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设计维也纳的音乐钟教材分析《维也纳的音乐钟》是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钟声的第五课。此曲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哈里亚诺什》中的第二段。哈里是匈牙利民间故事里一名爱吹牛的老兵,他逢人爱说大话,说什么他曾单枪匹马战胜过拿破仑;把长有七个头的长龙打翻在地;把烈马驯得服服帖帖等等。组曲就是根据作曲家创作的歌唱剧《五个冒险故事》的主题音乐改编的,描写了哈里从战场归来,美丽的公主邀请他到维也纳宫做客时人们欢迎他的情景。主题共出现四次,每次之间穿插有新的材料,属于回旋曲式结构。学情分析 这首乐曲是三年级上册的一首欣赏曲,他们此前对回旋曲接触不多,且在听辨主题旋律与相关音乐要素上不够成熟,音乐感知能力属于初级阶段,但是三(1)班的学生思想活跃且活泼好动,对形象鲜明的音乐段落较为敏感且能够用直观的图形、线条或简单的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所以这节课我采用编创一首歌曲来展示英雄哈里这一形象鲜明有趣的角色进行主题旋律的编唱表演,以不同的人物形象结合情景故事、图形、乐器等进行直观教学,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会逐渐提高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能在参与有趣的情境音乐活动中,有积极愉悦的体验,收获音乐带来的乐趣,同时激发学生对音乐殿堂的憧憬和向往。 2.知识与技能:通过体态律动、情景故事、图形、乐器等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进行直观教学,探索了解回旋曲式的概念。 3.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能够哼唱主题音乐,初步了解回旋曲式的概念,感受回旋曲式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在美妙有趣的音乐活动中感受风趣的音乐形象与情绪,体会音乐中的乐趣。(二)教学难点:能听辨以及哼唱出主题音乐,感受回旋曲式结构特点。教学方法 聆听法、情景法、游戏法、欣赏法等。 小组合作、讨论法、发现法等 教学资源教学准备多媒体、电钢琴、打击乐器教学设计热身:爱智小老师风采展示1、课前活动、组织教学1.小组课前准备音乐知识,分工展示。2.柯尔文手势音阶歌。3.发声练习,活动热身师:同学们们快带上小耳机,闭上眼睛,安静的听一听 师:乐曲里面有什么声音?或者说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聆听完整乐曲1】 生:自由回答(追问) 师总结、捕捉音乐要素 二、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师:那音乐表现的到底是哪里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维也纳(视频) 师:没错,这里就是风景优美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出示课题 维也纳的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创设安静的音乐聆听氛围,在此阶段完成乐曲的初听,学生注意力最集中。 三、聆听探究:发现体验音乐美(一)体验感知:乐师的主题旋律 1.感受主题音乐 听,维也纳的音乐钟声敲响了(出示 音乐钟)国王要欢迎一位打了胜仗归来的哈里老兵,(1)初听音乐,说一说音乐当中的哈里是什么样的人(2)复听旋律,画旋律线(3)用“当”来学唱主旋律2.学唱“哈里”主题音乐 【设计意图】结合乐曲创作背景,把生硬的背景介绍创编到主题音乐的旋律歌词中,把主题旋律的结构融入到声势和肢体动作之中,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3.【聆听完整乐曲2】找出主题旋律 (1)游戏法聆听出主题旋律 木头人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只要听到“哈里”的音乐我们就一起演唱,其它音乐时我们变成木头人,听听哈里的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呢?师:那谁能给大家说说什么是音乐才能算是主题音乐呢? 生:像哈里这样在一首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段音乐才叫主题音乐。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用声势游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养成聆听的习惯,增强趣味性。 (2)图形记忆辅助: 师:用“哈里”表示的主题音乐,那应该摆放几个呢? 生:学生上来摆放(互动) (二)自主探究 感受插部音乐 【分段聆听乐曲】分别感受插部的变化以及出场顺序。 师:在哈里来到王宫门前,有三位人物分别拿着这三件不同的乐器前来欢迎哈里,他们分别是? 1.分别聆听三段插部音乐,并用图形谱来表现音乐。简单分析三件乐器(音色、演奏姿势与人物形象相结合) 【设计意图】第一人称的语言更具有情景感,学生更容易接受,注意力集中;聆听插部音乐需要听辨出三段音乐的不同,以及赋予故事人物性格特点的演奏乐器,从三年级学生学情出发,采用直观图像与情景人物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学生的记忆力与音乐感知能力,为课堂增添趣味性与情景感。 2.小组合学单【聆听完整乐曲3】 (附后)小星星:控制音量小叮当:提醒开始结束小管家:分配合作顺序小组长:最后汇报第一:填写乐器名称第二:连线相对应的人物第三:为各个人物排序第四:组长汇报3.讲解回旋曲式结构 师:你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呢? 哈里是主题音乐,这些人物插入在哈里的中间,也就是插部音乐 师:那用字母A表示主部,B、C、D表示插部应该是怎样的顺序呢? A+B+A+C+A+D+A(层次)(板书) 音乐的最前边和最后边还有钟声,我们称为引子和尾声总结:我们把这样相同音乐主题多次间隔着重复出现,称为回旋曲式结构。(PPT) 【设计意图】以图形记忆和联想记忆相结合的方式,直观的感受理解记忆,把生硬无趣的理论概念变得生动鲜活,更有助于学生的直观理解,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课堂增添活力。 四、拓展延伸:合作表现音乐美【聆听完整乐曲4】维也纳的庆功仪式 过渡语:小朋友们真棒!国王高兴极了,想邀请全班同学来参加这个欢迎仪式。 1.现在请小组讨论,我们总共四个角色,每人扮演一种角色,讨论一下,如何完整体现2.小组展示 集体展示五、小组评价 总结升华师:同学们表现的太棒啦,国王很激动的也邀请大家一起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一同曲感受现场的音乐魅力吧!师:我相信同学们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对音乐的热爱像他们一样走进这座音乐的殿堂。 师:听!维也纳的音乐钟又敲响了,哈里和他的朋友们也要和我们说再见了…… (下课音乐)!结束:爱智小老师组织下节课准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