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南方地区 同步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南方地区 同步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5.2 南方地区 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这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
①热量充裕 ②日照充足 ③降水丰沛 ④都江堰工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关于上海工业发展有利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优越的位置 B.便利的交通 C.广阔的腹地 D.丰富的矿产资源
读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图中河流甲为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珠江
4.对图中乙、丙两地描述正确的有
①乙、丙两地都为季风区 ②乙地耕地以旱地为主,丙地水田为主
③乙地年降水量多于丙地 ④乙地作物以小麦为主,丙地作物以水稻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太湖流域是我国著名的水乡。对太湖流域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发展各种经济类农作物
B.这里的城镇多沿河或环湖分布,河道是对外联系的通道
C.红松树种基地诞生于此,这里木材运到各地
D.由于终年雨量较多,这里的房子大多是干栏式的吊脚楼
6.太湖流域涉及的省级行政单位有(  )
①浙江 ②江苏 ③上海 ④安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读下图,关于图中各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①地形区是四川盆地以西的青藏高原
C.②山脉为横断山脉,它阻挡了北方来的冷空气 D.④地形区为黄土高原
8.下列诗句能反映下图民居“四水归堂”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C.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 D.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我国首条穿越秦岭高速铁路——连接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于2017年12月6号正式开通运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西成高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最大的困难是( )
A.冻土广布,施工难度大 B.河网密布,湖泊较多
C.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 D.穿越云贵高原,溶洞多
10.下列关于西安和成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安耕地以水田为主 B.成都居民以面食为主
C.成都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D.西安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11.我国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
A.平原更广阔 B.山地丘陵更多 C.水热资源更丰富 D.河流汛期更长
12.下列有关上海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四大直辖市之一②地处长江入海口③货运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位④被称为 “东方之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下图是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①②表示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A.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14.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是
A.冰川广布 雪山连绵 B.岩溶地貌 地表崎岖
C.沟壑纵横 支离破碎 D.地势平坦 草原辽阔
15.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充分合作,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在该合作中,港澳地区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
A.提供土地、劳力和产品,扮“店”的角色
B.进行产品加工、制造,扮演“厂”的角色
C.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扮演“店”的角色
D.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扮演“厂的”角色
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结合相关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矿产和能源资源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① ◎◎◎ ◎ ◎ ◎
② ◎ ◎◎◎ ◎◎◎ ◎◎◎
③ ◎◎ ◎◎ ◎◎ ◎◎
16.上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表中数码①②③分别指代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 )A.东、中、西部 B.西、中、东部
C.西、东、中部 D.中、西、东部
17.我国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农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自然条件不同 B.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C.劳动力素质不同 D.资源配置不同
18.分别位于东、中、西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是( )
A.四川、江西、浙江 B.内蒙古、甘肃、山东
C.江苏、山西、陕西 D.福建、青海、河南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9.图中一年中最高气温大约是(  )
A.25℃ B.20℃ C.28℃ D.15℃
20.图中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
A.8月 B.7月 C.12月 D.5月
21.下列城市中与图中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
A.北京 B.兰州 C.哈尔滨 D.武汉
22.中国的大飞机C919研发总部设在上海,原因是该地区(  )
A.人口稠密 B.气候宜人 C.地形平坦 D.科技雄厚
家住黑龙江的小玉寒假期间跟随爸妈去某地旅游,在那里他们购买了能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的邮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从邮票①中的民居建筑可以看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而热 B.湿而热 C.干而冷 D.湿而冷
24.小玉一家到达旅游地后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脱掉羽绒服换上短袖衬衫 B.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观
C.北风呼啸,下起鹅毛大雪 D.观看到热闹的那达慕大会
25.“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通过这次旅行,小玉充分感受到了自己家乡与该旅游地之间的这种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26.浙江的网友通过邮箱给小明发来一张家乡的景观图片,应该是下面的哪一张
A. B. C. D.
27.黄金水道航运价值高主要得益于长江下游(  )
①江阔水深 ②水能丰富 ③无结冰期 ④水流平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习主席到浙江考察,他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
A.大漠上的绿洲农业 B.草原上的牧业文化
C.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D.水乡孕育的城镇
29.傣族人聚居在云南南部,喜欢穿短衣长裙。这是为了适应当地
A.湿热的气候 B.炎热的气候 C.崎岖的地表 D.干旱的环境
二、非选择题
30.读“太湖流域图”,回答问题。
(1)太湖流域位于____的南缘,三面____,以平原为主。
(2)说说太湖流域成为中国农业高产地区的原因。
(3)请你列举一些太湖流域著名的水乡小镇。
(4)请简述太湖流域城镇发展的一般过程。
31.近年来,温州市(乐清市、鹿城区和龙湾区)对口帮扶四川省壤塘县,精准扶贫的效果显著。
材料一:
注:壤塘县总面积68.36万公顷,草场有41.22万公顷,林地21.92万公顷,林区野生菌多达20多种,水能资源蕴藏179.2千万时,保存了传统的藏族文化最初的状态。
(1)据图1和图2,描述壤塘县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
(2)壤塘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的64.9%,据材料一分析其原因。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杭嘉湖地区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自唐代起,丝绸业一直是该区域的特色产业。
材料一 :见图1、图2及资料卡
材料二:从2008年起,杭嘉湖地区蚕养殖量、蚕茧产量连续出现9年滑坡,桑蚕养殖业陷入困境。2017年3月,湖州市出台了《关于提升发展蚕桑产业的若干意见》,明确着力培育新型规模化经营主体、积极推进龙头+基地生产模式、切实加大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大力支持蚕桑产业走出去、加快建设蚕桑特色乡镇和传承发展蚕桑历史文化等六大工作重点。
(1)结合材料一图文资料,分析杭嘉湖地区成为“丝绸之府”的有利条件。
(2)材料二中湖州市的做法给杭嘉湖其他地区蚕桑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浙江局部地区示意图
(1)塘栖镇是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古镇,位于杭州______(南/北)部,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地势_____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_____ ,冬季_____ 。
材料二:塘栖镇种植枇杷历史悠久,“软条白沙” (品种)唐代起就被列为贡品。近年来,塘栖镇依托多条高速公路及省道穿镇而过的有利交通条件,发挥枇杷品牌效应和互联网优势,发展“互联网+农产品”“农产品+旅游”,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塘栖镇发展“互联网+农产品”“农产品+旅游”的有利条件。
材料三:京杭大运河曾经是南北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过去,由于人们乱抛弃、乱排放等现象较多,导致运河塘栖段水体污染,藻类疯长,河道淤积严重。现在,塘栖镇采用生物治理污水的方法,在运河上栽培既有观赏价值又能高效分解有害污染物的植物,使水质总体达到景观水体要求。
(3)依据材料,说出京杭大运河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说明由此造成的后果。
(4)简述塘栖镇采用生物治理污水方法的好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B
6.A
7.B
8.A
9.C
10.D
11.A
12.A
13.B
14.B
15.C
16.C
17.A
18.C
19.C
20.B
21.D
22.D
23.B
24.A
25.A
26.B
27.C
28.D
29.A
30.(1)长江三角洲,濒江临海。
(2)优越的灌溉条件;肥沃的土壤等。
(3)盛泽、南浔、乌镇、周庄等。
(4)农村百姓进行交易活动的场所、货物的集散地——交易的频繁、交易人数的增多、商品的丰富——出现店铺、街道、简单的手工作坊——出现以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为生的人——出现小城镇。
31.(1)位于河流沿岸和河流交汇处
(2)①夏季时降水量大;②河流流速快,冲刷力大;③过度的开垦耕地,乱砍滥伐
32.(1)杭嘉湖地区地处平原地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助于桑树生长;养蚕历史悠久,热量条件好,劳动力资源丰富;区域内河网密布,交通便利,有利于丝绸的外运。(任意两点即可)
(2)调整产业布局,形成规模化生产;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建设优质生产基地;鼓励科技创新,提高蚕桑产业附加值;坚持对外开放,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蚕桑乡镇产业;保护传统蚕桑文化,提升知名度。(任意2点即可)
33.(1)北部; 平坦; 高温多雨; 低温(温和)少雨;
(2)有利条件:枇杷品质优良,品牌效应明显;交通便利,有利于农产品外运和游客往来;临近上海、江苏南部、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游客众多。
(3)问题:环境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
后果:运河水质下降,影响沿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生态环境恶化;河道淤积,使运河航运价值降低,影响人们出行。
(4)好处:提高运河水体的自净能力;治污的同时美化环境;缓解水体的富营养化,遏制藻类疯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