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十二:近现代世界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主要表现方式:战争与和平。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2.建立:(1)巴黎和会:1919年1月召开,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署了-系列和约,与《凡尔赛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2)华盛顿会议: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 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的一系列条约。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重建了战后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实质:它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4.评价:因为它只是暂时调整和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还加深了新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5. 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瓦解。(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敌后战场:1937.9平型关大捷( 全民族抗战第一个胜利);1940.8 起历时三个半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8)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3.现代:(1)自新中国建立到中日正式建交前,日本跟随美国对华敌对。(2)随着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于1972年下半年访华,中日正式建交,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3)2014年中国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4) 2015年4月,日本再次修改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将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表述为“日本的领土”,继续淡化、弱化、美化侵华罪行。★认识: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史实,美化侵略战争,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等错误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我们要坚决抵制。希望日本政府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真诚反省,主动担责: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维护亚太地区安全。(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多极化趋势: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世界经济全球化决定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国家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 世界主要力量中心:“一超”:美国。“多强”:中、俄、日、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3. 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如美国轰炸南斯拉夫、发动伊拉克战争。二、两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2. 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德意奥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一战爆发。3.导火线: 1914年6月, 萨拉热窝事件。4.开始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5.交战双方:同盟国、协约国。6.主要战役: 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德法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这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7. 重要事件: 1917年, 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8.结束标志: 1918年 11月,德国投降,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9.性质: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10.影响:一战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步促进 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加速了二战的爆发2.其他原因:西方大国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实行绥靖政策。3. 中国战场: 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斯战争的起点。1937年 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4. 全面爆发标志: 1939年9月 1日德国突装波兰。5. 德军进攻苏联: 1941 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二战规模扩大。6日日军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 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12月8日, 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7.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愤怒,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美、英、苏、中等国走向联合。(2)概况: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意日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3)影响:宣言的签署和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建立。各国相互支持,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B. 转折点一1942年7月一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C. 诺曼底登陆: 1944 6. 6,英美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 雅尔塔会议: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1945年2月,反法西斯国家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1.欧洲战争结束一 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12. 二战结束一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3.二战性质: 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14.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全世界人民协同作战,相互支持,共同对付法西斯。15.二战启示:(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展。(4)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5) 总之,只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才能避免战争。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步促进 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三、世界现代史上的重要会议(一)巴黎和会1.时间地点:1919年,法国巴黎。2.参加者:英、法、美等27个国家参与会议。但是会议被三巨头即法国总理克里孟法西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3.性质: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4.签订的主要条约: 《凡尔赛条约》5.凡尔赛体系作用: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等地的国际新秩序。(二)华盛顿会议1. 时间地点: 1921- 1922年,美国华盛顿。2. 中心议题(目的) :协调美、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3.签订的主要条约: 《九国公约》影响: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4.作用:华盛顿会议室巴黎和会的延续,它重新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三)慕尼黑会议1.时间地点: 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2.参加者: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国。3.主要内容:英法德意背着捷克斯洛伐克签订《慕尼黑协定》,强割苏台德区给德。4.影响: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四)开罗会议1.时间:1943年11 月2. 参加国:中美英三国的首脑3. 主要内容:发表《开罗宣言》 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五)雅尔塔会议1. 时间地点: 1945年2月,苏联雅尔塔。2.主要参加者三巨头:美(罗斯福)、苏(斯大林)、英(丘吉尔)。目的:为了进一步协助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4.主要内容: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消灭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5.影响:协调了盟军行动,加速了德国灭亡:但也体现了大国强权意志,为美苏划分世界奠定了基础。(六)波茨坦会议1. 时间地点: 1945年7月,德国的波茨坦。2.主要参加者:美、英、苏3.目的: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4.进程。5.影响: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6.趋势:从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努力实现区域性政治经济 体化。(七)北约和华约1. 北约组织(1949年成立,美国主导、西政参与) :2.华约组织(1955年成立,苏联主导、东欧参与,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八)世界贸易组织(WTO)1. 1995年1月1日成立世贸组织--世 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2001年中国加入。2.宗旨:以非歧视、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3. 职能: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4.作用: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九) APEC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 年,1991年中国加入。2001 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2014 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十)不结盟运动1.时间: 1961 年,不结盟运动成立。2.影响: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