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双人同摇轮换跳(教案) 体育三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跳绳--双人同摇轮换跳(教案) 体育三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跳绳——双人同摇轮换跳》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80%的学生能熟练掌握双人同摇轮换跳的方法,初步了解双人配合跳的方法与原理,改变学生对跳绳的传统认识,激发学生对花样跳绳项目的兴趣与喜爱,为以后多人配合与组合跳技术奠定基础;
身体健康:通过本单元学习发展学生协调、灵敏、节奏等素质;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跳绳学练中发展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练习、互相指导评价,培养学生与同伴友好合作的良好品质。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的持绳手
教学难点:协调配合送绳时机
3、教材分析
跳绳是整个小学阶段学生体育与健康期末检测和全国体质监测必考项目之一,在小学体育中的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花样跳绳作为我校的特色课程,本单元教材内容则选自花样跳绳校本特色课程自编教材。该教材是跳绳中双人配合跳的重要内容,两人单绳跳又叫朋友跳,动作多样,极具健身性、娱乐性和互动性,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是双人同摇轮换跳技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跳绳基础和绳感。所以在本课设计中把更多时间用于学生实践与体验动
作,让学生去发现探究其原理,真正的了解动作技术,在通过练习不断熟练和提高。
学情分析
本教学单元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个性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其模仿能力以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积极参与。促进基本动作技术掌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诱导和启发,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和体验。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认识他人。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展示自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力与自尊心的养成,从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锻炼身体丰满内心的目的。
5、设计思路
本单元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以小学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为现实依据,选择花样跳绳中双人配合技术为教学内容。以情景、游戏、体验与比赛展示等方法为推手,层层递进的。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能水平的同时, 力求发展学生主动参与锻炼、科学锻炼的良好健康行为,在教学组织分组中始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课堂成为一个民主有爱的平台,潜移默化中养成团队合作、遵守规则的良好体育品德。
本课体现武侯区“三动体育课堂”的理念,让学生的思维和身体“动起来”,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将学习动作技术、了解知识、熟练巩固技能、展示提高,巧妙融入各个环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技术技能,收获成功与自信。
6、教学手段、方法
情景教学法:整节课以故故事情景贯穿始终,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感
游戏教学法:利用游戏和比赛,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能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跳绳--双人同摇轮换跳
教学目标: 运动技能:初步学习双人配合跳,学生能说出同摇轮换跳的动作要领,形成完整的动作概念,70%的学生能使用正确方向的手做出同摇轮换跳的动作。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协调素质和跳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运动的热情,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学生与同伴友好相处、团结协作、 共同进步的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的持绳手 教学难点:协调配合送绳时机
教学阶段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形式及要求 场地、器材安排 时间安 排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动作迅速,报数 1.提前到场候课。 操场 2 分钟
清点人数。 师生问好。 声音洪亮。 2.仪态端庄,向老 2. 仪态端庄,向学生问好。 组织:4 列横排要求: 集合整队 跳绳 46 根 ★★★★★★★★
3. 提出本堂课 的内容以及核 师问好。 3.认真听讲,积极 3. 导入本堂课的课 题内容及核心任务。 快、静、齐。 ★★★★★★★★ ★★★★★★★★
心任务。 思考。 4. 提示学生安全常 ★★★★★★★★
4. 服装安全检 4. 生病请假同学 规及安排见习生。 ☆
查, 安排见习 出列。
生。
准备部分 1. 昂首挺胸,精 1.情景导入:亲爱的 组织:(同上) 6 分钟
1.队列队形 气神十足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
1)立正、稍息 2. 认真听口令, 开启一段奇幻的穿
2) 向前看齐、 呼号声音洪亮,短 越之旅,我要带上最
向前看 促有力 有精气神的同学和
3)起立、蹲下 我一起去,想去的同
准 备 部 分 学听口令! (第一轮)
2. 讲解清楚游戏要 ★ ★ ★
2、游戏:魔法 1. 认真听清游戏 求和规则 ★ ★ ★
音乐会 规则和要求 3.强调安全,在活动 ★ ★
第一轮:根据要 2. 精神饱满, 认 中学生观察身旁同 组织: 全班呈散 ★ ★ ☆ ★
求步伐进行舞 真、开心地完成老 伴的跑位,选择合理 点,站立于指定的 ★ ★ ★
蹈 师安排的练习。 的路线,避免碰撞 点位上 ★ ★ ★
3.游戏积极投入, ★ ★
第二轮:在规定 全力以赴。
时间找到自己 4. 快速有序的找
的好朋友,并找 到伙伴
到“家” 5. 未能及时分组 (第二轮)
的学生主动向教师求助 意图:在热身练习中完成学生学习队形组织, 形成红、白、蓝、黄四个队。 ★★ ★★ ★★ (黄队) ★★ ★★ ★★ (蓝队) ★★ ★★ ★★ (白队) ★★ ★★ ★★
(红队)

基 本 部 分 1. 复习步伐游戏:照镜子 听清楚练习要求做到有节奏的摇跳 认真练习,巩固已学的个人步伐动作 动作轻松舒展 眼 睛 看 着 老师,听清老师的要求 积极参加活动 讲解练习内容和要求 师生互动 1.组织形式:同上 ★★ ★★ ★★ ★★ ★★ ★★ (黄队) ★★ ★★ (蓝队) ★★ ★★ (白队) ★★ ★★ (红队)
方法:根据老师 3. 观察学生的练习
做的动作进行 情况,给与评价
相应练习
1)开合跳 29
2)弓步跳 分
3)勾脚点地跳 1. 讲 解 游 戏 的 方 钟
法,利用语言法,激
2.游戏:双人合 励学生的斗志激发
一齐击掌 学生的兴趣 组织:两人一组,
方法: 两人相互配 要求:按照指定点
(解决重点:正 合,一人出左手,一 位站立
确的持绳手) 人出右手,两人合力
基 本 部 分 完成击掌游戏。 ☆
2. 教师示范讲解游
戏方法,引出本节课
两人之间手的要求,
为后面的学习做铺

3.学习朋友跳 认真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初步建立动作技术概念 与伙伴自主体验探索,积极开动脑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的提问 集体根据教师口令进行分解练习 认真练习完整动作 有问题敢于向老师和同伴请教 7.主动要求展示, 善于表现自己,也能够为同伴送上掌声鼓励 师:现在真正的考验到了!这种跳法你会吗? 教师邀请一名同学一起示范动作,激发学生的斗志。 提出问题再次展示,给时间让学生实践与体验 (提出问题:请问你认为这个动作手和脚,哪个更关键?) 引导学生讲出动作要领,对易错动作进行讲解 运用哨音组织进 行开关绳的分解教

(解决重点:跳绳者
入绳时机与配合者
送绳时机)
5. 仔细巡视指导学
生的练习情况
1. 认真听教师的要求,明确游戏方 6. 正误对比,集体纠错和评价
基 本 部 分 3. 分组比赛 法和规则 7. 再次集体练习
比赛 30 秒哪组跳得最多 2. 比赛时积极认真,力争取得好成 绩 8. 选优展示 组织:1、3 分组进行展示,2、4 组观 ★★★★★★★★
3. 严格按照要求 看并进行计数然 ★★★★★★★★
诚实、认真为同学 后交换
计数 1. 讲解游戏方法和 ★★★★★★★★
4. 真诚为同学取 规则组织学生进行
得进步而鼓掌祝 贺 比赛 2.比赛计时与发令 ★★★★★★★★ ☆
3.教师评价与小结
4. 身体素质课课练:迎面接力跑(与课程结合速度练习) 各组学生呈一路纵队到指定点位 认真练习 1. 讲解练习方法方法:迎面接力的形式跑至场中指定位置拿起跳绳完成 10 个并脚跳,然后将绳放在原地,跑至对面与下一名同学击掌 完成交接。 组织:迎面 4 个小组 → ★★★ ★★★ ★★★ ★★★ ★★★ ★★★
组织学生到指定位置进行练习 发令,做好裁判 教师评价与小结 器材:短绳 4 根 ★★★ ★★★ ← ☆
结 1.放松活动:快 积极放松 自我总结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活动 小结本次课学习情况,指出不足,提出期望 收还器材,宣布 下课 组织:4 列横排, 放松游戏 要求:积极参与 ★★★★★★★★ ★★★★★★★★ 3 分钟
束 乐时光机 情况,找不足 ★★★★★★★★
部 2.总结课堂 3. 协助老师收还 ★★★★★★★★
分 3.师生再见 器材, 与教师道别,下课 ☆
预计运动量 练习密度:50%—60%。练习强度:中等。平均心率:115 次/每分钟。
(

10

)
三、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了教学设计,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不过在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双人同摇轮换跳是跳绳中双人配合类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并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技术性,它强调绳子方向的变化和控制,也强调配合者正确的方向所需要的手,这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极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提前铺垫双人配合类的小游戏,解决正确方向手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通过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来鼓励学生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及交流的兴趣, 从而增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交流的意识,并通过坚持不懈地多次合作交流,养成合作学习及交流的习惯,培养合作学习及交流的能力。
本次课,教师情绪还算饱满,学生参与度较高,针对水平二三年级中低段的学生运用了情景式教学法也是比较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教学环节紧凑,语言组织清晰, 通俗易懂,但教学内容相对有一定难度,选择教学内容上还要继续思考与努力,在教学组织上尽力关注所有学生。
四、指导教师点评:
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有效达成目标。
纵观整节课,孟老师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践非常流畅。本次课教学重点为:正确的持绳手,针对重点教师采用两人配合互为左右手的击掌游戏,明确本节课各自充当对方左右手,相互配合完成游戏,并在后续的多个练习中不断强化;难点为:找准送绳送绳。针对难点,教师先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动作,再运用分解教学法,从徒手练习再到持绳练习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送绳时机,保持距离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本节课中 70%的学生均能掌握正确的持绳手位。同时在组织上,从一个人的练习到自由组合的两人配合,增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练习,相互指导和交流。尤其是自由组合搭档环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与同伴友好合作的良好品质, 达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教学目标,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我认为本课目标和重难点的制定符合学生实际,并通过教学活动有效达成了目标。
注重学科思维培养,变被动模仿为主动思考
传统教学模式大致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为主。但在孟老师的课上,她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和练习。比如在体验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示范动作,自己实践体验找答案,在观察对比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符合我们学校灵动思维的教学理念。
张扬学生个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本节课教学内容本身偏难,就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以故事的形式贯穿始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利用“音乐精灵”“照镜子”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斗志,在教学中教师精讲多练始终把学生放在课的首要位置,大胆的将课堂放给学生,而教师主要起“导”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练习中体现合作、融合探究,学生的学习和练习都是主动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