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滚翻 (教案)体育三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前滚翻 (教案)体育三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前滚翻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拓展教学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的和谐发展。
二、教材分析
“前滚翻”,是体操动作中的一个内容,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作了一点难度的调整。这一内容中主要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平衡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三年级是初学,所以教材重点是在掌握前滚翻的基础,抓好动作的衔接顺畅,体会重心的改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的精神,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参与体育活动热情高。学生通过以往那些发展柔韧素质的技能学习,为本课新授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但是基于现在学生的体质指数和具体情况,以及动作的危险性本节课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指导方法。同时加入游戏环节来巩固对动作的记忆。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够说出所学动作的名称,掌握技巧的练习方法,知道在安全的场地、器材上练习技巧动作。
技能目标:能够完成由前滚翻技术动作。
情感目标:在练习中,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练习,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敢于在同伴面前展示,具有较强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前滚翻蹬地有力、迅速团身;团身抱腿成蹲立。
教学难点:动作协调,滚动圆滑。
六、教学方法
教法:教师示范讲解、一对一指导。
学法:学生练习、游戏比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90%以上的学生能了解前滚翻的用途以及难点和重点。 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基本技术动作,20%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完成基本技术动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等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重点:蹬地、推手、团身紧
教学难点 难点:滚动圆滑,动作协调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法,游戏竞赛法。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时间 批注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同时强调动作的危险性,要求学生课下不能模仿。 宣布本节课内容:前滚翻 强调纪律与安全,安排见习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准备部分: 1、热身活动:(1)热身跑:成两路纵队慢跑,其间口哨指挥。 △△△△△△△△△△△…. △△△△△△△△△△△ 5 分钟 5 分钟 要求:快静齐 。 充分热身
(2)Tabata 间歇热身: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侧压腿;腕关节活动;收腹跳;高抬腿。
三、基本部分: 结合队伍成 4 列横队 两列之间间隔一列。 老师讲解示范前滚翻动作,抽生示范,然后分解示范动作:一蹲二撑三埋头四蹬地五团身前滚。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看 前滚翻时,手的位置及推法 前滚翻时,脚的位置 前滚翻时,头的位置 5.讲解动作重点:蹬地、推手、团身紧难点:滚动圆滑,动作协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学生练习 (1)2 个同学依次进行分解动作练习,老师指导。 (2)成四路纵队,2 人一组,依次完成一个完整动作。 13 分钟 讲解清楚,简洁前后左右示范, 多个示范面示范。
优秀学员演示 成四路纵队,2 人一组,连续完成四次完整动作。
6 游戏:前滚翻接力赛。 规则:将学生分成 4 组成 4 路纵队,每个同学通过 3 次前滚翻到达终点摸到标志跑步返回与下一位学生击掌接力。最先完成的组获胜。 ● ◎◎◎◎◎◎◎ ◎◎◎◎◎◎◎ ◎◎◎◎◎◎◎ ◎◎◎◎◎◎◎ 标志桶体操垫 ◎同学 教师 5 分钟 组织有序,注意安全
四、结束部分 整队集合,拉伸放松。 总结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比赛情况。 点评今天上课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分钟 放松身体,缓解疲劳,点评精要, 到位。
练习强度:练习密度为 20%—45%心率为 110—120 次/分钟
心率曲线: 心率 90 次/分钟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时间
所需器材:标志桶 4 个,体操垫 12 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