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科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二次函数 培优专题讲义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知识梳理二次函数与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是中考考试的一个热点。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用到数形结合思想,把“数”与“形”结合起来,互相渗透。存在探索型问题是指在给定条件下,判断某种数学现象是否存在、某个结论是否出现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先假设结论的某一方面存在,然后在这个假设下进行演绎推理,若推出矛盾,即可否定假设;若推出合理结论,则可肯定假设。两个定三角形是否相似的判定方法:(1)已知有一个角相等的情形: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已知角的两条夹边,看看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则相似;否则不相似。(2)不知道是否有一个角相等的情形: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两个三角形各边的长,看看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则相似;否则不相似。一个定三角形和动三角形相似:(1)已知有一个角相等的情形:先借助于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动点坐标表示出来(用字母表示),然后把两个目标三角形(题中要相似的那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那个已知角作为夹角,分别计算或表示出夹角的两边,让形成相等的夹角的那两边对应成比例(要注意是否有两种情况),列出方程,解此方程即可求出动点的横坐标,进而求出纵坐标,注意去掉不合题意的点。(2)不知道是否有一个角相等的情形:这种情形在相似性中属于高端问题,破解方法是:在定三角形中,由各个顶点坐标求出定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用观察法得出某一个角可能是特殊角,再为该角寻找一个直角三角形,用三角函数的方法得出特殊角的度数,在动点坐标(用字母表示)后,分析在动三角形中哪个角可以和定三角形中的那个特殊角相等,借助于特殊角,为动点寻找一个直角三角形,求出动点坐标,从而转化为已知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定三角形是否相似的问题了,只需再验证已知角的两边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则所求动点坐标符合题意,否则这样的点不存在。简称“找特角,求(动)点标,再验证”。或称为“一找角,二求标,三验证”。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思路:①条件中若有平行线,可用平行线找出相等的角而判定;②条件中若有一对等角,可再找一对等角或再找夹这对等角的两组边对应成比例;③条件中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可找夹角相等;④条件中若有一对直角,可考虑再找一对等角或证明直角边和斜边对应成比例;⑤条件中若有等腰关系,可找顶角相等或找一对底角相等或找底、腰对应成比例。典型例题题型1 带着一组平行线寻找相似例1 (2021年1月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四市期末联考,28题,12分)直线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经过B,C两点,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A,连接AC,点P为AC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①,连接BP,交线段AC于点D,若PD:BD=5:16,求此时点P的坐标;(3)如图②,连接PC,过点P作PE∥y轴,交线段AC于点E,若△PCE与△ABC相似,求出点P的横坐标及线段PE长。题型2 带着一对等角寻找相似例2 (2021年1月无锡市天一中学期末,27题,10分)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1,0),点B(3,0),与y轴交于点C,且过点D(2,-3)。点P、Q是抛物线上的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当点P在直线OD下方时,求△POD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2,直线OQ与线段BC相交于点E,当△OBE与△ABC相似时,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题型3 带着一组公共边寻找全等例3 (2021年1月无锡市新吴区期末,28题,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与x 轴交于A,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直线 经过坐标原点O,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为D,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连接CE。已知点A,D 的坐标分别为(-2,0),(6,-8)。(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试探究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使△FOE≌△FCE?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 是y 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设其坐标为(0,m),直线PB 与直线 交于点Q,试探究:当m 为何值时,△OPQ 是等腰三角形。题型4 带着一组比例寻找相似例4 (2021年4月平江、草桥中学一模,28题,10分)如图1,抛物线(m为常数)与x轴交于A、B两点(点B在点A右侧),与y轴交于点C。(1)下列说法:① 抛物线开口向上;② 点C在y轴正半轴上;③;④ 抛物线顶点在直线上。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若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M、N两点(点M在点N下方),试说明:线段MN的长是一个定值,并求出这个值;(3)在(2)的条件下,设直线与y轴交于点D,连接BM、BN、BD,当DN∶MN=1∶2时,求此时m的值,判断△MBN与△MDB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题型5 带着直角寻找相似例5 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1,0),B(4,0),C(0,2)三点。点D与点C关于x轴对称,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的坐标为(m,0),过点P做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Q,交直线BD于点M。(1)求该抛物线所表示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已知点F(0,),当点P在x轴上运动时,试求m为何值时,四边形DMQF是平行四边形?(3)点P在线段AB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点B、Q、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OD相似?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课堂练习如图,以D为顶点的抛物线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直线BC的表达式为。(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直线BC上有一点P,使PO+PA的值最小,求点P的坐标;(3)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以A、C、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课后巩固练习1、如图,抛物线与坐标轴交点分别为A(-1,0)、B(3,0)、C(0,2),作直线B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为抛物线上第一象限内一动点,过点P作PD⊥x轴于点D,设点P的横坐标为t(0<t<3),求△ABP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3)条件同(2),若△ODP与△COB相似,求点P的坐标。2、如图,已知抛物线过点和,过点A作直线AC//x轴,交y轴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取一点P,过点P作直线AC的垂线,垂足为D,连接OA,使得以A,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求出对应点P的坐标;(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已知A(﹣2,0),B(4,0),抛物线y=ax2+bx﹣1过A、B两点,并与过A点的直线y=﹣x﹣1交于点C。(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对称轴;(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四边形ACPO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M为y轴右侧抛物线上一点,过点M作直线AC的垂线,垂足为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N,使以点M、N、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抛物线经过点A(4,0)、B(1,0)、C(0,-2)三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M⊥x轴,垂足为M,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 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是有一点D,使得△DCA的面积最大,求出点D的坐标。,5、如图1,已知梯形OABC,抛物线分别过点O(0,0)、A(2,0)、B(6,3)。(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解析式及顶点M的坐标;(2)将图1中梯形OABC的上下底边所在的直线OA、CB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上平移,分别交抛物线于点O1、A1、C1、B1,得到如图2的梯形O1A1B1C1.设梯形O1A1B1C1的面积为S,A1、 B1的坐标分别为 (x1,y1)、(x2,y2).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x2-x1,并求出当S=36时点A1的坐标;(3)在图1中,设点D的坐标为(1,3),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线段BC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以与点P相同的速度沿着线段DM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M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Q两点的运动时间为t,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直线PQ、直线AB、x轴围成的三角形与直线PQ、直线AB、抛物线的对称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