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7课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7课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交流,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样性。
2.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探究文化差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3.通过联系生活,理解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趋势,感受文化交流与交融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联系生活,理解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趋势,感受文化交流与交融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3分钟)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火眼金睛 1.导语: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在这种各具特色自然环境中,各个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那么,你们知道文化是什么吗?我们先来判断一下。 2.提出问题:它们是文化吗? 3.展示课件: 4.引导回答:是。 5.讲解:文化是指我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6.展示课件: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学生思考问题并进行回答。 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多彩的世界文化》。
小结过渡:文化体现在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今天我们就围绕舞蹈、礼仪、建筑这几个方面一起去领略多彩的世界文化吧!
探究新知 (一)不同的舞蹈(10分钟) 活动一:舞蹈联欢会 1.播放视频:世界民族舞蹈大联欢。 2.提出问题:你看到了哪些国家的舞蹈? 3.展示课件: 4.追问:说说这些舞蹈有什么特点? 5.展示课件: 6.追问:你还知道哪些不同风格舞蹈? 7.展示课件: 8.提出问题:世界各地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独特的舞蹈呢? 9.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观看视频,认真思考,跟随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分享。 探究不同舞蹈的特点,发现不同舞蹈产生原因,学会探究文化与自然关系的方法。 通过视频观赏不同国家的舞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探究不同国家舞蹈的特点,探究舞蹈背后与自然环境、当地生活等相关联的因素。
小结过渡: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情。” 在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中,人类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舞蹈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二)不同的交往的礼仪(12分钟) 活动二:礼仪大使 1.提出问题:你知道他们行的是什么礼吗? 2.展示课件: 3.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4.展示课件: 5.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不同的礼仪? 活动规则: (1)分成4个小组,组内进行讨论; (2)小组代表总结发言,看哪个组知道得最多。 6.展示课件: 观察小镜头中的画面,认真思考并发现不同的见面礼仪。 认真讨论,了解几种主要的见面礼仪知识,感知每个国家不同的文化传统会衍生出不同礼仪习俗。 通过习近平的几个小镜头,激发学生对文化礼仪探索的兴趣。 通过思考探究,了解几种常见的见面礼仪,从中懂得礼仪的作用,感知不同的见面礼仪。
小结过渡: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礼仪。
(三)不同的建筑风格(10分钟) 活动三:小小建筑师 1.展示课件: 活动规则: (1)分成4个小组,组内进行思考讨论,画出相应的建筑; (2)小组代表总结发言,介绍和展示本组的建筑。 (温馨提示:可以根据降水量和气温进行设计,也可以根据当地特色进行设计) 2.展示课件: 吊脚楼 3.讲解:在东南亚很多地区,气候炎热,人们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既通风又防潮。 4.展示课件: 牛粪屋 5.讲解:在非洲草原上,人们用牛粪、泥土建造“牛粪屋”。 6.展示课件: 冰屋 7.讲解:北极地区终年严寒,因纽特人用冰砖垒砌防风雪、御严寒的冰屋。 8.展示课件: 蒙古包 9.讲解: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牧民居住在搭建和拆卸都很方便的蒙古包里。 学生认真探究,分组进行设计,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合适的建筑。 学生认真观看教师分享的建筑。 通过绘图活动,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和建筑之间的关系。 通过一些代表性的建筑,从生活化的视角切入,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
小结过渡: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与各地自然环境相适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映。
(四)文化交流(10分钟) 活动四:文化大使 1.展示课件: 2.提出问题:如果出国交流,你作为文化大使,你会向他们介绍中国的哪种文化?请说说理由 3.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4.展示课件: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5.提出问题:文化的互相交流会有什么好处? 6.讲解:我们对不同文化的特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同文化取长补短,共存共荣。 学生积极思考并分享会介绍的中国文化。 学生认真观看课件,感知中华文化走出国门的影响。 学生积极思考和分享文化交流的作用。 通过思考和分享,能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受到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 通过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案例,拓展学生眼界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分享,让学生自主探究文化交流的作用,感受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
总结升华: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世界各地人们的交流更加容易,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学习其他文化,同时也能积极传播我们国家的文化。
课堂练习(3分钟) 判断: 1.不同的文化之间可以友好相处,基本上不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 ) 2.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应该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求同存异。( √ ) 3.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 ) 4.文化是不平等的,有优劣之分。( × ) 5.我们应该尊重文化差异,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 √ ) 认真思考,及时巩固本课所学。 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及时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
四、课堂小结(2分钟)
五、拓展空间:
探究与分享
要求: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去了解文化,探索它们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