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满分:50 分 考试时间:5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0分)
1.有学者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能够延续,这项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功用不仅是南粮北调,更是把
南北融为一体。材料中的“这项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2.高士廉等奉命编写《氏族志》时,以山东崔氏为第一等。唐太宗看后极为不满,要求按当朝官爵重新编
定,遂以皇族为第一等,将山东崔氏降为第三等。这反映唐初
A.魏晋门阀贵族等第观念犹存 B.君主权威面临挑战
C.南北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 D.科举制度初见成效
3.唐朝中期的官员,大约有将近十分之七出自名族和公卿子弟;而北宋初期布农出身的官员约占三分之一,
到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 B.科举制的发展
C.统治阶层范围的扩大 D.寒门庶族的兴起
4.唐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
婉儿、女诗人薛涛、女道人鱼玄机等,这种现象
A.反映科举制度的进步 B.体现民族交融
C.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 D.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局面
5.诗歌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或社会风貌,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陈桥兵变 B.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玄奘西行
C.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分封制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元盛世
6.下列史实中,能够反映出唐朝时期民族交往与交融的有
①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②大食的客商来唐③文成公主入藏④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中日山水相连,中国文化对日本有深远影响。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
新”,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最能反映下列五幅图片信息的诗句是
唐朝开元通宝 日本和同开珎 日本使用的文字 唐朝长安城 日本平城京
A.唐风洋溢奈良城 B.冲天香阵透长安 C.千金散尽还复来 D.洛阳家家学胡乐
8.“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
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了
A.唐朝灭亡 B.隋朝灭亡 C.唐朝由盛转衰 D.金与南宋对峙
9.北宋建立后,为根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等弊端,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其中,与“杯酒释兵权”这一典故对应的是
A.经常调换军队的将领 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分化事权以削弱相权 D.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10.宋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长期由文官掌握,这种现象被称作“文臣主枢密”,主要目的是
A.提升官员素质 B.发展文教事业
C.缓和阶级矛盾 D.稳固国家政权
11.“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
A.使民族间争战不休 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 D.消除民族间经济差距
12.北宋时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专卖收入,经运河运至京师每年达四五百万至一千余万石匹贯,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反映出
A.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 B.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C.南北耕作技术差距大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3.宋代市舶收入,977年为30万缗(货币单位),978年为50万缗,1159年为200万缗。数据说明宋代
A.农业生产的繁荣 B.海外贸易的发展 C.经济作物的种植 D.南方人口的增长
14.宋代商业贸易非常繁荣。下列四个选项中能够体现宋代商业贸易发展突破时间限制的是
A.商贸辐射到乡镇,出现草市 B.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C.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D.早市和夜市出现
15.宋代纺织业发达,纺织业家族增添新的成员——棉纺织业。支持该结论的最有力证据是
A.《宋书》中开始出现“棉”字 B.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
C.南宋诗人艾可叔的《木棉诗》 D.1966年浙江兰溪县出土的南宋棉毯
16.下列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苏湖熟,天下足。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7.“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文天祥《过零丁洋》
白话译文)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被关押在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这个时候
A.蒙古和南宋夹击金朝 B.南宋与元对峙局面形成
C.忽必烈定都大都 D.元军已攻占南宋都城临安
18.了解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史实排序
①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开通 ②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
③我国版图达到历史上最大 ④我国第一个统一封建国家建立
A.①④③②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19.绘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如图年代尺上标注的是中国历史上3个王朝建立的时间。
关于这3个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结束长期分裂并完成统一 B.都是少数民族建立
C.都对儒学进行打压 D.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20.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能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B.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二、材料问答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10分,共 30 分。)
21.(10分)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才选拔】
材料一 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治国之道】
材料二 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安邦之策】
材料三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有——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该制度的创立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后世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该政策具体表现在科举制上有什么新的发展和突破?(3分)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吸收借鉴。(2分)
22.(10分)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唯物史观】
材料一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
单位 总计 北方数 南方数 南方所占比例(%)
贯、石、匹、两 10018153 4414841 5603312 55.93
【史料实证】
材料二 宋代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唐代的水平而进入了比较成熟和高度繁荣的阶段。
——罗吉义《宋代商业的发展和商业政策》
【时空观念】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表中数据反映出宋朝的经济出现了什么状态?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状态的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证明材料二中的观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23.(10分)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是每个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历史上,“中国”一词既是地域概念,又用来指称政权,同时又是一种美称。不仅汉族政权自称“中国”,少数民族政权也自称“中国”,“中国”的概念存在一种复数现象。元朝实现了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的转变。 ——据《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
材料二 见下图
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元朝是怎样实现“转变”的?元朝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所学,指出盐城位于材料二图中哪一机构的管理。(3分)
(2)请将材料二图中元朝在A、B两处设置的管理机构补充完整。这两处机构的设立对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朝与材料二图中A处友好交往的史实,并说明当时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
(4)面对当今美丽的西藏、台湾,少数“藏独”“台独”分子却妄图分裂国家,对此你有何想法?(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分)
1-5 CABCD 6-10 AACBD 11-15 CBBDD 16-20 CDDAD
二、材料题(30分)
21.(10分)
(1)科举制。(1分)
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1分)
对后世的影响:成为历朝选官的主要制度,维持了约1300年。(1分)
(2)任用贤能、重视经济发展、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等。(答到2点给2分)
(3)重文轻武政策;(1分)
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进士授官从优,升迁迅速。(2分)
(4)发展经济,关注民生;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督等。(答到2点给2分)
22.(10分)
(1)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1分)
原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南方新农作物种的引进;南方海外贸易的发展;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答到3点给3分)
(2)宋代商业城市大量兴起;街道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交子出现;娱乐场所瓦子勾栏出现;海外贸易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等(任意2点即可给分)
(3)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中国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高;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等。(任意2点即可给分)
(4)①重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革新,重视科技的发展;②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③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④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⑤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答到2点2分)
(10分)
(1)元朝灭掉了其他政权,统一全国;(1分)行省制;(1分);河南江北行省;(1分)
宣政院,(1分)澎湖巡检司,(1分)西藏、台湾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或西藏、台湾正式纳入中国版图)。(1分)
A西藏:唐太宗嫁文成公主,唐中宗嫁金城公主入藏和亲;唐穆宗:唐蕃会盟碑(答到任意1点即可给分) 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
(4)西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任何妄图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是违背人心,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