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Ka、Kb)进行相关计算。3.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KW)。知识清单知识点 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强、弱电解质(1)定义与物质类别(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等号,弱可逆,多元弱酸分步离”+ -①强电解质:如 H2SO 24:H2SO4===2H +SO4 _。②弱电解质a.一元弱酸,如 CH3COOH:CH3COOH CH3COO-+H+。b.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分步书写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如 H2CO3:H2CO +-3 H +HCO3 _ HCO-、 3 H++CO2-3 。c + -.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一步书写,如 Fe(OH)3:Fe(OH)3 Fe3 +3OH 。③酸式盐a.强酸的酸式盐,如 NaHSO4在水溶液中:NaHSO4===Na+ +- + -+H +SO24 ;熔融时:NaHSO4===Na +HSO4 。b.弱酸的酸式盐:“强中有弱”,如 NaHCO3:NaHCO3===Na+- - + -+HCO 23 、HCO3 H +CO3 。[名师点拨] (1)中学阶段常见的六大强酸是指 HCl、H2SO4、HNO3、HBr、HI、HClO4,其他一般是中强酸或弱酸。(2)中学阶段常见的四大强碱是指 NaOH、KOH、Ca(OH)2、Ba(OH)2,其他一般是中强碱或弱碱。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等)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状态,即电离平衡。平衡建立过程如图所示:(2)外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①浓度: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越易电离。②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③相同离子: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④化学反应: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⑤实例:以 0.1 mol·L-1CH3COOH溶液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 CH3COOH CH3COO-+H+ ΔH>0的影响。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n(H+) c(H+) 导电能力 Ka加水稀释 向右 增大 减小 减弱 不变加入少量冰醋酸 向右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通入 HCl(g) 向左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加 NaOH(s) 向右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加向左 减小 减小 增强_ 不变CH3COONa(s)加入镁粉 向右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升高温度 向右 增大 增大 增强 增大[名师点拨] (1)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不一定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如醋酸溶液中的 c(H+)减小,但 c(OH-)增大。(2)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不一定减小,如稀醋酸中加入冰醋酸。(3)电离平衡右移,离子的浓度不一定增大,电离程度也不一定增大,如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使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但电离程度减小。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的关系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比较对象 导电性 原因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氨氢氧化钠溶液大于氨水溶液 离;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部水溶液分电离H2C2O4的 Ka1=5.9×10-2同浓度的醋酸溶液与草酸溶 CH3COOH的 K -a=1.79×10 5醋酸溶液小于草酸溶液液 电离常数:H2C2O4>CH3COOH氢氧化钠极稀溶液的离子浓氢氧化钠极稀溶液与 0.1 氢氧化钠极稀溶液小于 0.1-度小于 0.1 mol·L 1氨水溶液mol·L-1氨水溶液 mol·L-1氨水溶液的离子浓度4.判断弱电解质的三个思维角度角度一:弱电解质的定义,即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1)测定一定浓度的 HA溶液的 pH。(2)与同浓度盐酸比较导电性。(3)与同浓度的盐酸比较和锌反应的快慢。角度二: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条件改变,平衡移动。(1)从一定 pH的 HA溶液稀释前后 pH的变化判断。(2)从升高温度后 pH的变化判断。(3)从等体积、等 pH的 HA溶液与盐酸分别与过量的锌反应生成 H2的量判断。角度三:弱电解质形成的盐类能水解。如判断 CH3COOH为弱酸可用下面两个现象:(1)配制某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现象:溶液变为浅红色。(2)用玻璃棒蘸取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滴在 pH试纸上,测其 pH。现象:pH>7。经典例题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019·高考全国卷Ⅲ,改编)常温下 pH=2的 H3PO4溶液,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加入 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2)(2018· ) 0.1 mol L-1 pH 11.1 NH H O NH+高考北京卷 常温时, · 氨水的 = : 3· 2 4 +OH-( )(3)pH=1的 H3PO4溶液中,含有 0.1NA个 H+( )(4)室温下,由 0.1 mol·L-1一元碱 BOH的 pH=10,可知溶液中存在:BOH===B++OH-( )(5)25℃时,0.1 mol·L-1CH3COOH加水稀释,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答案:(1)× (2)√ (3)× (4)× (5)×例 2.下列事实能说明 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25 ℃时,NaNO2溶液的 pH大于 7②用 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③HNO2溶液不与 Na2SO4溶液反应④25℃时,0.1 mol·L-1HNO2溶液的 pH=2.1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 D.①②④解析:选 C 25℃时,NaNO2溶液的 pH大于 7-,说明 NO 2 发生了水解反应,则 HNO2是弱电解质,①符合题意;用 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但由于未与等浓度盐酸等强电解质作比较,故不能判断 HNO2是弱电解质,②不符合题意;HNO2溶液不与 Na2SO4溶液反应,只能说明 HNO2的酸性比 H2SO4的弱,但不能说明HNO2一定是弱酸,即不能说明 HNO2是弱电解质,③不符合题意;25℃时,0.1 mol·L-1HNO2溶液的 pH=2.1,则溶液中 c(H+)=10-2.1mol·L-1<0.1 mol·L-1,说明 HNO2部分电离,则HNO2是弱电解质,④符合题意。例 3.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溶液的 pH:cB.a、b、c三点 CH3COOH的电离程度:cC.用湿润的 pH试纸测量 a处溶液的 pH,测量结果偏小D.a、b、c三点溶液用 1 mol·L-1NaOH溶液中和,消耗 NaOH溶液的体积:c解析:选 C A项,由导电能力知 c(H+):b>a>c,故 pH:c>a>b,错误;B项,加水体积越大,越利于 CH3COOH 电离,故电离程度:c>b>a,错误;C项,用湿润的 pH试纸测量 a处溶液的 pH,相当于稀释 a点溶液,c(H+)增大,pH偏小,正确;D项,a、b、c三点n(CH3COOH)相同,用 NaOH溶液中和时消耗 n(NaOH)相同,故消耗 V(NaOH):a=b=c,错误。知识点 2 电离平衡常数1.电离常数(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又称电离常数,用 K(弱酸用 Ka,弱碱用 Kb)表示。(2)表达式一元弱酸 HA 一元弱碱 BOH电离方程式 HA H++A- BOH B++OH-电离常数表 c + - + -K (H )·c(A ) K c(B )·c(OH )a= b=达式 c(HA) c(BOH)(3)意义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酸或碱的酸性或碱性相对越强。(4)特点①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电解质的浓度、酸碱性无关,由于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故温度升高,K增大。②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K1 K2……所以其酸性主要取决于第一步电离。(5)电离常数的四大应用①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②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电离常数越大,对应盐的水解程度越小,盐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弱。③判断反应能否发生或者判断产物是否正确- -通过强酸制弱酸来判断。如 H2CO3:Ka1=4.2×10 7,Ka2=5.6×10 11,苯酚(C6H5OH):Ka=1.3×10-10,向苯酚钠(C6H5ONa)溶液中通入的 CO2不论是少量还是过量,其化学方程式均为 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④判断溶液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利用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来判断。-如 把 0.1 mol·L - 1CH c(CH3COO )3COOH 溶 液 加 水 稀 释 , =c(CH3COOH)c(CH3COO-)·c(H+) Ka= , 稀 释 时 , c(H + ) 减 小 , Ka 不 变 , 则c(CH3COOH +)·c(H+) c(H )c(CH3COO-)变大。c(CH3COOH)2.电离度(1)概念电离度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电解质分子总数的百分数。(2)表示方法已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数α= ×100%溶液中原有弱电解质的总分子数α 弱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也可表示为 = ×100%弱电解质的浓度(3)影响因素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度增大;降低温度,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温度的影响电离度减小当弱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时,电离度减小;当弱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时,电浓度的影响离度增大[名师点拨] (1)浓度为 c mol·L-1的一元弱酸(HA)溶液中,c(H+)=c·α= Ka·c 。(2)浓度为 c mol·L-1的一元弱碱(BOH)溶液中,c(OH-)=c·α= Kb·c 。(3) K一元弱酸(HA)溶液中电离度与电离常数的关系为 K=c·α2或α= aa 。c经典例题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在 0.1 mol·L 1 CH3COOH溶液中,升高温度,电离度增大( )c2 + -(H )·c(CO2 )(2)H2CO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Ka= 3 ( )c(H2CO3)(3)电离常数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4)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K)不同( )(5)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的 c(H+)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溶液中的 c(H+)大( )答案:(1)√ (2)× (3)√ (4)× (5)×例 2.常温下,将 0.1 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请填写下列表达式中的数据变化情况(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c(CH3COOH) ____________。c(H+)(2)c(CH3COO-) ____________。c(CH3COOH)(3)c(CH3COO-) ____________。c(H+)(4)c(CH COO-3 )·c(H+) ____________。c(CH3COOH)(5) c(CH3COO-) ____________。c(CH3COOH)·c(OH-)答案:(1)变小 (2)变大 (3)变小 (4)不变 (5)不变例 3.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弱酸 HCOOH H2S H2CO3 HClOKa1=4.4×10Ka1=1.3 10-× 7-7 Ka=3.0电离常数(25 ) K 1.77 10-℃ a= × 4 Ka2=7.1×10-15Ka2= ×10-84.7×10-1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HCOOH 、 H2S 、 H2CO3 、 HClO 的 酸 性 由 强 到 弱 的 顺 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浓度的 HCOO- - - - - - +、HS 、S2 、HCO 、CO23 3 、ClO 结合 H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将 少 量 CO2 气 体 通 入 NaClO 溶 液 中 , 写 出 该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HCOOH>H2CO3>H2S>HClO(2)S2->CO2- >ClO->HS->HCO-3 3 >HCOO-(3)ClO-+CO2+H2O===HClO+HCO-3例 4.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联氨是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其一级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一级电离常数 Kb1=________。( + + -已知:N2H4+H N2H 5 的 K=8.7×107;KW=1.0×10 14)解析: H O H++OH-① 2 KW=1.0×10-14②N2H4+H+ N H+2 5 K=8.7×107,+由①+②可得:N -2H4+H2O N2H5 +OH ,Kb1=K·KW=8.7×107×1.0×10-14=8.7×10-7。答案:N2H4+H2O N H+ -2 5 +OH 8.7 10-× 7知识点 3 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1) 2H O H O+ OH-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 2 3 + ,可简写为 H2OH++OH-。(2)25℃时,纯水中 c(H+)=c(OH-)=1×10-7 mol·L-1。[名师点拨] 任何情况下,水电离产生的 c(H+)、c(OH-)总是相等的。2.水的离子积常数[名师点拨] KW=c(H+)·c(OH-)中的 H+和 OH-不一定都是由水电离出来的,而是指溶液中的 c(H+)和 c(OH-)。3.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温度降低,抑制水的电离。(2)酸、碱:加入酸或碱均能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能抑制水的电离。(3)能水解的盐:(如 CH3COONa)CH3COO-能与水电离出的 H+结合生成 CH3COOH,故能促进水的电离。[名师点拨] (1)给水加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H+)>10-7 mol·L-1,pH<7,但水仍显中性。(2)酸、碱能抑制水的电离,故室温下,酸、碱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 c(H+)<1×10-7 mol·L-1,而能水解的盐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 c(H+)[或 c(OH-)]>1×10-7 mol·L-1。4.水电离出的 c (H+水 )或 c 水(OH-)的计算(1)当抑制水的电离时(如酸或碱溶液)在溶液中 c(H+)、c(OH-)较小的数值是水电离出来的。如下表:+ - 水电离出来的c (H ) c(OH )溶液(25℃) + -mol·L-1 mol·L-1 c(H )或 c(OH )mol·L-1pH 2 10-= 的盐酸 2 10-12 10-12pH=13的 NaOH 10-溶液 13 10-1 10-13(2)当促进水的电离时(如盐的水解)在溶液中 c(H+)、c(OH-)较大的数值是水电离出来的。如下表:+ - 水电离出来的c(H ) c(OH )溶液(25℃) + -mol·L-1 mol·L-1 c(H )或 c(OH )mol·L-1pH=5的 NH4Cl溶液 10-5 10-9 10-5pH=10的 Na CO 溶液 10-10 10-2 3 4 10-4[名师点拨] 室温下,水电离的 c(H+)或 c(OH-)的计算方法(1)中性溶液:c(OH-)=c(H+)=10-7 mol·L-1c(H+)=c 酸(H+)+c 水(H+)(2)酸溶液c(OH-)=c 水(OH-)=c 水(H+)酸溶液中,H+来源于酸的电离和水的电离,而 OH-只来源于水的电离。c(OH-)=c 碱(OH-)+c 水(OH-)(3)碱溶液c(H+)=c (H+水 )=c 水(OH-)碱溶液中,OH-来源于碱的电离和水的电离,而 H+只来源于水的电离。c(H+)=c 水(H+)酸性 c(OH- KW)=c(H+)c(OH-)=c (OH-(4)盐溶液 水 )碱性 c(H+ KW)=c(OH-)中性:c(H+)=c 水(H+)=c(OH-)=c 水(OH-)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中,H+和 OH-均来源于水的电离。经典例题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5℃与 60℃时,水的 pH相等( )(2)25℃时 NH4Cl溶液的 KW大于 100 ℃时 NaCl溶液的 KW( )(3)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 H+和 OH-,且水电离出的 c(H+)和 c(OH-)相等( )(4)25℃时,0.10 mol·L-1NaHCO3溶液加水稀释后,c(H+)与 c(OH-)的乘积变大( )(5)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KW减小( )(6)将水加热,KW增大,pH减小( )答案:(1)× (2)× (3)√ (4)× (5)× (6)√例 2.已知:25 ℃时,KW=1.0×10-14;35 ℃时,KW=2.1×10-14。下列有关水的电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水的电离属于吸热过程C.向蒸馏水中加入 NaOH溶液,KW增大D.35 ℃时,水中 c(H+)>c(OH-)解析:选 B 水的离子积 K =c(H+W )·c(OH-),升高温度,KW增大,说明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水电离产生的 c(H+)、c(OH-)均增大,A错误,B正确;KW仅与温度有关,向蒸馏水中加入 NaOH溶液,c(OH-)增大,由于温度不变,则 KW不变,C错误;任何温度下水都呈中性,则 35℃时,水中 c (H+)=c(OH-),D错误。例 3.室温下,pH=11的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OH-)为( )①1.0×10-7 mol·L-1 ②1.0×10-6 mol·L-1③1.0×10-3 mol·L-1 ④1.0×10-11mol·L-1A.③ B.④C.①或③ D.③或④解析:选 D 若该溶液是强碱溶液,则 c(OH-)=10-3 mol·L-1,c(H+)=10-11 mol·L-1,故水电离出的 c (OH-水 )=10-11mol·L-1,④正确;若该溶液是能水解的盐溶液,则 c(OH-)=10-3 mol·L-1,故水电离出的 c 水(OH-)=10-3 mol·L-1,③正确。知识点 4 一元强酸(碱)与一元弱酸(碱)的比较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的比较中和碱 与较活泼金属反应产 开始与金属+比较项目 c(H ) pH的能力 生 H2的量 反应的速率盐酸 大 小 大相同 相同醋酸溶液 小 大 小2.相同 pH、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的比较与足量活泼金中和碱 开始与金属反比较项目 c(H+) c(酸) 属反应产生 H2的能力 应的速率的量盐酸 小 小 少相同 相同醋酸溶液 大 大 多3.图像法理解一强一弱的稀释规律(1)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加水稀释到相同的倍数,醋酸的 pH大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 pH,盐酸加入的水多(2)相同体积、相同 pH的盐酸、醋酸加水稀释到相同的倍数,盐酸的 pH大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 pH,醋酸加入的水多经典例题例 1.25 ℃时,相同 pH的两种一元弱酸 HA与 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 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浓度的 NaA与 NaB溶液中,c(A-)小于 c(B-)B.a点溶液的导电性大于 b点溶液C.a点的 c(HA)大于 b点的 c(HB)D.HA的酸性强于 HB解析:选 D 酸的酸性越强,对应的盐的水解程度越小,故 NaB的水解程度大,同浓度的 NaA与 NaB溶液中 c(B-)小于 c(A-),A项错误;b点溶液的 pH小于 a点溶液的 pH,说明 b点溶液中 c(H+)和 c(B-)较大,故 b点溶液导电性较强,B项错误;HA酸性强于 HB,则相同 pH的溶液,c(HA)错误;由于稀释过程中 HA的 pH变化较大,故 HA的酸性强于 HB,D项正确。例 2.常温下,分别取未知浓度的MOH和 HA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几倍,稀释过程中,两溶液 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OH 为弱碱,HA为强酸B.水的电离程度:X=Z>YC.若升高温度,Y、Z点对应溶液的 pH均不变D.将 X点溶液与 Z点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解析:选 B 由图可知,将 X点 HA溶液稀释 10 倍(即 lg n增大 1),pH变化小于 1,则 HA是弱酸;将 Y点MOH 溶液稀释 10倍,pH减小 1,则MOH 是强碱,A错误;酸、碱均抑制水的电离,X点溶液中 c(H+)=10-5mol·L-1,由水电离出的 c(H+)=c(OH-)=10-9mol·L-1,Y、Z点溶液中 c(OH-)分别为 10-4mol·L-1、10-5mol·L-1,则由水电离出的c(H+)分别为 10-10mol·L-1、10-9mol·L-1,故水的电离程度:X=Z>Y,B正确;MOH 是强碱,升高温度,溶液中 c(OH-)几乎不变,但 K +W增大,c(H )变大,溶液的 pH减小,C错误;将 X点溶液与 Z点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中和反应后,HA有剩余,所得混合液呈酸性,D错误。课堂闯关1.(2020·浙江 7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10-7mol·L-1的盐酸中 c(H+)=2.0×10-7mol·L-1B.将 KCl溶液从常温加热至 80℃,溶液的 pH变小但仍保持中性C.常温下,NaCN溶液呈碱性,说明 HCN 是弱电解质D.常温下,pH为 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 pH增大解析:选 A 极稀的溶液中,H O电离出的 H+不能忽略,故 c(H+)大于 2×10-2 7 mol·L-1,A项错误;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均增大,pH减小,但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仍相等,溶液呈中性,B项正确;常温下,NaCN 溶液呈碱性,说明 NaCN是强碱弱酸盐,HCN 是弱酸,C 项正确;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D项正确。2.(2019·天津高考)某温度下,HNO2和 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 5.0×10-4和 1.7×10-5。将 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 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Ⅰ代表 HNO2溶液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C.从 c d c(HA)·c(OH )点到 点,溶液中 保持不变(其中 HA、A-分别代表相应的c(A-)酸和酸根离子)D.相同体积 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 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 n(Na+)相同解析:选 C 由 Ka(HNO2)>Ka(CH3COOH)可知,酸性:HNO2>CH3COOH。A错误,pH相同的两种酸稀释相同倍数时,酸性强的酸 pH变化大,所以曲线Ⅱ为 HNO2;B错误,b、c两点处,b点酸性强,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大,所以水的电离程度:c 点>b点;C正确,c d c(HA)·c(OH-) c(HA)·c(OH-)·c(H+) K从 点到 点, = = W ,KW和 Ka是两c(A-) c(A-)·c(H+) Ka个常数,只要温度不变,比值也不变;D 错误,相同体积 a 点的两溶液中,由于c(CH3COOH)>c(HNO2),故 n(CH3COOH)>n(HNO2),因此与 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 n(Na+)不同。3.浓度均为 0.10 mol·L-1、体积均为 V0的MOH和 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V,pHlg V随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V0A.MOH 的碱性强于 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 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 c(OH-)相等+D V.当 lg =2 c(M )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增大V0 c(R+)解析:选 D 由图像分析浓度为 0.10 mol·L-1的MOH 溶液,在稀释前 pH为 13,说明MOH完全电离,则MOH 为强碱,而 ROH的 pH<13,说明 ROH 没有完全电离,ROH 为弱碱。A.MOH的碱性强于 ROH V的碱性,A正确;B.曲线的横坐标 lg 越大,表示加水稀释V0体积越大,由曲线可以看出 b点的稀释程度大于 a点,弱碱 ROH存在电离平衡:ROHR++OH-,溶液越稀,弱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大,故 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 a点,B正确;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溶液的 pH接近于 7,故两溶液的 c(OH-)相等,C正确;D.当lgV =2时,溶液 V=100V0,溶液稀释 100倍,由于MOH 发生完全电离,升高温度,c(MV0+)不变;ROH 存在电离平衡:ROH R++OH-,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c(R+) c(M )增大,故 减小,D错误。c(R+)4.(2021·芜湖模拟)在 0.1 mol·L-1的 HCN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CN H++CN-。对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 NaOH固体,平衡正向移动B.加水,平衡逆向移动C.滴加少量 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 c(H+)减小D.加入少量 NaCN固体,平衡正向移动解析:选 A 加入 NaOH,NaOH和 H+反应而减小溶液中 c(H+),从而促进 HCN电离,则平衡正向移动,故 A正确;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所以平衡正向移动,故 B错误;加入少量相同浓度的 HCl溶液,HCl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导致溶液中 c(H+)增大,故 C错误;加入少量 NaCN固体,导致溶液中 c(CN-)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 D错误。5.在 25 ℃时,用蒸馏水稀释 1 mol·L-1氨水至 0.01 mol·L-1,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A c(OH-) c(NH+. B. 4)c(NH -3·H2O) c(OH )c(NH3·H2O)C -. D.c(OH )c NH+( 4 )解析:选 A A +项,加水稀释促进 NH3·H2O的电离,溶液中 n(OH-)、n(NH4 )增大,+分子的物质的量减小,该比值增大,正确;B项,溶液中 OH-、NH 4 的物质的量增大,且水电离出 OH-的数目增多,该比值变小,错误;C +项,稀释时,溶液中 NH 4 的物质的量增大,NH3·H2O分子的物质的量减小,该比值减小,错误;D项,加水稀释 c(OH-)减小,错误。6.下列有关水电离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25 ℃,pH=12的烧碱溶液与 pH=12的纯碱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B CH COOH c(OH-).其他条件不变, 3 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 一定变小c(H+)C.其他条件不变,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减小D.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解析:选 D 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均能促进水的电离,NaOH 是强碱,抑制水的电离,Na2CO3是强碱弱酸盐,促进水的电离,所以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同,A项错误;CH3COOH为弱酸,其他条件不变,稀释 CH3COOH溶-液,c(H+) c(OH )减小,c(OH-)增大,所以 增大,B项错误;NaOH抑制水的电离,其他c(H+)条件不变,稀释氢氧化钠溶液,其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降低,所以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项错误;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OH-)和 c(H+)增大,所以 KW增大,D项正确。7.已知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欲证明它是弱电解质,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NaCl溶液和 NaH2PO2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比较灯泡的亮度B.用一定浓度的 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等 pH的盐酸和次磷酸溶液,比较消耗碱液的体积C.加热滴有酚酞试液的 NaH2PO2溶液,溶液颜色变深D.常温下,稀释 0.1 mol·L-1次磷酸溶液至原溶液体积的 100 倍,测得 pH在 4~5 之间解析:选 A NaCl 和 NaH2PO2都属于强电解质,所以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NaCl 溶液和 NaH2PO2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比较灯泡的亮度,不能证明 H3PO2是弱电解质,故 A错误;因盐酸为强酸,若滴定时次磷酸溶液消耗 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等体积、等 pH的盐酸消耗的 NaOH溶液的体积,则说明次磷酸为弱电解质,B正确;若次磷酸为弱电解质,则NaH2PO2溶液呈碱性,加热促进其水解,滴有酚酞试液的 NaH2PO2溶液颜色变深,C正确;常温下,若次磷酸为一元强酸,则把 0.1 mol·L-1次磷酸溶液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 100 倍,pH应为 3,而现测得 pH在 4~5之间,说明次磷酸没有完全电离,为弱电解质,D正确。8.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下列有关三种酸的电离常数(25℃)。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NaCN+HNO2===HCN+NaNO2、NaCN+HF===HCN+NaF、NaNO2+HF===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K(HF)=7.2×10-4B.K(HNO2)=4.9×10-10C.根据两个反应即可得出一元弱酸的强弱顺序:HF>HNO2>HCND.K(HCN)解析:选 B 相同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该酸的酸性越强,结合“强酸制取弱酸”分析可知,酸性:HF>HNO2>HCN,所以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4.6×10-4,故 B错误。9.已知:在 25℃时,次氯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弱电解质 电离常数(Ka)HClO Ka=4.7×10-8H2CO3 Ka1=4.2 10-× 7 K -a2=5.6×10 11H2SO3 Ka1=1.54×10-2 Ka2=1.02×10-7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SO2-3 、HCO-3 B.ClO-、HCO-3C.HSO- 2- -3 、CO3 D.HClO、HCO3-解析:选 C 根据表中电离常数可知,酸性:H2SO3>H2CO3>HSO3 >HClO>HCO-3 ;根据“较强酸制取较弱酸”的复分解反应规律,判断溶液中微粒能否大量共存。由于酸性:HSO-3 >HCO- 2- -3 ,则 SO3 、HCO 3 不能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 不符合题意;酸性:HClO>HCO-3 ,则 ClO-、HCO -3 不能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 不符合题意;由于酸性:HSO-3 >HCO-3 ,则 HSO- CO 2-3 、 3 能反应生成 SO 2-3 和 HCO-3 ,不能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由于酸性:H2CO3>HClO,HClO、HCO 3 不能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10.(2021·海滨模拟)25℃时,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 1 mL分别加水稀释,pH 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Ⅰ代表醋酸溶液的稀释过程B.a溶液的导电性比 c溶液的导电性差-C.将 a、b c(Cl )两溶液加热至 30℃(忽略溶质挥发), 变大c(CH COO-3 )D.与相同浓度的 NaOH溶液恰好中和时,消耗 a溶液的体积比 b溶液的体积大解析:选 D 溶液稀释时,醋酸进一步电离,其溶液 pH变化比盐酸的小,故曲线Ⅰ代表盐酸的稀释过程、Ⅱ应为醋酸稀释时的 pH变化曲线,故 A错误;稀释后盐酸溶液中氯离子、氢离子浓度减小,则溶液导电性减弱,故 a 溶液的导电性比 c 溶液的导电性强,故 B错误;升高温度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而氯离子浓度基本不变,c(Cl-)则 比值减小,故 C错误;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与相同浓度的 NaOH溶液c(CH COO-3 )恰好中和时,消耗 a溶液的体积比 b溶液的体积大,故 D正确。11.(1)(2020·全国卷Ⅱ节选)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其电离平衡体系中c(X)各成分的组成分数δ[δ(X)= ,X为 HClO 或 ClO-]与 pH的关系如c(HClO)+c(ClO-)图所示。HClO的电离常数 Ka值为________。(2)(2019· -全国卷Ⅰ节选)根据 H3BO +3的解离反应:H3BO3+H2O H +B(OH)4 ,Ka=5.81×10-10,可判断 H3BO3是______酸。(3)已知 25℃,NH3·H2O的 Kb=1.8×10-5,H2SO3的 Ka1=1.3×10-2,Ka2=6.2×10-8。若氨水的浓度为 2.0 mol·L-1,溶液中的 c(OH-)=__________mol·L-1。将 SO2通入该氨水- -7 -1 c(SO2- )中,当 c(OH )降至 1.0×10 mol·L 3时,溶液中的 =________。c -(HSO3 )(4)25℃,两种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Ka1 Ka2H2SO3 1.3 10-× 2 6.3 10-× 8H2CO3 4.2×10-7 5.6×10-11HSO -① 3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__________。②H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HClO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HClO H++ClO-,HClO 的电离常数 Ka=c(H+)·c(ClO-),由题图(b)可知当 pH=7.5时,溶液中 c(ClO-)=c(HClO),即 Ka=c(Hc(HClO)+)=10-7.5。(2)根据题目信息中 H3BO3的解离反应方程式和 Ka的数值可知,H3BO3为一元弱c +(NH )·c(OH-)酸。(3)设氨水中 c(OH-) x·x=x mol·L-1,根据 NH3·H2O的 Kb= 4 ,则c(NH3·H2O) 2.0c SO2-( )·c(H+) c(SO2- )=1.8×10-5,解得 x=6.0×10-3。根据 H2SO K 3 33的 a2= ,则c(HSO- -3 ) c(HSO3 )Ka2= ,当 c(OH-)降至 1.0 - - +×10 7mol·L 1 时,c(H )为 1.0 10-× 7 mol·L-1,则c(H+)c(SO2- ) 6.2×10-83= = 0.62。 (4)②由 H2SO3 和 H2CO3 的电离常数可知酸性:c -(HSO ) 1.0×10-73H2SO >H CO >HSO-3 2 3 3 >HCO-3 ,故 H2SO3溶液和 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 CO2气体,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 H2SO3+HCO3 ===HSO3 +H2O+CO2↑。+ 2-答案:(1)10-7.5 (2) -一元弱 (3)6.0×10 3c(H )·c(SO3 )0.62 (4)① ②H2SO3c -(HSO3 )HCO-+ 3 ===HSO-3 +CO2↑+H2O自我挑战1.已知室温时,0.1 mol·L-1某一元酸 HA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的 pH=4B.升高温度,溶液的 pH增大C.室温时,此酸的电离常数约为 1×10-7D.稀释 HA溶液时,不是所有粒子的浓度都一定会减小解析:选 B 0.1 mol·L-1某一元酸 HA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说明溶液中 c(H+)约为0.1 mol·L-1×0.1%=1×10-4mol·L-1,则溶液的 pH=4,A项正确;电离属于吸热过程,升温促进 HA电离,溶液中的 c(H+)增大,pH减小,B项错误;室温时,此酸的电离常数约10-4×10-4为 =1 10-× 7,C项正确;稀释 HA溶液可促进 HA电离,溶液中的 c(H+)、c(A-)、0.1c(HA)都减小,而 c(OH-)增大,D项正确。2.25 ℃,两种一元碱 MOH 和 ROH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 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OH 是一种弱碱B.在 x点:c(M+)=c(R+)C.稀释前,c(MOH)=10c(ROH)D.稀释前,MOH 溶液和 R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前者是后者的 10倍解析:选 B 由图可知,两溶液分别稀释 100倍,MOH 溶液的 pH减小 2,ROH溶液的 pH 减小 1,则 MOH 是强碱,ROH 是弱碱,A错误;x点两溶液的 pH相等,则两溶液中 c(H+)、c(OH-)分别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c(M+)+c(H+)=c(OH-)、c(R+)+c(H+)=c(OH-),从而推知 x点时 c(M+)=c(R+),B正确;MOH 是强碱,起始溶液的 pH=13,则有 c(MOH)=0.1 mol·L-1,ROH是弱碱,部分电离,起始溶液的 pH=12,则有 c(ROH)>0.01 mol·L-1,从而可知稀释前,c(MOH)<10c(ROH), C错误;稀释前,MOH 溶液的 pH=13,则由水电离出的 c(OH-)=1×10-13mol·L-1;ROH溶液的 pH=12,则由水电离出的 c(OH-)=1×10-12mol·L-1,故稀释前MOH 溶液和 R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后者是前者的 10倍,D错误。3.(2021·蚌埠模拟)常温下向 100 mL蒸馏水中滴入 10 mL 5 mol·L-1HA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溶液中 c(H+)和温度随着加入 HA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A是强酸B.a~b段,HA电离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C.c~d段,c(H+)增大,HA电离程度增大D.c点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 NaOH溶液,则 c(Na+)=c(A-)+c(HA)解析:选 D 结合图示可知,滴入 10 mL 5 mol·L-1HA 溶液时,c(HA) 10≈ ×510+100mol·L-1≈0.46 mol·L-1,而此时 c(H+)约为 6×10-3 mol·L-1,证明 HA部分电离,属于弱酸,故 A错误;a~b段,HA的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电解质溶于水,扩散过程(电离)吸热,水合过程(形成水合离子)放热,故 B错误;c~d段, HA浓度增大,c(H+)增大,但HA的电离程度减小,故 C错误;c点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 NaOH溶液,反应后溶质为 NaA,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A-)+c(HA),故 D正确。4.25 ℃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NH3·H2OKa1=4.4 -×10 7-电离常数 1.7×10 5 3.0×10-8 1.7×10-5K -a2=4.7×10 11请回答下列问题:(1)CH3COOH、H2CO3、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CH - - 2- - +3COO 、HCO3 、CO3 、ClO 结合 H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______。(3)体积为 10 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 HX分别加水稀释至 1 000 mL,稀释过程中 pH变化如图所示,则 HX的电离常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电离常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释后,HX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c(H+)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c(H+),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H3COOH>H2CO3>HClO。(2) - -电离常数越小,其对应酸根离子结合 H+的能力越强,CH COO-3 、HCO3 、CO23 、ClO- - -结合 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O23 >ClO->HCO3 >CH3COO-。(3)根据图像可知,起始时两种溶液中 c(H+)相同,c(较弱酸)>c(较强酸),稀释过程中较弱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故在整个稀释过程中较弱酸的 c(H+)一直大于较强酸的 c(H+),稀释相同倍数,HX的 pH变化比 CH3COOH的大,故 HX酸性强,电离常数大;HX酸性强于 CH3COOH,稀释后 HX溶液中 c(H+)小于 CH +3COOH溶液中的 c(H ),所以其对水电离的抑制能力较弱。答案:(1)CH3COOH>H2CO3>HClO (2)CO2-3 >ClO->HCO-3 >CH3COO- (3)大于 稀释相同倍数,HX的 pH变化比 CH3COOH 的大,酸性强,电离常数大 大于 HX 的酸性强于 CH3COOH,稀释后 HX溶液中的 c(H+)小于 CH3COOH溶液中的 c(H+),所以其对水电离的抑制能力较弱5.现有常温下 pH=2的盐酸(甲)和 pH=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1)常温下 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c(H+).c(H+) B.c(CH3COOH)-C.c(H+)·c(OH-) D c(OH ).c(H+)(2)取 10 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另取 10 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 c(H ),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 的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c(CH3COOH)小”或“无法确定”)。(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100倍,所得溶液的 pH大小关系为 pH(甲)________pH(乙)(填“>”“<”或“=”)。(4)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 NaOH稀溶液中和,则消耗的 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V(甲)________V(乙)(填“>”“<”或“=”)。(5)已知 25℃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K -a1 1.8×10 5 4.3×10-7 3.0×10-8K 5.6 10-a2 - × 11 -+下列四种离子中结合 H 能力最强的是______(填序号)。A -.HCO3 B.CO2-3C.ClO- D.CH3COO-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H3COOH+Na2CO3(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ClO+Na2CO3(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 -3COOH H +CH3COO ,加水稀释过程中,平衡正向移动,但溶液中 c(H+) 、c(CH COO-3 )均减小,A 符合题意。CH3COOHc(H+)·c(CH3COO-) c(H+) Ka的电离平衡常数 Ka= ,则有 = ,c -(CH3COOH) c(CH3COOH) c(CH3COO )+加水稀释时,c(CH COO-) K c(H )3 减小,但 a不变,则 增大,B 不符合题意。由c(CH3COOH)于温度不变,则 c(H+)·c(OH-)=KW不变,C不符合题意。加水稀释时,溶液中 c(H+)减小,-由于 c(H+)·c(OH-)=KW不变,则 c(OH-)c(OH )增大,故 增大,D不符合题意。(2)醋酸c(H+)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c(CH COO-3 )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根据 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 Kac(H+)·c(CH3COO-) c(H+) Ka= 推知, = ,由于温度不变,c(CH3COOH) c(CH3COOH) c(CH3COO-)+Ka不变,c(CH -c(H )3COO )增大,则溶液中 的值减小。(3)常温下,pH=2的盐c(CH3COOH)酸(甲)和 pH=2的醋酸溶液(乙),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100倍,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pH变化小,则所得溶液的 pH:pH(甲)>pH(乙)。(4)pH均为 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相比,其浓度:c(HCl)n(HCl),分别用等浓度的 NaOH稀溶液中和,醋酸溶液消耗 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盐酸。(5)由表中电离平衡常数可知,各种酸的酸性:CH3COOH>H2CO3>HClO>HCO-3 ,因此四种离子结合H+ - - -的能力:CH COO-3 <HCO - 2 + 23 <ClO <CO3 ,故结合 H 能力最强的是 CO3 。根据“较强酸制取较弱酸”的规律,CH3COOH与 Na2CO3(少量)反应生成 CH3COONa、CO2和 H2O,离子方程式为 2CH3COOH-+CO23 ===2CH3COO-+CO2↑+H2O;HClO与 Na2CO3(少量)反应生成 NaClO和 NaHCO3,离子方程式为 HClO+CO2- - -3 ===ClO +HCO3 。答案:(1)A (2)向右 减小(3)> (4)<(5)B 2CH3COOH-+CO23 ===2CH3COO-+CO2↑+H2O HClO+CO2-3 ===ClO-+HCO-36.(1)次磷酸(H3PO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2PO2溶液显________(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2)如图所示为二元酸 H2A 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 pH 的变化曲线(25℃)。H A K ________ pH 7 c(A2-)2 的电离平衡常数 a1= ,溶液 = 时, =________。c(HA-)(3)25 ℃时,a mol·L-1氨水与 0.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若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H+4 )-=c(Cl )。用含 a的代数式表示 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 Kb=________。解析:(1) -次磷酸(H3PO +2)是一元中强酸,所以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生成 H 、H2PO2 ,-电离方程式为 H +3PO2 H +H2PO2 ,NaH2PO2是强碱弱酸盐,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2)pH 4.20 c(H A) c(HA-) H A K c(HA-)·c(H+)呈弱碱性。 = 时, 2 = , 2 的电离平衡常数 a1=c(H2A)= c(H + )= 10 - 4.20, pH= 6.20 时, c(A2 - )= c(HA - ),H2A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2=c(A2-)·c(H+) 2-c(H+) 10-6.20 pH 7 c(H+) 10-7 c(A ) c(A2-)= = , = ,则 = , = ×c(HA-) c(HA-) c(HA-)c(H+) K 10-6.20a2= = =1×100.8。(3)25 ℃时,若 a mol·L-1氨水与 0.01 mol·L-1c(H+) c(H+) 10-7盐酸等体积混合,溶液体积增大一倍,则 c(Cl-)=0.005 mol·L-1,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H+4 )=c (Cl-)=0.005 mol·L-1,根据电荷守恒得 c(H+)=c (OH-)=10-7 mol·L-1,所以 c(NH3·H2O)=0.5a mol·L-1-c(NH+4 )=(0.5a-0.005) mol·L-1,NH3·H2O 的电离平衡常数 Kb=c(NH+4 )·c(OH-) 0.005 - -×10 7 10 9= = 。c(NH3·H2O) 0.5a-0.005 a-0.01答案:(1)H3PO +-2 H +H2PO2 弱碱性-9(2)1×10-4.2 1×100.8 (3) 10a-0.0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Ka、Kb)进行相关计算。3.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KW)。知识清单知识点 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强、弱电解质(1)定义与物质类别(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等号,弱可逆,多元弱酸分步离”+ -①强电解质:如 H2SO 24:H2SO4===2H +SO4 _。②弱电解质a.一元弱酸,如 CH3COOH:CH3COOH CH3COO-+H+。b.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分步书写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如 H2CO3:H2CO +-3 H +HCO3 _ HCO-、 3 H++CO2-3 。c + -.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一步书写,如 Fe(OH)3:Fe(OH)3 Fe3 +3OH 。③酸式盐a.强酸的酸式盐,如 NaHSO4在水溶液中:NaHSO4===Na+ +- + -+H +SO24 ;熔融时:NaHSO4===Na +HSO4 。b.弱酸的酸式盐:“强中有弱”,如 NaHCO3:NaHCO3===Na+- - + -+HCO 23 、HCO3 H +CO3 。[名师点拨] (1)中学阶段常见的六大强酸是指 HCl、H2SO4、HNO3、HBr、HI、HClO4,其他一般是中强酸或弱酸。(2)中学阶段常见的四大强碱是指 NaOH、KOH、Ca(OH)2、Ba(OH)2,其他一般是中强碱或弱碱。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等)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状态,即电离平衡。平衡建立过程如图所示:(2)外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①浓度: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越易电离。②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③相同离子: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④化学反应: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⑤实例:以 0.1 mol·L-1CH3COOH溶液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 CH3COOH CH3COO-+H+ ΔH>0的影响。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n(H+) c(H+) 导电能力 Ka加水稀释 向右 增大 减小 减弱 不变加入少量冰醋酸 向右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通入 HCl(g) 向左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加 NaOH(s) 向右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加向左 减小 减小 增强_ 不变CH3COONa(s)加入镁粉 向右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升高温度 向右 增大 增大 增强 增大[名师点拨] (1)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不一定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如醋酸溶液中的 c(H+)减小,但 c(OH-)增大。(2)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不一定减小,如稀醋酸中加入冰醋酸。(3)电离平衡右移,离子的浓度不一定增大,电离程度也不一定增大,如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使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但电离程度减小。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的关系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比较对象 导电性 原因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氨氢氧化钠溶液大于氨水溶液 离;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部水溶液分电离H2C2O4的 Ka1=5.9×10-2同浓度的醋酸溶液与草酸溶 CH3COOH的 K -a=1.79×10 5醋酸溶液小于草酸溶液液 电离常数:H2C2O4>CH3COOH氢氧化钠极稀溶液的离子浓氢氧化钠极稀溶液与 0.1 氢氧化钠极稀溶液小于 0.1-度小于 0.1 mol·L 1氨水溶液mol·L-1氨水溶液 mol·L-1氨水溶液的离子浓度4.判断弱电解质的三个思维角度角度一:弱电解质的定义,即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1)测定一定浓度的 HA溶液的 pH。(2)与同浓度盐酸比较导电性。(3)与同浓度的盐酸比较和锌反应的快慢。角度二: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条件改变,平衡移动。(1)从一定 pH的 HA溶液稀释前后 pH的变化判断。(2)从升高温度后 pH的变化判断。(3)从等体积、等 pH的 HA溶液与盐酸分别与过量的锌反应生成 H2的量判断。角度三:弱电解质形成的盐类能水解。如判断 CH3COOH为弱酸可用下面两个现象:(1)配制某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现象:溶液变为浅红色。(2)用玻璃棒蘸取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滴在 pH试纸上,测其 pH。现象:pH>7。经典例题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019·高考全国卷Ⅲ,改编)常温下 pH=2的 H3PO4溶液,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加入 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2)(2018·高考北京卷)常温时,0.1 mol L-· 1氨水的 pH=11.1:NH3·H2O NH+4 +OH-( )(3)pH=1的 H3PO4溶液中,含有 0.1NA个 H+( )(4)室温下,由 0.1 mol·L-1一元碱 BOH的 pH=10,可知溶液中存在:BOH===B++OH-( )(5)25℃时,0.1 mol·L-1CH3COOH加水稀释,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例 2.下列事实能说明 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25 ℃时,NaNO2溶液的 pH大于 7②用 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③HNO2溶液不与 Na2SO4溶液反应④25℃时,0.1 mol·L-1HNO2溶液的 pH=2.1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 D.①②④例 3.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溶液的 pH:cB.a、b、c三点 CH3COOH的电离程度:cC.用湿润的 pH试纸测量 a处溶液的 pH,测量结果偏小D.a、b、c三点溶液用 1 mol·L-1NaOH溶液中和,消耗 NaOH溶液的体积:c知识点 2 电离平衡常数1.电离常数(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又称电离常数,用 K(弱酸用 Ka,弱碱用 Kb)表示。(2)表达式一元弱酸 HA 一元弱碱 BOH电离方程式 HA H+ -+A BOH B++OH-电离常数表K c+ - + -(H )·c(A ) c(B )·c(OH )a= Kb=达式 c(HA) c(BOH)(3)意义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酸或碱的酸性或碱性相对越强。(4)特点①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电解质的浓度、酸碱性无关,由于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故温度升高,K增大。②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K1 K2……所以其酸性主要取决于第一步电离。(5)电离常数的四大应用①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②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电离常数越大,对应盐的水解程度越小,盐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弱。③判断反应能否发生或者判断产物是否正确- -通过强酸制弱酸来判断。如 H2CO3:Ka1=4.2×10 7,Ka2=5.6×10 11,苯酚(C6H5OH):Ka=1.3 -×10 10,向苯酚钠(C6H5ONa)溶液中通入的 CO2不论是少量还是过量,其化学方程式均为 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④判断溶液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利用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来判断。-如 把 0.1 mol·L - 1CH COOH c(CH3COO )3 溶 液 加 水 稀 释 , =c(CH3COOH)c(CH3COO- +)·c(H ) Ka c(H += , 稀 释 时 , ) 减 小 , Ka 不 变 , 则c(CH3COOH)·c H+ c H+( ) ( )c(CH3COO-)变大。c(CH3COOH)2.电离度(1)概念电离度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电解质分子总数的百分数。(2)表示方法已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数α= ×100%溶液中原有弱电解质的总分子数弱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也可表示为α= ×100%弱电解质的浓度(3)影响因素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度增大;降低温度,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温度的影响电离度减小当弱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时,电离度减小;当弱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时,电浓度的影响离度增大[名师点拨] (1)浓度为 c mol·L-1的一元弱酸(HA)溶液中,c(H+)=c·α= Ka·c 。(2)浓度为 c mol·L-1的一元弱碱(BOH)溶液中,c(OH-)=c·α= Kb·c 。(3)一元弱酸(HA) K溶液中电离度与电离常数的关系为 Ka=c·α2或α= a 。c经典例题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升高温度,电离度增大( )c2 H+( )·c(CO2- )(2)H2CO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K= 3a ( )c(H2CO3)(3)电离常数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4)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K)不同( )(5) + +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的 c(H )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溶液中的 c(H )大( )例 2 -.常温下,将 0.1 mol·L 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请填写下列表达式中的数据变化情况(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c(CH3COOH) ____________。c(H+)-(2)c(CH3COO ) ____________。c(CH3COOH)(3)c(CH3COO-) ____________。c H+( )- +(4)c(CH3COO )·c(H ) ____________。c(CH3COOH)c CH COO-(5) ( 3 ) ____________。c(CH3COOH)·c(OH-)例 3.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弱酸 HCOOH H2S H2CO3 HClOKa1=4.4×10Ka1=1.3×10-7-7 Ka=3.0-电离常数(25℃) Ka=1.77×10 4 Ka2=7.1 -×10 15K -a2= ×10 84.7×10-1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HCOOH 、 H2S 、 H2CO3 、 HClO 的 酸 性 由 强 到 弱 的 顺 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浓度的 HCOO-、HS- -、S2 、HCO-3 、CO2-3 、ClO- +结合 H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将 少 量 CO2 气 体 通 入 NaClO 溶 液 中 , 写 出 该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 4.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联氨是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其一级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一级电离常数 Kb1=________。(已知:N H + + -2 4+H N2H 5 的 K=8.7×107;KW=1.0×10 14)知识点 3 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 2H2O H O+3 +OH-,可简写为 H2OH+ OH-+ 。(2)25 + - - -℃时,纯水中 c(H )=c(OH )=1×10 7 mol·L 1。[名师点拨] 任何情况下,水电离产生的 c(H+)、c(OH-)总是相等的。2.水的离子积常数[名师点拨] KW=c(H+)·c(OH-)中的 H+和 OH-不一定都是由水电离出来的,而是指溶液中的 c(H+)和 c(OH-)。3.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温度降低,抑制水的电离。(2)酸、碱:加入酸或碱均能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能抑制水的电离。(3)能水解的盐:(如 CH3COONa)CH3COO-能与水电离出的 H+结合生成 CH3COOH,故能促进水的电离。[名师点拨] (1)给水加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H+)>10-7 mol·L-1,pH<7,但水仍显中性。(2)酸、碱能抑制水的电离,故室温下,酸、碱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 c(H+)<1×10-7 mol·L-1,而能水解的盐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 c(H+)[或 c(OH-)]>1×10-7 mol·L-1。4.水电离出的 c (H+水 )或 c -水(OH )的计算(1)当抑制水的电离时(如酸或碱溶液)在溶液中 c(H+)、c(OH-)较小的数值是水电离出来的。如下表:c H+ -水电离出来的( ) c(OH )溶液(25℃) + -mol·L-1 mol·L-1 c(H )或 c(OH )mol·L-1pH=2的盐酸 10-2 10-12 10-12pH=13 -的 NaOH溶液 10 13 10-1 10-13(2)当促进水的电离时(如盐的水解)+在溶液中 c(H )、c(OH-)较大的数值是水电离出来的。如下表:c H+ c -水电离出来的( ) (OH )溶液(25℃)mol·L-1 mol·L-1 c(H+)或 c(OH-)mol·L-1pH=5的 NH Cl溶液 10-4 5 10-9 10-5pH=10的 Na2CO - -3溶液 10 10 10 4 10-4[名师点拨] 室温下,水电离的 c(H+)或 c(OH-)的计算方法(1)中性溶液:c(OH-)=c(H+)=10-7 mol·L-1c(H+)=c (H+酸 )+c 水(H+)(2)酸溶液c(OH-)=c 水(OH-)=c 水(H+)酸溶液中,H+来源于酸的电离和水的电离,而 OH-只来源于水的电离。c(OH-)=c - -碱(OH )+c 水(OH )(3)碱溶液c(H+)=c 水(H+)=c (OH-水 )碱溶液中,OH-来源于碱的电离和水的电离,而 H+只来源于水的电离。c(H+)=c (H+水 )酸性 c(OH- KW)=c(H+)-(4) c(OH )=c 水(OH-)盐溶液碱性 c(H+ KW)=c(OH-)中性:c(H+)=c +水(H )=c(OH-)=c 水(OH-)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中,H+和 OH-均来源于水的电离。经典例题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5℃与 60℃时,水的 pH相等( )(2)25℃时 NH4Cl溶液的 KW大于 100 ℃时 NaCl溶液的 KW( )(3) + - + -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 H 和 OH ,且水电离出的 c(H )和 c(OH )相等( )(4)25℃时,0.10 mol·L-1NaHCO3溶液加水稀释后,c(H+)与 c(OH-)的乘积变大( )(5)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KW减小( )(6)将水加热,KW增大,pH减小( )例 2.已知:25 ℃时,KW=1.0×10-14;35 ℃时,KW=2.1 10-× 14。下列有关水的电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水的电离属于吸热过程C.向蒸馏水中加入 NaOH溶液,KW增大D.35 ℃时,水中 c(H+)>c(OH-)例 3 -.室温下,pH=11的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OH )为( )①1.0×10-7 mol -·L 1 ②1.0 - -×10 6 mol·L 1③1.0×10-3 mol·L-1 ④1.0×10-11mol·L-1A.③ B.④C.①或③ D.③或④知识点 4 一元强酸(碱)与一元弱酸(碱)的比较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的比较中和碱 与较活泼金属反应产 开始与金属+比较项目 c(H ) pH的能力 生 H2的量 反应的速率盐酸 大 小 大相同 相同醋酸溶液 小 大 小2.相同 pH、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的比较与足量活泼金中和碱 开始与金属反比较项目 c(H+) c(酸) 属反应产生 H2的能力 应的速率的量盐酸 小 小 少相同 相同醋酸溶液 大 大 多3.图像法理解一强一弱的稀释规律(1)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加水稀释到相同的倍数,醋酸的 pH大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 pH,盐酸加入的水多(2)相同体积、相同 pH的盐酸、醋酸加水稀释到相同的倍数,盐酸的 pH大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 pH,醋酸加入的水多经典例题例 1.25 ℃时,相同 pH的两种一元弱酸 HA与 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 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浓度的 NaA与 NaB溶液中,c(A-)小于 c(B-)B.a点溶液的导电性大于 b点溶液C.a点的 c(HA)大于 b点的 c(HB)D.HA的酸性强于 HB例 2.常温下,分别取未知浓度的MOH和 HA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几倍,稀释过程中,两溶液 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OH 为弱碱,HA为强酸B.水的电离程度:X=Z>YC.若升高温度,Y、Z点对应溶液的 pH均不变D.将 X点溶液与 Z点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课堂闯关1.(2020·浙江 7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10-7mol·L-1的盐酸中 c(H+)=2.0×10-7mol·L-1B.将 KCl溶液从常温加热至 80℃,溶液的 pH变小但仍保持中性C.常温下,NaCN溶液呈碱性,说明 HCN 是弱电解质D.常温下,pH为 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 pH增大2.(2019·天津高考)某温度下,HNO2和 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 5.0×10-4和 1.7×10-5。将 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 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Ⅰ代表 HNO2溶液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c(HA)·c(OH-C ).从 c点到 d点,溶液中 保持不变(其中 HA、A-分别代表相应的c(A-)酸和酸根离子)D.相同体积 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 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 n(Na+)相同3.浓度均为 0.10 mol·L-1、体积均为 V0的MOH和 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V,pH随 lg V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V0A.MOH 的碱性强于 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 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 c(OH-)相等D V c(M+).当 lg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增大V0 c(R+)4.(2021·芜湖模拟)在 0.1 mol·L-1 + -的 HCN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CN H +CN 。对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 NaOH固体,平衡正向移动B.加水,平衡逆向移动C.滴加少量 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 c(H+)减小D.加入少量 NaCN固体,平衡正向移动5.在 25 ℃时,用蒸馏水稀释 1 mol·L-1氨水至 0.01 mol·L-1,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A c(OH-) c(NH+. B. 4)c(NH3·H2O) c(OH-)c(NH3·H2O)C D c(OH-. . )c(NH+4 )6.下列有关水电离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25 ℃,pH=12的烧碱溶液与 pH=12的纯碱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B c(OH-).其他条件不变,CH3COOH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 一定变小c(H+)C.其他条件不变,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减小D.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7.已知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欲证明它是弱电解质,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NaCl溶液和 NaH2PO2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比较灯泡的亮度B.用一定浓度的 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等 pH的盐酸和次磷酸溶液,比较消耗碱液的体积C.加热滴有酚酞试液的 NaH2PO2溶液,溶液颜色变深D.常温下,稀释 0.1 mol·L-1次磷酸溶液至原溶液体积的 100 倍,测得 pH在 4~5 之间8.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下列有关三种酸的电离常数(25℃)。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NaCN+HNO2===HCN+NaNO2、NaCN+HF===HCN+NaF、NaNO2+HF===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K(HF)=7.2×10-4B.K(HNO2)=4.9×10-10C.根据两个反应即可得出一元弱酸的强弱顺序:HF>HNO2>HCND.K(HCN)9.已知:在 25℃时,次氯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弱电解质 电离常数(Ka)HClO Ka=4.7 -×10 8H2CO3 Ka1=4.2×10-7 Ka2=5.6×10-11H2SO K - -3 a1=1.54×10 2 Ka2=1.02×10 7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SO2-3 、HCO-3 B- -.ClO 、HCO3C HSO- CO2-. 3 、 3 D.HClO、HCO-310.(2021·海滨模拟)25℃时,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 1 mL分别加水稀释,pH 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Ⅰ代表醋酸溶液的稀释过程B.a溶液的导电性比 c溶液的导电性差-C.将 a b 30 ( ) c(Cl )、 两溶液加热至 ℃ 忽略溶质挥发 , 变大c(CH -3COO )D.与相同浓度的 NaOH溶液恰好中和时,消耗 a溶液的体积比 b溶液的体积大11.(1)(2020·全国卷Ⅱ节选)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其电离平衡体系中各成分的组成分数δ[δ(X) c(X)= ,X为 HClO 或 ClO-]与 pH的关系如c(HClO)+c(ClO-)图所示。HClO的电离常数 Ka值为________。(2)(2019·全国卷Ⅰ节选)根据 H3BO +-3的解离反应:H3BO3+H2O H +B(OH)4 ,Ka=5.81×10-10,可判断 H3BO3是______酸。(3)已知 25℃,NH ·H O的 K =1.8×10-3 2 b 5,H2SO3的 Ka1=1.3×10-2,K =6.2×10-a2 8。若氨水的浓度为 2.0 mol·L-1,溶液中的 c(OH-)=__________mol·L-1。将 SO2通入该氨水-- -7 -1 c(SO23 )中,当 c(OH )降至 1.0×10 mol·L 时,溶液中的 =________。c -(HSO3 )(4)25℃,两种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Ka1 Ka2H -2SO3 1.3×10 2 6.3 10-× 8H2CO3 4.2 - -×10 7 5.6×10 11HSO -① 3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__________。②H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挑战1.已知室温时,0.1 mol·L-1某一元酸 HA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的 pH=4B.升高温度,溶液的 pH增大C.室温时,此酸的电离常数约为 1×10-7D.稀释 HA溶液时,不是所有粒子的浓度都一定会减小2.25 ℃,两种一元碱 MOH 和 ROH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 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OH 是一种弱碱B.在 x点:c(M+)=c(R+)C.稀释前,c(MOH)=10c(ROH)D.稀释前,MOH 溶液和 R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前者是后者的 10倍3.(2021·蚌埠模拟)常温下向 100 mL蒸馏水中滴入 10 mL 5 mol·L-1HA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溶液中 c(H+)和温度随着加入 HA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A是强酸B.a~b段,HA电离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C.c~d段,c(H+)增大,HA电离程度增大D.c点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 NaOH溶液,则 c(Na+)=c(A-)+c(HA)4.25 ℃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NH3·H2OK -a1=4.4×10 7-电离常数 1.7×10 5 3.0 10-× 8 1.7×10-5Ka2=4.7 10-× 11请回答下列问题:(1)CH3COOH、H2CO3、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CH3COO-、HCO-3 、CO2- ClO-3 、 结合 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______。(3)体积为 10 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 1000 mL,稀释过程中 pH变化如图所示,则 HX的电离常数________(填“ 大 于 ”“ 等 于 ” 或 “ 小 于 ”) 醋 酸 的 电 离 常 数 ; 理 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释后,HX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c(H )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c(H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现有常温下 pH=2的盐酸(甲)和 pH=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1)常温下 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A.c(H+) B c(H ).c(CH3COOH)-C +.c(H )·c(OH-) D c(OH ).c(H+)(2)取 10 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另取 10 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 c(H+)体积保持不变 ,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 的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c(CH3COOH)小”或“无法确定”)。(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100倍,所得溶液的 pH大小关系为 pH(甲)________pH(乙)(填“>”“<”或“=”)。(4)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 NaOH稀溶液中和,则消耗的 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V(甲)________V(乙)(填“>”“<”或“=”)。(5)已知 25℃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K 1.8×10-a1 5 4.3×10-7 3.0×10-8Ka2 - 5.6×10-11 -+下列四种离子中结合 H 能力最强的是______(填序号)。A.HCO- B CO2-3 . 3C.ClO- D -.CH3COO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H3COOH+Na2CO3(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ClO+Na2CO3(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次磷酸(H3PO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2PO2溶液显________(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2)如图所示为二元酸 H2A 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 pH 的变化曲线(25℃)。2-H2Ac(A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1=________,溶液 pH=7时, =________。c(HA-)(3)25 a mol L-1 0.01 mol·L-℃时, · 氨水与 1盐酸等体积混合,若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H+ ) c(Cl-4 = )。用含 a的代数式表示 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 Kb=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原卷版).pdf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解析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