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5讲燃料及其利用课前预热趣味化学修送2故宫“闹鬼”?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鬼,所谓的鬼故事都是自己吓唬自己。可有人的的确确在故宫附近看见了以前的宫女,很恐怖吧!也许家在北京的人,小时候经常会听到老人说起故宫“闹鬼”的故事:某个夏天的夜晚,电闪雷鸣,有一个人从故宫附近的夹墙走过,突然发现远处有一个打着宫灯的人,后面还跟着一个宫女,这下可把他吓坏了,腿都不听使唤,一下子瘫坐在地,直到灯光看不见了,他才从另一条道一步一步地挪回家了。后来他和别人讲起这事,老人都说是因为那人的阴气大,找个道士好好念念经可能就好了。其实故宫能看见宫女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故宫的大部分墙漆中都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如果碰巧有宫女经过,那么这时候宫墙就相当于录像带的功能,如果以后再有闪电巧合出现,就会像录像放映一样再出现一遍宫女经过的场景。课前小测奇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②③④①⑤2.下列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装置不合理的是(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可选用的装置(铁架台省略)是(多孔塑料片孔望料片AB.4.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我们选择块状物而没有选择碳酸钙粉末做反应物,是考虑了反应速率的问题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燃烧条件1.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2.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实验一:实验二:实验现象: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毯白谈实验现象:薄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铜片一热水白磷燃烧-80℃热水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一白白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温度未达到红磷着火点:达到着火点,又有氧气,可燃物燃烧。虽然己达到着火点,但无氧气。3.归纳总结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注意事项①燃烧条件,三者缺一不可;②着火点是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采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只能说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典例分析1.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B.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C.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红璘不燃烧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①白磷燃装一铜片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②白磷不燃烧80℃水C.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D.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人人知识点二套灭火原理代1.灭火的原理(由燃烧条件推理出)(1)可燃物—隔绝其他未燃烧的可燃物。(2)温度达到着火点一降温至着火点以下。灭火原理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破坏三个(3)氧气(空气)隔绝氧气(空气)。条件中的一条即可灭火,也可同时破坏。第15讲燃料及其利用课前小测1.B2.D3.C4.C知识梳理人人密知识点一燃烧条件1.c2.D知识点二灭火原理内1.B2.C知识点三易燃易爆物1.C2.D窗知识点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B人知识点五二化石燃料w内1.D2.B密知识点大套能源的利用与开发1.B2.A课堂闯关s提1.C2.A3.A4.A5.D6.B7.B21初三化学秋季课程8.①10%:②光合作用:③CH+202点燃C02+2H,0:④不与氧气接触(或温度没达到者火点):⑤ABC。自我检测1.D2.A3.B4.C5.D6.D7.B8.(1)混合物:(2)CH4+202点燃C02+2H0: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少,减少了空气污染,燃烧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少:(3)甲:(4)1:1:C0+2H2二定条件CHOH日金第16讲金属材料课前预热课前小测2客1.C2.B3.A4.C知识梳理学子知识点金属材料1.B2.B密知识点二金属的物理性质内1.D2.C3.(1)铝:(2)钙:(3)汞:(4)铜:(5)铁:(6)铬:(7)锇:(8)银;(9)铝。知识点三金属与非金属1.C2.B“知识点四」合金2.(1)铜和锌:(2)C+2Cu20高温4Cu+C02t:2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15讲 燃料及其燃烧 同步提优巩固学案.pdf 第15讲 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