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14、小马过河部编版 二年级下新知导入复习导入马棚 连蹦带跳 愿意 磨坊 挡住 立刻突然 伙伴 麦子 应该 伯伯 深浅新知讲解自由读第1-3自然段,思考:这几段描写了什么事情?学习第1-3自然段新知讲解①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②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 愿 意 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 磨 坊 去吧。”阅读第1-2自然段péngyuànmàituómòfángyì这两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小马要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这两段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新知讲解阅读第1-2自然段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方式?有什么作用?这里采用反问修辞,更加强烈了表达出来小马为能帮妈妈做事情是非常开心的。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反问将这句话改成陈述句,使表达的效果不受影响。当然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新知讲解③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他离家已经很远了。阅读第3自然段这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小马在去磨坊的路上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gāidǎng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心理描写小马不知道河水的深浅,有些担心。水哗哗地流 风呼呼地吹 门吱吱地响鸟喳喳地叫 雷轰隆隆地响 马蹄嗒嗒地响新知讲解你能写出更多的表示声音的词语吗?河水哗哗地流着新知讲解学习第4-5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1、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2、交流探讨:这两段描写一些什么事情?新知讲解阅读第4自然段④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dābótāngqiǎn“牛伯伯”“请您”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小马很懂礼貌,是个懂礼貌的孩子。注:“刚没小腿”的“没”读(mò)。新知讲解阅读第4自然段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对。因为牛伯伯是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说的,所以觉得很浅。牛伯伯的回答,你们觉得对吗?为什么?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深—( ) 大—( ) 来—( )新知讲解阅读第5自然段⑤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kèlitū连用两个“别过河”和一个感叹号,说明了小松鼠怕小马出事的着急紧张心理。他紧张的理由是什么呢?新知讲解阅读第5自然段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小马为什么会吃惊地问呢?吃惊,说明小马听到松鼠的回答后心里害怕。后边接着发问说明小马对小松鼠的话有疑问。新知讲解近义词:按要求写出词语:立刻—( ) 突然—( ) 吃惊—( )反义词:立刻—( ) 突然—( ) 吃惊—( )马上忽然惊讶缓慢逐渐冷静新知讲解河水深浅牛伯伯松鼠水很浅,刚没小腿。深得很,会被淹死。牛伯伯和松鼠面对同一条河,关于河水深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阅读第4-5自然段新知讲解学习第6-8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1、朗读课文第6-8自然段。2、交流探讨:这三段描写一些什么事情?新知讲解阅读第6自然段⑥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说明了小马遇到问题不会自己分析,是一个不爱动脑筋的孩子。面对两个不同的答案,小马怎样做的?ài新知讲解阅读第7自然段⑦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shì声音断断续续。说明了小马没有完成妈妈交代的任务而难为情和没有认真思考而不好意思。新知讲解阅读第7自然段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遇到问题不要只是听别人说,一定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在思考的基础上,再亲自试一试,因为别人说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新知讲解阅读第8自然段⑧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说明了松鼠非常害怕小马被淹死,而着急担心。这句话说明了什么?tíjì新知讲解阅读第8自然段因为老牛的身体比较高,所以觉得浅;而松鼠比较矮所以觉得深。此时小马的身高在他们两者之间,所以觉得河水没老牛说的那样浅也没松鼠说的那样深。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新知讲解阅读第1-8自然段河水很深河水很浅小马过河牛伯伯松鼠小马犹豫不决,回去问妈妈遇到问题要学会动脑筋,凡事要亲自去试一试。妈妈告诉他要试一试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新知讲解◇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 谎了。◇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你同意下面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yànsāhuǎng新知讲解◇不同意。因为老牛和松鼠都是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说的。◇同意。遇到问题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同意。因为别人的话都是根据自己的经历来说的,不一定适合自己。◇不同意。凡事去尝试是对的,但是也要对别人的话进行思考,不能盲听盲从。说一说:新知讲解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一讲这个故事。马棚 愿意 磨坊驮 挡住 为难突然 拦住 吃惊难为情 动脑筋 小心新知讲解我们一起来写故事:有一天,马棚里马妈妈告诉小马说:“你愿意帮我驮半袋面去河对面的磨坊吗?”小马高兴的点点头出发了。来到小河前,小马看到哗哗哗的河水,发愁了,正在小马为难的时候,他看到了一头老黄牛,于是在听到牛伯伯说河水很浅后急忙跑到河边准备过河。这时候小松鼠突然拦住他的去路告诉他说:“河水很深,会把你淹死。”小马很吃惊,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回去问妈妈,妈妈说:“你比较一下他们的身高再来判断一下他们说的对不对呢?”小马听后动脑筋想了想,很难为情。最后决定自己去试一试,最后,小马小心的从小河蹚了过去。新知讲解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懂得处理问题应根据不同情况去判断,不能光听别人说,而要动脑筋,还要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拓展阅读走进传统文化,了解马的故事:马,以草为主食,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马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全世界马的品种约有200多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马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小。马匹主要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饲养量大为减少。但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马仍以役用为主,并是役力的重要来源。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他们走到萝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小羊要吃萝卜叶子。羊妈妈说:“萝卜的根最好吃。”他们走到白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小羊要吃白菜的根。羊妈妈说:“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羊妈妈说:“要吃西红柿的果实呀!”拓展阅读羊妈妈收菜拓展阅读本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段小短文通过讲羊妈妈带着小羊去萝卜地、白菜地和西红柿地里,让我们知道了不同的植物,它们可以吃的部位不同,告诉我们对于不同的事物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课堂练习一、写出下列画线词语的近义词。1.小马驮起口袋,飞快的朝磨坊跑去。( )2.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 )3.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 )4.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忽然迅速马上开心课堂练习二、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1)文中牛伯伯和松鼠说的话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都是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说的。( )(2)小马向很多人请教的做法是对的,但是也要进行分析,因为别人的话都是根据自己的经历来说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课堂总结《小马过河》这篇课文讲的是小马要过河,因不知水的深浅而不敢过河,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后犹豫不决,后来在妈妈的教导下过了河的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去做,才会有正确的认识。板书设计14、小马过河牛伯伯:河水很浅,刚没小腿松鼠:河水很深,会被淹死妈妈: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去做,才会有正确的认识。作业布置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2、搜集一些关于“马”的成语,小组PK,看谁说的多。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4课《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14.小马过河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实事求是的重要性。3、通过小马过河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凡事要自己去尝试后才可以下结论。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2、理解文中老牛、松鼠的说法不同的原因,从而体会文中蕴含的情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去做,才会有正确的认识。重点 遇到问题要学会动脑筋,凡事要亲自去试一试。难点 培养学生要做一个善于思考、善动脑筋敢于尝试的孩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小马过河》,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马棚 连蹦带跳 愿意 磨坊 挡住 立刻 突然 伙伴 麦子 应该 伯伯 深浅2.我们上节课知道了小马需要过河帮妈妈将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最后小马到底过了河了吗?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3.板书课题:14.小马过河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本节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字词,进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品读感悟(一)阅读第1-3自然段1.小组内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2.交流讨论:这几段描写了什么事情?3、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段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两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小马要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重点句子研读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1)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方式?有什么作用?这里采用反问修辞,更加强烈了表达出来小马为能帮妈妈做事情是非常开心的。2)将这句话改成陈述句,使表达的效果不受影响。当然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4、出示第3自然段思考:(1)这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小马在去磨坊的路上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2)“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小马不知道河水的深浅,有些担心。(3)按照样子仿写句子词语:河水哗哗地流着你能写出更多的表示声音的词语吗?水哗哗地流 风呼呼地吹 门吱吱地响鸟喳喳地叫 雷轰隆隆地响 马蹄嗒嗒地响提示:锻炼学生积累表示声音的词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二)学习第4-5自然段1、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2、交流探讨:这两段描写一些什么事情?3、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1)“牛伯伯”“请您”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小马很懂礼貌,是个懂礼貌的孩子。提示:注:“刚没小腿”的“没”读(mò)。(2)重点句子研读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1)牛伯伯的回答,你们觉得对吗?为什么?对。因为牛伯伯是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说的,所以觉得很浅。2)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深—(浅) 大—(小) 来—(去)4、出示第5自然段思考:“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连用两个“别过河”和一个感叹号,说明了小松鼠怕小马出事的着急紧张心理。(2)他紧张的理由是什么呢?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3)研读句子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1)小马为什么会吃惊地问呢?吃惊,说明小马听到松鼠的回答后心里害怕。后边接着发问说明小马对小松鼠的话有疑问。2)按要求写出词语:近义词:立刻—(马上) 突然—(忽然) 吃惊—(惊讶)立刻—(缓慢) 突然—(逐渐) 吃惊—(冷静)5、阅读4-5自然段小结思考:小马在被小河拦住去路的时候遇到了谁?(2)他们认为河水深浅怎样?牛伯伯:水很浅,刚没小腿。松鼠:深得很,会被淹死。(3)他们给了小马什么样的答案?牛伯伯和松鼠面对同一条河,关于河水深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三)学习第6-8自然段1、朗读课文第6-8自然段。2、交流探讨:这三段描写一些什么事情?3、出示课文第6自然段思考:(1)面对两个不同的答案,小马怎样做的?(2)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小马遇到问题不会自己分析,是一个不爱动脑筋的孩子。4、出示第7自然段思考:(1)这段中的两个省略号是什么作用?(2)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小马没有完成妈妈交代的任务而难为情和没有认真思考而不好意思。(3)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遇到问题不要只是听别人说,一定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在思考的基础上,再亲自试一试,因为别人说的,不一定适合自己。5、出示第8自然段思考:(1)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松鼠非常害怕小马被淹死,而着急担心。(2)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因为老牛的身体比较高,所以觉得浅;而松鼠比较矮所以觉得深。此时小马的身高在他们两者之间,所以觉得河水没老牛说的那样浅也没松鼠说的那样深。(四)总体回顾1、小马过河当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最后是怎样解决的?小马过河牛伯伯:河水很浅 小马犹豫不决,松鼠:河水很深 回去问妈妈妈妈告诉他要试一试最后得出结论: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2、你同意下面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 谎了。◇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 交流讨论:◇不同意。因为老牛和松鼠都是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说的。◇同意。遇到问题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同意。因为别人的话都是根据自己的经历来说的,不一定适合自己。◇不同意。凡事去尝试是对的,但是也要对别人的话进行思考,不能盲听盲从。3、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一讲这个故事。马棚 愿意 磨坊 驮 挡住 为难突然 拦住 吃惊 难为情 动脑筋 小心有一天,马棚里马妈妈告诉小马说:“你愿意帮我驮半袋面去河对面的磨坊吗?”小马高兴的点点头出发了。来到小河前,小马看到哗哗哗的河水,发愁了,正在小马为难的时候,他看到了一头老黄牛,于是在听到牛伯伯说河水很浅后急忙跑到河边准备过河。这时候小松鼠突然拦住他的去路告诉他说:“河水很深,会把你淹死。”小马很吃惊,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回去问妈妈,妈妈说:“你比较一下他们的身高再来判断一下他们说的对不对呢?”小马听后动脑筋想了想,很难为情。最后决定自己去试一试,最后,小马小心的从小河蹚了过去。4、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懂得处理问题应根据不同情况去判断,不能光听别人说,而要动脑筋,还要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知识拓展1、走进传统文化,了解马的故事: 马,以草为主食,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马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全世界马的品种约有200多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马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小。马匹主要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饲养量大为减少。但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马仍以役用为主,并是役力的重要来源。2、羊妈妈收菜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他们走到萝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小羊要吃萝卜叶子。羊妈妈说:“萝卜的根最好吃。”他们走到白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小羊要吃白菜的根。羊妈妈说:“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羊妈妈说:“要吃西红柿的果实呀!”总结:这段小短文通过讲羊妈妈带着小羊去萝卜地、白菜地和西红柿地里,让我们知道了不同的植物,它们可以吃的部位不同,告诉我们对于不同的事物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三、课堂练习(一)写出下列画线词语的近义词。1.小马驮起口袋,飞快的朝磨坊跑去。(迅速)2.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忽然)3.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马上)4.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般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开心)(二)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1)文中牛伯伯和松鼠说的话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都是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说的。(√)(2)小马向很多人请教的做法是对的,但是也要进行分析,因为别人的话都是根据自己的经历来说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设问心理描写指导学生读音牛伯伯、松鼠回家问妈妈声音断断续续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锻炼学生写作能力。拓展学生课外知识及阅读能力。 《小马过河》这篇课文作者在1-3自然段交代了小马要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遇到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小马不知道该怎么办了。4-5自然段讲的牛伯伯和松鼠对于这条河的深浅的不同看法。6-8自然段讲的是小马在妈妈的建议下尝试着去过河,最后得出了结论: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从中告诉我们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去做,才会有正确的认识。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2、搜集一些关于“马”的成语,小组PK,看谁说的多。课堂小结 《小马过河》这篇课文讲的是小马要过河,因不知水的深浅而不敢过河,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后犹豫不决,后来在妈妈的教导下过了河的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去做,才会有正确的认识。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板书 14、小马过河 牛伯伯: 河水很浅,刚没小腿 松鼠: 河水很深,会被淹死 妈妈: 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去做,才会有正确的认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小马过河》第二课时 教案.doc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小马过河》第二课时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