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检测卷2021.4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8页,有两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卷Ι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关于下列图片,最合适的主题是( )“买不尽松江布” 李时珍《本草纲目》 军机处 广州十三行A.国家的建立与统一的完成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 封建社会发展与危机并存 D.明清进步思潮与经济繁荣2.我国历史上政治体制经历了从图示一到图示二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与明太祖的一项治国措施有直接关系的是( )A.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 B.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C.设置殿阁大学士 D.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3.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明史载:“永乐十一年……乃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司,而以长官司七十王分隶焉属户部”。这反映当时( )A. 实行改土归流 B. 建立内阁制 C. 设置了茶马司 D. 建立特务机构4.中非友谊,源远流长。下列史实能见证中非友好往来的是( ) 郑和下西洋 B. 玄奘西行 C. 鉴真东渡 D. 马可·波罗来华5.《饥饿的盛世》一书描绘了清朝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这盛世的“饥饿”危机表现为( )①各级政府上报的仓库存粮存银,十有八九是虚报 ②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③全国性商帮和银号的出现 ④长期奉行“以农为本”、“重农抑商”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 一种探索,只为好生活。下列对中外先进分子的探索归纳正确的有( )序号 探索 历史影响① 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② 哥白尼.“日心说” “世界近代科学革命的开端”③ 爱迪生.电灯 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距离④ 黄宗羲.“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批判了封建礼教,具有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文艺复兴时期,先驱但丁把长篇诗作《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个部分,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富有生命的活力。这反映出( )A. 文艺复兴创作与科学探索的结合 B. 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C. 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欲望 D. 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8.土豆的原产地在美洲,新航路的开辟者们把它带到欧洲,随后便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作物。首先为这场食物界的伟大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麦哲伦 B.达·伽马 C.迪亚士 D.哥伦布9. 张老师在复习课上与学生一起制作了一幅思维导图,该图反映的主题是( )A.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B. 新体制的创立 C. 工业文明的浪潮 D. 民族复兴的新道路10. 下图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 )A. 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是一部劳动人民的血泪史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C. 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往往需要经过一个长期、曲折和复杂的斗争过程D. 掌握革命领导权的资产阶级不想推翻旧王权11.“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的舞台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显得突出许多”是因为法国大革命( )①首创了共和制政体 ②颁布了1787年联邦宪法③受启蒙思想影响更深远 ④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 如下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②处航程中运输的主要是( )A.黑人奴隶 B. 黄金白银 C. 火器、物品 D. 蔗糖、烟草13.某校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革命》,他们设计的下列情节中,不合理的是( )A.瓦特制造出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B.史蒂芬森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C.卡尔·本茨向人们展示他制造的汽车 D.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14.1848 年,两位年轻德国思想家撰写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文中写道:“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列关于该纲领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作者是马克思和列宁 ②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③这个纲领是《共产党宣言》 ④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的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近代德国的进步,部分源于地理的原因,部分源于历史的原因。读下图,据此回答15~16题。15.“1870年前的德国”形势图表明当时德意志联邦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是( )A.统一的国内市场 B.科技水平滞后 C.法国的边境威胁 D.政治体制变革16.在历史发展中反思,图2中德意志联邦的发展将带来的影响有( )①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②使德国成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③奴隶制种植业与工商业的矛盾激化 ④为近代德国统一创造经济条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 1868年,日本某官员说:“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下列属于“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有( )①确立君主立宪制 ②实行三权分立 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④学习欧美生活方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下图是近代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总数不断减少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列强的侵略由东南沿海深入到内地 D.清政府已经正式沦为“洋人的朝廷”19.2021年3月20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不欢而散,杨洁篪主任的“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跟我们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展现了今日中国的底气和实力!回想120年前,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不堪的时期。《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 )巨额赔款给人民增加了沉重负担 清政府保证禁止人们参加反帝活动划定使馆区,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20.如图4所示,Y轴表示的是( )A. 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B.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D. 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程度卷II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题,共60分)21.(10分)2021年3月22日,欧盟借口新疆人权问题对华制裁,中方对于这种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提出严正交涉,并通报中方的有关反制措施。由此激起中国人民对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等的爱国热情。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收集到了以下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材料一:图一 戚继光 图二 荷兰军队投降图材料二: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图一中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2分)图二情境发生在1662年初我国的某岛屿,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2分)请你再列举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2分)(3)“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联系当今西方对中国的打压,请你谈谈“学习‘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2分)22.(12分)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先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依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它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臣民……。1689年的这一法案确立了国会的最高权力,并在这情况下结束了几乎早半个世纪就已开始的英国革命。材料二: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的类型的国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出自哪一文献 结合图一说说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2分)(2)有人说美国独立战争除了使国家获得独立还有更深远的意义,为什么 (2分)结合图二分析“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2分)材料三:在欧洲统治者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3)材料三中的“1789年瘟疫”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根据所学史实说明拿破仑是如何扩散“瘟疫”的 (4分)(4)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表明了当时一种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23.(12分) 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美国、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根据下列图片展现的历史信息,分别写出三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是什么。(3分)(2)面对社会危机,当时的美国、俄国和日本采取的举措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3分)它们有何共同作用?(2分)俄国、日本解决危机的方式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借鉴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强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1所示事件发生时,当时中国处于哪个朝代?请评析图1 事件发生的意义。(3分)材料二: 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旋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 (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个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 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材料三: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出发。依据材料三,指出“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的原因。(2分)(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2分)25.(16分)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东方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西方世界优势形成了。阅读材料,同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和其他航海家的发现之旅主要目的也是帮助欧洲人找到富饶的中国。为什么哥伦布时代的欧洲人会认为中国是富饶的国度呢?……拜哥伦布所赐,欧洲人终于找到了财富。 ——摘编自(美)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结合所学回答,哥伦布时代的欧洲人怎么知道当时“中国是富饶的国度”。(2分)材料二:孟德斯鸠指出:不但三个权力不应该结合在一起,就是两个权力也不应该集中在一个机构中。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那么颁布法律的机关同时也执行法律,这样一来就不会严格遵守法律中的规定,就会破坏法律,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面,而专制制度的弊害就在这里。当启蒙思想四处传播而大革命又即将爆发时,“君权神授”的理论已经动摇了,越来越多的人抛弃它。——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史近代史·上卷》等改编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2分)材料三:英国是一个岛国,新航路开辟后,处在世界商业通道的中心,由此刺激了英国的经济,让它向工业经济发展。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工业革命是人的创造力的焕发,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 ——据钱乘旦《英国通史》等改编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许多人提出不同解释。①有人认为地理位置是重要因素。②也有人认为根本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请你任选一个观点,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理由。(2分)材料四:美国工业巨头安德鲁·卡耐基曾说:从(美国)苏必利尔湖开采两磅铁石,并运到相距900英里的匹兹堡;开采一磅半煤、制成焦炭并运到匹兹堡;开采半磅石灰,运至匹兹堡;在佛吉尼亚开采少量锰矿,运至匹兹堡——这四磅原料制成一磅钢,对这磅钢,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分钱。结合卡耐基的评论,说明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4分)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西方世界优势形成”的原因。(6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简洁)2020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检测卷2021.4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 8页,有两大题,25 小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卷Ι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请选出各题中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关于下列图片,最合适的主题是( )“买不尽松江布” 李时珍《本草纲目》 军机处 广州十三行A.国家的建立与统一的完成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 封建社会发展与危机并存 D.明清进步思潮与经济繁荣2.我国历史上政治体制经历了从图示一到图示二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与明太祖的一项治国措施有直接关系的是( )图示一 图示二A.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 B.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C.设置殿阁大学士 D.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3.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明史载:“永乐十一年……乃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司,而以长官司七十王分隶焉属户部”。这反映当时( )A. 实行改土归流 B. 建立内阁制 C. 设置了茶马司 D. 建立特务机构4.中非友谊,源远流长。下列史实能见证中非友好往来的是( )A. 郑和下西洋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马可·波罗来华5.《饥饿的盛世》一书描绘了清朝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这盛世的“饥饿”危机表现为( )①各级政府上报的仓库存粮存银,十有八九是虚报 ②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③全国性商帮和银号的出现 ④长期奉行“以农为本”、“重农抑商”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第 1 页 共 8 页6. 一种探索,只为好生活。下列对中外先进分子的探索归纳正确的有( )序号 探索 历史影响① 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 “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② 哥白尼.“日心说” “世界近代科学革命的开端”③ 爱迪生.电灯 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距离④ 黄宗羲.“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批判了封建礼教,具有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文艺复兴时期,先驱但丁把长篇诗作《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个部分,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富有生命的活力。这反映出( )A. 文艺复兴创作与科学探索的结合 B. 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C. 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欲望 D. 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8.土豆的原产地在美洲,新航路的开辟者们把它带到欧洲,随后便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作物。首先为这场食物界的伟大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麦哲伦 B.达·伽马 C.迪亚士 D.哥伦布9. 张老师在复习课上与学生一起制作了一幅思维导图,该图反映的主题是( )A.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B. 新体制的创立 C. 工业文明的浪潮 D. 民族复兴的新道路10. 下图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 )A. 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是一部劳动人民的血泪史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C. 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往往需要经过一个长期、曲折和复杂的斗争过程D. 掌握革命领导权的资产阶级不想推翻旧王权第 2 页 共 8 页11.“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的舞台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显得突出许多”是因为法国大革命( )①首创了共和制政体 ②颁布了 1787 年联邦宪法③受启蒙思想影响更深远 ④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 如下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②处航程中运输的主要是( )A.黑人奴隶 B. 黄金白银 C. 火器、物品 D. 蔗糖、烟草13.某校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革命》,他们设计的下列情节中,不合理的是( )A.瓦特制造出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B.史蒂芬森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C.卡尔·本茨向人们展示他制造的汽车 D.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14.1848 年,两位年轻德国思想家撰写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文中写道:“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列关于该纲领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作者是马克思和列宁 ②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③这个纲领是《共产党宣言》 ④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的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近代德国的进步,部分源于地理的原因,部分源于历史的原因。读下图,据此回答 15~16 题。15.“1870 年前的德国”形势图表明当时德意志联邦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是( )A.统一的国内市场 B.科技水平滞后 C.法国的边境威胁 D.政治体制变革16.在历史发展中反思,图 2中德意志联邦的发展将带来的影响有( )①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②使德国成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③奴隶制种植业与工商业的矛盾激化 ④为近代德国统一创造经济条件第 3 页 共 8 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 1868 年,日本某官员说:“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下列属于“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有( )①确立君主立宪制 ②实行三权分立 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④学习欧美生活方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下图是近代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总数不断减少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列强的侵略由东南沿海深入到内地 D.清政府已经正式沦为“洋人的朝廷”19.2021 年 3 月 20 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不欢而散,杨洁篪主任的“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跟我们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展现了今日中国的底气和实力!回想 120 年前,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不堪的时期。《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 )A.巨额赔款给人民增加了沉重负担B.清政府保证禁止人们参加反帝活动C.划定使馆区,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D.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20.如图 4 所示,Y 轴表示的是( )A.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B.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D.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程度第 4 页 共 8 页卷 II二、非选择题(本题有 5题,共 60 分)21.(10 分)2021 年 3 月 22 日,欧盟借口新疆人权问题对华制裁,中方对于这种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提出严正交涉,并通报中方的有关反制措施。由此激起中国人民对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等的爱国热情。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收集到了以下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材料一:图一 戚继光 图二 荷兰军队投降图材料二: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1)图一中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2 分)图二情境发生在 1662 年初我国的某岛屿,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2 分)(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2 分)请你再列举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2 分)(3)“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联系当今西方对中国的打压,请你谈谈“学习‘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2分)22.(12 分)17、18 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先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依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它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臣民……。1689 年的这一法案确立了国会的最高权力,并在这情况下结束了几乎早半个世纪就已开始的英国革命。材料二: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的类型的国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 5 页 共 8 页(1)材料一出自哪一文献 结合图一说说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2 分)(2)有人说美国独立战争除了使国家获得独立还有更深远的意义,为什么 (2分)结合图二分析“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2 分)材料三:在欧洲统治者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 年瘟疫”的“暴发户”。(3)材料三中的“1789 年瘟疫”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根据所学史实说明拿破仑是如何扩散“瘟疫”的 (4 分)(4)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表明了当时一种怎样的发展趋势?(2 分)23.(12 分) 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 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19 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美国、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根据下列图片展现的历史信息,分别写出三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是什么。(3分)第 6 页 共 8 页(2)面对社会危机,当时的美国、俄国和日本采取的举措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3 分)它们有何共同作用?(2分)(3) 俄国、日本解决危机的方式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借鉴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强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2 分)24.(10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图1所示事件发生时,当时中国处于哪个朝代?请评析图1 事件发生的意义。(3分)材料二: 1890 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旋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 (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2)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个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 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 分)材料三: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出发。(3)依据材料三,指出“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的原因。(2 分)(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2分)第 7 页 共 8 页25.(16 分)从 16 世纪初到 18 世纪中叶,东方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西方世界优势形成了。阅读材料,同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和其他航海家的发现之旅主要目的也是帮助欧洲人找到富饶的中国。为什么哥伦布时代的欧洲人会认为中国是富饶的国度呢?……拜哥伦布所赐,欧洲人终于找到了财富。 ——摘编自(美)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1)结合所学回答,哥伦布时代的欧洲人怎么知道当时“中国是富饶的国度”。(2分)材料二:孟德斯鸠指出:不但三个权力不应该结合在一起,就是两个权力也不应该集中在一个机构中。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那么颁布法律的机关同时也执行法律,这样一来就不会严格遵守法律中的规定,就会破坏法律,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面,而专制制度的弊害就在这里。当启蒙思想四处传播而大革命又即将爆发时,“君权神授”的理论已经动摇了,越来越多的人抛弃它。——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史近代史·上卷》等改编(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2 分)材料三:英国是一个岛国,新航路开辟后,处在世界商业通道的中心,由此刺激了英国的经济,让它向工业经济发展。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工业革命是人的创造力的焕发,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 ——据钱乘旦《英国通史》等改编(3)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许多人提出不同解释。①有人认为地理位置是重要因素。②也有人认为根本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请你任选一个观点,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理由。(2 分)材料四:美国工业巨头安德鲁·卡耐基曾说:从(美国)苏必利尔湖开采两磅铁石,并运到相距 900 英里的匹兹堡;开采一磅半煤、制成焦炭并运到匹兹堡;开采半磅石灰,运至匹兹堡;在佛吉尼亚开采少量锰矿,运至匹兹堡——这四磅原料制成一磅钢,对这磅钢,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分钱。(4)结合卡耐基的评论,说明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4 分)(5)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从 16 世纪初到 18 世纪中叶……西方世界优势形成”的原因。(6 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简洁)第 8 页 共 8 页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2021.4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A B C B D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A B C A B C C B C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评分建议:在非选择题的阅卷评分标准中,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方向正确,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就应酌情给分。(10分)(1)戚继光抗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2分)郑成功收复台湾。(2分)(2)观点:对外抗击外敌入侵(2分)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如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或镇压大小和卓叛乱。(2分)现实意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意思相近即可,2分)22. (12分)(1)《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分)(2)美国独立战争除了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更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2分)指的是确立共和体制,实行三权分立(2分)(3)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多次打败欧洲反法联盟,大军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废除了各地封建特权,在被征服地区施行《拿破仑法典》,传播资本主义民主思想。(4分)(4)发展资本主义 或者追求民主、自由、平等。(2分)23(12分)图1:美国南方黑人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图2: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图3: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 (3分)美国:爆发南北战争;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日本:进行明治维新。(3分)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2分)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分)建议: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改革是强国之路,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创新;要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2分)24.(10分)(1)明朝;(1分)意义: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世界开始走向整体。(2分)(2)事件:甲午中日战争。(1分)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加剧(1分);极大地刺激了革故鼎新,救亡图存等民族意识的觉醒。(1分)(3)原因:农业文明发达;长期封建保守。(2分)(4)面海而兴,背海而衰;主动走向海洋;高度重视海权等等(言之有理,答到其中一点即可)。(1分)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我们应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1分)25(16分)(1)《马可·波罗行纪》(有关中国遍地黄金的描述)在欧洲广为流传。(2分)(2)主张:反对专制制度;主张“三权分立”。(2分)(3)选观点①。理由:英国是岛国,海上交通便利,易于开辟世界市场,刺激经济向工业发展;选观点②。理由: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提供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激发人的创造力。(2分)(4)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交通工具的革新缩短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一点2分,共4分)(5)本小题难度较大,建议采用分层评价:等级 等级描述 得分水平5 抽象拓展层次 在水平4的基础上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概括。对于材料运用充分,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严密,表达清晰。 5-6水平4 关联结构层次 材料运用较充分,论证较严密,表达较清晰。 3-4水平3 多点结构层次 使用多个材料,但未建构其逻辑关系或逻辑关系不严密。 2水平2 单点结构层次 对材料的解读角度单一,事件与影响没有联系。 1水平1 前结构层次 没有应答;应答内容与题意无关,如洋务运动。 0示例: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方国家资本的原始积累;启蒙运动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即将到来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而欧美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建立起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之后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社会经济获得的极大的发展,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202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22(12分)准考证号注意事项: (1)材料一出自哪一文献 结合图一说说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2分)考号________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 0 0 0 0 0 0 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1 1 1 1 1 1姓名________ 2 2 2 2 2 2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且按 3 3 3 3 3 3 (2)有人说美国独立战争除了使国家获得独立还有更深远的意义,为什么 (2分)正确填涂方式填涂: 非选择题 4 4 4 4 4 4班级________ 结合图二分析“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2分)5 5 5 5 5 5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 6 6 6 6 6 6 7 7 7 7 7 7 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缺考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3)材料三中的“1789年瘟疫”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根据所学史实说明拿破仑是如何扩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散“瘟疫”的 (4分)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二.非选择题(60分)(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4)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表明了当时一种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21(10分)(1)图一中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2分)图二情境发生在1662年初我国的某岛屿,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23(12分) (1)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美国、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 根据下列图片展现的历史信息,分别写出三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是什么。(3分) (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 点?(2分)请你再列举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2分) (2)面对社会危机,当时的美国、俄国和日本采取的举措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3分) 它们有何共同作用?(2分) (3)“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联系当今西方对中国的打压,请你谈谈 “学习‘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2分) 第 1 页 第 2 页(3)俄国、日本解决危机的方式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借鉴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强国的历 25(16分)史发展经验,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 (1)结合所学回答,哥伦布时代的欧洲人怎么知道当时“中国是富饶的国度”。(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2分) 24(10分) (3)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许多人提出不同解释。(1)图1所示事件发生时,当时中国处于哪个朝代?请评析图1 事件发生的意义。(3分) ①有人认为地理位置是重要因素。 ②也有人认为根本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 请你任选一个观点,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理由。(2分) (4)结合卡耐基的评论,说明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4分)(2)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个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 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 影响?(3分) (5)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西方世界优势形成”的原因。 (6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3)依据材料三,指出“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的原因。(2分)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2分) 第 3 页 第 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下期中社会试卷.docx 八下期中社会试卷.pdf 参考答案.doc 社会思品-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文科)(B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