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12 讲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能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变化,能运用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有关计算。2.能结合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守恒思想,强化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课前诊断1.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明矾 B.硬铝 C.生铁 D.青铜2.根据下表中四种金属的熔、沸点:金 属 Na Cu Al Fe熔点/℃ 97.8 1 083 660 1 535沸点/℃ 883 2 567 2 467 2 750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①Cu与 Na ②Fe 与 Cu ③Fe与 Na ④Al与 Na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3.下列有关厨房铝制品的使用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A.盛放食醋B.烧煮开水C.用金属丝擦洗表面的污垢D.用碱水洗涤4.下列氧化物中,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是( )A.氧化铁 B.氧化银 C.氧化铜 D.氧化铝知识清单知识点 1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点燃2CO + O2===== 2CO2化学计量数 2 1 2扩大 NA倍 2NA NA 2NA物质的量 2 mol 1_mol 2_mol质量 56 g 32_g 88_g标况下气体体积 44.8 L 22.4_L 44.8_L结论:(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粒子数目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各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2.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例如:2Na + 2H2O===2NaOH + H2↑2×23 g 2 mol 2 mol 22.4 Lm(Na) n(H2O) n(NaOH) V(H2)2×23 g 2 mol 2 mol 22.4 L则有 = = =m Na n H2O n NaOH V H2 3.特别提醒 1 书写格式规范化: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各物理量、物质名称、公式等尽量用符号表示,且数据的运算要公式化并带单位。 2 单位运用对应化: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如果题目所给的两个量单位不一致,要注意两个量的单位要“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3 如果两种反应物的量都是已知的,求解某种产物的量时,必须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的物质进行计算。经典例题1.标准状况下,3.25 g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 x L氢气,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A.Zn+2HCl===ZnCl2+H2↑1 mol 1 mol3.25 g x LB.Zn+2HCl===ZnCl2+H2↑65 g 1 L3.25 g x LC.Zn+2HCl===ZnCl2+H2↑1 mol 22.4 L0.05 mol x LD.Zn+2HCl===ZnCl2+H2↑65 g 1 mol3.25 g x L例 2.0.56 g氧化钙恰好与 20 mL盐酸反应,则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10 mol·L-1 B.0.20 mol·L-1C.0.50 mol·L-1 D.1.00 mol·L-1知识点 2 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1.关系式法当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2.守恒法(1)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原子个数不变。(2)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3)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3.差量法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理论差量”,如反应前后的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反应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借助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经典例题例 1. 把一定量的 CO还原 Fe2O3生成的 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得 10 g沉淀,那么参加反应的 CO的质量是________ g。例 2. 4.6 g钠在空气中久置,最终得到 Na2CO3的质量是多少克?例 3. 用 1 mol·L-1的 Na2SO3溶液 30 mL恰好将 2×10-2 mol的 XO -4还原,已知氧化产物为SO2-4 ,则元素 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例 4. 某溶液中含 Fe3+、Cl-和 SO2-4 ,经测定 c(Fe3+)=0.4 mol·L-1,c(Cl-)=0.2 mol·L-1,则c(SO2-4 )=__________。例 5. 将 a g CO、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 O2中充分燃烧,把产生的气体(>100℃)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完全反应后,过氧化钠的质量增加________g。课堂闯关△1.实验室利用反应 2KClO3=====2KCl+3O2↑制取氧气,今 24.5 g KClO3参加反应,则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氧气的体积是( )A.2.24 L B.4.48 L C.44.8 L D.6.72 L2.一块表面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 10.8 g,投入水中,完全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0.2 g,则原钠块中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 )A.4.6 g B.6.2 gC.7.8 g D.9.2 g3.把 11.2 g铁加入到 500 mL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的体积是 3.36 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2 mol·L-1 B.0.3 mol·L-1C.0.4 mol·L-1 D 0.6 mol·L-. 14.1.6 g部分被氧化的镁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 1.12 L,在与盐酸反应前,被氧化的镁的质量是( )A.1.2 g B.0.64 g C.0.4 g D.0.24 g5.在一定条件下,7 g炭粉与 14 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21 g氧化物,则生成物中 CO与 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2∶1 C.2∶3 D.3∶26.有一铁的氧化物样品,用 140 mL 5 mol·L-1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与通入的 0.56 L氯气(标准状况)反应,使 Fe2+全部转化为 Fe3+,则此氧化物为( )A.Fe2O3 B.Fe3O4 C.Fe4O5 D.Fe5O77.某铁的氧化物(FexO)1.52 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 112 mL Cl2,+恰好将 Fe2 完全氧化。x 值为( )A.0.80 B.0.85 C.0.90 D.0.938.一定条件下,24 mL的 CO2和 N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相同状况下的气体 20 mL,则原混合气体中 CO2的体积分数为( )A.56% B.44%C.33.3% D.66.7%9.向 500 mL氢氧化钠溶液中投入 10.8 g铝,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回答:(1)铝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2)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3)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是________。△10.已知:①碳酸钠高温下不分解;②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分解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充分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19 g,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了 3.1 g,求:(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________ g。(2)在剩余固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反应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是________ L。自我挑战1.由 Na、Mg、Al三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共 10 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 0.5 g标准状况下的氢气,则此混合物中必定含有( )A.Al B.MgC.Na D.都不可能含有2.由 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 10.0 g,加入 500 mL某浓度盐酸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 250 mL 2.0 mol·L-1的 NaOH溶液时,得到的沉淀最多。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 mol·L-1 B.1.0 mol·L-1C.2.0 mol·L-1 D.3.0 mol·L-1酶3 - + + -.某废水处理站用甲醇处理氨废水,反应为 NH3+2O2=====NO3+H +H2O,6H +6NO3+酶5CH OH=====3N 5CO 13H O NH NO -3 2↑+ 2↑+ 2 。在处理过程中, 3转化为 3的转化率可达 95%,而 NO -3转化为 N2的转化率可达 96%。若每天处理含 NH3 0.034 g·L-1的废水 500 m3,则理论上每天所需甲醇的质量为( )A.24.32 kg B.30 kgC.25.3 kg D.4.08 kg4.现加热 5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 0.31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A.3.38 g B.4.58 g C.4.16 g D.4.41 g5.将 a mol钠和 a mol -铝同时投入 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d g·cm 3,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82a % B. 8 200a %46a+m 46a+2mC. 8 200a % D. 8 200a %46a+m 69a+m6.硫黄制硫酸时发生的反应有点燃S+O2=====SO2催化剂2SO2+O2 2SO3SO3+H2O===H2SO4由硫黄制取硫酸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假设 64 g 硫黄完全反应,可制取硫酸的质量是______。7.将 2.5 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1 mol·L-1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 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加入 35 mL盐酸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是________。(3)计算原混合物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第 12 讲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能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变化,能运用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有关计算。2.能结合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守恒思想,强化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课前诊断1.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明矾 B.硬铝 C.生铁 D.青铜答案 A2.根据下表中四种金属的熔、沸点:金 属 Na Cu Al Fe熔点/℃ 97.8 1 083 660 1 535沸点/℃ 883 2 567 2 467 2 750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①Cu与 Na ②Fe 与 Cu ③Fe与 Na ④Al与 Na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答案 B3.下列有关厨房铝制品的使用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A.盛放食醋B.烧煮开水C.用金属丝擦洗表面的污垢D.用碱水洗涤答案 B4.下列氧化物中,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是( )A.氧化铁 B.氧化银 C.氧化铜 D.氧化铝答案 D知识清单知识点 1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点燃2CO + O2===== 2CO2化学计量数 2 1 2扩大 NA倍 2NA NA 2NA物质的量 2 mol 1_mol 2_mol质量 56 g 32_g 88_g标况下气体体积 44.8 L 22.4_L 44.8_L结论:(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粒子数目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各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2.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例如:2Na + 2H2O===2NaOH + H2↑2×23 g 2 mol 2 mol 22.4 Lm(Na) n(H2O) n(NaOH) V(H2)2×23 g 2 mol 2 mol 22.4 L则有 = = =m Na n H2O n NaOH V H2 3.特别提醒 1 书写格式规范化: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各物理量、物质名称、公式等尽量用符号表示,且数据的运算要公式化并带单位。 2 单位运用对应化: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如果题目所给的两个量单位不一致,要注意两个量的单位要“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3 如果两种反应物的量都是已知的,求解某种产物的量时,必须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的物质进行计算。经典例题1.标准状况下,3.25 g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 x L氢气,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A.Zn+2HCl===ZnCl2+H2↑1 mol 1 mol3.25 g x LB.Zn+2HCl===ZnCl2+H2↑65 g 1 L3.25 g x LC.Zn+2HCl===ZnCl2+H2↑1 mol 22.4 L0.05 mol x LD.Zn+2HCl===ZnCl2+H2↑65 g 1 mol3.25 g x L答案 C解析 比例式应注意单位要“上下一致,左右对应”。例 2.0.56 g氧化钙恰好与 20 mL盐酸反应,则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10 mol·L-1 B.0.20 mol·L-1C.0.50 mol·L-1 D 1.00 mol·L-. 1答案 D解析 CaO+2HCl===CaCl2+H2O56 g 2 mol0.56 g c(HCl)×20 -×10 3 L56 g 2 mol则: =0.56 g c HCl ×20 -×10 3 L解得 c(HCl)=1.00 mol·L-1。知识点 2 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1.关系式法当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2.守恒法(1)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原子个数不变。(2)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3)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3.差量法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理论差量”,如反应前后的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反应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借助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经典例题例 1. 把一定量的 CO还原 Fe2O3生成的 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得 10 g沉淀,那么参加反应的 CO的质量是________ g。答案 2.8解析 (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3CO+Fe2O3=====2Fe+3CO2CO2+Ca(OH)2===CaCO3↓+H2O则关系式为3CO~3CO2~3CaCO3即 CO~CaCO3(2)利用关系式进行计算CO ~ CaCO328 100m(CO) 10 g28 100则 =m CO 10 gm(CO)=2.8 g。例 2. 4.6 g钠在空气中久置,最终得到 Na2CO3的质量是多少克?答案 10.6 g解析 钠在空气中最终转化为 Na2CO3的过程中钠的原子个数不变,可得关系式:2Na ~ Na2CO32×23 1064.6 g m(Na2CO3)2×23 106则 =4.6 g m Na2CO3 m(Na 106×4.6 g2CO3)= =10.6 g。2×23例 3. 用 1 mol·L-1的 Na2SO3溶液 30 mL恰好将 2×10-2 mol XO -的 4还原,已知氧化产物为SO2-4 ,则元素 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答案 +4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设元素 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x,则有:1 mol·L-1 0.03 L (6-4)=2 10-× × × 2 mol×(7-x),解得 x=+4。例 4. 某溶液中含 Fe3+、Cl-和 SO2-4 ,经测定 c(Fe3+)=0.4 mol·L-1,c(Cl-)=0.2 mol·L-1,则c(SO2-4 )=__________。答案 0.5 mol·L-1解析 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则 3c(Fe3+)=c(Cl-)+2c(SO2-4 )c(SO2-) 3c Fe3+ -c Cl- 4 =20.4 mol·L-1×3-0.2 mol·L-1=2=0.5 mol·L-1。例 5. 将 a g CO、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 O2中充分燃烧,把产生的气体(>100℃)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完全反应后,过氧化钠的质量增加________g。答案 a解析 由下列反应方程式:点燃2CO+O2=====2CO2→CO+Na2O2===Na2CO32CO2+2Na2O2===2Na2CO3+O2点燃2H2+O2=====2H2O→H2+Na2O2===2NaOH2Na2O2+2H2O===4NaOH+O2↑所以 Na2O2与 CO2、H2O反应后增加的质量与原混合气体 CO、H2的质量相同。课堂闯关△1.实验室利用反应 2KClO3=====2KCl+3O2↑制取氧气,今 24.5 g KClO3参加反应,则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氧气的体积是( )A.2.24 L B.4.48 L C.44.8 L D.6.72 L答案 D2.一块表面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 10.8 g,投入水中,完全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0.2 g,则原钠块中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 )A.4.6 g B.6.2 gC.7.8 g D.9.2 g答案 A3.把 11.2 g铁加入到 500 mL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的体积是 3.36 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2 mol·L-1 B.0.3 mol·L-1C.0.4 mol·L-1 D.0.6 mol·L-1答案 D4.1.6 g部分被氧化的镁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 1.12 L,在与盐酸反应前,被氧化的镁的质量是( )A.1.2 g B.0.64 g C.0.4 g D.0.24 g答案 D5.在一定条件下,7 g炭粉与 14 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21 g氧化物,则生成物中 CO与 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2∶1 C.2∶3 D.3∶2答案 A6.有一铁的氧化物样品,用 140 mL 5 mol·L-1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与通入的 0.56 L氯气( + +标准状况)反应,使 Fe2 全部转化为 Fe3 ,则此氧化物为( )A.Fe2O3 B.Fe3O4 C.Fe4O5 D.Fe5O7答案 D7.某铁的氧化物(FexO)1.52 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 112 mL Cl2,恰好将 Fe2+完全氧化。x值为( )A.0.80 B.0.85 C.0.90 D.0.93答案 A8.一定条件下,24 mL的 CO2和 N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相同状况下的气体 20 mL,则原混合气体中 CO2的体积分数为( )A.56% B.44%C.33.3% D.66.7%答案 C9.向 500 mL氢氧化钠溶液中投入 10.8 g铝,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回答:(1)铝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2)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3)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是________。答案 (1) 0.4 mol (2)0.8 mol·L-1 (3) 13.44 L△10.已知:①碳酸钠高温下不分解;②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分解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充分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19 g,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了 3.1 g,求:(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________ g。(2)在剩余固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反应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是________ L。答案 (1)10.6 (2)3.36解析 (1)设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m,则:△2NaHCO3=====Na2CO3+H2O+CO2↑ 质量减少Δm168 g 106 g 62 gm 3.1 gm 3.1 g故 = ×168 g=8.4 g,62 g则碳酸钠的质量为 19 g-8.4 g=10.6 g。(2)剩余固体为碳酸钠,质量为 19 g-3.1 g=15.9 g,15.9 g物质的量为 =0.15 mol,106 g·mol-1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0.15 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0.15 mol×22.4 L·mol-1 =3.36 L 。自我挑战1.由 Na、Mg、Al三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共 10 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 0.5 g标准状况下的氢气,则此混合物中必定含有( )A.Al B.MgC.Na D.都不可能含有答案 C解析 本题运用“极限”的思维方法,先求出 Na、Mg、Al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 0.5g H2所需的质量:2Na ~ Mg 2~ Al ~ H2346 24 18 2m(Na) m(Mg) m(Al) 0.5 g得 m(Na) 46×0.5 g= =11.5 g m(Mg) 24×0.5 g, = =6 g,m(Al) 18×0.5 g= =4.5 g;再根据“平2 2 2均值”的思维方法,比 10 g大的只有钠,而推知一定含钠,C正确。2.由 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 10.0 g,加入 500 mL某浓度盐酸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 250 mL 2.0 mol·L-1的 NaOH溶液时,得到的沉淀最多。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 mol·L-1 B.1.0 mol·L-1C.2.0 mol·L-1 D -.3.0 mol·L 1答案 B解析 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铁,盐酸可能有剩余,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Cu2+、Fe3+完全沉淀时,沉淀的量最大,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根据钠元素守恒有 n(NaCl)=n(NaOH)=0.25 L×2.0 mol·L-1=0.5 mol,根据氯元素守恒有 n(HCl)=n(NaCl)=0.5 mol 0.5 mol,故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0 mol·L-1。0.5 L酶3 - +.某废水处理站用甲醇处理氨废水,反应为 NH3+2O2=====NO3+H +H2O,6H+ 6NO-+ 3+酶5CH -3OH=====3N2↑+5CO2↑+13H2O。在处理过程中,NH3转化为 NO 3的转化率可达 95%,而 NO -3转化为 N2的转化率可达 96%。若每天处理含 NH3 0.034 g·L-1的废水 500 m3,则理论上每天所需甲醇的质量为( )A.24.32 kg B.30 kgC.25.3 kg D.4.08 kg答案 A5解析 根据甲醇处理氨废水的反应原理,可得关系式 NH ~NO-3 3~ CH3OH,理论上每天所60.034 g·L-1×500×103 L 95% 96% 5需甲醇的质量为 × × × ×32 g·mol-1=2.432×104 g。17 g·mol-1 64.现加热 5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 0.31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A.3.38 g B.4.58 g C.4.16 g D.4.41 g答案 C解析 碳酸钠较稳定,加热不分解,只有碳酸氢钠分解,设混合物中含有 x g NaHCO3,则△2NaHCO3=====Na2CO3+CO2↑+H2O Δm2×84 g 106 g 62 gx g 0.31 g解得:x=0.84,所以 m(Na2CO3)=5 g-m(NaHCO3)=5 g-0.84 g=4.16 g。5.将 a mol钠和 a mol -铝同时投入 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d g·cm 3,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82a % B. 8 200a %46a+m 46a+2mC. 8 200a% D. 8 200a%46a+m 69a+m答案 C解析 本题既考查了 Na与 H2O的反应,又考查了 Al与 NaOH溶液的反应,可用关系式法来进行计算。存在如下关系式:2Na ~ 2NaOH ~ H2a mol a mol a mol22Al ~ 2NaOH ~ 2NaAlO2 ~ 3H2a mol a mol a mol 3a mol2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50a m ( a 3a+ - + )×2] g= (46a+m) g,所以 w(NaAlO2)=2 282a 100% 8 200a× = %。46a+m 46a+m6.硫黄制硫酸时发生的反应有点燃S+O2=====SO2催化剂2SO2+O2 2SO3SO3+H2O===H2SO4由硫黄制取硫酸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假设 64 g 硫黄完全反应,可制取硫酸的质量是______。答案 S~H2SO4 196 g解析 据题给化学方程式(或根据硫原子守恒)可得关系式 S~H2SO4。制取硫酸的质量为64 g×98 g·mol-1=196 g。32 g·mol-17.将 2.5 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1 mol·L-1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 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加入 35 mL盐酸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是________。(3)计算原混合物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答案 (1)H+ OH-+ ===H O CO2-2 、 3 +H+===HCO-3(2)0.224 L (3)42.4%解析 (1)设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 mol、y mol、z mol,则 x mol+y mol=1 mol·L-1×0.02 L、2x mol+y mol+z mol=1 mol·L-1×0.045 L、106 g·mol-1×x mol+84 g·mol-1×y mol+40 g·mol-1×z mol=2.5 g,解得 x=0.01,y=0.01,z=0.015,所以 2.5 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制成稀溶液,溶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AB段发生反应 NaHCO3+HCl===NaCl+CO2↑+H2O,消耗盐酸体积为(45-25) mL=20 mL,那么之前 Na2CO3+HCl===NaHCO3+NaCl 消耗盐酸体积也应该是 20 mL,而 OA段消耗盐酸 25 mL,其中 OA段 V(盐酸)为 0~5 mL时,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再发生反应 CO2- +3 +H ===HCO-3。(2)结合图像可知,当加入 35 mL盐酸时,V(盐酸)为 25~35 mL时发生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0.01 L×1 mol·L-1=0.01 mol,根据方程式HCO-3+H+===CO2↑+H2O可知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 0.01 mol,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0.01 mol×22.4 L·mol-1=0.224 L。(3)由(1)中分析知,碳酸钠的质量是 0.01 mol×106 g·mol-1=1.06 g,则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1.06 g的质量分数是 ×100%=42.4%。2.5 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2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原卷版).pdf 3.2.2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解析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