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和碱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和碱

资源简介

202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酸和碱
一.选择题
1. 几种常见物质的pH范围如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物质 酸奶 鸡蛋清 牙膏 肥皂水
pH范围(常温) 4~5 7~8 8~9 10~11
A. 酸奶 B. 鸡蛋清 C. 牙膏D. 肥皂水
2.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碳酸钠、硝酸、硫酸锌
B.硫酸亚铁、氢氧化钙、硫酸
C.盐酸、氢氧化镁、硫酸铜
D.氯化钙、碳酸钙、氧化钙
3. 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
A. 浓盐酸B. 铁粉C. 生石灰D. 石灰水
4. 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并会变质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食盐 D.氢氧化钠
5. 下列物质能跟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 锌粒 B. 氢氧化钠溶液 C. 氧化铜 D. 碳酸钠溶液
6.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7. 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中中,利用中和反应的是
①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②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③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④用肥皂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③④
8.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B.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9. 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Ni)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Ni+2HCl=NiCl2+H2↑ ②NiO+2HCl=NiCl2+H2O
③NiO2+4HCl=NiCl2+Cl2+2H2O
Ni(OH)2不溶于水,,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C.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D.反应①、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10. 向某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  )
A. B.
C. D.
11.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是(  )
A. 消耗锌粉的质量
B. 溶液的总质量
C. 生成氢气的质量
D. 生成ZnSO4的质量
12. 某不纯的铁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2.3克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可能是( )
A.锌 B.铝 C.铜 D.碳
13. 某NaOH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固体KOH和不溶于酸的杂质A,取5.6 g该样品与100 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则m<1.8
B. 若m=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A,可能含有固体KOH
C. 若m=1.8,则样品中至少含有杂质A或固体KOH的一种
D. 若样品中不含A,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小于7.3%
14. 向含CuCl2和HCl的100 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
B. M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C. 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D. 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80
二.填空题
试剂 NaCl溶液 盐酸 NaHCO3溶液 NH4Cl溶液 NaOH溶液
颜色 紫 红 蓝 红 蓝
15. 从玫瑰花瓣中提取的花青素(紫色)可制成酸碱指示剂,滴入到不同十几种颜色变化如下表,结合表中信息回答:
(1)NH4Cl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作化肥长期施用的结果是 。
(2)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花青素,溶液变蓝色,则此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a+、K+、Fe3+、NH4+、NO3-、SO42-离子中的 (填离子符号)。
(3)胃溃疡患者不用碳酸氢钠片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6. 老师在指导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时指出很多反应可以归纳,如: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都含有氯化钙和水。同学们兴趣很高,也进行了归纳:
(1)甲物质与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物中有CuSO4和H2O,则甲物质可以是____和______(请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写出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H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蓝色沉淀,A、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F、H为黑色固体。他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①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反应写出反应A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反应E→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________色。
(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8.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完毕后,小亮同学在整理仪器时,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成液缸中,发现混合后的废液仍然浑浊并显红色,于是引起了他的质疑和探究兴趣。
(3)(提出问题)混合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有哪些?
(作出猜想)他断定混合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并对是否含有其它碱性物质作出猜想:猜想Ⅰ: ;猜想Ⅱ:
(4)(实验验证)小亮认为只要用反应物(饱和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就可以验证猜想。于是他对混合废液进行过滤,并取少量滤液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M是 猜想Ⅱ错误
N是 猜想Ⅰ正确
(5)(反思与交流)
验证完毕,小刚同学受到启发,于是他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进一步验证混合废液中含有的碱性物质。他取一定最的滤液于试管中,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反应过程和产生的现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数据可以得出混合废液中含有的碱性物质一定是
(6)(拓展应用)为了把以上废液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 。
19. “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了。”
小红看到这段话后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物质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
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
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 __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军猜想另一种物质可能是Na2CO3,但小红通过设计实验: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证实不存在 CO32-;
(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小军预测反应中应有
生成;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___。
四.计算题
20. 取黄铜屑(铜锌合金)32.5g,放入盛有180g稀硫酸(足量)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氢气0.4 g。试计算(请写出解题过程):
(1)该黄铜屑中铜的质量。
(2)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掉多少克水后可变成20%的硫酸锌溶液?
21. 化学活动小组用稀盐酸对赤铁矿中Fe2O3含量进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得到一黄色残液。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进行了处理,过滤该残液,取100 g滤液,向其中不断加入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
实验数据如下表:
(资料:FeCl3+3NaOH===Fe(OH)3↓+3NaCl)
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