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见的实验科学方法总结(素材 含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常见的实验科学方法总结(素材 含练习)

资源简介

初中科学常见的科学方法
①等效替代法: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
示例:1、我们学过的等效电路、合力替代各个分力;
2、用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
3、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压力。
②类比法:类比法是指将两个相似的事物做对比,从已知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相应性质的方法。
示例:1、研究声波、电磁波时,将声波、电磁波与水波进行类比,理解其产生和传播;
2、研究电流时,用水流来类比电流;
3、研究电压时,用水压来类比电压;
4、研究电路时,用水路来类比电路:用抽水机类比电源,用水轮机类比用电器,用阀门类比开关,用水管类比导线等。
③转换法:对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问题,而是通过研究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效应、作用效果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示例:1、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认识电流大小,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
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可以通过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来显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4、可以通过敲动音叉所引起的乒乓求球的弹开来说明一切发声体都在震动;
5、温度计通过液体的热胀冷缩显示温度的变化;
6、用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显示动能大小;
7、用酚酞试液的颜色变化显示酸碱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等
④模型法: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涉及到众多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可起到简化和纯化的作用。忽略次要因素,从复杂事物中抽象出理想模型,合理近似的反应所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示例:1、光线(光线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就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
2.磁感线
3.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
4.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
5.实验室常用手摇交流发电机及挂图来研究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6、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到液片模型。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研
7、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⑤放大法:属于转化法中的其中一种。实验的现象我们能看见,但不容易观察到,将产生的效果进行放大再研究的方法。
示例:1、音叉的振动很不容易观察,利用泡沫球将其现象放大;
2、观察压力对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时,将玻璃瓶密闭,装水后插上一个小玻璃管,玻璃瓶的形变引起的液面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变化;
3、压力对桌面的微小形变,利用平面镜的多次反射来放大;
4、声音振动,利用鼓面放纸屑来放大。
⑥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示例:1、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引速又关;
4、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7、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8、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9、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10、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2、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3、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14、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⑦对照法:一般和控制变量法一起用。对照实验是有两个相同实验器材,同时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个变量。 而控制变量法一般只有一个实验器材,进行多次实验,也只有一个变量。
通常,一个对照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对象组。控制变量法:对多变量问题,情况往往比较复杂,此时可以把其他变量固定,只讨论其中一个变量变化对问题影响。
区别:一般对照实验同时做有两个器材,控制变量一般只有一个器材,做多次实验。
一般在学科内生物多用对照,物理多用控制变量。
示例:1、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受二氧化碳、温度、叶绿体、光照等的影响;
2、探究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探究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4、酶的催化作用受哪些因素影响等
⑧推理法:推理法是根据已知物理现象和规律,通过想象和推理对未知的现象做出科学的推理和预见
示例:1、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时,当我们把物体在越光滑的平面运动的越远的知识结合起来我们就推理出,如果平面完全光滑物体将永远匀速直线运动。
在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当我们发现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就越小时,我们就推理出,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练习
1、关于科学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比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的异同点,利用了比较法
B.用电路符号来表示电阻,利用了模型法
C.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D.将电压规律用公式表示,利用了等效法
2、 下列研究方法中与“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的研究方法一样的是( )
A.研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时通过观察烧瓶中液柱的膨胀程度来判断电流放出热量的多少
B.在电阻一定时,研究在相同时间内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C.学习电压时,把电压比作水压
D.比较电流表与电压表的异同点
3、 下列研究方法中运用了转换法的是( )
A.研究焦耳定律时,通过观察烧瓶中液体温度的高低来判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B.在电阻、通电时间一定时,研究在相同时间内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C.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组合在一起去测量
D.比较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异同点
4、 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5、 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下面是小红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的方法属于“转换法”的是( )
A.通过测100张纸的厚度来测1张纸的厚度
B.人们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认识分子的运动情况
C.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控制电阻(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
D.学习电压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
6、 下列关于研究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让液体温度和表面积不变来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关系,这是控制变量法
B.根据加快蒸发的方法,想到减慢蒸发的方法,这是转换法
C.将固体按熔化特点的不同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是分类法
D.找出蒸发和沸腾在吸放热、发生的位置、剧烈程度等方面的异同点,这是比较法
7、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放大法、分类法、模型法等.下列用到模型法的是( )
A.根据生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分为植物和动物
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C.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D.将一用细线悬挂着的乒乓球轻轻靠在发声的音叉上,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8、 发声的音叉难以观察到的微小振动可以通过其激起的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类似研究方法的是( )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的熔化特点
C.研究蒸发现象时,探究影响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9、 回顾所用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保持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B.引入电压时联想水压,这是运用了转换法
C.发现导线太长而采取缠绕的方式从而制成滑动变阻器,这是利用了缺点列举法
D.研究影响电阻的因素时,想到道路对车流的阻碍大小,这是运用了类比法
参考答案:BCAD BBBD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