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9.4平行线的判定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9.4平行线的判定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9.4平行线的判定
【教学设计】
第一标:设置目标
【课堂目标】
1.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重点);
2.正确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说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难点);
3. 在解决问题时,培养合情推理与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课前准备】
知识回顾
1.如图,两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
∠1与∠3,∠1与∠4各是什么关系的角。
2.默写平行线的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标:达成目标
【任务1】
探究新知
一、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1.你还记得我们如何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吗?用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什么理论依据?
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3
1.探究:如右图,直线a,b与直线c相交,
(1)∠1=∠3,直线a与b平行吗?为什么?
(2)∠1与∠4互补,直线a与b平行吗?为什么?
2. 总结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任务2】巩固练习
题组一:
1. 如图①,∠1=∠2 ,则____∥___
2. 如图②,已知∠2+∠3=180°,则____∥___
3.如图③ ∵∠1=∠2,
∴____∥_____( )。
∵∠2=∠3,
∴____∥____( )。
4.如图④ ∵∠1=∠2,
∴____∥____( )。
∵∠3=∠4,
∴____∥____( )。
题组二:
1.如图,已知∠1=∠2,∠3=110°,则∠4= 。
2.如图,点P、Q为直线AB上的两点,分别过点P、Q画直线AB的垂线PC和QD,直线PC和QD的位置关系为: 。
第1题 第2题
3.如图,BD⊥AC,EF⊥AC,D、F分别为垂足,∠1=∠2,试说明∠ADG =∠C 。
题组三:生活中的数学
1.工程技术人员常用一种绘图工具丁字尺画平行线(右图),
这种画法的道理又是什么?
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然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A、先向右拐50°,再向左拐50°
B、先向右拐50°,再向右拐50°
C、先向右拐50°,再向右拐40°
D、先向右拐50°,再向左拐40°
【任务3】拓展延伸
如图,∠1=∠2能否判定AB//DF?若不能,你认为还需添加什么条件?写出这个条件并说明理由。
第三标:反馈目标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位角不一定相等 B.内错角都相等
C.同旁内角互补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如右图所示,如果∠D=∠EFC,那么( )
A.AD // BC B.EF // BC C.AB // DC D.AD // EF
3.如图,直线a,b被c所截,已知∠1=120°,∠2=60°,直线a,b平行吗?为什么?
【反思升华】
口头反馈:
1、本节课的目标是否达成?
2、在达成过程中有什么收获?
3、不足的地方有哪些?
c
a
b
4
3
1
2
c
a
b
4
3
1
2
A
B
P
C
Q
D
1
3
a
b
c
d
2
4
3
第2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