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核心问题背诵八下法治第一单元知识点维护宪法权威注意:1、打有▲符号,是重点,要背诵! 2、没有打有“▲”的要熟读,特别是圈出来的关键词。3、要看标有 【注意】的文字第一框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2021是建党100周年,即跟党走已经100周年啦,而且今后我们永远跟党走。为什么呢?我们来了解关于党的知识。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P3-1)答:(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4-1)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P4-1)答:社会主义制度▲4、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答:(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宗旨)(3)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理想和目标)(4)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地位、作用)5、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5)答:(1)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6、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5)答: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7、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5-6)答:(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人民大表大会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8、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目的和要求分别是什么?(P7)答:(1)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要求: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9、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P7-8)答(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10、中国人权的特点?(P8阅读感悟) 答: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11、我国人权的广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人权的主体、内容)(P8)答:(1)主体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12、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9-10)答:(1)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1、(2)执法方面: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监察方面: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司法方面: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5)宣传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13、【注意】因为2021是精准扶贫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年,P11拓展空间以下句子也可以划一下线,因为简答题材料如果出现“脱贫、精准扶贫”之类的材料,经常会问体现我国哪一宪法原则?要答“尊重和保障人权”。划线句子: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还有最后一句)14、本框题涉及的两个宪法原则 答:(1)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基本原则)(2)、尊重和保障人权。15、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第二框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宪法明确各级国家机关的产生。)P13-1(2)宪法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 ,使得国家权力运行稳定有序。 P14-1(3)宪法明确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P15-12、我国的国家机构是怎样产生的?--所有国家机关的总和就是国家机构。(P13)答:(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2)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知识点拨】我国的国家机关:(1)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行政机关:人民政府 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3)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4)审判机关:人民法院 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一府两院一委(5)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统称为“司法机关”)3、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是怎样的?(P14)答:(1)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2)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4、▲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5)答:(1)原则:民主集中制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5、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P16-P18)(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答:(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2)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4)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6、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P16-P18)(如何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行使?)答:(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3)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1、我国宪法的本质和内容各是什么?(P21)答:▲(1)本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2)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注意】P21相关链接也可以划一下线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我国宪法的地位?答:(1)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2头顶蓝字)(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P22-24)(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24-1)3、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P22-1)答: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4、如何维护宪法权威?(P22)答:▲(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2)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动准则。(3)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提示】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P24-25)答:(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提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体现这一点,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6、宪法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有何意义?(P25)答: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7、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联系)(P25)答:(1)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框 加强宪法监督▲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P26-27)答:(1)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2)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2、我国宪法监督的主体是什么?(P26)答:▲(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2)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3)公民。3、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是什么?(P27相关链接)答:(1)合宪性审查(监督法) (2)(监督人)4、如何加强宪法监督?(如何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P26-27) 、答:(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2)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3)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4)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5、为了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P27)答:(1)设立国家宪法日 (每年) (2)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6、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P27、P29)答:(1)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7、公民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P29-31)答: (1)学习宪法。--学 (2)认同宪法。--信 (3)践行宪法—行【注意】这个问题分少的时候答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即可。分数多的,要适当展开写。【补充笔记】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P31)答:(1)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2)有利于捍卫宪法的地位,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3)有利于增强公民对宪法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公民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4)有利于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思源思进,至诚至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