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2022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时政聚焦1、新年前夕,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 2022 年新年贺词。他指出,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3、《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改革目标,文件提出到 2025 年,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完备。到 2035 年,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定型。4.2021 年 10 月 12 日,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5、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21 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1、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3、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5、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知识链接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7、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责任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节约资源、资源节约型社会)8、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义务。(可持续发展、碳中和、低碳生活)问题设计……………1. 党和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说明了什么?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我国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等。2. 习近平的生态情怀给我们青少年带来了哪些启示?我们要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我们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节水节电节粮,坚持绿色出行;到景区旅游,我们要增强自律意识,把生活垃圾放到指定的投放位置,善待大自然;我们要积极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履行法定义务。3.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对“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加以解读。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4. 习近平一再强调,沿黄河开发建设必须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道理?①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走绿色发展道路,有利于绿色富国、绿色惠民。④建设美丽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5. 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保护和治理黄河?①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③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共识,是时代的选择。④这有利于解决黄河流域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强当地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6. 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有何意义?这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有利于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绿色富国,让人民感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有利于绿色惠民,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7. 我国为什么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①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8.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我国是怎样实现“人不负青山”的。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9.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你有哪些好的建议?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10. 青少年应怎样为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①树立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②积极宣传黄河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黄河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③落实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和节约水资源的行动,如随手捡起垃圾、多植树;在生活中养成循环用水、节约用水的好习惯;④勇于与污染、破坏黄河水资源的行为作斗争;等等。11. 请你为建设美丽家园献计献策。(从国家、政府、公民三个角度回答)①国家:实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绿色发展道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等等。②政府:依法行政,加大打击力度,鼓励技术创新,等等。③公民: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小事做起;依法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做环保志愿者,宣传相关知识;等等。1.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自200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0届,成为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这说明中国( )①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国际交流与合作②不断扩大开放,共建清洁美丽世界③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目标已实现④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坚定决心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C专题演练2.安徽省肥东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流域生态保护,实施水库涵养区修复补偿机制,经过持续数年的岸线治理和复耕复绿,水源水质得到有益提升。这一系列举措( )①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②能够促使当地加强政治建设③表明保护生态环境就能促进经济增长④旨在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C3.下列对于“建设美丽中国”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②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志文明③绿色发展是决定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4.2021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倡导坚持多边主义绿色发展,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休理念,强调中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要求我们( )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要注重保护,禁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③坚持以环境保护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落实绿色发展新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C5.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实地察看黄河河道水情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了解黄河流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情况。这要求我们( )①建设生态文明 ②只注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③走绿色发展道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④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B6.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即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逐步降低;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节能减排等方式全部抵消。这启示我们( )A.要减少各种方式出行 B.严格执法,打击浪费资源行为C.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D.促进发展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首位C7.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和2060年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碳达峰即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或吸收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影响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环境问题 ②促进发展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首位③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④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上述承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8.(2021·山东德州·中考真题)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在拆完快递包装后,包装箱往往会被当成垃圾扔掉,或攒起来当成废品卖掉,真正能被回收利用的不多。为此,北上广深杭等城市多个小区尝试“快递箱换零食”。快递收货后,居民凭快递箱可按兑换规则免费换取零食。这一举措( )①践行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②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③促进了快递业健康发展 ④表明创新让生活更美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9.(2021·湖南郴州·中考真题)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全面启动。禁渔的原因是( )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②有利于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③依法打击非法捕鱼行为 ④长江流域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C10.(2021·山东德州·中考真题)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要保障粮食安全,就应当( )①严守耕地红线,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②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多出粮、出好粮 ③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坚决杜绝餐饮浪费 ④加大粮食进口力度,提高进口粮食比重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C11.【关注家乡发展 共建美好家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1年起,我省重点打造4条生态廊道,把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打造成水清岸绿、城乡共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廊道,为全省绿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材料二:随着长江安徽段“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实施,薛家洼华丽“变身”生态游园,成为百姓亲江亲水亲绿的美丽岸线,成为我省落实长江大保护的一张重要“名片”。材料三:我省纵深推进林长制改革,高质量推进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深化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并进体制机制。截至2021年7月,全省森林面积已达6262万亩,森林蓄积量超过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0.22%。◆透视现象(1)材料一中,打造成水清岸绿、城乡共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廊道需要我省坚持________________发展道路。(2分)可持续(或绿色)◆探究分析(2)材料二中薛家洼华丽“变身”生态游园,成为百姓亲江亲水亲绿的美丽岸线对我省发展有何意义?(4分)【答案】有利于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有利于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明晰行动(3)发挥林长制改革示范区的优势,请你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答案】积极宣传林长制改革,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森林保护;进行制度创新不断深化和完善林长制;坚持厉行法治,健全和完善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4分,答出两点即可)(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要共建美好家园,青少年要提高哪些意识?(4分)【答案】法治意识;规则意识;绿色发展意识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