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生活 ->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主题单元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生活 ->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主题单元设计

资源简介

《文化与生活》主题单元设计(修正版)
主题单元标题
文化与生活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中二年级
所需时间
4课时(每周 2 课时,共 4 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第一单元讲“文化是什么”,阐述文化的意义。界定了文化概念的内涵,阐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强调了文化对国家兴衰和个人成长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本单元从分别从社会和人两个角度展开,共设两课:第一课从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角度展开,引导学生明确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感受文化的力量;第二课主要帮助学生体会文化对人的影响,明确文化的重要作用。
本单元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并通过社会调查和课堂辩论,深化认识。引导学生认识文化的内涵、外延、特点与作用。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理解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社会作用。
2、了解现代社会中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理解文化对人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影响的特点,赏析优秀文化作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网络搜集自己平时喜欢的文艺节目,体验信息技术手段在学习中的应用;
2、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增进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的情感。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意识,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3、端正对文化活动的态度,树立不断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个人发展观
对应课标
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说明现代生活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的影响。赏析优秀文化产品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文化是什么?文化的特点、形式、作用?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3、优秀文化的作用?
专题划分
第一课:文化与 社会 ( 2课时)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 2 课时)
专题一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作为全书的开篇,提出了了解文化概念和感受文化力量的要求,理解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文化概念和感受文化力量的要求;
2、理解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3、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探究分析,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有人认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2、说说你参加过的文化活动,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
常规资源
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案,学习笔记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把学生分为7个小组,每组6名同学。每组推选一位组长。
课前各小组的同学了解整理自己参加的文化活动。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组长组织,小组代表展示成果。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学生结合学案自主学习教材知识。
活动二:

1、导入情境,提出问题
(1)你怎样对这些舞台艺术节目进行归类?
(2)你通常采用什么方式欣赏自己喜爱的文艺节目?
(3)有人认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2、小组合作交流,1—3组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其他小组点评。
3、教师归纳总结文化现象的一个显著特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活动三:
1、说说你参加过的文化活动,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交流,4—6组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其他小组点评。
3、教师归纳总结区域文化特色。
活动四:
你能否用这个图示,描述人类文化创造和演进的历程?
教师归纳总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
活动五: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影响。
教师归纳总结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着巨大的作用。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学生结合学案自主学习教材知识。
活动二: 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吗?你和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能够从中感受文化的作用吗?
教师归纳总结:文化发展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得出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活动三:根据上面的材料,从科技水平和精神状态两方面,你能看出文化与综合国力有什么关系?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学习效果:实践操作:“家乡美”,要求学生以多种形式介绍所生活区域的文化特色。对学生所做的调查报告进行鼓励性评价。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设计习题,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记忆。
专题二
文化对人的影响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如果说上一课总体上是相对于人类社会讲述文化的概念和作用,那么这一课总体上就是相对于个体讲述文化影响的特点和意义。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和特点。
2、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3、优秀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本专题问题设计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和特点。
优秀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上查询、收集、整理的有关资料,PPT课件
常规资源
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案,学习笔记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感受文化影响
情景导入:出示图片。思考为什么要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文化影响的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说明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管是在世界上什么地方,只要有潮人的地方就有工夫茶 。
说明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第二课时 文化塑造人生
活动一:学生列举杜甫、范仲淹、李白脍炙人口的诗句,
杜甫眼见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心中满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的忧思;
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
除去文学价值,你认为,这些语句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
教师归纳总结: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活动二:如果你参加了学校的社团组织和活动,谈谈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的体验。
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在人类生活中,一定的历史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总是同一些流行歌曲联系在一起的。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你能列举吗?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结合的、相互促进的,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评价方法:使用评价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材料搜集属实;收集的信息与主题有关;能对信息整合与分类
2、课堂辩论:
评价方法:使用课堂辩论评价标准及评价表
评价指标:
版面整体协调、美观,排版合理;
有图文混排、艺术字和动画效果;
字体颜色和大小设置适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