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 一轮复习学案2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df版,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 一轮复习学案2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df版,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Ka、Kb)进行相关计算。
3.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KW)。
知识清单
知识点 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强、弱电解质
(1)定义与物质类别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等号,弱可逆,多元弱酸分步离”
+ -
①强电解质:如 H2SO 24:H2SO4===2H +SO4 _。
②弱电解质
a.一元弱酸,如 CH3COOH:CH3COOH CH3COO-+H+。
b.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分步书写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如 H2CO3:
H2CO +

3 H +HCO3 _ HCO

、 3 H

+CO2-3 。
c + -.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一步书写,如 Fe(OH)3:Fe(OH)3 Fe3 +3OH 。
③酸式盐
a.强酸的酸式盐,如 NaHSO4在水溶液中:
NaHSO4===Na+ +
- + -
+H +SO24 ;熔融时:NaHSO4===Na +HSO4 。
b.弱酸的酸式盐:“强中有弱”,如 NaHCO3:
NaHCO3===Na+
- - + -
+HCO 23 、HCO3 H +CO3 。
[名师点拨] (1)中学阶段常见的六大强酸是指 HCl、H2SO4、HNO3、HBr、HI、HClO4,
其他一般是中强酸或弱酸。
(2)中学阶段常见的四大强碱是指 NaOH、KOH、Ca(OH)2、Ba(OH)2,其他一般是中强
碱或弱碱。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等)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
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状态,即电离平衡。平衡建立过程如图所示:
(2)外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①浓度: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越易电离。
②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③相同离子: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结合成弱电解
质分子的方向移动。
④化学反应: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
移动。
⑤实例:以 0.1 mol·L-1CH3COOH溶液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 CH3COOH CH3COO
-+H+ ΔH>0的影响。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n(H+) c(H+) 导电能力 Ka
加水稀释 向右 增大 减小 减弱 不变
加入少量冰醋酸 向右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
通入 HCl(g) 向左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
加 NaOH(s) 向右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

向左 减小 减小 增强_ 不变
CH3COONa(s)
加入镁粉 向右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
升高温度 向右 增大 增大 增强 增大
[名师点拨] (1)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不一定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如醋酸溶液
中的 c(H+)减小,但 c(OH-)增大。
(2)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不一定减小,如稀醋酸中加入冰醋酸。
(3)电离平衡右移,离子的浓度不一定增大,电离程度也不一定增大,如增大弱电解质
的浓度,使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但电离程度减小。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的关系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自由移动离子的浓
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比较对象 导电性 原因
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
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氨
氢氧化钠溶液大于氨水溶液 离;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部
水溶液
分电离
H2C2O4的 Ka1=5.9×10-2
同浓度的醋酸溶液与草酸溶 CH3COOH的 K -a=1.79×10 5
醋酸溶液小于草酸溶液
液 电离常数:H2C2O4>
CH3COOH
氢氧化钠极稀溶液的离子浓
氢氧化钠极稀溶液与 0.1 氢氧化钠极稀溶液小于 0.1

度小于 0.1 mol·L 1氨水溶液
mol·L-1氨水溶液 mol·L-1氨水溶液
的离子浓度
4.判断弱电解质的三个思维角度
角度一:弱电解质的定义,即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
(1)测定一定浓度的 HA溶液的 pH。
(2)与同浓度盐酸比较导电性。
(3)与同浓度的盐酸比较和锌反应的快慢。
角度二: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条件改变,平衡移动。
(1)从一定 pH的 HA溶液稀释前后 pH的变化判断。
(2)从升高温度后 pH的变化判断。
(3)从等体积、等 pH的 HA溶液与盐酸分别与过量的锌反应生成 H2的量判断。
角度三:弱电解质形成的盐类能水解。如判断 CH3COOH为弱酸可用下面两个现象:
(1)配制某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现象:溶液变为浅红色。
(2)用玻璃棒蘸取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滴在 pH试纸上,测其 pH。现象:pH>7。
经典例题
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9·高考全国卷Ⅲ,改编)常温下 pH=2的 H3PO4溶液,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
pH减小;加入 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
(2)(2018· ) 0.1 mol L-1 pH 11.1 NH H O NH+高考北京卷 常温时, · 氨水的 = : 3· 2 4 +
OH-( )
(3)pH=1的 H3PO4溶液中,含有 0.1NA个 H+( )
(4)室温下,由 0.1 mol·L-1一元碱 BOH的 pH=10,可知溶液中存在:BOH===B++OH-( )
(5)25℃时,0.1 mol·L-1CH3COOH加水稀释,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
答案:(1)× (2)√ (3)× (4)× (5)×
例 2.下列事实能说明 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25 ℃时,NaNO2溶液的 pH大于 7
②用 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HNO2溶液不与 Na2SO4溶液反应
④25℃时,0.1 mol·L-1HNO2溶液的 pH=2.1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解析:选 C 25℃时,NaNO2溶液的 pH大于 7

,说明 NO 2 发生了水解反应,则 HNO2
是弱电解质,①符合题意;用 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较
小,但由于未与等浓度盐酸等强电解质作比较,故不能判断 HNO2是弱电解质,②不符合题
意;HNO2溶液不与 Na2SO4溶液反应,只能说明 HNO2的酸性比 H2SO4的弱,但不能说明
HNO2一定是弱酸,即不能说明 HNO2是弱电解质,③不符合题意;25℃时,0.1 mol·L-1HNO2
溶液的 pH=2.1,则溶液中 c(H+)=10-2.1mol·L-1<0.1 mol·L-1,说明 HNO2部分电离,则
HNO2是弱电解质,④符合题意。
例 3.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点溶液的 pH:cB.a、b、c三点 CH3COOH的电离程度:cC.用湿润的 pH试纸测量 a处溶液的 pH,测量结果偏小
D.a、b、c三点溶液用 1 mol·L-1NaOH溶液中和,消耗 NaOH溶液的体积:c解析:选 C A项,由导电能力知 c(H+):b>a>c,故 pH:c>a>b,错误;B项,加水体
积越大,越利于 CH3COOH 电离,故电离程度:c>b>a,错误;C项,用湿润的 pH试纸测
量 a处溶液的 pH,相当于稀释 a点溶液,c(H+)增大,pH偏小,正确;D项,a、b、c三点
n(CH3COOH)相同,用 NaOH溶液中和时消耗 n(NaOH)相同,故消耗 V(NaOH):a=b=c,
错误。
知识点 2 电离平衡常数
1.电离常数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
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又
称电离常数,用 K(弱酸用 Ka,弱碱用 Kb)表示。
(2)表达式
一元弱酸 HA 一元弱碱 BOH
电离方程式 HA H++A- BOH B++OH-
电离常数表 c + - + -K (H )·c(A ) K c(B )·c(OH )a= b=
达式 c(HA) c(BOH)
(3)意义
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酸或碱的酸性或碱性相对越
强。
(4)特点
①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电解质的浓度、酸碱性无关,由于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故
温度升高,K增大。
②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K1 K2……所以其酸性主要取
决于第一步电离。
(5)电离常数的四大应用
①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
②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
电离常数越大,对应盐的水解程度越小,盐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弱。
③判断反应能否发生或者判断产物是否正确
- -
通过强酸制弱酸来判断。如 H2CO3:Ka1=4.2×10 7,Ka2=5.6×10 11,苯酚(C6H5OH):
Ka=1.3×10-10,向苯酚钠(C6H5ONa)溶液中通入的 CO2不论是少量还是过量,其化学方程
式均为 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④判断溶液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
利用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来判断。

如 把 0.1 mol·L - 1CH c(CH3COO )3COOH 溶 液 加 水 稀 释 , =
c(CH3COOH)
c(CH3COO-)·c(H+) Ka
= , 稀 释 时 , c(H + ) 减 小 , Ka 不 变 , 则
c(CH3COOH +)·c(H+) c(H )
c(CH3COO-)
变大。
c(CH3COOH)
2.电离度
(1)概念
电离度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
占原电解质分子总数的百分数。
(2)表示方法
已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数
α= ×100%
溶液中原有弱电解质的总分子数
α 弱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也可表示为 = ×100%
弱电解质的浓度
(3)影响因素
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度增大;降低温度,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温度的影响
电离度减小
当弱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时,电离度减小;当弱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时,电
浓度的影响
离度增大
[名师点拨] (1)浓度为 c mol·L-1的一元弱酸(HA)溶液中,c(H+)=c·α= Ka·c 。
(2)浓度为 c mol·L-1的一元弱碱(BOH)溶液中,c(OH-)=c·α= Kb·c 。
(3) K一元弱酸(HA)溶液中电离度与电离常数的关系为 K=c·α2或α= aa 。
c
经典例题
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在 0.1 mol·L 1 CH3COOH溶液中,升高温度,电离度增大( )
c2 + -(H )·c(CO2 )
(2)H2CO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Ka= 3 ( )
c(H2CO3)
(3)电离常数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
(4)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K)不同( )
(5)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的 c(H+)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溶液中的 c(H+)大( )
答案:(1)√ (2)× (3)√ (4)× (5)×
例 2.常温下,将 0.1 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请填写下列表达式中的数据变
化情况(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c(CH3COOH) ____________。
c(H+)
(2)c(CH3COO
-) ____________。
c(CH3COOH)
(3)c(CH3COO
-) ____________。
c(H+)
(4)c(CH COO

3 )·c(H+) ____________。
c(CH3COOH)
(5) c(CH3COO
-) ____________。
c(CH3COOH)·c(OH-)
答案:(1)变小 (2)变大 (3)变小 (4)不变 (5)不变
例 3.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2S H2CO3 HClO
Ka1=
4.4×10
Ka1=1.3 10-× 7
-7 Ka=3.0
电离常数(25 ) K 1.77 10-℃ a= × 4 Ka2=7.1×10-15
Ka2= ×10-8
4.7×10
-11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HCOOH 、 H2S 、 H2CO3 、 HClO 的 酸 性 由 强 到 弱 的 顺 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浓度的 HCOO- - - - - - +、HS 、S2 、HCO 、CO23 3 、ClO 结合 H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
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将 少 量 CO2 气 体 通 入 NaClO 溶 液 中 , 写 出 该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COOH>H2CO3>H2S>HClO
(2)S2->CO2- >ClO->HS->HCO-3 3 >HCOO

(3)ClO-+CO2+H2O===HClO+HCO

3
例 4.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
联氨是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其一级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一级电离常数 Kb1
=________。
( + + -已知:N2H4+H N2H 5 的 K=8.7×107;KW=1.0×10 14)
解析: H O H++OH-① 2 KW=1.0×10-14
②N2H4+H+ N H

2 5 K=8.7×107,

由①+②可得:N -2H4+H2O N2H5 +OH ,
Kb1=K·KW=8.7×107×1.0×10-14=8.7×10-7。
答案:N2H4+H2O N H
+ -
2 5 +OH 8.7 10

× 7
知识点 3 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1) 2H O H O+ OH-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 2 3 + ,可简写为 H2O
H++OH-。
(2)25℃时,纯水中 c(H+)=c(OH-)=1×10-7 mol·L-1。
[名师点拨] 任何情况下,水电离产生的 c(H+)、c(OH-)总是相等的。
2.水的离子积常数
[名师点拨] KW=c(H+)·c(OH-)中的 H+和 OH-不一定都是由水电离出来的,而是指溶
液中的 c(H+)和 c(OH-)。
3.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温度降低,抑制水的电离。
(2)酸、碱:加入酸或碱均能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能抑制水的电离。
(3)能水解的盐:(如 CH3COONa)
CH3COO-能与水电离出的 H+结合生成 CH3COOH,故能促进水的电离。
[名师点拨] (1)给水加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H+)>10-7 mol·L-1,pH<7,但水仍
显中性。
(2)酸、碱能抑制水的电离,故室温下,酸、碱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 c(H+)<1×10-7 mol·L
-1,而能水解的盐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 c(H+)[或 c(OH-)]>1×10-7 mol·L-1。
4.水电离出的 c (H+水 )或 c 水(OH-)的计算
(1)当抑制水的电离时(如酸或碱溶液)
在溶液中 c(H+)、c(OH-)较小的数值是水电离出来的。如下表:
+ - 水电离出来的c (H ) c(OH )
溶液(25℃) + -
mol·L-1 mol·L-1 c(H )或 c(OH )
mol·L-1
pH 2 10-= 的盐酸 2 10-12 10-12
pH=13的 NaOH 10-溶液 13 10-1 10-13
(2)当促进水的电离时(如盐的水解)
在溶液中 c(H+)、c(OH-)较大的数值是水电离出来的。如下表:
+ - 水电离出来的c(H ) c(OH )
溶液(25℃) + -
mol·L-1 mol·L-1 c(H )或 c(OH )
mol·L-1
pH=5的 NH4Cl溶液 10-5 10-9 10-5
pH=10的 Na CO 溶液 10-10 10-2 3 4 10-4
[名师点拨] 室温下,水电离的 c(H+)或 c(OH-)的计算方法
(1)中性溶液:c(OH-)=c(H+)=10-7 mol·L-1
c(H+)=c 酸(H+)+c 水(H+)
(2)酸溶液
c(OH-)=c 水(OH-)=c 水(H+)
酸溶液中,H+来源于酸的电离和水的电离,而 OH-只来源于水的电离。
c(OH-)=c 碱(OH-)+c 水(OH-)
(3)碱溶液
c(H+)=c (H+水 )=c 水(OH-)
碱溶液中,OH-来源于碱的电离和水的电离,而 H+只来源于水的电离。
c(H+)=c 水(H+)
酸性 c(OH- KW)=
c(H+)
c(OH-)=c (OH-(4)盐溶液 水 )
碱性 c(H+ KW)=
c(OH-)
中性:c(H+)=c 水(H+)=c(OH-)=c 水(OH-)
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中,H+和 OH-均来源于水的电离。
经典例题
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5℃与 60℃时,水的 pH相等( )
(2)25℃时 NH4Cl溶液的 KW大于 100 ℃时 NaCl溶液的 KW( )
(3)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 H+和 OH-,且水电离出的 c(H+)和 c(OH-)相等( )
(4)25℃时,0.10 mol·L-1NaHCO3溶液加水稀释后,c(H+)与 c(OH-)的乘积变大( )
(5)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KW减小( )
(6)将水加热,KW增大,pH减小( )
答案:(1)× (2)× (3)√ (4)× (5)× (6)√
例 2.已知:25 ℃时,KW=1.0×10-14;35 ℃时,KW=2.1×10-14。下列有关水的
电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H+)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水的电离属于吸热过程
C.向蒸馏水中加入 NaOH溶液,KW增大
D.35 ℃时,水中 c(H+)>c(OH-)
解析:选 B 水的离子积 K =c(H+W )·c(OH-),升高温度,KW增大,说明升高温度,水
的电离程度增大,水电离产生的 c(H+)、c(OH-)均增大,A错误,B正确;KW仅与温度有关,
向蒸馏水中加入 NaOH溶液,c(OH-)增大,由于温度不变,则 KW不变,C错误;任何温度
下水都呈中性,则 35℃时,水中 c (H+)=c(OH-),D错误。
例 3.室温下,pH=11的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OH-)为( )
①1.0×10-7 mol·L-1 ②1.0×10-6 mol·L-1
③1.0×10-3 mol·L-1 ④1.0×10-11mol·L-1
A.③ B.④
C.①或③ D.③或④
解析:选 D 若该溶液是强碱溶液,则 c(OH-)=10-3 mol·L-1,c(H+)=10-11 mol·L-1,
故水电离出的 c (OH-水 )=10-11mol·L-1,④正确;若该溶液是能水解的盐溶液,则 c(OH-)
=10-3 mol·L-1,故水电离出的 c 水(OH-)=10-3 mol·L-1,③正确。
知识点 4 一元强酸(碱)与一元弱酸(碱)的比较
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的比较
中和碱 与较活泼金属反应产 开始与金属

比较项目 c(H ) pH
的能力 生 H2的量 反应的速率
盐酸 大 小 大
相同 相同
醋酸溶液 小 大 小
2.相同 pH、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的比较
与足量活泼金
中和碱 开始与金属反
比较项目 c(H+) c(酸) 属反应产生 H2
的能力 应的速率
的量
盐酸 小 小 少
相同 相同
醋酸溶液 大 大 多
3.图像法理解一强一弱的稀释规律
(1)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倍数,醋酸的 pH大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 pH,盐酸加入的水多
(2)相同体积、相同 pH的盐酸、醋酸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倍数,盐酸的 pH大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 pH,醋酸加入的水多
经典例题
例 1.25 ℃时,相同 pH的两种一元弱酸 HA与 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 pH随溶
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浓度的 NaA与 NaB溶液中,c(A-)小于 c(B-)
B.a点溶液的导电性大于 b点溶液
C.a点的 c(HA)大于 b点的 c(HB)
D.HA的酸性强于 HB
解析:选 D 酸的酸性越强,对应的盐的水解程度越小,故 NaB的水解程度大,同浓
度的 NaA与 NaB溶液中 c(B-)小于 c(A-),A项错误;b点溶液的 pH小于 a点溶液的 pH,
说明 b点溶液中 c(H+)和 c(B-)较大,故 b点溶液导电性较强,B项错误;HA酸性强于 HB,
则相同 pH的溶液,c(HA)错误;由于稀释过程中 HA的 pH变化较大,故 HA的酸性强于 HB,D项正确。
例 2.常温下,分别取未知浓度的MOH和 HA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几倍,稀释
过程中,两溶液 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OH 为弱碱,HA为强酸
B.水的电离程度:X=Z>Y
C.若升高温度,Y、Z点对应溶液的 pH均不变
D.将 X点溶液与 Z点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
解析:选 B 由图可知,将 X点 HA溶液稀释 10 倍(即 lg n增大 1),pH变化小于 1,
则 HA是弱酸;将 Y点MOH 溶液稀释 10倍,pH减小 1,则MOH 是强碱,A错误;酸、
碱均抑制水的电离,X点溶液中 c(H+)=10-5mol·L-1,由水电离出的 c(H+)=c(OH-)=10-
9mol·L-1,Y、Z点溶液中 c(OH-)分别为 10-4mol·L-1、10-5mol·L-1,则由水电离出的
c(H+)分别为 10-10mol·L-1、10-9mol·L-1,故水的电离程度:X=Z>Y,B正确;MOH 是
强碱,升高温度,溶液中 c(OH-)几乎不变,但 K +W增大,c(H )变大,溶液的 pH减小,C错
误;将 X点溶液与 Z点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中和反应后,HA有剩余,所得混合液呈酸性,
D错误。
课堂闯关
1.(2020·浙江 7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0-7mol·L-1的盐酸中 c(H+)=2.0×10-7mol·L-1
B.将 KCl溶液从常温加热至 80℃,溶液的 pH变小但仍保持中性
C.常温下,NaCN溶液呈碱性,说明 HCN 是弱电解质
D.常温下,pH为 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 pH增大
解析:选 A 极稀的溶液中,H O电离出的 H+不能忽略,故 c(H+)大于 2×10-2 7 mol·L
-1,A项错误;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
均增大,pH减小,但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仍相等,溶液呈中性,B项正确;常温
下,NaCN 溶液呈碱性,说明 NaCN是强碱弱酸盐,HCN 是弱酸,C 项正确;醋酸溶液中
加入醋酸钠,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
D项正确。
2.(2019·天津高考)某温度下,HNO2和 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 5.0×10-4和 1.7×10-
5。将 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 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Ⅰ代表 HNO2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C.从 c d c(HA)·c(OH )点到 点,溶液中 保持不变(其中 HA、A-分别代表相应的
c(A-)
酸和酸根离子)
D.相同体积 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 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 n(Na+)相同
解析:选 C 由 Ka(HNO2)>Ka(CH3COOH)可知,酸性:HNO2>CH3COOH。A错误,pH
相同的两种酸稀释相同倍数时,酸性强的酸 pH变化大,所以曲线Ⅱ为 HNO2;B错误,b、
c两点处,b点酸性强,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大,所以水的电离程度:c 点>b点;C正确,
c d c(HA)·c(OH
-) c(HA)·c(OH-)·c(H+) K
从 点到 点, = = W ,KW和 Ka是两
c(A-) c(A-)·c(H+) Ka
个常数,只要温度不变,比值也不变;D 错误,相同体积 a 点的两溶液中,由于
c(CH3COOH)>c(HNO2),故 n(CH3COOH)>n(HNO2),因此与 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 n(Na
+)不同。
3.浓度均为 0.10 mol·L-1、体积均为 V0的MOH和 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V,pH
lg V随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V0
A.MOH 的碱性强于 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 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 c(OH-)相等

D V.当 lg =2 c(M )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增大
V0 c(R+)
解析:选 D 由图像分析浓度为 0.10 mol·L-1的MOH 溶液,在稀释前 pH为 13,说明
MOH完全电离,则MOH 为强碱,而 ROH的 pH<13,说明 ROH 没有完全电离,ROH 为弱
碱。A.MOH的碱性强于 ROH V的碱性,A正确;B.曲线的横坐标 lg 越大,表示加水稀释
V0
体积越大,由曲线可以看出 b点的稀释程度大于 a点,弱碱 ROH存在电离平衡:ROH
R++OH-,溶液越稀,弱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大,故 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 a点,B正
确;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溶液的 pH接近于 7,故两溶液的 c(OH-)相等,C正确;D.当
lgV =2时,溶液 V=100V0,溶液稀释 100倍,由于MOH 发生完全电离,升高温度,c(M
V0
+)不变;ROH 存在电离平衡:ROH R++OH-,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

动,c(R+) c(M )增大,故 减小,D错误。
c(R+)
4.(2021·芜湖模拟)在 0.1 mol·L-1的 HCN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CN H++CN-。
对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 NaOH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B.加水,平衡逆向移动
C.滴加少量 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 c(H+)减小
D.加入少量 NaCN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选 A 加入 NaOH,NaOH和 H+反应而减小溶液中 c(H+),从而促进 HCN电离,
则平衡正向移动,故 A正确;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所以平衡正向移动,故 B错
误;加入少量相同浓度的 HCl溶液,HCl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导致溶液中 c(H+)增大,
故 C错误;加入少量 NaCN固体,导致溶液中 c(CN-)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 D错误。
5.在 25 ℃时,用蒸馏水稀释 1 mol·L-1氨水至 0.01 mol·L-1,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
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A c(OH

) c(NH+
. B. 4

c(NH -3·H2O) c(OH )
c(NH3·H2O)C -. D.c(OH )
c NH+( 4 )
解析:选 A A +项,加水稀释促进 NH3·H2O的电离,溶液中 n(OH-)、n(NH4 )增大,

分子的物质的量减小,该比值增大,正确;B项,溶液中 OH-、NH 4 的物质的量增大,且
水电离出 OH-的数目增多,该比值变小,错误;C +项,稀释时,溶液中 NH 4 的物质的量
增大,NH3·H2O分子的物质的量减小,该比值减小,错误;D项,加水稀释 c(OH-)减小,
错误。
6.下列有关水电离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5 ℃,pH=12的烧碱溶液与 pH=12的纯碱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 CH COOH c(OH
-)
.其他条件不变, 3 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 一定变小
c(H+)
C.其他条件不变,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
解析:选 D 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均能促进水
的电离,NaOH 是强碱,抑制水的电离,Na2CO3是强碱弱酸盐,促进水的电离,所以两溶
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同,A项错误;CH3COOH为弱酸,其他条件不变,稀释 CH3COOH溶

液,c(H+) c(OH )减小,c(OH-)增大,所以 增大,B项错误;NaOH抑制水的电离,其他
c(H+)
条件不变,稀释氢氧化钠溶液,其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降低,所以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项
错误;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OH-)和 c(H+)增大,所以 KW增大,D项正确。
7.已知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欲证明它是弱电解质,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NaCl溶液和 NaH2PO2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比较灯泡的亮

B.用一定浓度的 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等 pH的盐酸和次磷酸溶液,比较消耗
碱液的体积
C.加热滴有酚酞试液的 NaH2PO2溶液,溶液颜色变深
D.常温下,稀释 0.1 mol·L-1次磷酸溶液至原溶液体积的 100 倍,测得 pH在 4~5 之

解析:选 A NaCl 和 NaH2PO2都属于强电解质,所以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NaCl 溶
液和 NaH2PO2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比较灯泡的亮度,不能证明 H3PO2是弱电解质,故 A
错误;因盐酸为强酸,若滴定时次磷酸溶液消耗 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等体积、等 pH的盐
酸消耗的 NaOH溶液的体积,则说明次磷酸为弱电解质,B正确;若次磷酸为弱电解质,则
NaH2PO2溶液呈碱性,加热促进其水解,滴有酚酞试液的 NaH2PO2溶液颜色变深,C正确;
常温下,若次磷酸为一元强酸,则把 0.1 mol·L-1次磷酸溶液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 100 倍,
pH应为 3,而现测得 pH在 4~5之间,说明次磷酸没有完全电离,为弱电解质,D正确。
8.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下列有关三种酸的电离常
数(25℃)。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NaCN+HNO2===HCN+NaNO2、NaCN+HF===HCN
+NaF、NaNO2+HF===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HF)=7.2×10-4
B.K(HNO2)=4.9×10-10
C.根据两个反应即可得出一元弱酸的强弱顺序:HF>HNO2>HCN
D.K(HCN)解析:选 B 相同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该酸的酸性越强,结合“强酸制取弱酸”
分析可知,酸性:HF>HNO2>HCN,所以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4.6×10-4,故 B错误。
9.已知:在 25℃时,次氯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电解质 电离常数(Ka)
HClO Ka=4.7×10-8
H2CO3 Ka1=4.2 10-× 7 K -a2=5.6×10 11
H2SO3 Ka1=1.54×10-2 Ka2=1.02×10-7
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SO2-3 、HCO

3 B.ClO

、HCO-3
C.HSO- 2- -3 、CO3 D.HClO、HCO3

解析:选 C 根据表中电离常数可知,酸性:H2SO3>H2CO3>HSO3 >HClO>HCO

3 ;
根据“较强酸制取较弱酸”的复分解反应规律,判断溶液中微粒能否大量共存。由于酸性:
HSO-3 >HCO
- 2- -
3 ,则 SO3 、HCO 3 不能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 不符合题意;酸性:
HClO>HCO-3 ,则 ClO
-、HCO -3 不能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 不符合题意;由于酸性:
HSO-3 >HCO

3 ,则 HSO
- CO 2-3 、 3 能反应生成 SO 2

3 和 HCO

3 ,不能大量共存,C符合

题意;由于酸性:H2CO3>HClO,HClO、HCO 3 不能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10.(2021·海滨模拟)25℃时,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 1 mL分别加
水稀释,pH 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曲线Ⅰ代表醋酸溶液的稀释过程
B.a溶液的导电性比 c溶液的导电性差

C.将 a、b c(Cl )两溶液加热至 30℃(忽略溶质挥发), 变大
c(CH COO-3 )
D.与相同浓度的 NaOH溶液恰好中和时,消耗 a溶液的体积比 b溶液的体积大
解析:选 D 溶液稀释时,醋酸进一步电离,其溶液 pH变化比盐酸的小,故曲线Ⅰ代
表盐酸的稀释过程、Ⅱ应为醋酸稀释时的 pH变化曲线,故 A错误;稀释后盐酸溶液中氯离
子、氢离子浓度减小,则溶液导电性减弱,故 a 溶液的导电性比 c 溶液的导电性强,故 B
错误;升高温度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而氯离子浓度基本不变,
c(Cl-)
则 比值减小,故 C错误;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与相同浓度的 NaOH溶液
c(CH COO-3 )
恰好中和时,消耗 a溶液的体积比 b溶液的体积大,故 D正确。
11.(1)(2020·全国卷Ⅱ节选)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其电离平衡体系中
c(X)
各成分的组成分数δ[δ(X)= ,X为 HClO 或 ClO-]与 pH的关系如
c(HClO)+c(ClO-)
图所示。HClO的电离常数 Ka值为________。
(2)(2019· -全国卷Ⅰ节选)根据 H3BO +3的解离反应:H3BO3+H2O H +B(OH)4 ,Ka
=5.81×10-10,可判断 H3BO3是______酸。
(3)已知 25℃,NH3·H2O的 Kb=1.8×10-5,H2SO3的 Ka1=1.3×10-2,Ka2=6.2×10-8。
若氨水的浓度为 2.0 mol·L-1,溶液中的 c(OH-)=__________mol·L-1。将 SO2通入该氨水
- -7 -1 c(SO
2- )
中,当 c(OH )降至 1.0×10 mol·L 3时,溶液中的 =________。
c -(HSO3 )
(4)25℃,两种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Ka1 Ka2
H2SO3 1.3 10-× 2 6.3 10-× 8
H2CO3 4.2×10-7 5.6×10-11
HSO -① 3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__________。
②H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HClO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HClO H++ClO-,HClO 的电离常数 Ka=
c(H+)·c(ClO-)
,由题图(b)可知当 pH=7.5时,溶液中 c(ClO-)=c(HClO),即 Ka=c(H
c(HClO)
+)=10-7.5。(2)根据题目信息中 H3BO3的解离反应方程式和 Ka的数值可知,H3BO3为一元弱
c +(NH )·c(OH-)
酸。(3)设氨水中 c(OH-) x·x=x mol·L-1,根据 NH3·H2O的 Kb= 4 ,则
c(NH3·H2O) 2.0
c SO2-( )·c(H+) c(SO2- )
=1.8×10-5,解得 x=6.0×10-3。根据 H2SO K 3 33的 a2= ,则
c(HSO- -3 ) c(HSO3 )
Ka2
= ,当 c(OH-)降至 1.0 - - +×10 7mol·L 1 时,c(H )为 1.0 10-× 7 mol·L-1,则
c(H+)
c(SO2- ) 6.2×10-83
= = 0.62。 (4)②由 H2SO3 和 H2CO3 的电离常数可知酸性:
c -(HSO ) 1.0×10-73
H2SO >H CO >HSO

3 2 3 3 >HCO

3 ,故 H2SO3溶液和 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 CO2气体,反应
- -
的离子方程式为 H2SO3+HCO3 ===HSO3 +H2O+CO2↑。
+ 2-
答案:(1)10-7.5 (2) -一元弱 (3)6.0×10 3
c(H )·c(SO3 )0.62 (4)① ②H2SO3
c -(HSO3 )
HCO-+ 3 ===HSO

3 +CO2↑+H2O
自我挑战
1.已知室温时,0.1 mol·L-1某一元酸 HA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溶液的 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 pH增大
C.室温时,此酸的电离常数约为 1×10-7
D.稀释 HA溶液时,不是所有粒子的浓度都一定会减小
解析:选 B 0.1 mol·L-1某一元酸 HA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说明溶液中 c(H+)约为
0.1 mol·L-1×0.1%=1×10-4mol·L-1,则溶液的 pH=4,A项正确;电离属于吸热过程,
升温促进 HA电离,溶液中的 c(H+)增大,pH减小,B项错误;室温时,此酸的电离常数约
10-4×10-4
为 =1 10-× 7,C项正确;稀释 HA溶液可促进 HA电离,溶液中的 c(H+)、c(A-)、
0.1
c(HA)都减小,而 c(OH-)增大,D项正确。
2.25 ℃,两种一元碱 MOH 和 ROH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 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OH 是一种弱碱
B.在 x点:c(M+)=c(R+)
C.稀释前,c(MOH)=10c(ROH)
D.稀释前,MOH 溶液和 R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前者是后者的 10倍
解析:选 B 由图可知,两溶液分别稀释 100倍,MOH 溶液的 pH减小 2,ROH溶液
的 pH 减小 1,则 MOH 是强碱,ROH 是弱碱,A错误;x点两溶液的 pH相等,则两溶液
中 c(H+)、c(OH-)分别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c(M+)+c(H+)=c(OH-)、c(R+)+c(H+)=c(OH
-),从而推知 x点时 c(M+)=c(R+),B正确;MOH 是强碱,起始溶液的 pH=13,则有 c(MOH)
=0.1 mol·L-1,ROH是弱碱,部分电离,起始溶液的 pH=12,则有 c(ROH)>0.01 mol·L-1,
从而可知稀释前,c(MOH)<10c(ROH), C错误;稀释前,MOH 溶液的 pH=13,则由水电
离出的 c(OH-)=1×10-13mol·L-1;ROH溶液的 pH=12,则由水电离出的 c(OH-)=1×10
-12mol·L-1,故稀释前MOH 溶液和 R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后者是前者的 10
倍,D错误。
3.(2021·蚌埠模拟)常温下向 100 mL蒸馏水中滴入 10 mL 5 mol·L-1HA溶液,利用传感器
测得溶液中 c(H+)和温度随着加入 HA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HA是强酸
B.a~b段,HA电离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C.c~d段,c(H+)增大,HA电离程度增大
D.c点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 NaOH溶液,则 c(Na+)=c(A-)+c(HA)
解析:选 D 结合图示可知,滴入 10 mL 5 mol·L-1HA 溶液时,c(HA) 10≈ ×5
10+100
mol·L-1≈0.46 mol·L-1,而此时 c(H+)约为 6×10-3 mol·L-1,证明 HA部分电离,属于
弱酸,故 A错误;a~b段,HA的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电解质溶于水,扩散过程(电离)
吸热,水合过程(形成水合离子)放热,故 B错误;c~d段, HA浓度增大,c(H+)增大,但
HA的电离程度减小,故 C错误;c点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 NaOH溶液,反应后溶质
为 NaA,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A-)+c(HA),故 D正确。
4.25 ℃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NH3·H2O
Ka1=4.4 -×10 7

电离常数 1.7×10 5 3.0×10-8 1.7×10-5
K -a2=4.7×10 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H3COOH、H2CO3、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 - - 2- - +3COO 、HCO3 、CO3 、ClO 结合 H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______。
(3)体积为 10 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 HX分别加水稀释至 1 000 mL,稀释过程
中 pH变化如图所示,则 HX的电离常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
电离常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释后,HX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c(H+)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c(H+),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H3COOH>H2CO3>HClO。
(2) - -电离常数越小,其对应酸根离子结合 H+的能力越强,CH COO-3 、HCO3 、CO23 、ClO
- - -结合 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O23 >ClO
->HCO3 >CH3COO
-。(3)根据图像可知,起
始时两种溶液中 c(H+)相同,c(较弱酸)>c(较强酸),稀释过程中较弱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故
在整个稀释过程中较弱酸的 c(H+)一直大于较强酸的 c(H+),稀释相同倍数,HX的 pH变化
比 CH3COOH的大,故 HX酸性强,电离常数大;HX酸性强于 CH3COOH,稀释后 HX溶
液中 c(H+)小于 CH +3COOH溶液中的 c(H ),所以其对水电离的抑制能力较弱。
答案:(1)CH3COOH>H2CO3>HClO (2)CO2

3 >ClO
->HCO-3 >CH3COO
- (3)大于 稀
释相同倍数,HX的 pH变化比 CH3COOH 的大,酸性强,电离常数大 大于 HX 的酸性
强于 CH3COOH,稀释后 HX溶液中的 c(H+)小于 CH3COOH溶液中的 c(H+),所以其对水电
离的抑制能力较弱
5.现有常温下 pH=2的盐酸(甲)和 pH=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
(1)常温下 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小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A c(H
+)
.c(H+) B.
c(CH3COOH)

C.c(H+)·c(OH-) D c(OH ).
c(H+)
(2)取 10 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
或“不”)移动;另取 10 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

体积保持不变) c(H ),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 的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
c(CH3COOH)
小”或“无法确定”)。
(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100倍,所得溶液的 pH大小
关系为 pH(甲)________pH(乙)(填“>”“<”或“=”)。
(4)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 NaOH稀溶液中和,则消耗的 NaOH溶
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V(甲)________V(乙)(填“>”“<”或“=”)。
(5)已知 25℃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K -a1 1.8×10 5 4.3×10-7 3.0×10-8
K 5.6 10-a2 - × 11 -

下列四种离子中结合 H 能力最强的是______(填序号)。
A -.HCO3 B.CO2

3
C.ClO- D.CH3COO-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H3COOH+Na2CO3(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O+Na2CO3(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 -3COOH H +CH3COO ,加水稀释
过程中,平衡正向移动,但溶液中 c(H+) 、c(CH COO-3 )均减小,A 符合题意。CH3COOH
c(H+)·c(CH3COO-) c(H+) Ka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 ,则有 = ,
c -(CH3COOH) c(CH3COOH) c(CH3COO )

加水稀释时,c(CH COO-) K c(H )3 减小,但 a不变,则 增大,B 不符合题意。由
c(CH3COOH)
于温度不变,则 c(H+)·c(OH-)=KW不变,C不符合题意。加水稀释时,溶液中 c(H+)减小,

由于 c(H+)·c(OH-)=KW不变,则 c(OH-)
c(OH )
增大,故 增大,D不符合题意。(2)醋酸
c(H+)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无
水醋酸钠固体,c(CH COO-3 )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根据 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 Ka
c(H+)·c(CH3COO-) c(H+) Ka
= 推知, = ,由于温度不变,
c(CH3COOH) c(CH3COOH) c(CH3COO-)

Ka不变,c(CH -
c(H )
3COO )增大,则溶液中 的值减小。(3)常温下,pH=2的盐
c(CH3COOH)
酸(甲)和 pH=2的醋酸溶液(乙),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100倍,醋酸的
电离平衡正向移动,pH变化小,则所得溶液的 pH:pH(甲)>pH(乙)。(4)pH均为 2的盐酸和
醋酸溶液相比,其浓度:c(HCl)n(HCl),
分别用等浓度的 NaOH稀溶液中和,醋酸溶液消耗 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盐酸。(5)由表中
电离平衡常数可知,各种酸的酸性:CH3COOH>H2CO3>HClO>HCO

3 ,因此四种离子结合
H+ - - -的能力:CH COO-3 <HCO - 2 + 23 <ClO <CO3 ,故结合 H 能力最强的是 CO3 。根据“较
强酸制取较弱酸”的规律,CH3COOH与 Na2CO3(少量)反应生成 CH3COONa、CO2和 H2O,
离子方程式为 2CH3COOH

+CO23 ===2CH3COO
-+CO2↑+H2O;HClO与 Na2CO3(少量)反
应生成 NaClO和 NaHCO3,离子方程式为 HClO+CO2
- - -
3 ===ClO +HCO3 。
答案:(1)A (2)向右 减小
(3)> (4)<
(5)B 2CH3COOH

+CO23 ===2CH3COO

+CO2↑+H2O HClO+CO2

3 ===ClO


HCO-3
6.(1)次磷酸(H3PO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H2PO2溶液显________(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2)如图所示为二元酸 H2A 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 pH 的变化曲线
(25℃)。
H A K ________ pH 7 c(A
2-)
2 的电离平衡常数 a1= ,溶液 = 时, =________。
c(HA-)
(3)25 ℃时,a mol·L-1氨水与 0.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若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H+4 )

=c(Cl )。用含 a的代数式表示 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 Kb=________。
解析:(1) -次磷酸(H3PO +2)是一元中强酸,所以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生成 H 、H2PO2 ,

电离方程式为 H +3PO2 H +H2PO2 ,NaH2PO2是强碱弱酸盐,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
(2)pH 4.20 c(H A) c(HA-) H A K c(HA
-)·c(H+)
呈弱碱性。 = 时, 2 = , 2 的电离平衡常数 a1=
c(H2A)
= c(H + )= 10 - 4.20, pH= 6.20 时, c(A2 - )= c(HA - ),H2A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2=
c(A2-)·c(H+) 2-c(H+) 10-6.20 pH 7 c(H+) 10-7 c(A ) c(A
2-)
= = , = ,则 = , = ×
c(HA-) c(HA-) c(HA-)
c(H+) K 10-6.20a2
= = =1×100.8。(3)25 ℃时,若 a mol·L-1氨水与 0.01 mol·L-1
c(H+) c(H+) 10-7
盐酸等体积混合,溶液体积增大一倍,则 c(Cl-)=0.005 mol·L-1,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H+4 )
=c (Cl-)=0.005 mol·L-1,根据电荷守恒得 c(H+)=c (OH-)=10-7 mol·L-1,所以 c(NH3·H2O)
=0.5a mol·L-1-c(NH+4 )=(0.5a-0.005) mol·L
-1,NH3·H2O 的电离平衡常数 Kb=
c(NH+4 )·c(OH
-) 0.005 - -×10 7 10 9
= = 。
c(NH3·H2O) 0.5a-0.005 a-0.01
答案:(1)H3PO +

2 H +H2PO2 弱碱性
-9
(2)1×10-4.2 1×100.8 (3) 10
a-0.0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Ka、Kb)进行相关计算。
3.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KW)。
知识清单
知识点 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强、弱电解质
(1)定义与物质类别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等号,弱可逆,多元弱酸分步离”
+ -
①强电解质:如 H2SO 24:H2SO4===2H +SO4 _。
②弱电解质
a.一元弱酸,如 CH3COOH:CH3COOH CH3COO-+H+。
b.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分步书写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如 H2CO3:
H2CO +

3 H +HCO3 _ HCO

、 3 H

+CO2-3 。
c + -.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一步书写,如 Fe(OH)3:Fe(OH)3 Fe3 +3OH 。
③酸式盐
a.强酸的酸式盐,如 NaHSO4在水溶液中:
NaHSO4===Na+ +
- + -
+H +SO24 ;熔融时:NaHSO4===Na +HSO4 。
b.弱酸的酸式盐:“强中有弱”,如 NaHCO3:
NaHCO3===Na+
- - + -
+HCO 23 、HCO3 H +CO3 。
[名师点拨] (1)中学阶段常见的六大强酸是指 HCl、H2SO4、HNO3、HBr、HI、HClO4,
其他一般是中强酸或弱酸。
(2)中学阶段常见的四大强碱是指 NaOH、KOH、Ca(OH)2、Ba(OH)2,其他一般是中强
碱或弱碱。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等)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
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状态,即电离平衡。平衡建立过程如图所示:
(2)外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①浓度: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越易电离。
②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③相同离子: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结合成弱电解
质分子的方向移动。
④化学反应: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
移动。
⑤实例:以 0.1 mol·L-1CH3COOH溶液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 CH3COOH CH3COO
-+H+ ΔH>0的影响。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n(H+) c(H+) 导电能力 Ka
加水稀释 向右 增大 减小 减弱 不变
加入少量冰醋酸 向右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
通入 HCl(g) 向左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
加 NaOH(s) 向右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

向左 减小 减小 增强_ 不变
CH3COONa(s)
加入镁粉 向右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
升高温度 向右 增大 增大 增强 增大
[名师点拨] (1)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不一定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如醋酸溶液
中的 c(H+)减小,但 c(OH-)增大。
(2)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不一定减小,如稀醋酸中加入冰醋酸。
(3)电离平衡右移,离子的浓度不一定增大,电离程度也不一定增大,如增大弱电解质
的浓度,使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但电离程度减小。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的关系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自由移动离子的浓
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比较对象 导电性 原因
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
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氨
氢氧化钠溶液大于氨水溶液 离;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部
水溶液
分电离
H2C2O4的 Ka1=5.9×10-2
同浓度的醋酸溶液与草酸溶 CH3COOH的 K -a=1.79×10 5
醋酸溶液小于草酸溶液
液 电离常数:H2C2O4>
CH3COOH
氢氧化钠极稀溶液的离子浓
氢氧化钠极稀溶液与 0.1 氢氧化钠极稀溶液小于 0.1

度小于 0.1 mol·L 1氨水溶液
mol·L-1氨水溶液 mol·L-1氨水溶液
的离子浓度
4.判断弱电解质的三个思维角度
角度一:弱电解质的定义,即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
(1)测定一定浓度的 HA溶液的 pH。
(2)与同浓度盐酸比较导电性。
(3)与同浓度的盐酸比较和锌反应的快慢。
角度二: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条件改变,平衡移动。
(1)从一定 pH的 HA溶液稀释前后 pH的变化判断。
(2)从升高温度后 pH的变化判断。
(3)从等体积、等 pH的 HA溶液与盐酸分别与过量的锌反应生成 H2的量判断。
角度三:弱电解质形成的盐类能水解。如判断 CH3COOH为弱酸可用下面两个现象:
(1)配制某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现象:溶液变为浅红色。
(2)用玻璃棒蘸取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滴在 pH试纸上,测其 pH。现象:pH>7。
经典例题
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9·高考全国卷Ⅲ,改编)常温下 pH=2的 H3PO4溶液,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
pH减小;加入 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
(2)(2018·高考北京卷)常温时,0.1 mol L-· 1氨水的 pH=11.1:NH3·H2O NH

4 +
OH-( )
(3)pH=1的 H3PO4溶液中,含有 0.1NA个 H+( )
(4)室温下,由 0.1 mol·L-1一元碱 BOH的 pH=10,可知溶液中存在:BOH===B++OH-( )
(5)25℃时,0.1 mol·L-1CH3COOH加水稀释,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
例 2.下列事实能说明 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25 ℃时,NaNO2溶液的 pH大于 7
②用 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HNO2溶液不与 Na2SO4溶液反应
④25℃时,0.1 mol·L-1HNO2溶液的 pH=2.1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例 3.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点溶液的 pH:cB.a、b、c三点 CH3COOH的电离程度:cC.用湿润的 pH试纸测量 a处溶液的 pH,测量结果偏小
D.a、b、c三点溶液用 1 mol·L-1NaOH溶液中和,消耗 NaOH溶液的体积:c知识点 2 电离平衡常数
1.电离常数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
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又
称电离常数,用 K(弱酸用 Ka,弱碱用 Kb)表示。
(2)表达式
一元弱酸 HA 一元弱碱 BOH
电离方程式 HA H+ -+A BOH B++OH-
电离常数表
K c
+ - + -
(H )·c(A ) c(B )·c(OH )
a= Kb=
达式 c(HA) c(BOH)
(3)意义
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酸或碱的酸性或碱性相对越
强。
(4)特点
①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电解质的浓度、酸碱性无关,由于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故
温度升高,K增大。
②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K1 K2……所以其酸性主要取
决于第一步电离。
(5)电离常数的四大应用
①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
②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
电离常数越大,对应盐的水解程度越小,盐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弱。
③判断反应能否发生或者判断产物是否正确
- -
通过强酸制弱酸来判断。如 H2CO3:Ka1=4.2×10 7,Ka2=5.6×10 11,苯酚(C6H5OH):
Ka=1.3 -×10 10,向苯酚钠(C6H5ONa)溶液中通入的 CO2不论是少量还是过量,其化学方程
式均为 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④判断溶液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
利用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来判断。

如 把 0.1 mol·L - 1CH COOH c(CH3COO )3 溶 液 加 水 稀 释 , =
c(CH3COOH)
c(CH3COO- +)·c(H ) Ka c(H += , 稀 释 时 , ) 减 小 , Ka 不 变 , 则
c(CH3COOH)·c H+ c H+( ) ( )
c(CH3COO-)
变大。
c(CH3COOH)
2.电离度
(1)概念
电离度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
占原电解质分子总数的百分数。
(2)表示方法
已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数
α= ×100%
溶液中原有弱电解质的总分子数
弱电解质的离子浓度
也可表示为α= ×100%
弱电解质的浓度
(3)影响因素
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度增大;降低温度,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温度的影响
电离度减小
当弱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时,电离度减小;当弱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时,电
浓度的影响
离度增大
[名师点拨] (1)浓度为 c mol·L-1的一元弱酸(HA)溶液中,c(H+)=c·α= Ka·c 。
(2)浓度为 c mol·L-1的一元弱碱(BOH)溶液中,c(OH-)=c·α= Kb·c 。
(3)一元弱酸(HA) K溶液中电离度与电离常数的关系为 Ka=c·α2或α= a 。
c
经典例题
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升高温度,电离度增大( )
c2 H+( )·c(CO2- )
(2)H2CO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K= 3a ( )
c(H2CO3)
(3)电离常数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
(4)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K)不同( )
(5) + +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的 c(H )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溶液中的 c(H )大( )
例 2 -.常温下,将 0.1 mol·L 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请填写下列表达式中的数据变
化情况(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c(CH3COOH) ____________。
c(H+)

(2)c(CH3COO ) ____________。
c(CH3COOH)
(3)c(CH3COO

) ____________。
c H+( )
- +
(4)c(CH3COO )·c(H ) ____________。
c(CH3COOH)
c CH COO-(5) ( 3 ) ____________。
c(CH3COOH)·c(OH-)
例 3.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2S H2CO3 HClO
Ka1=
4.4×10
Ka1=1.3×10-7
-7 Ka=3.0

电离常数(25℃) Ka=1.77×10 4 Ka2=7.1 -×10 15
K -a2= ×10 8
4.7×10
-11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HCOOH 、 H2S 、 H2CO3 、 HClO 的 酸 性 由 强 到 弱 的 顺 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浓度的 HCOO-、HS- -、S2 、HCO-3 、CO2

3 、ClO
- +
结合 H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
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将 少 量 CO2 气 体 通 入 NaClO 溶 液 中 , 写 出 该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4.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
联氨是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其一级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一级电离常数 Kb1
=________。
(已知:N H + + -2 4+H N2H 5 的 K=8.7×107;KW=1.0×10 14)
知识点 3 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 2H2O H O+3 +OH-,可简写为 H2O
H+ OH-+ 。
(2)25 + - - -℃时,纯水中 c(H )=c(OH )=1×10 7 mol·L 1。
[名师点拨] 任何情况下,水电离产生的 c(H+)、c(OH-)总是相等的。
2.水的离子积常数
[名师点拨] KW=c(H+)·c(OH-)中的 H+和 OH-不一定都是由水电离出来的,而是指溶
液中的 c(H+)和 c(OH-)。
3.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温度降低,抑制水的电离。
(2)酸、碱:加入酸或碱均能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能抑制水的电离。
(3)能水解的盐:(如 CH3COONa)
CH3COO-能与水电离出的 H+结合生成 CH3COOH,故能促进水的电离。
[名师点拨] (1)给水加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H+)>10-7 mol·L-1,pH<7,但水仍
显中性。
(2)酸、碱能抑制水的电离,故室温下,酸、碱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 c(H+)<1×10-7 mol·L
-1,而能水解的盐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 c(H+)[或 c(OH-)]>1×10-7 mol·L-1。
4.水电离出的 c (H+水 )或 c -水(OH )的计算
(1)当抑制水的电离时(如酸或碱溶液)
在溶液中 c(H+)、c(OH-)较小的数值是水电离出来的。如下表:
c H+ -
水电离出来的
( ) c(OH )
溶液(25℃) + -
mol·L-1 mol·L-1 c(H )或 c(OH )
mol·L-1
pH=2的盐酸 10-2 10-12 10-12
pH=13 -的 NaOH溶液 10 13 10-1 10-13
(2)当促进水的电离时(如盐的水解)

在溶液中 c(H )、c(OH-)较大的数值是水电离出来的。如下表:
c H+ c -
水电离出来的
( ) (OH )
溶液(25℃)
mol·L-1 mol·L-1 c(H

)或 c(OH-)
mol·L-1
pH=5的 NH Cl溶液 10-4 5 10-9 10-5
pH=10的 Na2CO - -3溶液 10 10 10 4 10-4
[名师点拨] 室温下,水电离的 c(H+)或 c(OH-)的计算方法
(1)中性溶液:c(OH-)=c(H+)=10-7 mol·L-1
c(H+)=c (H+酸 )+c 水(H+)
(2)酸溶液
c(OH-)=c 水(OH-)=c 水(H+)
酸溶液中,H+来源于酸的电离和水的电离,而 OH-只来源于水的电离。
c(OH-)=c - -碱(OH )+c 水(OH )
(3)碱溶液
c(H+)=c 水(H+)=c (OH-水 )
碱溶液中,OH-来源于碱的电离和水的电离,而 H+只来源于水的电离。
c(H+)=c (H+水 )
酸性 c(OH- KW)=
c(H+)

(4) c(OH )=c 水(OH
-)
盐溶液
碱性 c(H+ KW)=
c(OH-)
中性:c(H+)=c +水(H )=c(OH-)=c 水(OH-)
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中,H+和 OH-均来源于水的电离。
经典例题
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5℃与 60℃时,水的 pH相等( )
(2)25℃时 NH4Cl溶液的 KW大于 100 ℃时 NaCl溶液的 KW( )
(3) + - + -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 H 和 OH ,且水电离出的 c(H )和 c(OH )相等( )
(4)25℃时,0.10 mol·L-1NaHCO3溶液加水稀释后,c(H+)与 c(OH-)的乘积变大( )
(5)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KW减小( )
(6)将水加热,KW增大,pH减小( )
例 2.已知:25 ℃时,KW=1.0×10-14;35 ℃时,KW=2.1 10-× 14。下列有关水的
电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H+)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水的电离属于吸热过程
C.向蒸馏水中加入 NaOH溶液,KW增大
D.35 ℃时,水中 c(H+)>c(OH-)
例 3 -.室温下,pH=11的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OH )为( )
①1.0×10-7 mol -·L 1 ②1.0 - -×10 6 mol·L 1
③1.0×10-3 mol·L-1 ④1.0×10-11mol·L-1
A.③ B.④
C.①或③ D.③或④
知识点 4 一元强酸(碱)与一元弱酸(碱)的比较
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的比较
中和碱 与较活泼金属反应产 开始与金属

比较项目 c(H ) pH
的能力 生 H2的量 反应的速率
盐酸 大 小 大
相同 相同
醋酸溶液 小 大 小
2.相同 pH、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的比较
与足量活泼金
中和碱 开始与金属反
比较项目 c(H+) c(酸) 属反应产生 H2
的能力 应的速率
的量
盐酸 小 小 少
相同 相同
醋酸溶液 大 大 多
3.图像法理解一强一弱的稀释规律
(1)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倍数,醋酸的 pH大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 pH,盐酸加入的水多
(2)相同体积、相同 pH的盐酸、醋酸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倍数,盐酸的 pH大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 pH,醋酸加入的水多
经典例题
例 1.25 ℃时,相同 pH的两种一元弱酸 HA与 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 pH随溶
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浓度的 NaA与 NaB溶液中,c(A-)小于 c(B-)
B.a点溶液的导电性大于 b点溶液
C.a点的 c(HA)大于 b点的 c(HB)
D.HA的酸性强于 HB
例 2.常温下,分别取未知浓度的MOH和 HA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几倍,稀释
过程中,两溶液 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OH 为弱碱,HA为强酸
B.水的电离程度:X=Z>Y
C.若升高温度,Y、Z点对应溶液的 pH均不变
D.将 X点溶液与 Z点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
课堂闯关
1.(2020·浙江 7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0-7mol·L-1的盐酸中 c(H+)=2.0×10-7mol·L-1
B.将 KCl溶液从常温加热至 80℃,溶液的 pH变小但仍保持中性
C.常温下,NaCN溶液呈碱性,说明 HCN 是弱电解质
D.常温下,pH为 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 pH增大
2.(2019·天津高考)某温度下,HNO2和 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 5.0×10-4和 1.7×10-
5。将 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 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Ⅰ代表 HNO2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c(HA)·c(OH-C ).从 c点到 d点,溶液中 保持不变(其中 HA、A-分别代表相应的
c(A-)
酸和酸根离子)
D.相同体积 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 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 n(Na+)相同
3.浓度均为 0.10 mol·L-1、体积均为 V0的MOH和 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V,pH
随 lg V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V0
A.MOH 的碱性强于 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 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 c(OH-)相等
D V c(M
+)
.当 lg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增大
V0 c(R+)
4.(2021·芜湖模拟)在 0.1 mol·L-1 + -的 HCN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CN H +CN 。
对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 NaOH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B.加水,平衡逆向移动
C.滴加少量 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 c(H+)减小
D.加入少量 NaCN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5.在 25 ℃时,用蒸馏水稀释 1 mol·L-1氨水至 0.01 mol·L-1,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
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A c(OH

) c(NH+
. B. 4

c(NH3·H2O) c(OH-)
c(NH3·H2O)C D c(OH-. . )
c(NH+4 )
6.下列有关水电离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5 ℃,pH=12的烧碱溶液与 pH=12的纯碱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 c(OH
-)
.其他条件不变,CH3COOH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 一定变小
c(H+)
C.其他条件不变,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
7.已知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欲证明它是弱电解质,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NaCl溶液和 NaH2PO2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比较灯泡的亮

B.用一定浓度的 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等 pH的盐酸和次磷酸溶液,比较消耗
碱液的体积
C.加热滴有酚酞试液的 NaH2PO2溶液,溶液颜色变深
D.常温下,稀释 0.1 mol·L-1次磷酸溶液至原溶液体积的 100 倍,测得 pH在 4~5 之

8.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下列有关三种酸的电离常
数(25℃)。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NaCN+HNO2===HCN+NaNO2、NaCN+HF===HCN
+NaF、NaNO2+HF===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HF)=7.2×10-4
B.K(HNO2)=4.9×10-10
C.根据两个反应即可得出一元弱酸的强弱顺序:HF>HNO2>HCN
D.K(HCN)9.已知:在 25℃时,次氯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电解质 电离常数(Ka)
HClO Ka=4.7 -×10 8
H2CO3 Ka1=4.2×10-7 Ka2=5.6×10-11
H2SO K - -3 a1=1.54×10 2 Ka2=1.02×10 7
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SO2-3 、HCO

3 B
- -
.ClO 、HCO3
C HSO- CO2-. 3 、 3 D.HClO、HCO

3
10.(2021·海滨模拟)25℃时,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 1 mL分别加
水稀释,pH 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曲线Ⅰ代表醋酸溶液的稀释过程
B.a溶液的导电性比 c溶液的导电性差

C.将 a b 30 ( ) c(Cl )、 两溶液加热至 ℃ 忽略溶质挥发 , 变大
c(CH -3COO )
D.与相同浓度的 NaOH溶液恰好中和时,消耗 a溶液的体积比 b溶液的体积大
11.(1)(2020·全国卷Ⅱ节选)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其电离平衡体系中
各成分的组成分数δ[δ(X) c(X)= ,X为 HClO 或 ClO-]与 pH的关系如
c(HClO)+c(ClO-)
图所示。HClO的电离常数 Ka值为________。
(2)(2019·全国卷Ⅰ节选)根据 H3BO +

3的解离反应:H3BO3+H2O H +B(OH)4 ,Ka
=5.81×10-10,可判断 H3BO3是______酸。
(3)已知 25℃,NH ·H O的 K =1.8×10-3 2 b 5,H2SO3的 Ka1=1.3×10-2,K =6.2×10-a2 8。
若氨水的浓度为 2.0 mol·L-1,溶液中的 c(OH-)=__________mol·L-1。将 SO2通入该氨水

- -7 -1 c(SO
2
3 )
中,当 c(OH )降至 1.0×10 mol·L 时,溶液中的 =________。
c -(HSO3 )
(4)25℃,两种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Ka1 Ka2
H -2SO3 1.3×10 2 6.3 10-× 8
H2CO3 4.2 - -×10 7 5.6×10 11
HSO -① 3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__________。
②H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挑战
1.已知室温时,0.1 mol·L-1某一元酸 HA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溶液的 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 pH增大
C.室温时,此酸的电离常数约为 1×10-7
D.稀释 HA溶液时,不是所有粒子的浓度都一定会减小
2.25 ℃,两种一元碱 MOH 和 ROH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 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OH 是一种弱碱
B.在 x点:c(M+)=c(R+)
C.稀释前,c(MOH)=10c(ROH)
D.稀释前,MOH 溶液和 R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前者是后者的 10倍
3.(2021·蚌埠模拟)常温下向 100 mL蒸馏水中滴入 10 mL 5 mol·L-1HA溶液,利用传感器
测得溶液中 c(H+)和温度随着加入 HA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HA是强酸
B.a~b段,HA电离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C.c~d段,c(H+)增大,HA电离程度增大
D.c点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 NaOH溶液,则 c(Na+)=c(A-)+c(HA)
4.25 ℃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NH3·H2O
K -a1=4.4×10 7

电离常数 1.7×10 5 3.0 10-× 8 1.7×10-5
Ka2=4.7 10-× 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H3COOH、H2CO3、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3COO-、HCO

3 、CO2
- ClO-3 、 结合 H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______。
(3)体积为 10 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 1
000 mL,稀释过程中 pH变化如图所示,则 HX的电离常数________(填
“ 大 于 ”“ 等 于 ” 或 “ 小 于 ”) 醋 酸 的 电 离 常 数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释后,HX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c(H )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c(H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常温下 pH=2的盐酸(甲)和 pH=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
(1)常温下 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小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A.c(H+) B c(H ).
c(CH3COOH)

C +.c(H )·c(OH-) D c(OH ).
c(H+)
(2)取 10 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
或“不”)移动;另取 10 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
) c(H


体积保持不变 ,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 的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
c(CH3COOH)
小”或“无法确定”)。
(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100倍,所得溶液的 pH大小
关系为 pH(甲)________pH(乙)(填“>”“<”或“=”)。
(4)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 NaOH稀溶液中和,则消耗的 NaOH溶
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V(甲)________V(乙)(填“>”“<”或“=”)。
(5)已知 25℃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K 1.8×10-a1 5 4.3×10-7 3.0×10-8
Ka2 - 5.6×10-11 -

下列四种离子中结合 H 能力最强的是______(填序号)。
A.HCO- B CO2-3 . 3
C.ClO- D -.CH3COO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H3COOH+Na2CO3(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O+Na2CO3(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次磷酸(H3PO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H2PO2溶液显________(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2)如图所示为二元酸 H2A 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 pH 的变化曲线
(25℃)。
2-
H2A
c(A )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1=________,溶液 pH=7时, =________。
c(HA-)
(3)25 a mol L-1 0.01 mol·L-℃时, · 氨水与 1盐酸等体积混合,若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H+ ) c(Cl-4 = )。用含 a的代数式表示 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 Kb=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