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3.能应用公式W = Fs进行简单的计算。二.学情分析学生学习已经学习了力和运动。大部分学生会分析物体受力,能根据物体所受力情况分析物体运动情况,也能通过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分析出物体受力情况。但是学生系统学习物理还不到一年,还没有缜密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并且功是力学中较难理解的物理量之一,初中阶段并不要求理解功的含义。学生能通过实例和计算认识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判断力是否做功,会计算功的大小即可。因此,本节课从力的“成效”入手,逐步建构、认识功的含义。三.重点、难点重点: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难点:能利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四.教学过程【导入】一、导入新课通过观看视频引出功的概念,分析做功的共同点。活动一:归纳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做功两个必要因素: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在力的方向上 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 。活动二:合作探究 通过小组讨论我知道有三种情况不做功:1、2、3、活动三:体验交流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用一本书完成一些动作,大家一起判断他是否对哑铃做了功练一练:1.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举力做了功.2.人提着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提力对重物做了功.3.苹果从树上落下,重力对苹果做了功.4.小球在光滑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桌子的支持力对小球做了功.例1.下列各种情况描述中力做功的是( )A.用竖直向上的力提着水桶沿水平面匀速运动B.用水平推力将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移动了一段距离C.运动员举着1800N的杠铃坚持10s不动D.小球重50N,沿光滑水平面匀速运动了10m例2.请列举生活中力对物体做功的实例,并指出什么力对物体做功了。二、功的计算请自学教材功的计算部分,完成以下内容:1.功等于物理学中,把 与 的乘积叫做功;符号 物理量 单位W ( )F 牛顿( N )S ( )即= × ;用公式表示为W= 。计算公式中的物理量符号及单位:活动四:实验活动: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器材自主实验,并计算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对木块做了多少功。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2、直接用手提钩码匀速上升10cm;3、直接用手提钩码匀速上升20cm.实验数据表格弹簧测力计示数F/N 钩码上升的距离S/m 做功的大小W/J12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另一个计算克服重力做功的公式:活动五、拓展提升1.(口算)用10N竖直向上的拉力,使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8N的物体竖直向上移动了2m,则拉力做的功为( )A.4J B.16JC.20J D.36J2.如下是小明提书包回家的几个过程,小明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A.将包从地上提起来B.站在水平匀速行驶的汽车上C.乘电梯上楼D.提着书包上楼3.一名同学用120N的力,将一个重为4N的篮球抛出25m远,关于球抛出后,他对球抛出去后,他对球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 3000J B.做功100JC.没有做功 D.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做多少功4.用1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6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推力对物体做了60J的功,这在这个过程中( )A.物体一定受到10N的摩擦力B.重力做功一定为360JC.物体一定运动了1mD.物体一定运动了6m5.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m,他做了多少功?6.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原木,一匹马拉着雪橇沿着平直的路上匀速前进,将原木运到了3000m外的货场。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的拉力做的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