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四课图像数据课件 (21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0)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四课图像数据课件 (21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图 像 数 据
图像数字化
讲授新知
知识扩展
回顾小结
新课导入
图像的数字化

模拟声音信号
采样、量化、编码
数字音频信号
讲授新知
知识扩展
回顾小结
新课导入
图像
数字化(采样、量化、编码)
计算机处理、存储
图像的采样与量化
讲授新知
知识扩展
回顾小结
新课导入
图像采样就是把一幅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等间距划分若干个网格,每一个网格所形成的微小方格称为像素点。
讲授新知
知识扩展
回顾小结
新课导入
658*995
53*97
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是图像精细程度的度量方法。
讲授新知
知识扩展
回顾小结
新课导入
量化是指要使用多大范围的数值来表示图像采样之后的每一个点。量化的结果是图像能够容纳的颜色总数,它反映了采样的质量。
讲授新知
知识扩展
回顾小结
新课导入
打开“画图”软件,用多种色彩进行画图,最后将图片分别另存为“单色位图”、“16色位图”、“256色位图”和“24位位图”。并对四种位图进行比较。
任务一(5分钟)
Tips:保存的操作是永久性的,因此颜色最丰富的的需要优先保存。
讲授新知
知识扩展
回顾小结
新课导入
24位色
即16777216色
256色
16色
单色
讲授新知
知识扩展
回顾小结
新课导入
像素深度(又称颜色深度)是指图像能够容纳的颜色总数,它反映了采样的质量,用量化位数来表示。
位与颜色数
1(位色)b=2色
2(位色)b=4色
4(位色)b=16色
8(位色)b=256色
n(位色)b=2n色
讲授新知
知识扩展
回顾小结
新课导入
打开“导学案”文档,总结规律,完成“任务二”中的填空题。
任务二(2分钟)
讲授新知
知识扩展
回顾小结
新课导入
对于相同尺寸的一幅图,像素数目 ,说明图像的分辨率 ,看起来就越 。
位数值 ,图像颜色层次 ,图像就拥有更多颜色,产生的图像效果就更细腻逼真,但同时也会占用 的存储空间。
越大
越高
逼真
越大
越丰富
更大
图像的编码与压缩
讲授新知
知识扩展
回顾小结
新课导入
量化后的图像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编码,依据不用的编码方式,分为不同的图像文件类型。
BMP格式:图像失真少,占用空间偏大。
GIF格式:最多存储256色,动态图片。
JPEG格式:高压缩,尺寸较小且失真也小。
PNG格式:流式网络图形格式,支持24位色。
PSD格式:Photoshop专用格式,支持多模式色彩,但占用空间大。
讲授新知
知识扩展
回顾小结
新课导入
图像压缩一般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未经压缩(无损压缩)的图像数据量:
图像数据量=图像分辨率 x 颜色深度 / 8
【单位:字节(B)】
讲授新知
知识扩展
回顾小结
新课导入
b:位 bit(比特),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即0或1,是最小的存储单位。
B:字节 Byte 1B=8b
1KB = 1024B
1MB = 1024 KB
1GB = 1024 MB
1TB = 1024GB
常见的计算机存储单位
讲授新知
知识扩展
回顾小结
新课导入
打开“导学案”文档,根据公式计算出所给图像的数据量。
任务三(5分钟)
讲授新知
知识扩展
回顾小结
新课导入
常见的几种分辨率
屏幕分辨率:用于确定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多少信息,以水平和垂直像素来衡量。屏幕分辨率低时(例如640×480),在屏幕上显示的项目少,但尺寸比较大;屏幕分辨率高时(例如1600×1200),在屏幕上显示的项目多,但尺寸比较小。
显示分辨率:显示分辨率是指计算机显示控制器所能提供的显示模式。显示分辨率就是屏幕上显示的像素个数,分辨率160×128的意思是水平方向含有像素数160个。垂直方向含有像素数128个。在屏幕尺寸一样的情况下,分辨率越高,显示效果越精细、细腻。
图像分辨率:图像分辨率指图像中存储的信息量,是每英寸图像内有多少个像素点,分辨率的单位为PPI(Pixels Per Inch),通常读作像素每英寸。图像分辨率的表达方式也是“水平像素数×垂直像素数”。
讲授新知
知识扩展
回顾小结
新课导入
衷心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