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7.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7.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学案

资源简介

7.1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课 标 要 求 研 学 导 航
1.理解坚持开放、反对封闭的原因。2.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3.理解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原因和要求。4.明确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议题一|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1.开放原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2.开放进程
(1)时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2)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形成: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
3.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坚持基本国策: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2)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①适应新形势,我们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②适应新形势,我们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辨析] 在新时代,我们要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提示: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情景导学
2020年,我国将推出更多对外开放升级举措,促进外资利用质量提升。其中自贸区(港)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将继续承担开放创新先行探索的重任。
一是压减负面清单,增补鼓励目录,“一减一增”扩大市场准入。下一步,还将探索建立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推进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
二是加快海南自贸港建设,形成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典范。三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市场化营商环境,切实减少行政干预,减税降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问题探究
(1)(探究我国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提升科学精神)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2)(分析对外开放的意义,提升政治认同)2020年一系列提升对外开放的政策对我国拥抱全球化有何意义?
提示:(1)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②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③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
(2)能够使我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重难点突破
1.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全方位:指我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对所有国家进行开放。
(2)宽领域:指将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广泛领域对外开放。
(3)多层次:指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发区,沿海、沿江、沿边、内陆中心城市等多种形式对外开放。
2.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原因
(1)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3)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措施
(1)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3)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4)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并且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关键能力提升
【典例】 (2020·全国卷Ⅱ)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累计设立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区内试行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制度,进一步放宽金融和制造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自贸区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设立自贸区的意义在于(  )
①发挥自贸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②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③探索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④全面开放市场,强化竞争机制,培育中国经济新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知识限定:无;事件限定:设立自贸区;角度限定:意义
审材料 自贸区的设立及其政策
析选项 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并探索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②③正确;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①中的“主导”说法错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④中的“全面开放”说法错误。
悟技巧 客观评价事物的作用和影响。对于自贸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要客观、准确,不夸大、不忽视
定答案 C
【训练】 只要点击鼠标,来自非洲多国的特产最快两天就可到达中国;非洲消费者也能在线选择成千上万种中国产品。这表明(  )
①贸易全球化离不开数字技术  ②外贸新模式促进中非经济交往 ③经济全球化促成数字技术大发展  ④科技进步为中非经贸往来增添新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知识限定:无;事件限定:这;角度限定:表明
审材料 海淘方便跨国购物
析选项 数字技术可以推动贸易全球化,但是没有数字技术照样可以形成贸易全球化,①错误;题目材料表明的是数字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助推作用,而不是经济全球化对数字技术的促进作用,③不符合题意;网上交易节约了时间成本,也方便了消费者选购商品,从而促进了中非经贸往来,也为其发展增添新动力,②④正确。
定答案 D
议题二|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1.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好比两条强有力的“腿”,支撑我国经济迈入现代化。
2.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
(1)原则: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我们尤其要矢志不移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误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3.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思考]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12月4日,“国内国际双循环”入选《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词。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提示: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核心素养培育
情景导学
自主创新之路何其艰难,但“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一旦把时间线放长,把未来补欠账的成本以及受制于人的风险也纳入发展损益表,我们对“难与易”“快与慢”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小到企业,大到国家,能否领会其间的辩证关系,直接决定着自身的成长高度。作为一个大国,我们不可能在复兴道路上靠“拐杖”前进,在竞合关系变化中愈发敏感的西方世界也不可能无条件“你好我好大家好”。永远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关键时刻才不会受制于人。说起来,“北斗”和“伽利略”渊源颇深。十几年前,为了打破美国GPS“一家独大”,欧盟决意另起炉灶,还向中国抛出了橄榄枝。谁承想,在核心技术研究上,中国屡遭排挤,最后直接被踢出局。当时,外界普遍认为,没了欧美技术的加持,中国卫星导航事业必会一落千丈。然而,恰是各种冷眼甚至白眼,激发了北斗人的斗志,坚定了我们自主创新的决心。到头来,“北斗”后来居上,早于“伽利略”数年投入使用。如今,有国际舆论认为,“欧盟后悔了”;许多国人却说,“多谢当年那一脚”。截然不同的心态,显示着中国从追赶者到超越者的角色之变,也凝结着我们对“核心技术只能靠自己”的深刻理解。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不仅是一条发展经验,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奋斗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生命历程里,每一项创新突破都来之不易,每一次成功都透着一股“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韧劲儿。
问题探究
(1)(探究应坚持的原则,提升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应始终坚持什么原则?
(2)(辨证认识问题,坚持科学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要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吗?
提示:(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在新的起点,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重难点突破
1.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2)独立自主是指自己拥有处理本国事务(包括经济事务)的权力,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自力更生,是指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这就是说,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主要依靠本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来发展自己。邓小平同志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更好地把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维护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自主发展的根本基点。自主掌握经济命脉,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独立,才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抵御各种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3)对外开放,利用国外的市场、资金、技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强自力更生能力。
关键能力提升
【典例】 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于2020年11月15日举行,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这对我国的意义在于(  )
①拓展我国对外开放的空间,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②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③扩大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④避免贸易摩擦,降低经济和金融风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知识限定:无;事件限定: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我国的关系;角度限定:意义
审材料 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析选项 ①②分别从开放空间、产业、市场经济等角度说明了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意义;对外开放的目标不是扩大顺差,排除③;④错在“避免”。
定答案 C
【训练】 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亚太国家共同发展,为本地区人民创造更多机遇。虽然中国与世界各国发展为互利互惠的多边经贸关系,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进行,仍然要立足国情和经济实力。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 (  )
①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竞争的绝对优势 ②支持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
③发挥宏观调控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知识限定:无;事件限定:经济发展过程中;角度限定:要
审材料 带动世界发展,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析选项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支持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亚太国家共同发展,②正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进行,仍然立足国情和经济实力,这说明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④正确;“形成竞争的绝对优势”这一说法不符合实际,①错误;我们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宏观调控,③错误。
悟技巧 把握材料信息与选项内容的对应关系,从带动亚太国家共同发展,为本地区人民创造更多机遇,到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合作;从“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进行”,到考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定答案 C
应试提分
新华社北京2020年12月16日电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与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非洲联盟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截至目前,我国已经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2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合作规划》是我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签署的第一个共建“一带一路”规划类合作文件,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领域,明确了合作内容和重点合作项目,提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合作规划》的签署,将有效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非盟《2063年议程》对接,促进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合作创造新机遇,为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的知识,分析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原因。
四翼 要求
基础性 本题考查“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的知识,启示我们掌握基础知识
应用性 运用“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的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综合性 综合考查“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支持开放的知识,具有综合性
创新性 通过对外开放,开创经济建设新局面,提升创新思维
[解析] 本题是原因类试题,限定知识是“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原因,在于开放的作用、封闭的危害,在于我国实施开放战略。
[答案] 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②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③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