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讲化学基础课前小测1.C2.C3.A4.B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化学的研究对象1.D2.C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识点、1.C2.B3.AB:F;C:DE4.(1)无色,无味的气体,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在0℃时,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2)极易燃烧,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水:(3)氢气可作为飞艇、氢气球的填充气体。人1李知识点三常用仪器1.c f b d e a2.A人毫知识点四套常用仪器的操作要求代1.预热,1/3,向下倾斜,上下振荡2.垫石棉网,敲打内壁,233.铺上细沙或装少量的水4.1/25.直接加热,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不能在量筒里配制溶液,水平桌面上。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6.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处,伸入容器。立即用水洗净。其他液体。放回滴瓶,平放。7.外焰,内焰,焰心。外焰,外焰,焰心,1/4-23,应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盖8.01g烧杯中,左边,右边典例分析1.A2.B3.C知识点五药品的存放与取用w内初三化学秋季课程4.(1)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液体I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5.“一横、二放、三慢竖”“一横、二送、三直立”6.(1)滴加:(2)倾倒:典例分析1.A2.C3.B4.B人人仪器的连接与洗涤专1.①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②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③在容器口塞橡胶塞;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C课堂闯关提1.A2.B3.D4.AD5.A6.D7.B8.A9.c10.A核心总结1.分子:原子: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自我检测拉1.A2.C3.D4.C5.D6.C7.B8.B9.A第2讲空气课前小测21.A2.B3.D4.C5.B知识梳理2]第 1 讲 化 学基础课前预热趣味化学古代的化学炼金术(Alchemy)是中世纪的一种化学哲学的思想和始祖,是当代化学的雏形。其主要目标是将贱金属转变为贵金属,尤其是黄金。后来又发展出不同的研究,比如制造万能药,寻获贤者之石以及创造人造人。现在的科学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但是直到 19 世纪之前,炼金术尚未被科学证据所否定。包括牛顿在内的一些著名科学家都曾进行过炼金术尝试。现代化学的出现才使人们对炼金术的可能性产生了怀疑。炼金术在一个复杂网络之下跨越至少 2500 年,曾存在于古埃及、波斯、印度、中国、日本、朝鲜、古希腊和罗马,以及穆斯林文明,然后在欧洲存在直至 19 世纪。在赫耳墨斯主义中,炼金术与占星术(Astrology)、神通术(Theurgy)等一起例为“全宇宙三大智慧”,它们由一位名为“赫耳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Hermes Trismegistus)”的传说人物开创,所以他被看作是炼金术师的始祖。课前小测1.请你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问题是( )A.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 B.铁矿石是如何冶炼成铁的C.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 D.用粮食为什么能酿造白酒2.“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3.下列成语中只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A.沙里淘金 B.刀耕火耨C.釜底抽薪 D.百炼成钢4.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 ——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 ——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11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化学的研究对象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化学研究内容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和制取2.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典例分析1.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下列与人类社会进步相关的重大问题,其中和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①环境保护 ②能源开发利用 ③功能材料研究 ④生命过程探索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知识点二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概念 ________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________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 宏观:有新物质生成;本质区别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只是微粒间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变成了隔可能改变 另一种物质的微粒状态、形状(气体、液体、固体)、大小 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外观特征的改变 沉淀等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 镁条燃烧、碱式碳酸铜分解区分依据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2]注意:现象只是判断的依据,不是根本,有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现象的并非一定是化学变化。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定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测定方法 通过眼、耳、鼻、手等感官或仪器测定 只有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 可燃性、不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范围度、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酸碱性、助燃性、毒性等铁能导电是铁的物理性质;水的沸点为 蜡烛具有可燃性、铁易生锈、二氧化举例100 ℃是水的物理性质等 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一种“能力”,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用途 性质 变化典例分析1.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他物质C.“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2.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玻璃破碎 D.车胎爆炸3.初中化学“绪言”中,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A.纯铁是银白色的 B.水的沸点是 100 度 C.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D.铁矿石冶炼成钢铁 E.煤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F.钢铁能变成铁锈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4.阅读短文,请从短文中找出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常温常压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即在 0℃时,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氢气的密度为 0.0899g/L。所以氢气可作为飞艇、氢气球的填充气体(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安全性不高,飞艇现多用氖气填充)。氢气极易燃烧,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水。(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用途(写一种) 。33知识点三 常用仪器仪器 用途 仪器 用途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试管 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 集气瓶气体用胶头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用于夹持试管,来进行 滴管试管夹 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简单的加热操作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滴瓶量筒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铁架台 固定和放置各种仪器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用于过滤;向小口容烧杯 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 漏斗器里加液体温或加热时使用用来加热,使用火焰的 搅拌液体、引流、蘸酒精灯 玻璃棒外焰 取液体典例分析1.现有如下仪器:用仪器名称回答:(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___;(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__________; (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5)可以起固定支撑作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 (6)可以用于转移、引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2.正确量取 8.5mL 的液体,应选用的合适仪器有( )①5 mL 量筒 ②10 mL 量筒 ③50 mL 量筒 ④胶头滴管A.②④ B.①④ C.③④ D.②4]知识点四 常用仪器的操作要求1.试管加热前,试管外壁要干燥,并均匀_________;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试管口试管口不能对着人,须用试管夹;试管倾斜约 45°;加热固体时,试管口______________;振荡试管时,用手腕力量摆动,试管底部划弧线运动,不可____________,以防液体溅出。2.烧杯加热前,烧杯外壁须干燥;加热时,烧杯底须____________;用于溶解固体时,要轻轻搅拌,玻璃棒不能____________;反应液体的量不超过烧杯容积的_______。3.集气瓶不能加热;做燃烧的实验时,如有高温固体生成,应预先在瓶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锥形瓶盛液体量一般不超过锥形瓶容积的_____;加热时,先擦干外壁,垫上石棉网或置于水浴中进行;振荡时,用手指拿住锥形瓶的颈部,以手腕为支点,用腕力使锥形瓶做圆周运动,不能做上下振动或左右摆动。5.量筒量筒不能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量取液体的多少,选择合适的量筒;读液体体积时要把量筒放置在______________上,视线应与量筒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6.胶头滴管胶头滴管要在挤空后,再伸入试剂瓶内吸取液体;滴液时,滴管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_____________和接触容器,以免沾污滴管或造成试剂污染;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用过后不能吸取_____________,应立即_______________;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_______于桌面上,防止试液倒流,腐蚀橡胶。7.酒精灯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其中______部分温度最高,加热时应把受热物质放在_________,试管底部不能触及______;酒精灯内的酒精量,应占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_______;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来盖灭,不可用嘴吹灭。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碰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8.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______;一般药品称量时,应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称量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__;称量前,将游码拨到标尺“零”处,调节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______,砝码放在______,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正确读数:放对(左物右码):m 物=m 码+m 游放错(左码右物):m 物=m 码-m 游典例分析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少于试管容积的 1/3B.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把砝码放在左盘C.实验后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D.实验完毕后先用嘴吹灭酒精灯,再盖好灯帽2.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点燃酒精灯 C.闻药品的气味 D.称量氯化钠3.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 ⑥没有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能导致试管破裂的是(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知识点五 药品的存放与取用1.药品的分类药品可以分为:固体药品(粉末状、块状、颗粒状)、液体药品及气体药品。2.试剂瓶的种类广口瓶:用于存放固体试剂细口瓶:用于存放液体试剂3.化学标识由于药品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有的药品可燃,有的药品有毒,有的药品易爆炸),应存放在不同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如果是危险的化学品,则需贴上标识。6]4.药品取用三原则(1)“三不”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节约原则:严格按量取用。 如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_______;固体__________________。(3)处理原则: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5.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操作要领是“_____、_____、_____”(将试管平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起,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以防止打破试管底部)。(2)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来取用,操作要领是“_____、_____、_____”(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底部)。6.液体药品的取用(1)用量少时用_________法;(2)用量多时用_________法。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倒放桌,标签握手心,口口紧挨免外流,试管略倾便操作。典例分析1.化学药品存放时要有防盗设施,保持通风,试剂存放应( )A.按不同类别分类存放 B.将大量危险化学品存放在实验室C.可以存放在走廊里 D.可以存放在办公室或学习室2.如图的仪器可用于实验室中盛放食盐的是( )A. B. C. D.3.下列药品取用不正确的是(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该用药匙或纸槽B.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回收,并放入原试剂瓶中C.块状固体,应该用镊子D.不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4.向试管中装入一种药品的操作方法是:试管横放,药品放在试管口,将试管慢慢立起,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 )A.固体粉末 B.块状固体 C.液体 D.可能是块状粉末状固体知识点六 仪器的连接与洗涤1.连接仪器装置的一般顺序:先下后上,从左到右2.连接仪器装置(1)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稍稍用力,转动插入橡胶塞;77(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稍稍用力,转动插入胶皮管;(3)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双手平拿,旋转塞紧,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以免压破容器。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4.试管的洗涤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倒掉,反复几次即可。必要时可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5.难溶物的洗涤可用洗涤剂洗去油污,后用水冲洗。洗难溶性的碳酸盐和碱先用稀盐酸浸泡,后用大量的水冲洗。6.洗净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指定的地方。典例分析1.在化学实验中,连接仪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验室连接玻璃导管、橡胶塞和胶皮管时的正确步骤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洗涤试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内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B.洗净的玻璃仪器内壁的水会成股流下C.试管内不易洗掉的物质,可用试管刷清洗D.热的试管直接放入冷水中清洗课堂闯关1.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百炼成钢 B.香气四溢 C.木已成舟 D.水乳交融2.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作制冷剂 B.乙炔与氧气形成高温氧炔焰C.酒精洗掉粘在试管壁上的碘 D.洗洁精通过乳化作用除去油污3.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不恰当的是( )A.用坩埚钳夹住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 B.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C.锥形瓶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 D.温度计可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4.(双选)实验室保存药品时通常选用如图所示的试剂瓶。下列有关试剂保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甲瓶可以保存稀硫酸 B.稀盐酸通常保存在乙瓶中C.往丙瓶中加水,然后可以用来保存白磷 D.石灰石一般保存在乙瓶中8]5.下列试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取用固体粉末 C.读液体体积 D.滴加液体6.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 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7.箫音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 )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B.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覆盖一层均匀的水膜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8.下列实验事故处理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慎把浓硫酸粘在手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B.如果汽油,煤油等可燃物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不慎将浓碱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D.酒精灯不慎碰翻着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9.学习了化学使我们对商品的标签和标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下四枚标识使用不恰当的是( )A. B.C. D.10.某学生取液体,开始时仰视读数为 20mL,将液体导出一部分后,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 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 10mL B.小于 10mL C.等于 10mL D.无法确定核心总结1.化学是一门在_____和_____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的自然科学。2.物理变化和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宏观上,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上,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否改变。993.胶头滴管使用口诀:“捏、吸、悬、竖、滴”。指捏胶头,赶走空气,入瓶指松,吸入试剂,取出滴管,悬空置上。不横不倒,不触器壁,轻挤胶头,试剂滴入,专管专用,不吸他液。4.量筒使用口诀:量筒容量要选择,倾液将至改滴管,读数之前要放平,视线要和哪处平,凹液面的最低处,仰视读数数偏小,俯视读数数偏大,实际操作莫忘记。5.试管加热操作口诀:管夹夹持中上部,液体不过三分一,管与桌面成斜角,管口不对我和他,热前外壁要擦干,热时来回先预热,后用外焰热底部,热中不停动试管,沸腾喷出会伤人,安全操作要牢记。6.酒精灯使用口诀:用前检查灯芯平,烧焦过长都不行,酒精可加三分二,燃着不能加酒精,点灯要用火柴点,不能用灯去点灯,熄灯要用灯帽盖,用嘴吹灯祸易生。7.玻璃仪器的洗涤操作口诀:振荡手腕应用力,刷子插入毛须顺,推拉旋转不能捅,纯碱液洗去油脂,盐酸溶解氧化物,洗后用水要冲净,仪器洗净有标准,内附水膜要均匀,不聚水滴不成股。自我检测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 B.食物腐烂 C.煅烧石灰石 D.铁生锈2.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某一工艺流程或应用,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破布捣烂(造纸) B.活字排版(印刷) C.烟花燃放(火药) D.航海导向(指南针)3.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4.下列实验操作与所选择的仪器正确的是( )A.盛装固体药品——细口瓶 B.取用碳酸钠粉末——镊子C.吸取少量液体——滴管 D.少量液体间反应——量筒5.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时,有时因操作错误会出现炸裂现象。下列说法不会引起试管炸裂的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未擦干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加热完,没有冷却即用冷水冲洗 D.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称量 5.05g 固体 C.加热液体 D.100mL 量筒取 8.5mL 水10]7.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 18 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12 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肯定大于 6 毫升 B.肯定小于 6 毫升 扫码答疑解惑C.肯定等于 6 毫升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6 毫升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A.23g B.27.4gC.32.3g D.32.6g9.小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 50.0g 氯酸钾,调节天平平衡,放好砝码和称量物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时他应该( )A.增加氯酸钾 B.调节游码 C.减少砝码 D.减少氯酸钾111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1讲 化学基础 同步提优巩固学案.pdf 第1讲 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