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请写出节水或防治水污染的措施。(至少两条)(2021福建)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分别示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武汉市长江径流量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1)A处建有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2)武汉地处长江________(上、中、下游)河段,________(季节)径流量大。参考答案选择题1-5 DABAA 6-10DABCA 11-15ACABA 16-20DCCCB 21-25BCBCD二、综合题26、(1)空间 大 多 (2)黄河 修建隧道工程 难度大;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为保护生态环境,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 (3)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降水量逐年下降,地表水资源的补充量下降;人类活动和不合理的利用使水污染、水浪费严重;植被减少使蓄水能力降低。引汉济渭工程修建后对渭河流域的益处:缓解渭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满足城镇人民生活用水需求;提高渭河纳污和冲沙能力;有效遏制地下水超采,减轻环境地质灾害。27、(1)空间 (2)北方 (3)西 长江 (4)中 (5)A28、(1)南多北少(2)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3)随手关水龙头;循环用水(淘米水洗菜);收集雨水浇绿化带等(合理即可)。29、(1) 三峡工程 防洪 发电 (2)中游 夏季(或夏秋季)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