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跑(教案)- 体育三年级下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途中跑(教案)- 体育三年级下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内 容 1、介绍有关身体素质的基础知识 2、复习跑的辅助动作,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跳 3、发展学生力量、耐力的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力量、耐力素质的练习 难点:跑步时候呼吸的节奏、加快步频、加大步幅
教学目标 1、积极锻练身体、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2、塑造良好体型和身体姿态。 3、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场地器 材 场地:操场 器材:标志物(4 个)
课的 部分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组 织 与 教 法 运动负荷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次数 强度
准备部分 8 分 一.课堂常规 一.教法 教师宣布上课, 师生问好; 教师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教师领做,口令指挥 组织形式:全班统一教学 教法:采用正面示范法带领学生练习 要求:动作规范 口令清晰声音洪亮 一.学练法
1.体委整队,报告 1.组织队形 1
人数; 次 80P
2.教师宣布上课,
师生问好; 养成学生上课的组
织纪律性和集体主
3.教师宣布本次课 义的精神,提高上
的教学内容及任 课气氛 二.要求
务目的; 学生听从教师指挥
4.检查服装,安排
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使学生从静态阶段 1
慢跑 3 圈×250 米 进入到动态阶段, 次 160P
三、准备活动 调节大脑皮质兴奋
1.头部运动 性。充分活动身体
2.肩部运动 各部位,预防运动
3.腰部运动 过程中可能发生的
4.膝关节运动 肌肉、关节损伤 要求:认真练习
5.踝碗关节运动
6 正压腿
7 侧压腿
基 本 部 分 一、小步跑 主要体会跑时膝关 组织形式:全班统一教学 教法: 讲解启发 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教师采用侧面示范法演示完整动作 教师边讲解边进行示范 练习队形:
动作要点:身体稍前 节放松和脚“扒地” →→→
7 分 倾,大腿抬起与水平 线约成 35 度-45 度 动作,改进落地技 术。发展跑的频率 →→→ →→→ 2 次 120P
角,膝关节放松,然 →→→
后大腿下压小腿顺 →→→
着下压的惯性前伸, →→→
并很快以前脚掌积
极着地,脚趾完成最 要求:认真练习、体会
后扒地动作,两臂前 发力顺序。
后摆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组 织 与 教 法 运动负荷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次数 强度
基 本 部 分 7 二、高抬腿 主要用来增强抬 组织形式:全班统一教学 教法: 讲解启发 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教师采用侧面示范法演示完整动作 教师边讲解边进行示范 教法: 讲解启发 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教师采用侧面示范法演示完整动作 教师边讲解边进行示范 教法: 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练习队形:
分 动作要点: 上体正 腿肌肉力量,纠正 2
直或稍前倾,大腿 抬腿不高的缺点。 →→→ 次 120P
向上高抬,与地面 →→→
约成 90 度, 脚跟 →→→
向臀部方向收起, →→→
然后大腿积极下 →→→
压,用前脚掌在身 →→→
体重心投影点下 要求:认真练习、体会
方落地,并充分蹬 发力顺序。
直,使身体重心始
终保持较高部位。
主要用来增强腿
三、后蹬腿跑 部力量,体会蹬、 练习队形: 2
动作要点:上体稍 摆技术,纠正后蹬 次 130P
7 前倾,两臂自然摆 不充分和坐着跑 →→→
分 动支撑腿用力向 的缺点。 →→→
后下方蹬地,腿蹬 →→→
地后,迅速前摆, →→→
并带动同侧髋关 →→→
节前送。当大腿摆 →→→
至适当高度,大腿 要求:认真练习、体会
积极下压,用前脚 发力顺序。
掌向后下方落地。
2

130P
四、跑步练习
结合小步跑、高抬 通过跑步练习恢 练习队形
腿、后蹬腿的技术 复耐力 ←←
要领围绕操场慢
7 跑 3 圈进行耐力恢 ↓ ↑
分 复。在跑步的过程 ↓ ↑
中,体会 2 到 3 步
一呼气,2 到 3 步
— 吸气的呼吸节
奏。 →→
要求:认真练习 2
180P

课的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组 织 与 教 法 运动负荷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次数 强度
结束部分 4 分 1、放松活动 将同学分成 4 组, 依次绕着操场做放松跑活动,在跑的过程中(上肢自然下垂,小腿尽量贴像臀部)慢跑一圈。 2、课堂小结 3、布置值日生收拾器械 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1
组织形式:按照游戏时 次
1、在教师指挥下进行 2、总结本次课情况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候的队形站好 要求: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认真放松 80P
4、宣布下课
组织形式:成密集队形
要求:认真听总结,改
正不足,收回器材
预计心率曲线 课 堂 常 规 场 地 设 计 课 后 小 结
180 课的密度 95%
170
160
150 130 练习密度 46%
110
100
90 80 平均心率 1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T
负荷强度 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