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三年级下册体育 正脚背运球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三年级下册体育 正脚背运球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足球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推动校园足球为出发点,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足球运动的基本动作“运球”为主要教学内容贯穿整个课堂,课堂中通过自主学练、合作体验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锻炼,在游戏中体验锻炼的价值,享受足球带来的乐趣,为进一步推进校园足球,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因势利导运球(脚背运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脚背运球的动作技术。
教学难点:控球的能力与协调性。
四、教材分析
足球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有很强的集体性和趣味性,通过足球活动能发展学生的多项身体素质。还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足球技能,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本课中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足球的简单运动动作,指导简单足球动作术语。在教学中主要强调突出“游戏”二字,在游戏中熟悉球性,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养成不用手而用脚触球的意识和习惯。
五、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班级是三年级学生,有集体荣誉感,特别喜欢上体育课,更喜欢上足球课。由于刚刚接触足球,对足球没有基础,容易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教师不断的变化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在该阶段实施足球的教学,让学生体验脚运球的基本动作。
六、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课主要采用的教法:讲解与示范、游戏与比赛、评价学习法。学生主要采用的学法:体验法和自主学练法。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形式下,由简到难,在难度递进中反复体验,巩固提高。
七、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脚运球的方法,体验运球的乐趣。
2.能做出正确的用脚运球的动作,提高运球时对足球的控制能力。
3.提高学生的协调平衡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八、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课题 因势利导运球
教学目标 1.学生明确脚背运球的技术动作以及应用的时机。 2.基本掌握正面运球技术,在练习中能准确合理应用技术动作。 3.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重点:脚背运球的动作技术。
教学难点 难点:控球的能力与协调性。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开始部分 体育委员整理班级纪律 2、师生问好 3、老师宣布上课内容 提出要求:课堂注意安全 1、教师集合整队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内容 4、强调安全 学生积极配合 向老师问好 3、学生认真听讲 2
准备部分 1、体育委员组织同学集合 2、师生问好 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热身跑,专项热身活动 1、老师带领学生做热身活动 1、学生认真的做准备活动。 2、注意安全。 ********* ********* ********* ********* 要求:认真听讲,清楚本课内容,整队做到静、齐、快。 8
基本部分 一、脚背正面运球 动作要领: 运球时身体持正常跑动姿势,上体稍前倾,步幅不宜过大。运球腿提起,膝关节稍屈,髋关节前送,提踵,脚尖下指。在着地前用脚背正面部位触球后中部将球推送前进。 练习方法: 1.无球练习 原地做脚背正面运球的踢球动作。 2.有球练习: (1)两人一组,一个学生用脚踩着球,另一个同学练习踢球。 (2)单脚练习足球脚背正面运球。 (3)双脚练习足球脚背正面运球。 二、游戏:“争球大战”以半个球场作为游戏场地,四个标志桶置于场地中央,中间摆放若干个足球,数量多于队员人数。将同学分为四个组,每组队员分别列队排好,站在场地的四个角,每个组旁边放一个筐。在每个标志桶和相对应的对角线的筐之间立一根标志杆。 游戏规则: 1.哨声响起,每组排头的同学迅速跑出,以“S”形绕过标志杆,到达标志桶,把球摆定在规定区域,运球返回; 返回后,将足球放入筐内后,下个队员出发,每组队员依次接力运球; 规定时间内,筐内球最多的组取胜。 三、小比赛 1、老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 2、学生在做动作时要来回走动及时纠正错误。   要求:练习认真,动作规范。   3、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1)观察教师示范,了解触球的部位和用力应适中的要领。 (2)分散原地无球模仿动作练习,体会动作的协调性。两人一球(如条件有限,可多人一球)相互观察、相互指正,体验用力适中的感觉。 (3)通过教师对问题的分析,观察练得好的同学,相互评议,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25
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 2、放松 3、收回器材 4、宣布下课 1、带领学生放松 2、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点评同学的表现,提出鼓励与要求 3师生再见 1、学生认真听讲 2、学生认真放松 3、学生收回器材 4、下课 5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