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1学年第二学期初二社会期中试题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1学年第二学期初二社会期中试题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1学年第二学期初二社会阶段性练习试题卷(202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其中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其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我国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景观。下列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崎岖,岩溶地貌分布十分广泛
B.草场广布,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牧场
C.雪峰连绵,地处我国的第三级阶梯
D.林场广布,是我国著名的红松之乡
拉萨与宁波大致在同一纬度,但两地地理特征千差万别。读拉萨与宁波气温曲线图,回答2-4题。
2.对两地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拉萨4月平均气温最高
B.宁波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C.宁波七月平均气温低于拉萨
D.拉萨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
3.对两地气候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
A.宁波为热带季风气候
B.拉萨为温带季风气候
C.宁波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D.拉萨为高原山地气候
4.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势差异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来形容内蒙古草原非常恰当,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内蒙古草原属于典型的( )
A.热带草原气候
B.亚热带草原气候
C.温带草原气候
D.寒带草原气候
6.下列关于乌鲁木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②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③乌鲁木齐深居内陆,交通不便成为其发展经济的障碍
④乌鲁木齐是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张老师要去某省区旅游。在该省区,他将欣赏到壮丽的雪山和沙漠景观,寻找古“丝绸之路”的足迹,体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回答7-8题。
7.张老师在该省区体验到的民族风情最有可能属于( )
A.壮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回族
8.目前,对该省区的人口、城市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地理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水源 C.植被 D.地形
9.青藏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牧区,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 )
A.骆驼 B.藏羚羊 C.牦牛 D.藏山羊
10.下图是“沿89°E经线(部分)的地形剖面图”,图甲、乙所在地形区分别是( )
A.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11.下列有关描述是对内蒙古草原的真实写照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B.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某中学地理小组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解释某地形区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与影响。据此回答12-13题。
12.上图中序号与其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 )
A.①海拔低,一马平川
B.②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C.③冬暖夏热,日温差小
D.④湖泊星罗棋布,沟壑纵横
13.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而言,该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昼夜温差大
C.高寒缺氧低气压 D.太阳辐射强
阅读漫画《千呼万唤出一“滴”》,回答14-15题。
14.漫画《千呼万唤出一“滴”》反映出当今世界存在( )
A.气候变暖问题
B.水资源短缺问题
C.水土流失问题
D.环境污染问题
15.上述问题的存在,就我国而言,其原因有( )
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②水资源利用率低
③水资源遭受污染与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④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据统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在2012年首次出现下降。同时,老年人口比重继续攀升。2021年5月31日起,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这告诉我们我国( )
①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②人口数量少问题突出
③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过时了
④实施全面三孩政策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目前有些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了零增长或负增长状况,这带来的影响有( )
①新出生人口减少 ②劳动力减少
③老龄化加剧 ④资源节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下列关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相互关系的示意图,最正确的是( )
A. B.
C. D.
19.下列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全流域投放营养物质,提高鱼类产量
B.扩大流域周边围网养殖规模
C.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
D.大量引黄灌溉,种植水稻
20.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雾霾天气的有( )
①建筑工地盖好防扬尘的纱网 ②治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
③家庭取暖做饭改用电、气炉 ④私家车尾气影响不大,无需控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图片是历史恒久的记忆。下列歌词对右图所示历史事件的描述,最为贴切的是( )
A.“打到列强,打到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C.“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D.“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2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战役胜利
C.南京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
23.小明整理所学知识,制成了下面的知识卡。以下最合适作为这张卡片名称的是( )
(
名称:
内容: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
A.解放封建农奴 B.恢复国民经济
C.统一全中国 D.巩固新生的政权
24.1957年,一位诗人写到:“请看,中国展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的是( )
A.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的欢喜 B.“一五”计划完成后的欣喜
C.大跃进运动展开后的热情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25.1953年是中国经济的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青藏铁路的建成 B.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D.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26.以下关于建国初期史实与影响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
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B.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完全统一
C.“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在我国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有两座城市大名鼎鼎。一座是“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另一座虽为“旧窗口”,却在1990年焕发了新活力。这两座城市分别是( )
A.宁波、汕头 B.厦门、珠海 C.深圳、上海 D.深圳、海口
28.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时间( )
A.1949 B.1951 C.1954 D.1956
2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A.初级生产合作社 B.高级生产合作社
C.没收 D.赎买
30.语汇出现的频率高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家政治经济的主题。1952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是( )
A.大字报、红卫兵、“造反有理”
B.“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土改完成
C.解放军、西藏和平解放、合作社
D.“大跃进”、“一大二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1.“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B.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3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3.右图是小马同学在历史笔记中用图示法学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史。请你帮助他标注出“伟大转折”的历史事件( )
A.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中共八大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4.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 D.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35.中共十九大党章修正后又丰富了党的指导思想,请说出增加的内容(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3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疆区域示意图 阿克苏地区气温降水图
(注:①是阿克苏地区所在地)
材料二:阿克苏苹果采摘时间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之后,果香浓郁、甘甜味厚、汁多无渣,冰糖心含量高达70%。
材料三:新疆的阿克苏地区是浙江省对口支援地区,浙江加大对阿克苏地区支援的资金投入,积极援建各类民生项目。在浙江援疆“电商培育工程”支持下,阿克苏地区已全面推广“互联网+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
(1)依据材料和相关地理知识说说阿克苏地区地理位置特点。(4分)
纬度位置:阿克苏地区位于 (纬度带);海陆位置:深居 ,远离海洋;相对位置:位于 山脉的南麓, 河的西北侧。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阿克苏苹果口感好、营养成分特别高的原因。(4分)
(3)浙江与阿克苏地区的对口援建中,遵循了“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 、 和信息等多方面的优势,给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2分)
37.(10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托起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一天,小宁一家三口边散步边聊天……
子:爸,你经常忘记切断计算机的电源,水龙头的水流又开得很大,真浪费。
父:地大物博的大中国,一点点水电,何足挂齿!
母子:反对!……
材料二:
低碳生活是一种时尚。宁波市区已投入大量公共自行车,不少拥有轿车的市民也骑着公共自行车上街。
材料三:
图1 图2 图3
(1)请你针对我国的资源现状说说材料一中母子俩反对的理由。(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市民的什么意识在提高?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低碳生活方式,请你任写两种。(3分)
(3)材料三回答了国家采取哪些措施努力实现减排目标。(3分)
38.(10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而每次调整都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观察上表,分析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图说历史,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图片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1分)有人说,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标志着我国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2分)
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必然要求多方面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1分)有何历史意义?(2分)
结合上述材料及其所学的知识,请你总结得出农村政策调整的共同经验。(2分)
39.(10 分)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年代尺上的时间节点,说说1949年开启新纪元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 为什么此事件开启了新纪元?(2分)
请说说1956年新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我国由此进入了哪个发展阶段?(2分)
(3)1978年新时期的开启者是谁?举列举两例史实说明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重大贡献?请你对他作一概括评价。(4分)
(4)2021开启了新征程,请说出新征程中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1分)
40.(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成立。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发表宣言,“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
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材料三: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更不利……总之,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1950年,毛泽东曾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
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进行这一军事行动的目的何在?(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克拉克所说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该停战协定在哪里签订?这一协定的签订,有赖于中国援朝军队的哪一位司令官的正确指挥?(2分)
(3)请列举两位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革命英雄;并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4分)
(4)请你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对材料三毛泽东所说话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胜利的伟大意义。(2分)
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1学年第二学期初二社会阶段性练习答案(202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其中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D B C B C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C B A B A D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D B C D C C D B
31 32 33 34 35
A D D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36.(1)中纬度;内陆;天山;塔里木 (4分)
(2)阿克苏终年少雨,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水果的糖分易储存。(4分)
(3)资金;技术;人才等(任写2点)(2分)
37.(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的,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不科学,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损失、破坏和污染都很严重。(任写2点)(4分)
(2)环保意识(或可持续发展意识、节约意识)(1分)
少用一次性物品;节约用纸,每张纸双面打印,双面写;上下班多步行;尽量不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可循环利用的布袋;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洗脸、洗去含油污的餐具、擦家具、浇花等;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尽量不使用电梯,多走楼梯;多步行,多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等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任写2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
(3)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制订计划);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扶持新能源产业,用可再生能源代替非可再生能源.如开发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创新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等。(任写3点言之有理即可)(3分)
38.(1)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2分)
(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分)
错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2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分)
(4)政策的指定必须从国情出发; 或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或必须维护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言之成理即可以得分。(2分)
39.(1)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1分)
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分)
(2)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3)邓小平;1978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
或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1984开放沿海14个沿海城市等等;1988、1990、2001等等;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4分)
(4)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分)
40.(1)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2分)
(2)《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 彭德怀(2分)
(3)邱少云、黄继光等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顽强的革命意志,自我牺牲精神。(4分)
(4)抵御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初二社会试卷 8 /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