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议论文阅读指导》精品教学示范课(优质视频实录+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语文上册《议论文阅读指导》精品教学示范课(优质视频实录+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一、也谈人生的意义
  ①这几年我经常在想的一个问题是:人生的意义何在?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到底为了什么?想了几年,答案慢慢地浮现,越来越清楚了,这个答案就是:“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
  ②什么是享受人生?我的意思是:我们追求人生快乐总量极大化,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享受极大化,而是一生一世的快乐总量极大化。这儿所说的享受不光是物质的,还要包括精神的、主观的满足感。它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只顾现在,不顾将来;而是既顾现在,更顾将来。人们要追求健康长寿,因为长寿的人活得长,当然得到的快乐可能更多。要远离有害的环境和物质,这些食物会减少你的快乐。行动要考虑后果,贪图一时的痛快,可能遗患无穷。
  ③要帮助别人享受人生。为什么?人生一世顺利不顺利往往不仅仅取决于自己,更多地取决于环境,或者说取决于别人。如果别人处处跟你捣乱,你就过得很不顺利。别人希望日子过得快乐一点,大家就应该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如果大家都懂得帮助别人快乐,我们就有了一个创造快乐的环境,大家都比较容易实现快乐总量极大化的目标。所以帮助别人享受既是为了别人,其实也是为了自己。这一点儿也不矛盾。
  ④懂得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这是我发现的至理名言。
  (作者:茅于轼 选自《读者》2007年第1期 有删改 2007年深圳中考题)
1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画线部分属于哪种论据?(3分)
14.请用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3分)
15.“帮助别人享受既是为了别人,其实也是为了自己。这一点儿也不矛盾”。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谈谈自己的体会。(4分)
二、做人要有立体感
⑴窗前一片绿荫,绿荫下的小柴房,地上隐隐约约的光影,最后是扑面而来的徐徐清风……这就构成了一幅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折射出来的世界是立体的、多维的,也只有这样的层面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⑵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
⑶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人在两种情况下没有影子,一是在黑暗中藏匿,二是在太阳底下躺着。”可这样的情况岂能当真,人在黑暗中藏匿能几时,人在太阳底下躺着又有何意思,于是影子便有了永恒的存在。可终究说来,影子的存在会使人产生后怕。常言“身正不怕影子斜”,就是很好的反证。
⑷然而,也正是影子的存在,才使人有了立体感。使人的存在有了面上的延伸,点上的深化,时间上的跨度。
⑸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例如有的人为人处世瞻前顾后,生怕被影子尾追;有的人生怕露出真面目,而做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可以说,自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不惜代价者有之。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时,遮掩未来,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
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想要永不出错,没有黑点,除非他一直不干事,这好比是“在太阳底下躺着”。偶尔犯点小错,存在一些缺点和遗憾都是正常不过的。若一个人浑身罩着光环,又躲躲藏藏、看不清真面目,那谁敢请他做事,谁敢与他讲真话、做朋友?因此,要让别人看清楚你自然的一面,不要做一个没有缺点和影子的人。
⑺做一个人,不仅要让人看到正面,还要让人看到背面和横截面。这样,才会让人感觉到更多的亲切和自然,使人产生更多的信任和依赖。所以,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要有立体感。
(作者:湘竹 选自《读者》2006年21期 有删改 2008年深圳中考题)
10.请从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答:
11.第(5)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1分)
12.请说说第(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3.请联系本文,谈谈你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看法。(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找准论点演练题
(一)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总的来看,还是老实人不吃亏。
问题:本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
(二) 生命,需要一个支点。生命一经有了支点,就会强劲起来,就会挺拔和旺盛起来。这支点不是别的,是对人类的关心和同情,是对生活和世界的爱,是对未来永不失落的希望。支点回报生命的,不仅仅是一种依托,一种凭借,一种支撑。支点回报生命的,是永远的信心,永远的充实,永远的力量。生命只有找到这样的支点才不会堕落。生命也只有在这样的支点上才能造就辉煌。所以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
问题:本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三)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
每个人都只拥有一次人生,而人生是由每天、每年、每个阶段的活生生的经历组成的。如果你热爱人生,你就一定会无比珍惜自己的经历,珍惜其中的欢乐和痛苦,心情和感受,因为它们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
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切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为了留住它们,人们想出了种种办法,例如用摄影和录像保存生活中的若干场景。但是,我认为写日记是更好的办法,与图像相比,文字的容量要大得多。通过写日记,我们仿佛把逝去的一个个日子放进了保险柜,有一天打开这个保险柜,这些日子便会历历在目地重现在眼前。记忆是不可靠的,对于一个不写日记的人来说,除了某些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外,多数往事会渐渐模糊,甚至永远沉入遗忘的深渊。
相反,如果有日记作为依凭,即使许多年前的细节,也比较容易在记忆中唤醒。在这个意义上,日记使人拥有了一个更丰富的人生。
问题:本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四)人,应该怎么活着呢?我想到了鸟类。
鸟有翼,这是常识。但有一种鸟,却无翼。她端庄妩媚,能舞善啼,极讨人欢心。新西兰人爱之尤甚,将其定为国鸟,倍加宠养之。据说,这生灵早先也曾邀游于高空,啾鸣于山林,后来被人类饲养着,无须再远走高飞了。久之,使消失了双翼,失去了飞翔的能力。这似乎是喜,因为她终于不必自己去觅食了。但实在是让人觉得悲怜,因为鸟儿失去了翅膀,毕竟是个不幸。供人赏玩外,人类宠了她,但又确实是害了她,宠她的人,倒是出于厚爱,谁知适得其反呢?不过,现在并不要紧,反正有人宠着,她尽可以饱享人间的恩惠,无忧无虑地生活。可我想,某日人们的审美观念变了,不再欣赏这畸形的美了,那时,这鸟儿又依谁而生活呢?
想起山鹰来了。山鹰训练雏鹰,总衔着雏鹰,狠心地把它扔下山崖,让它自己从山崖下练着飞上来,终于练就了一副健劲的翅膀。
鸟儿是应该要有翅膀的,这是常识。
人应怎样生活,这里面也有一个并不深奥的常识问题。
问题:请概括本段文字的中心论点。
答:
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1、议论文的三要素:有 、 和 。
2、论据的类型: 、 。
3、论证方法: 、 、 、 。
4、论证方式: 、 。
5、找论点的方法:(1)从位置上如: 、 、 、 ;
(2) 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测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3)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6、论证方法的及其作用: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7张PPT)
议 论 文 文 体 知 识
中 考 议 论 文 常 见 考 点
1、找论点(辨析、判断、提取、归纳);
2、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
4、理清论证思路和过程;
5、议论文的结构;
6、议论文的语言特色等。
议论文阅读指导
____找准论点
什么是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
主张、看法,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但有些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如何确定?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达,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须能统摄全文,表达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有明确表态的句子。
(一)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总的来看,还是老实人不吃亏。
  (一)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的论点是:
老实人不吃亏 。
(三) 生命,需要一个支点。生命一经有了支点,就会强劲起来,就会挺拔和旺盛起来。这支点不是别的,是对人类的关心和同情,是对生活和世界的爱,是对未来永不失落的希望。支点回报生命的,不仅仅是一种依托,一种凭借,一种支撑。支点回报生命的,是永远的信心,永远的充实,永远的力量。生命只有找到这样的支点才不会堕落。生命也只有在这样的支点上才能造就辉煌。所以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论点是:生命,需要一个支点。
(三)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
每个人都只拥有一次人生,而人生是由每天、每年、每个阶段的活生生的经历组成的。如果你热爱人生,你就一定会无比珍惜自己的经历,珍惜其中的欢乐和痛苦,心情和感受,因为它们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切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为了留住它们,人们想出了种种办法,例如用摄影和录像保存生活中的若干场景。但是,我认为写日记是更好的办法,与图像相比,文字的容量要大得多。通过写日记,我们仿佛把逝去的一个个日子放进了保险柜,有一天打开这个保险柜,这些日子便会历历在目地重现在眼前。记忆是不可靠的,对于一个不写日记的人来说,除了某些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外,多数往事会渐渐模糊,甚至永远沉入遗忘的深渊。相反,如果有日记作为依凭,即使许多年前的细节,也比较容易在记忆中唤醒。在这个意义上,日记使人拥有了一个更丰富的人生。
本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本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日记
是岁月的保险柜。
(四)人,应该怎么活着呢?我想到了鸟类。
鸟有翼,这是常识。但有一种鸟,却无翼。她端庄妩媚,能舞善啼,极讨人欢心。新西兰人爱之尤甚,将其定为国鸟,倍加宠养之。据说,这生灵早先也曾邀游于高空,啾鸣于山林,后来被人类饲养着,无须再远走高飞了。久之,使消失了双翼,失去了飞翔的能力。这似乎是喜,因为她终于不必自己去觅食了。但实在是让人觉得悲怜,因为鸟儿失去了翅膀,毕竟是个不幸。供人赏玩外,人类宠了她,但又确实是害了她,宠她的人,倒是出于厚爱,谁知适得其反呢?不过,现在并不要紧,反正有人宠着,她尽可以饱享人间的恩惠,无忧无虑地生活。可我想,某日人们的审美观念变了,不再欣赏这畸形的美了,那时,这鸟儿又依谁而生活呢?
想起山鹰来了。山鹰训练雏鹰,总衔着雏鹰,狠心地把它扔下山崖,让它自己从山崖下练着飞上来,终于练就了一副健劲的翅膀。
鸟儿是应该要有翅膀的,这是常识。
人应怎样生活,这里面也有一个并不深奥的常识问题。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答:本文的论点是:人应该自食其力,通过自己的奋斗去图长久生存和谋求长远发展。
如何找论点?
议论文的论点:
A、语言表达形式必须是判断句。(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
B、语言标志:“认为、由此可见、因此、所以、足以证明、总的来看”等。
C、位置(即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1)文章标题 点明中心论点;
(2)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3)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4)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5)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论述。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教学简案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常规默写诗一首《从军行》。
二、常规积累成语四个:妄自菲薄、变幻莫测、黯然失色、刮目相看。(生一齐背诵理解后两两相互检查落实,明确选择题第46题答案。)
三、进入正课。
找 准 论 点
一、简析从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议论文阅读得分情况。(涉及议论文文体知识储备并复习)
涉及内容有议论文的三要素等,着重强化关于论点。
二、由课前布置的四篇议论文阅读导入中考题型,生归纳中考常见考点。(投影,再次强化“找论点”几乎是“保留节目”,投影。)
三、分发实战演练题。(四个文段,论点出现的位置或须概括论点的文段均有代表题型)
四、1、巡查完成情况,指导答题;投影部分同学答案。(投影学生完成情况答案展示,师生相互提问并释疑;老师突出提问:“请说你解决的办法、之所以这样写的原因、你有什么经验?”)
2、由学生口头归纳找论点的方法后再投影出示:
A、语言表达形式必须是判断句。(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
B、语言标志:“认为、由此可见、因此、所以、足以证明、总的来看”等
C、位置(即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1)文章标题 点明中心论点;
(2)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3)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4)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5)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论述。
五、巩固练习:2008年和2008年的深圳中考议论文阅读真题演练。(明确答案并评析)
六、布置作业:《全攻略》P365《科学不怕挑战》P368《说真诚》。
课后反思:教学环节安排合理,但为了掐准时间讲得不够透彻,应试技巧指导渗透不足。一课一得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教学理念,平和耐心是我一直恪守的教育思想。我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用我的心平气和,静气凝神的心态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引导孩子们紧扣考点去找到解题的最有效的方法。我愿与学生共求进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