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 国外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要点梳理一、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概况 (1)背景:17世纪初,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即位。他大肆搜刮钱财,加征重税,还对食盐、肥皂等生活必需品实行专卖,靠出售专卖权敛财。这不仅招致广大民众的普遍不满,更引起议会中的资产阶级以及同情资产阶级的贵族的不满,矛盾迅速激化。 (2)时间:1640~1689年 (3)主要经过 ①开始:l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议会中的很多议员拒绝通过征税的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权。在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中,议会得到了民众的支持。查理一世几次企图派军队解散议会,都被武装起来的民众赶走。这次议会斗争,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②内战爆发:查理一世不甘心自己的权力受到限制,于1642年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 ③内战经过:国会组织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军队应战,在克伦威尔的率领下,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1649年,查理一世被押上了断头台。 ④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政权后,旧王朝曾一度复辟。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政变,推翻了复辟王朝,拥立新国王。 (4)结果: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创立了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即君主立宪制。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概况 (1)背景:大革命前的法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国王的挥霍无度造成财政危机。为弥补国库亏空,政府竭力加重税收,负担主要落到第三等级(第三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特别是农民的头上,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主要经过 ①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这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这一天,成为法国国庆的纪念日。攻占巴士底狱后,国王被迫屈服,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举行起义。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历史上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不久,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③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了政权,实施了一系列革命政策,大革命达到顶峰。3.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 (1)背景:17、18世纪,在北美东部沿海,有l3个英国统治的殖民地,那里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但英国从未放松对殖民地的盘剥。 (2)时间:l775~1783年。 (3)主要经过 ①起因:l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把北美人民的反抗斗争推向高潮。 ②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③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7月4日为美国国庆日) ④1781年,美国人民在华盛顿的领导下,最终打败了英国军队,双方转入和平谈判。 ⑤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4)结果: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定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异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不同点重要文件《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重要人物 克伦威尔 罗伯斯庇尔 华盛顿政 体君主立宪制 共和政体 共和政体历史意义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相同点革命原因爆发的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资产阶级为了掌握政权、发展资本主义而发动革命领导阶级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动力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结果相同英、法、美资产阶级都取得了胜利,掌握了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二、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概况1.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战争 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同点起因帝国主义国家军事集团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发的战争法西斯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实行法西斯统治,发动对外战争时间1914~1918年,历时4年1939~1945年,长达6年规模参战国有30个左右,卷入人口达l5亿,死伤约3 000多万人先后共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战争,死亡人数达6000余万人交战双方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与法、英、俄为首的协约国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战争,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斯大林格勒战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台儿庄战役性质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结果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集团战败而告终德、意、日法西斯投降,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影响帝国主义战胜国召开瓜分世界的巴黎和会,中国爆发五四运动,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反法西斯联盟创建了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中国收复台湾相同点都发生在20世纪,都是由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的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目的都是争夺世界,都是国家集团间的战争,是由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工业文明中的科技成果被用于战争,战争十分残酷。两次大战中国都参战启示(1)不忘历史,珍惜和平;(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4)建立和谐世界2.“二战”中德国法西斯的罪行 (1)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2)修建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 (3)希特勒焚书,摧残文化。三、了解l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措施及作用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激化开始1929年始于美国(1925年的英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表现银行、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被抛到街头特点波及范围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持续时间长1929~1933年共持续5年时间破坏性强到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倒退了20年,工业生产下降了40%实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所谓“生产过剩”,不是指生产出来的商品真的吃不尽、用不完,而是因为消费者没有那么高的购买能力,使得这些商品销售不出去而显得“过剩”了影响(1)使各国经济遭受巨大破坏,社会危机加剧,各国社会动荡不安(2)为应付经济危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发动战争的策源地;美国则通过罗斯福新政走出危机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措施及作用背景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最为沉重。胡佛政府无法扭转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引起了美国民众越来越强烈的不满目的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实现经济复兴特点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内容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规定了企业必须遵守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2)面对严重失业问题,采取了以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的方法。由国家承建许多公共工程,招募大量失业者。田纳西工程,就是这一新政的典范(3)政府还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罗斯福积极改革的精神,鼓舞了美国人民;随着新政的实施,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新政中采取的措施,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例题解析【例l】(2012·浙江宁波)如果把“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 A.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B.新体制的创立 C.工业文明的浪潮 D.民族复兴新道路【分析】本题考查新体制的创立。历史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说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说的是美国独立战争后选举产生的第一位总统华盛顿,“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讲的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三个国家的政治体制都发生了变化,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和法国是共和制。【答案】B【例2】(2012·浙江嘉兴)一位老兵回忆道:“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德国兵全给吓懵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材料中提到的武器首次用于战争是在 ( )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史料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坦克最先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1916年6月,英法联军与德国在法国的索姆河一带激战,英国最先使用了坦克。【答案】C【例3】(2012·浙江绍兴)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辉煌的功绩包括 ( ) ①制定宪法,确定了美国的共和政体 ②革新技术,发明了实际可使用的发电机 ③推行新政,使美国逐渐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 ④领导美国,使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历史人物的贡献。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中考的重点,一是因为他为了挽救经济危机采取了新政,使美国逐渐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二是在“二战”期间,他领导美国人民积极反抗法西斯侵略,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③④项正确。制定宪法,确定美国共和政体的是华盛顿,发明发电机的是法拉第,①②错误。【答案】D 【例4】(2012·浙江台州)第二次世界大战从l939年持续至1945年,历时六年之久,其转折点是 ( )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萨拉托加战役【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较容易回答。“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开始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故排除ACD三项。【答案】B【例5】(2011·浙江金华、丽水)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同之处在于 ( ) A.推翻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 B.推翻封建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 C.结束封建专制,确立共和政体 D.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共和国【分析】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最显著的区别是:美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名族独立。【答案】A强化训练考点21: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1.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 )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制 D.民主共和制2.右图是美国的象征。图中人物的左手托握着美国人民在反对殖民统治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文献。该文献应是 (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l787年宪法》3.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每年的这一天,法国人民都要隆重纪念这个带给他们民主、自由的日子。这缘于下列哪一事件 ( ) A.攻占巴士底狱 B.发布《人权宣言》 C.成立巴黎公社 D.建立第一共和国4.把l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人物是( ) A.克伦威尔 B.罗伯斯庇尔 C.拿破仑 D.伏尔泰5.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相同点是 ( ) A.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专制王权同议会的矛盾激化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6.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 ) A.都是为了推翻封建王朝统治 B.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C都曾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都曾遭到外来武装干涉7. 《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都体现了时代精神,主要表现在它们都主张 ( ) 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 B.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8.资本主义制度经历了建立、发展、调整、完善的过程,由大西洋沿岸逐步扩展到世界范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见下图。 (1)图一是英国在1989年为纪念一部重要法律文献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的名称是什么?这部文献确立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图二纪念章中被称为“美国之父”的第一任总统是谁?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人物? (3)图三为法国的《人权宣言》,它在财产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规定?考点22: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概况9.2012年7月在英国伦敦召开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现代奥运会自1896年开始,以后每四年一届,在以往的29届奥运会中,有3届因遭遇重大历史事件未能 如期举行。请判断:1916年第六届奥运会没有召开的原因是 ( ) A.遭遇第一次工业革命 B.遭遇第一次世界大战 C.遭遇世界经济危机 D.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10.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芳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B.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C.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D.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11.首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造成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的武器是 ( ) A.机关枪和坦克 B.坦克和飞机 C.飞机和原子弹 D.坦克和原子弹12.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②攻克柏林战役 ③德国进攻波兰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13.下边是关于某次战役的资料卡片,根据卡片信息推断它是 ( ) 关于战役的卡片信息l:1942年7月至l943年2月信息2:苏德战场信息3:苏军胜利信息4: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A.珍珠港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会战1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它的依据是 ( ) A.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B.参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C.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 D.主要参战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15.运用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项目名称参战国(个)卷入人口 (亿)参战人员 (亿)伤亡人员 (亿)直接经济损失 (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30多 15 0.7 0.3 1805第一次世界大战60多 20 20 1.7 40000 A.两次战争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 B.两次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D.两次战争都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16.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有 ( ) ①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战胜共同敌人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能相互合作 ③世界各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战争悲剧不能重演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考点23: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措施及作用17.下表中的数据主要反映了当时经济危机中的哪一特点 ( )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工业情况表工厂倒闭 工业生产下降 失业人数13万家 70% 1700万 A.持续时间比较长 B.破坏性特别大 C.波及范围特别广 D.对工业影响最大18.罗斯福新政实施期间,为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 B.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C.规定最高工时标准 D.允许工人与雇主集体谈判19.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下列没有被波及的国家是 ( ) A.日本 B.苏联 C.美国 D.德国20.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说:“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使美国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 ②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③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 ④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1.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提高就业率,他采取的“新政”措施是 ( ) A.大力整顿银行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劳资关系 D.缩减农业产量22.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让美国再次遭受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之苦——经济低迷、公司倒闭、失业增加”…这与l929~1933年的情况极为相似,当时的美国靠罗斯福新政逐渐走出困境。以史为鉴,罗斯福新政可供奥巴马政府战胜当前危机借鉴的内容有 ( ) ①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②由国家承建公共工程 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④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3.在20世纪上半期引发全球性震荡的主要事件有 (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9·11”事件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 ④l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l929年lO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国,然后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到l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了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l9世纪末的水平,英、德、法、美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失业工人达到3 000多万。 材料二:l935~1942年,美国政府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l30多亿美元,雇佣了850万名工人,修建了l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场和2.4万英里下水道,还修建了公园、游戏场、水库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材料一中的“感冒”指的是什么? (2)美国医治“感冒”的药方是什么?疗效如何?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此“药方”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第10课 国外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B 2.C 3.A 4.B 5.D 6.B 7.D 8.(1)《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度。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或王权受到限制)。 (2)华盛顿。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或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和政治家)。 (3)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或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的财产不得被剥夺)。 9.B l0.A ll.B l2.C l3.C l4.D 15.A l6.A l7.B l8.A l9.B 20.C 21.B 22.C 23.B 24.(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但是未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