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16.1 从永磁体谈起九年级·HY版(2)【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磁极的概念。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知道用磁化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获得磁性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磁化现象。4.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教学重难点】1.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知道并认识磁场的存在。【教学准备】小磁针、磁体(条形和蹄形)、细线、铁片、铝片、铜片、镍片、铁钉、铁屑、玻璃板、大头针教师提问: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学生回答:……指南针曾为世界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是由磁体制成的。那么,什么是磁体?磁体有哪些性质?一、认识磁体教师展示各种形状的磁体,并用一个条形磁体分别靠近铁片、铝片和铜片,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会看到铁片能够被吸引,铝片和铜片不能被吸引。1.磁性和磁体: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教师用一个条形磁体靠近铁屑,会发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会发现条形磁体的两端吸引的铁屑最多,但中间几乎没有。教师用一根细线把一个条形磁体的中间系住并悬挂起来,静止后,会发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会发现条形磁体的一端会指南,另一端会指北。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它们分别是南(S)极和北(N)极。教师再拿一个蹄形磁体的两端分别靠近条形磁体的一端,又会发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会发现两磁体之间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相异的磁极相互吸引。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教师先用铁钉接触铁屑。教师提问:铁钉能不能吸引铁屑?学生回答:不能。教师将磁铁的一极靠近或接触铁钉,或将磁铁的一极在铁钉上沿同一方向反复摩擦。观察看看,铁钉能不能吸引铁屑?学生回答:能。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磁化的方法有:(1)将磁性材料靠近或接触磁体。(2)将磁体在磁性材料上反复摩擦。5.去磁:使原来具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的过程。去磁的方法有:(1)不断敲击磁体。(2)给磁体加热。例题讲解:【例1】三个完全相同的磁体或铁棒悬挂在细线上,已知N、S是磁铁的两个磁极,它们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ab是磁体,cd是铁棒B.ab可能是磁体,也可能是铁棒C.ab是铁棒,cd是磁体D.cd可能不是磁体【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出ab与磁铁相互吸引,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和磁铁的基本性质“磁铁具有磁性”,可以得出ab可能是磁体也可能是铁棒的结论;cd与磁体相互排斥,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以得出cd一定是磁体的结论。故B正确。【答案】B二、认识磁场教师引导学生观看PPT第12页*视频……教师提问:为什么两个磁极不接触也会有力的作用呢?学生回答:……1.磁场:在磁体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特殊物质。(1)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真实存在于磁体的周围。磁体之间的吸引或排斥,正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2)磁场是有方向性的。物理学中规定:小磁针在磁场中某一点静止时,N极的指向即为该点磁场的方向。教师提问:条形磁体的两极磁性最强,中间最弱,说明磁场是有强弱之分的。那么怎样表示磁场的强弱呢?学生回答:……2.磁感线:为了形象地表示磁场,就把铁屑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来表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1)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磁场的方向。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2)磁感线分布的密疏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磁感线越疏的地方,磁场越弱。教师提问:磁感线和磁场有什么区别?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3)教师归纳总结:磁场是客观存在的,而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假想出来的;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指南针静止时,为什么总是一端指南,另一端指北呢?3.地磁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类似于条形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1)地磁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2)我国宋代学者沈括发现了磁偏角,这一发现比西方早了四百多年。例题讲解:【例2】关于磁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磁体两极存在着磁场,中间部分不存在磁场B.磁场是有方向性的C.铁钉放入磁场中,如果它原来没有磁性,将不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D.磁场分布在磁体周围整个空间,并且各处磁场强弱相同【解析】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分布于磁体周围整个空间,各处的磁场强弱不同,且越靠近磁极的地方磁场越强,故A、D错误。磁体在磁场中不同地方受力方向不同,表明磁场具有方向性,故B正确。铁钉放入磁场中,即使它原来没有磁性,它也会被磁化成磁体,从而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故C错误。【答案】B16.1 从永磁体谈起本节课通过大量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得出物理概念,培养了学生发现、归纳、总结的能力。磁场、磁感线的知识相对比较抽象,通过小磁针在磁体周围受到磁力的作用,使学生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过演示细铁屑在磁场作用下有规则的排列,从而引入磁感线,这样做到了抽象问题形象化。对于地磁场,学生容易将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搞混,这一点需要特别强调。本课中的不足是,由于知识点比较多,一节课内完成比较仓促,如能将其内容分为两课时来进行讲解,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