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五单元《唱脸谱》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五单元《唱脸谱》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戏歌《唱脸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唱脸谱》是人音版八年级第五单元中的一首戏歌,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与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两段体,歌曲的A段是通俗歌曲形式,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入在旋律中。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满地结束。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京剧艺术对他们来说很新奇,八年级还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京剧兴趣产生与否,决定了他们对音乐审美的态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唱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戏歌、脸谱的知识,并且感受到滑音、下倚音、波音、休止符、拖腔在京剧音乐中的韵味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感受京剧里的身法、步伐、以及上台来带着脸谱表演戏戏歌里的人物形象!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唱脸谱》让学生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京剧的行当、脸谱知识,并能用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
难点:京剧拖腔处的处理,用脸谱来表现京剧的身步法和精气神。
五、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表演法。
六、教学用具:钢琴、大锣、双响筒、脸谱(蓝脸、红脸、黄脸、白脸、黑脸、粉脸)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 组织教学:唱一曲京剧唱段
师:今天又到了我们音乐课的时间了,接下来我要给同学们唱一曲,同学们猜猜我唱的是哪个剧种?歌词就在屏幕上。(教师演唱《都有一颗洪亮的心》)
学生:自由回答京剧
师:刚才我唱的是《红灯记》里面的一个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说道京剧同学们对京剧了解多少呢?
生: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设计意图:教师的亲自表演唱京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积极性。
二、知识延伸,增进了解
师:为了能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京剧,我做了一个介绍京剧的微课。
播放老师自制的微课《认识京剧》,了解京剧的起源、表演形式,行当等。
师总结:短片最后提到了脸谱,那么有一首歌曲是专门来说脸谱的,就是我们课本里的这首《唱脸谱》。
设计意图:用微课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京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歌曲《唱脸谱》
(一)、欣赏《唱脸谱》,说说这京剧与我们平常听到的京剧相比,多了点什么元素在里面?
生:多了现代流行歌曲的元素。
师:《唱脸谱》它既有京剧的韵味,又有流行歌曲的元素在里面。
PPT展示——戏歌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的告诉学生这首是戏歌,让学生们目标明确。
(二)、跟着音乐唱歌曲《唱脸谱》,把歌曲分段落。
师:唱的时候并根据唱腔的不同来为歌曲分段。(课件出示曲谱,学生跟音乐边听边念)
板书:①A+B ②A+B+C
生:分为A、B两段,A像流行歌曲,B段像京剧、、、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这首歌曲是的两段体结构,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段学唱歌曲。
(三)、跟音乐唱A段旋律。(出示A段曲谱和歌词)
1、感受这段的唱腔是甜美、委婉的,还是宽厚、洪亮的?
生:甜美、委婉的。
师:A段是主要由女生模仿京剧“旦行 ”的唱腔特点,用甜美、委婉声音唱出,其中一句是模仿京剧花脸人物“哇呀呀”的叫板的声音。(带领男生唱一唱“哇呀呀”)
师:那这种甜美和委婉的唱腔是通过哪些特别的词语表现出来的呢?
2、老师唱“外”、“啦”,让学生说出这是下滑的。
PPT展示——下滑音。(带领学生在频幕上找)
3、老师唱“没”、“画”、“相”,提示这是倚音。
PPT展示——倚音
师:我唱,同学们跟我一起唱。学学“顶呱呱”时期大拇指的手势。
4、师:请学生找找有哪些歌词是你不理解的?(找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回答、、、
PPT展示 ——“ OPERA”和“四击头 ”的意思。
(1)、“ Opera”—— 是英文翻译过来就是歌剧的意思,歌剧在西方是最神圣的一门艺术,将我国的京剧称之为 Beijing Opera 足见对京剧的评价之高。简直ok顶呱呱和ok后面要停顿一下。
(2)、“四击头 ”—— 也称四记头,以大锣在小锣、钹、鼓的配合下共敲击四下而得名。用于配合演员在舞台上亮相的动作。(教师表演“四击头”)
5、教师示范唱,学生跟唱。(强调装饰音“哇呀呀”男生唱)
(四)重点:跟音乐唱B段歌曲。(出示B段曲谱和歌词)
1、听听歌词里面都有提到哪些颜色的脸谱?
学生听后回答:蓝色、红脸、黄色、白色、黑色、、、
师::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样人物性格呢?
学生自由畅谈、、、
师:老师做了一个简短的微课,来帮助同学们认识脸谱。
2、播放老师自制的微课《认识脸谱》来帮助学生认识脸谱。
设计意图:用微课的方式将脸谱呈现给学生,学生很容易接受,也能记住不同脸谱所代表的不同的人物性格。
3、跟着音乐唱一唱,感受这段是唱腔是甜美的,还是宽厚、洪亮的?
生:宽厚、洪亮的。
师:B段采用了京剧西皮流水板的音调,采用“净行”中花脸的唱腔,以洪亮、宽厚的声音,把京剧中的人物鲜活地展现给了听众。
4、跟音乐唱一唱并说说,这段曲谱里那些地方用到了“休止符”、哪些句子比较难唱?
(1)、PPT展示——空板
(2)、老师用双响筒打空拍,带领学生唱歌词。(第一句)
(3)、难点解决:
师:哪个句子比较难唱?
学生:“叫喳喳”比较难唱。
PPT展示——拖腔
师:讲解拖腔在京剧中的意义(为了使人物形象更深、更细、更加深入人心)。
用双响筒打拍子,到换气的时候用手势提醒。
5、 课件展示——波音,解释一下。
6、师:说说哪个词语是你不理解的?
PPT展示——鸳鸯瓦的意思
7、教师示范唱,学生跟唱。(用双响筒)
8、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设计意图:分段学习歌曲,能降低学习的难度,更能让学生了解歌曲中的好多细节。
(五)、教师带学生完整演唱唱歌曲,注意下滑音、倚音、空板、拖腔的运用,体会京剧唱腔的韵味。
(六)、跟音乐伴奏演唱《唱脸谱》
四:实践与创造
师:京剧有固定的身法步,同学们想不想学?
(一)、 课件展示身步法的图片,
(二)、教师表演身步法,学生学习。
1、提襟(手握拳提到腰间),
2、单山膀(左手提襟,右手山膀),
3、托掌(左手提襟,右手拖掌),
4、云手(右手提襟,左手云手),
(三)、把身法步运用到歌词里,蓝脸(山膀)、红脸(用拖掌)、黄脸和白脸用提襟、黑脸用云手。
(四)、请学生拿着脸谱,上台来模仿身法步表演第一段歌词里蓝脸、红脸、黄脸、白脸、黑脸。
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表演,既能增加学生对于京剧脸谱的认识,又潜移默化的学习了京剧的身步法。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唱了《唱脸谱》,了解了京剧以及脸谱的知识。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关注流行音乐的同时,也要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的人!感谢同学们的配合。
用京剧的腔调说:同学们下回再见!……2
1在戏歌《唱脸谱》音乐中走出教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