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三化学秋季课程自我检测扎1.D2.D3.A4.B5.B6.D7.(1)B:水通电一→氢气+氧气:氢元素和氧元素:(2)abc:(3)未溶解的固体:吸附。二氧化锰8.(1)长颈漏斗:燃烧匙:(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AE;(3)偏大:BC加热第11讲质量守恒定律课前小测五泰1.D2.D3.D4.B5.c6.(1)①⑥⑨:(2)②③④⑤⑦⑧⑩:(3)③⑧⑩:(4)②⑤⑦.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质量守恒探究实验(3)问题与探讨实验问题探究与讨论防止锥形瓶底部炸裂红磷燃烧放热,锥形瓶中空气膨胀,小气球鼓起;冷却后,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瓶中的氧气,且生成固体,使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小气球变瘪平衡。说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太少等原因不可以。红磷燃烧时会放出热量,使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增大,容易将瓶塞冲开,发生危险磷+氧气点燃为五氧化二磷典例分析」1.D2.(1)导气,引燃红磷:(2)防止瓶内产生的白烟逸出污染空气和防止空气受热膨胀逸出,影响实验结果:14(3)暗红色固体燃烧,放热,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气球先变大后变小,比原来小,天平仍然平衡:(4)红磷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受热膨胀,瓶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球膨胀:冷却后,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瓶中的氧气,且生成固体,使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小气球变瘪。3.(1)实验方案一,m=2:实验方案二,有气体生成:n>2:生成的气体逸出: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气体不会逸出,(2)错误,因为两种物质未参加化学反应,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人知识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D3.D知识点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微观规律1.C2.A3.铝是由铝原子直接构成的,铝中没有铝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课堂闯关1.D2.C3.B4.C5.D6.C7.D8.A9.(1)2:6:1:(2)C:(3)N210.(1)B;(2)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3)>: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自我检测2.B3.B4.A5.B6.AB7.8.C9.D10.(1)防止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炸裂:(2)2.6:(4)装置漏气,一部分五氧化二磷扩散到锥形瓶外;(5)遵守:(6) ⊙⑧d氢原子和氧原子:8:9。第12讲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5第11讲质量守恒定律课前预热趣味化学学年燃素说的推翻者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作了一个实验:他将一块锡放在敞口瓶里煅烧后,再称这块锡,发现它的重量增加了。重量怎么会增加呢?波义耳解释说,火里有一种火粒子,穿过玻璃被金属吸取了,所以金属的重量便增加了。1703年德国化学家施塔尔在波义耳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燃素说”。他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体里面都有燃素。“燃素说”当时拥有众多的拥护者,而拉瓦锡对这个学说却有很大的怀疑,他决心全面研究这个问题。拉瓦锡首先重复了波义耳作过的实验。他将一块过了秤的锡放入可以密封的曲颈瓶里,然后又称了瓶和锡的总重量,接着便加热,直至锡被烧成了灰渣。这时再用天平秤,他发现锡和瓶的总重量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就证明,并没有“火粒子”透过玻璃被金属吸收。可当拉瓦锡将灼热的曲颈瓶封口打开以后,空气跑了进去,这时奇迹发生了,锡和瓶的总重量增加了,单独再称锡的煅灰,也确实增重了。由此可见,锡锻灰增加的重量不是来自火,而是来自空气。拉瓦锡又用磷和硫作了同样的燃烧实验,都得出了同样的结果,从而再次证实了被烧的物质确实吸收了空气。后来,他终于将这种被吸收的气体提取出来了。这种气体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氧气。拉瓦锡在1783年完成将水分解成氢和氧的实验。他以充分的事实,揭开了物质燃烧的秘密,从而彻底推翻了占据化学领域统治地位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课前小测色弃、1.下列方法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A.过滤B.静置沉淀C.投药消毒D.蒸馏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B.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大小不变D.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3.下列关于O3、CuO、S0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B.都是氧化物C.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D.都含有氧元素4.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时,有以下描述:①甲试管应该连接在电源的正极②甲、乙两试管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电源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中错误的是()A.①②③④B.③C.①②D.①②③6.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①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高锰酸钾⑤铝⑥海水⑦氮气⑧冰水混合物⑨过氧化氢溶液⑩四氧化三铁(1)属于混合物的是:(2)属于纯净物的是:(3)属于氧化物的是:(4)属于单质的是: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质量守恒探究实验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内容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红磷接触。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记录所称的质量1。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玻璃管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红碳托盘天平上,记录所称的质量m2。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玻璃管上的小气球先鼓起后变瘪:红磷燃烧前后天平平衡。(3)问题与探讨实验问题探究与讨论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目的是什么?玻璃管上的小气球先鼓起后变瘪,原因何在?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天平是否平衡?说明了什么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11讲 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提优巩固学案.pdf 第11讲 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