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精品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精品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62张PPT)
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备课无忧
请欣赏北京冬奥会焰火表演
当遇到重要的日子,我们经常会放烟花炮竹来庆祝。你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你知道我国四大发明是什么吗?
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四大发明是怎样发明与传播的?当时的中外交流情况又如何呢?
答:火药;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
视频导入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板书课题
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与外传;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状况的基本史实。
2、说出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展进程,探究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归纳总结宋元时期海陆交通发展的突出特点及影响。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与外传;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状况的基本史实。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元代火铳
自学识记
自主学习
印刷技术再创新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01
远洋航行有保障 ——指南针的应用
火器作战效果显 ——火药的应用
04
02
目 录
03
陆海通畅交流频 ——发达的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技术再创新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长卷,纸本,长约533.3×33.3cm,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686年)的雕版印刷品。
唐朝雕版金刚经局部
01
目标导学一、印刷技术再创新——活字印刷的发明
1.雕版印刷术
(686年)的雕版印刷品。
唐朝(618年——907年)
新课讲解
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
材料1: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材料2:宋太祖时,由官府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材料3: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材料暴露了雕版印刷术的什么缺点?
雕刻版费工费时,浪费材料,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如果出错了,不易修改等等
材料研读
观看视频:《活字印刷术》
人物:
时期:
成就:
毕昇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人物扫描
北宋
发明活字印刷术
泥活字版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胶泥
刻字
烧字制板
排字
固版
印刷拆版
概括活字印刷的几道工序?
可以再次排版
看图学史
沈括《梦溪笔谈》
沈括,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并指出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的优越性在哪里?
变“死”为“活”;省工、省时(字可反复使用,贮存方便)、省料(胶泥——材料广泛廉价)。
材料研读
印刷术的演变史 隋唐
宋代
元代
元朝中期
雕版印刷术
(泥)活字印刷术
转轮排字法
铜活字印刷术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阅读教材,归纳印刷术的演变历程?
看图学史
看图学史
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
转轮排字盘(示意模型)
转轮排字架的主要构造,有轻质木料作成的圆桌面似的大轮盘和轮轴。轮盘直径约7尺,轮轴高约3尺。轮盘是贮存木活字的,可旋转自如。
看图学史
看图学史
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铜活字印《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
以铜铸成的用于排版印刷的反文单字
看图学史
元代双色套印《金刚经注》
清代年画《女十忙》
应县木塔所出辽代绢本三色彩印《释迦说法相》
套色印刷技术
阶段小结
活字印刷术
变死字为活字;
变死版为活版
省工省时,更加灵活
隋唐
雕版印刷术
北宋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元代
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
元代中期
铜活字印刷
“活”
优点
3、活字印刷术的贡献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
(1)推动了知识的传播
(2)促进了世界文学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英)著名学者 培根
材料研读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影响
活字印刷术
朝鲜、日本
13世纪
东南亚
欧洲、波斯
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重点突破
印刷术的发展
轮转排字法
铜活字
知识延伸
时事链接
日本企业为何能够垄断复印机市场?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指南针的应用
——远洋航行有保障
新课讲解
指南针
02
目标导学二、远洋航行有保障-指南针的应用
汉代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
利用机械传动指明方向,传说在黄帝时期发明。
宋代使用人造磁铁制成的指南工具。
指南车
司南
指南针
观看视频:指南车
看图学史
司南
此磁勺即司南。在光滑的铜盘中转动,静止后,匙柄自然指向南方
铜制方形地盘:四周刻有24个方位
1.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指南仪器))。
看图学史
水罗盘(模型)
2.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南方。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
指南针的发明
看图学史
罗盘
看图学史
北宋罗盘针
3.宋朝时制成指南针,北宋后期用于海上交通 ,南宋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现在的指南针
指南针的应用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蕃志》
思考:材料一、二中航海时对指南针的应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然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来辨别方向。
南宋时,海上航行完全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材料研读
指南针的传播
材料三:“指南针知识是十二世纪(南宋时),通过西辽经陆路传到西方的。”
——(英)李约瑟 《中国科技史》
思考:从上面的材料三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1
2
3
中国
阿拉伯
国家
欧洲
指南针传到了欧洲地区。
传入
传入
材料研读
想一想:指南针的深远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
郑和下西洋
使人类结束了原始航海时代,开辟了航海史上的新纪元;
促使世界成为密切联系的整体。
看图学史
指南针应用在航,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 发展。
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的应用
——火器作战效果显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新课讲解
硝石
硫磺
木炭
目标导学三、火器作战效果显——火药的应用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火药,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燃烧的药剂。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你知道火药的原料么?
1.发明
03
你知道火药的原料么?
看图学史
2.应用
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火药首先运用于制造烟火
宋朝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那时的火药武器有火箭、突火枪和火炮等。
突火枪
1259年,宋军和蒙古军作战时,用竹筒制成,竹筒里装有火药,还放一种用石头或金属做的子弹,点着火药后,气压很强将子弹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看图学史
2.应用
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
(元代)铳身上阴刻有“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
铜火铳
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是火铳,小口径火铳是枪的前身,大口径火铳是火炮的前身。早期大口径火铳用铜制造,所以,它又称铜火铳。
观看视频:元代的火铳
看图学史
14世纪初
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火药的传播
非洲
大洋洲
欧洲
波斯

在13世纪
传入阿拉伯地区
火药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在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
材料二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德克·海德
意义:
改变了作战方式和作战思维,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小组合作探究
新航路的开辟,往往
带来殖民的血腥镇压,
火药枪成为欧洲殖民者
主要的镇压武器。
看图学史
火药
火药的演变史 唐朝
宋元时期
南宋
元朝
已发明火药
广泛应用于战争
发明了突火枪
发明了火铳
[chòng ]
元代火铳
火药发明的意义是什么?
(1)结束了冷兵器时代;
(2)火药武器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社会变革的进程。
阶段小结
拓展延伸
宋元时期科技得到高度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国家相对统一,社会相对稳定;
(2)宋元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3)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4)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
(5)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等。
合作探究
回顾所学知识,归纳总结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来说有什么重要贡献?
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了一场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
印刷术传入欧洲后,大量的书籍、文学作品被印刷出来,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指南针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改变了作战方式,对欧洲资产阶级打败封建贵族起了一定的作用。
小组合作探究
我国四大发明外传,为世界各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大大促进了其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前进。

发达的中外交通
——海陆通畅交流频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新课讲解
原因
1.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2.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目标导学四、陆海通畅交流频——发达的中外交通
04









泉州
广州
欧洲
非洲
日本
高丽(朝鲜)
大洋洲
宋元时期交通线路为什么如此发达,又有怎样的影响?
(1)陆上交通:
路上丝绸之路是交通要道,驿站四通八达,元朝形成驿站制度。。
阿拉伯
波斯
俄罗斯
(2)海上交通: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到鼎盛时期。
看图学史
四通八达的驿站
观看视频: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史料研读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想一想: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1)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2)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
(3)促进了国内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材料研读
元朝交通线路图
四通八达;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看图学史
相关史实
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1)政治上:
宋代南方地区相对统一稳定,元朝实现中国古代第四次大统一。
(2)经济上:
宋元时期的经济繁荣为中外贸易往来提供了有利条件。
(3)科技上: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出现高峰,造船术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 发展。
宋元时期,为什么中外交通如此发达?
重点突破
指南针12、13世纪
造纸术 13世纪



印刷术 13世纪
造纸术 7世纪
火药13、14世纪


宋元发达的中外交通和开明的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天文历法
药物
数学
天文历法
药物
中国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纸币
驿站制度
农业生产技术
手工业生产技术
影响:发达的中外交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
外国
发达的中外交通的影响
数学
重点突破
材料一: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对外交流合作使得新中国的经济和科技以及国际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材料二:
博古通今
观看视频后谈谈你认为国家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一带一路国际协作高峰论坛
Belt and Ror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材料研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有着辉煌的过去,理应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科学,重视创新的民族,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为四大发明感到自豪,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继承和学习先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不能一直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故步自封。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
陆路:驿站制度
海路:海上丝绸之路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活字印刷术——毕昇
指南针
火药
科技成就
中外交通
1.(2021年江苏宿迁中考真题)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哪一选项体现宋朝是一个“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A.改进造纸术 B.正式确立科举制度
C.发明活字印刷术 D.编写《天工开物》
C
课堂检测
2.(2021年山西中考真题)《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A
课堂检测
3.《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记载:“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那么,在宋元时期,“走出去”的科技发明包括
①造纸术 ②活字印刷术 ③指南针 ④火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课堂检测
4.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段材料主要反映
A.三大发明在推动欧洲社会转型中的决定作用
B.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转型起了重要作用
C.国家、宗教未能对欧洲社会的转型发挥作用
D.指南针推动了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B
课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